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和愛情似乎是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有人會想:怎麼能把崇高而神聖的愛情和庸俗的經濟學相提並論呢?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一件事情,說不定讓你豁然開朗。以下,作者嘗試用經濟學的思維解讀愛情。
弗裡德曼對經濟學的解釋是: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務中過活、活動和思考的人們的學問。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務方面最有力、最堅決地影響人類行為的那些動機。
這麼一看,好像經濟學和愛情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還有人會想怎麼能把愛情這麼崇高而神聖的物體和庸俗的經濟學相提並論呢?但是只要大家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愛情和經濟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首先,愛情的過程要充分考慮吃穿住行,而經濟學大部分原理都和這有關;
其次,愛情的目的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人並幸福美好地開始新的生活,而經濟學的目的也是為了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
最後,如果大家能用經濟學的觀點來對待愛情,那麼很多事情都會很明了。
好了,不寫的這麼嚴肅了,寫隨意點吧。
愛情中的男男女女在不同的階段考慮的問題不一樣,以時間來劃分:
高中及高中之前的愛情,這個時候追求的是一種朦朧的感覺,兩個人之間可能是相互有好感,就稀裡糊塗地在大家的話語中成了「對象」。用經濟學來解釋這個階段就是愛情的初級階段,在此階段,愛情的市場尚不成熟,上有學校幹預,後有家長圍剿,所以這個階段的愛情往往無果而終,但其中也不乏交易成功的例子,如果雙方能在這個階段行成堅定的合作關係,很有可能成為終生客戶。
高中以後到大學畢業前的愛情,這個階段可以稱為愛情的快速發展階段,在經濟學上就相當於改革開放了,政策放寬了,大家搞對象去吧,沒人管了,「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句話放在此時的愛情上同樣合適,這個時候大家紛紛下海尋求資源,成為商人的一部分人獲得各種滿足的同時,也由於監管不力和個人能力不同,造成了資源分配不均(有人有好幾個女朋友或男朋友而有的人卻單身了四年)和資源浪費(因感情問題受到傷害而影響學習)等問題。很多人在這個時候確立了自己的愛情觀,並延續一生,雖然這幾年時間不長,但對以後的愛情的影響卻很大。就像改革開放對中國道路的影響一樣。
大學以後到結婚前的愛情,我們姑且叫這個階段為愛情的成熟階段吧,經過大學的洗禮,男男女女們對愛情多多少少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會謹慎很多,另外這個時候的愛情有了婚姻的壓力,考慮問題都比較成熟。在經濟學上就是市場已經很成熟了,市場中的較量不再是你追我趕,而主要是各方面的博弈了。博弈各方為男方、女方兩方家長,內容為工作、工作地點、房子……
以下是愛情經濟學的十大原理:
原理一 愛情中的人面臨權衡取捨
從大的方面講,大家首先面臨的是選擇一個怎麼樣的對象,以經濟學的觀點解釋,在有眾多選擇的情況下,你會選擇一個你認為最優的對象,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和被產品包裝所迷惑等原因,你選擇的往往不是實際上最好的,但由於你缺乏其他產品的信息,所以你並不知道你選擇的是不是最優的。
從小的方面講,在愛情中我們也無時無刻在進行抉擇,比如說晚上是陪哥們去喝酒還是陪對象看電影,這個時候就要看你的利益目標了,或者你還可以做一個數學分析,看看那個收益更大再決定。
原理二 某種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一種東西的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
當做出任何一項決策,例如你選擇了溫柔安靜的A,就失去了選擇活潑開朗的B的機會,那麼B就是你的機會成本。如果你覺得自己很牛可以一下搞好幾個,那麼你的機會成本就是在發簡訊時怕發錯了人。
原理三 愛情中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經濟學家用邊際變量(marginal change)這個術語來描述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邊際變運是圍繞你所做的事的邊緣的調整。
就拿給對象買東西來說吧,如果你經常給對象送禮物, 那麼他(她)每次收到禮物的邊際效益都在降低(如果你買的東西越來越貴那就不一樣了)。如果你很少買或者是在某個節日的時候送,那麼,對方的邊際收益就會很高。
原理四 愛情中的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由於人們通過比較成本與利益做出決策,所以,當成本或利益變動時,人們的行為也會改變。這就是說,人們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特別是愛情中的男女,如果你經常告訴你的女朋友她很漂亮,賢惠、聰明,告訴自己的男朋友和他在一起很幸福,很有安全感,那麼你們的感情就應該不會太差。
原理五 相互交流能使每個人狀況更好
或許你認為兩個人在一起重要的是心有靈犀,對方應該明白你在想什麼,做到一定的信息公開,但實際上我很多時候並不明白你在想什麼,猜出來的結果很可能是南轅北轍。如果加強溝通,能有效消除誤會,使爭吵的頻率降低。
原理六 市場通常是組織經濟活動的一種好方法
咱們這裡說的市場是指自由的愛情市場,是相對於計劃愛情來說的,媒人牽頭、父母點頭的愛情模式已經過時了,自由的戀愛更能促進愛情的發展。
原理七 父母幹預有時可以改善愛情結果
為什麼我們需要父母幹預呢?一種回答是,孩子需要父母來保護它。只有得到了保障,愛情才能運行。但是,還有另一種回答。政府干預經濟的原因有兩類:促進效率和促進平等。
儘管父母通常會使愛情有效地配置資源,但情況並不總是這樣。經濟學家用市場失靈(market failure)這個術語來指市場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情況。我們說政府有時可以改善市場結果並不意味著它總能這樣。學習 愛情 經濟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你判斷什麼時 侯父母的幹預對你有利。
原理八 一家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
各個家庭生活水平的差別是驚人的。隨著時間推移,生活水平的變化也很大。
用什麼來解釋各個家庭和不同時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別呢?答案是幾乎所有生活水平的變動都可以歸因於各家生產率的差別。
原理九 當對方發了過的牢騷時,矛盾上升
什麼引起了矛盾,是一方不能容忍另一方的行為產生的結果,所以愛情中的雙方要儘量保持克制,發牢騷只能激發你們倆的矛盾,而並不能解決問題。
原理十 愛情面臨過熱與過冷之間的短期權衡取捨
最後一個了,愛情很難保持在一個均衡的狀態,雙方總是在你來我往,兩人之間的關係有時是夏天般熱有時是冬天般冷,我在想是不是要等到老了才能感覺到春天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