愛情經濟學的10大原理,豁然開朗!

2021-01-21 小御日誌

經濟學和愛情似乎是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有人會想:怎麼能把崇高而神聖的愛情和庸俗的經濟學相提並論呢?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一件事情,說不定讓你豁然開朗。以下,作者嘗試用經濟學的思維解讀愛情。

弗裡德曼對經濟學的解釋是: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務中過活、活動和思考的人們的學問。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務方面最有力、最堅決地影響人類行為的那些動機。

這麼一看,好像經濟學和愛情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還有人會想怎麼能把愛情這麼崇高而神聖的物體和庸俗的經濟學相提並論呢?但是只要大家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愛情和經濟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首先,愛情的過程要充分考慮吃穿住行,而經濟學大部分原理都和這有關;

其次,愛情的目的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人並幸福美好地開始新的生活,而經濟學的目的也是為了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最後,如果大家能用經濟學的觀點來對待愛情,那麼很多事情都會很明了。

好了,不寫的這麼嚴肅了,寫隨意點吧。

愛情中的男男女女在不同的階段考慮的問題不一樣,以時間來劃分:

高中及高中之前的愛情,這個時候追求的是一種朦朧的感覺,兩個人之間可能是相互有好感,就稀裡糊塗地在大家的話語中成了「對象」。用經濟學來解釋這個階段就是愛情的初級階段,在此階段,愛情的市場尚不成熟,上有學校幹預,後有家長圍剿,所以這個階段的愛情往往無果而終,但其中也不乏交易成功的例子,如果雙方能在這個階段行成堅定的合作關係,很有可能成為終生客戶。

高中以後到大學畢業前的愛情,這個階段可以稱為愛情的快速發展階段,在經濟學上就相當於改革開放了,政策放寬了,大家搞對象去吧,沒人管了,「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句話放在此時的愛情上同樣合適,這個時候大家紛紛下海尋求資源,成為商人的一部分人獲得各種滿足的同時,也由於監管不力和個人能力不同,造成了資源分配不均(有人有好幾個女朋友或男朋友而有的人卻單身了四年)和資源浪費(因感情問題受到傷害而影響學習)等問題。很多人在這個時候確立了自己的愛情觀,並延續一生,雖然這幾年時間不長,但對以後的愛情的影響卻很大。就像改革開放對中國道路的影響一樣。

大學以後到結婚前的愛情,我們姑且叫這個階段為愛情的成熟階段吧,經過大學的洗禮,男男女女們對愛情多多少少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會謹慎很多,另外這個時候的愛情有了婚姻的壓力,考慮問題都比較成熟。在經濟學上就是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市場中的較量不再是你追我趕,而主要是各方面的博弈了。博弈各方為男方、女方兩方家長,內容為工作、工作地點、房子……

以下是愛情經濟學的十大原理:

原理一 愛情中的人面臨權衡取捨

從大的方面講,大家首先面臨的是選擇一個怎麼樣的對象,以經濟學的觀點解釋,在有眾多選擇的情況下,你會選擇一個你認為最優的對象,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和被產品包裝所迷惑等原因,你選擇的往往不是實際上最好的,但由於你缺乏其他產品的信息,所以你並不知道你選擇的是不是最優的。

從小的方面講,在愛情中我們也無時無刻在進行抉擇,比如說晚上是陪哥們去喝酒還是陪對象看電影,這個時候就要看你的利益目標了,或者你還可以做一個數學分析,看看那個收益更大再決定。

原理二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一種東西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

當做出任何一項決策,例如你選擇了溫柔安靜的A,就失去了選擇活潑開朗的B的機會,那麼B就是你的機會成本。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牛可以一下搞好幾個,那麼你的機會成本就是在發簡訊時怕發錯了人。

原理三 愛情中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經濟學家用邊際變量(marginal change)這個術語來描述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邊際變運是圍繞你所做的事的邊緣的調整。

就拿給對象買東西來說吧,如果你經常給對象送禮物, 那麼他(她)每次收到禮物的邊際效益都在降低(如果你買的東西越來越貴那就不一樣了)。如果你很少買或者是在某個節日的時候送,那麼,對方的邊際收益就會很高。

原理四 愛情中的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由於人們通過比較成本與利益做出決策,所以,當成本或利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改變。這就是說,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特別是愛情中的男女,如果你經常告訴你的女朋友她很漂亮,賢惠、聰明,告訴自己的男朋友和他在一起很幸福,很有安全感,那麼你們的感情就應該不會太差。

原理五 相互交流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或許你認為兩個人在一起重要的是心有靈犀,對方應該明白你在想什麼,做到一定的信息公開,但實際上我很多時候並不明白你在想什麼,猜出來的結果很可能是南轅北轍。如果加強溝通,能有效消除誤會,使爭吵的頻率降低。

原理六 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咱們這裡說的市場是指自由的愛情市場,是相對於計劃愛情來說的,媒人牽頭、父母點頭的愛情模式已經過時了,自由的戀愛更能促進愛情的發展。

原理七 父母幹預有時可以改善愛情結果

為什麼我們需要父母幹預呢?一種回答是,孩子需要父母來保護它。只有得到了保障,愛情才能運行。但是,還有另一種回答。政府干預經濟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和促進平等。

儘管父母通常會使愛情有效地配置資源,但情況並不總是這樣。經濟學家用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這個術語來指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我們說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並不意味著它總能這樣。學習 愛情 經濟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你判斷什麼時 侯父母的幹預對你有利。

原理八 一家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各個家庭生活水平的差別是驚人的。隨著時間推移,生活水平的變化也很大。

用什麼來解釋各個家庭和不同時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別呢?答案是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變動都可以歸因於各家生產率的差別。

原理九 當對方發了過的牢騷時,矛盾上升

什麼引起了矛盾,是一方不能容忍另一方的行為產生的結果,所以愛情中的雙方要儘量保持克制,發牢騷只能激發你們倆的矛盾,而並不能解決問題。

原理十 愛情面臨過熱與過冷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最後一個了,愛情很難保持在一個均衡的狀態,雙方總是在你來我往,兩人之間的關係有時是夏天般熱有時是冬天般冷,我在想是不是要等到老了才能感覺到春天的暖。

相關焦點

  • 人人都應該懂的10大經濟學原理
    來源:第一理財薛兆豐說:「經濟學是一種幫助你成為明白人的智慧,它是觀察世界的視角和態度。」這10個經濟學知識↓↓你應該要了解,轉發學習! 薛兆豐說:「經濟學是一種幫助你成為明白人的智慧,它是觀察世界的視角和態度。」這10個經濟學知識↓↓你應該要了解,轉發學習!
  • 讀書推薦:曼昆《經濟學原理》
    在經濟學歷史上,有過幾本非常重要的教科書:出版於19世紀中期的約翰·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成書於19世紀末的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以及在他去世前出版了19版的保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薩繆爾森之後,就是曼昆《經濟學原理》的天下了。
  • 經濟學六大原理(節選)
    我們可以總結出經濟學六大原理。一、物質轉換原理;從物理 ... 經濟主體所表現出來的基本特點:信息不對稱、有限理性。在這個基礎上,再考慮在我們這個龐大而複雜的經濟系統中所有的經濟現象和經濟行為的內在規律和本質。
  • 盧鋒:中國的很多政策違反經濟學基本原理
    10月28日,理想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人文經濟學會支持的「經濟學範式的突破——張維迎《經濟學原理》新書發布會」在北大舉行。王則柯、張維迎、盧鋒、姚洋、劉國恩、徐晉濤等經濟學家與會。盧鋒做了主題發言。
  • 教了14年《經濟學原理》的曼昆,下課了
    第一本是約翰·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這本教科書將亞當·斯密、李嘉圖等學者的理論進行了調和,從而構建了完整的古典經濟學體系。自19世紀中期出版之後,這本著作曾在幾十年內被視為當時經濟學界的標準教科書。第二本是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這部成書於19世紀末的教科書全面闡述了新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用邊際主義的供求理論全面改造了古典經濟學的內核,從而奠定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
  • 經濟學十大原理二:成本原理
    在這裡我們引入了經濟學十大原理二: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第一個例子中,如果我們在家休息,那麼在家休息的成本便是你放棄兼職的100塊錢。如果選擇去兼職,那麼成本幾乎為零。在權衡之後,我們選擇了成本為零的兼職。第二個例子中,如果我們在家辦公,我們的成本就是放棄兼職的100塊錢。如果我們選擇兼職,就意味著放棄了在家辦公的150塊錢。
  • 讀書筆記 經濟學原理 微觀經濟學分冊
    1、 經濟學十大原理經濟:經濟(economy [kɑnmi])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oikonomos,它的意識是「管理一個家庭的人」。乍一看,這個來源似乎有點奇怪。經濟學(economics[iknɑmks])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 曼昆《經濟學原理》第8版——經典回歸,全面升級
    作為一本享譽全球的經濟學經典教科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曾引領無數經濟學初學者步入經濟學的殿堂。每個動畫片都將一個複雜的 經濟學概念以圖形、卡通小人等形式直觀地展示給讀者,其中不乏腦洞大開的比喻和奇思妙想,讓人捧腹間對經濟學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為了保證內容的專業性,所有動畫 片都由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Mike Brandl教授精心製作。你可以在每章Interative Book中的粗體字「ConceptClip」下方找到這些動畫片的播放按鈕。
  • 喬洪武:經濟學政治學原理結合可探索科學世界的理性
    新浪財經訊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十八屆頒獎典禮暨「中國經濟學發展七十年」高層論壇於2019年11月17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喬洪武以《西方經濟倫理思想研究》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第十八屆(2018年度)著作獎。
  • 網絡經濟的三個經濟學原理
    ----這個「開場白」也是為我以前寫過的幾篇「網絡經濟」文章做一個小結,那些文章大體討論了三件事情,即有關網絡經濟的三個基本原理。在我看來,哪怕全球資訊網技術把它的技術可能性推廣到極限,也還是要服從這三個經濟學原理,只要經濟制度(資源配置方式)是「市潮導向的,是以「效率」為核心目標的,並且只要「分工」和規模經濟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徑。   ----第一個原理叫做「專家控制(expertcontrol)」。
  • 我們都該懂的10大經濟學原理 很多人都誤解了
    導讀:經濟學理論是一種方法,一種智力工具,一種思維技巧,有助於擁有它的人得出正確的結論,來看看經濟學家張維迎怎麼說。  學習經濟學,重要的並不是記住某項具體結論,而是要學會正確思考經濟問題的思維方式。究竟怎樣才能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呢?
  • 王東京:經濟學教材新結構體系「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
    1997年,我投石問路,嘗試寫了一本《與官員談西方經濟學》,出版後大受讀者歡迎,一個月銷售了10萬冊。後來又寫了《與官員談經濟學名著》,也是一印再印。「與官員談」系列一共寫了8本,前後用了差不多10年時間。所幸的是,這8本書寫下來,不僅讓我了解了領導幹部的閱讀需求,也讓我找到了與他們討論經濟問題的交流方式,形成了自己的講課風格。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
  • 人生決策中,經常用到的經濟學原理,是何方神聖?
    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海龜人生」知識體系的模塊之一——「經濟學與生活」中的經濟學十大原理(引用來源:尼可拉斯·格裡高利·曼昆的著作《經濟學原理》[1])。經濟(economy)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oikonomos,它的意思是「管理一個家庭的人」。乍一看,這個來源似乎有點奇特。
  • 雙十一背後有哪些有意思的經濟學原理?
    雙十一背後有哪些有意思的經濟學原理?經濟學的智慧無處不在,人們的生活中處處蘊藏著經濟學的智慧。歷時11年的雙十一熱度不減,是什麼樣的真相「促使」人們一次次瘋狂的下單?1、價格彈性理論一般而言,商品價格下降,都會引起一定需求量的增加。雙十一最普遍的營銷手段就是低價、折扣,這些活動讓消費者感覺購買更划算了!因此需求量迅速增加。
  • 王東京: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
    根據這一定位,作者運用中國案例對經濟學基本原理作破案式講解;並直面讀者困惑,對怎樣用經濟學邏輯破解現實難題作了大量示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妙趣橫生。按照「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作者構建了一個新的經濟學體系。全書共20章,前10章講微觀經濟學原理,後10章則用微觀經濟學原理分析宏觀經濟。
  • 帕金《經濟學》與其他經濟學著作的比較
    》與曼昆《經濟學原理》的比較    一本優秀的教科書應該全面系統地反映本學科的基本概況。帕金的《經濟學》具備了這些特點。該書涵蓋了基礎經濟學的全部內容,而且在同類教科書中是最詳盡的。    與另一本同樣暢銷的教科書——曼昆的《經濟學原理》相比,帕金的《經濟學》的內容更為全面和深入。如果說曼昆的書更適於非財經專業和一般讀者,那麼這本書更適於財經專業和想對經濟學有更多了解的讀者。如果讀者認真把這本書讀好,經濟學的基礎就非常紮實了。
  • 經濟學十大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
    從現在開始我們介紹經濟學最基礎最重要的的十個原理,這些原理是理解經濟學基礎最重要的根基。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捨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舉了很多人們面臨權衡取捨的例子,因為資源是稀缺的,所以我們需要合理分配我們的資源,使我們能夠從稀缺資源中獲得最大的收益。
  • 一天一個經濟學原理——啥叫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主義是經濟學和新聞中一個高頻詞,以至於可以說幾乎快爛大街了,大家基本上都聽說過這個人,但是凱恩斯到底說了啥,很多人一時之間倒也回答不出來。那麼這個英國的經濟學家到底嘮了啥,讓大家對他念念不忘呢?首先,凱恩斯是誰?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公共經濟學真題
    全國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公共經濟學試題課程代碼:00722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公共經濟學》3.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的啟示是A.市場機制實現資源最優配置的可能性B.競爭性經濟符合帕累託效率C.常產面當的切給雨分配。
  • 浙江省2011年4月自學考試經濟學原理試題
    浙江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經濟學原理試題  課程代碼:0515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A.直接稅 B.間接稅  C.折舊 D.津貼  13.下列哪一個不是屬於實證經濟學的命題( )  A.1998年4月美聯儲把貼現率降到10%  B.2007年失業率超過9%  C.個人所得稅對中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是不公平的  D.社會保險稅的課稅依據現已超過5000萬美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