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經濟的三個經濟學原理

2020-12-01 中關村在線

    ----這個「開場白」也是為我以前寫過的幾篇「

網絡

經濟」文章做一個小結,那些文章大體討論了三件事情,即有關網絡經濟的三個基本原理。在我看來,哪怕全球資訊網技術把它的技術可能性推廣到極限,也還是要服從這三個經濟學原理,只要經濟制度(資源配置方式)是「市潮導向的,是以「效率」為核心目標的,並且只要「分工」和規模經濟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徑。

  ----第一個原理叫做「專家控制(expertcontrol)」。專家的經驗之所以越來越重要,是因為信息在

網絡

經濟裡傳播的成本越來越低,與此同時,在信息使用的總成本裡,網上檢索和處理信息的成本(例如「時間」)佔了越來越大的比重,以致我們通常只是「知道」網上存在著我們需要的某類信息,卻不願意花時間去找到它們。當檢索和理解信息的費用超過一定限度時,僱傭「專家服務」就成為合理的選擇。與傳統產業裡的專家服務不同的是,網絡在原則上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集結「專家服務」的市場,從而每一個專家可以變得更加專業化而不至於損失規模經濟效益。

  ----顯然,隨著專業化的深入,專家與普通人(即從事其它專業的人)之間關於該類專門知識的信息將越發不對稱,於是需要有人專門從事將這類專業知識與其它類別的專業知識適當整合的工作以應付潛在的大眾需求。這樣,知識的層次漸漸深化,在最深層的知識到大眾需求之間的,是一個專家服務的鏈條,也可以叫做「知識價值鏈」。關於這一知識價值鏈,普通人感到興趣的僅僅是它所提供的服務的價格,他們早已放棄了啟蒙思想家那種對世界做「百科全書」式的追究的態度。

  ----這導致網絡經濟的第二個經濟學原理——「縱向整合(verticalintegration)」。那些缺乏縱向整合的知識鏈條總是產生更高的「總體佔用成本(total-ownershipcost)」,因為讓客戶自己鑽到知識鏈條的各個環節裡去學會使用深層專業化的知識就等於強迫每一個使用者成為各個環節的專家。而經過縱向整合的知識鏈條,對使用者來說相當於一個整體商品,只要它的售價低於它的使用價值,使用者不必擔心將來會支付額外的知識鏈條的維修費用。

  ----但是從最深層次的知識到大眾需求層次,原則上可以有無數條縱向整合的道路。通過哪一條路徑建構知識價值鏈,這是企業家承擔的工作,只有他們敏銳地覺察到潛在的大眾需求以及滿足這一需求的各種可能的知識整合當中潛在利潤率最高的那些知識鏈條。

  ----這導致我要總結的第三個經濟學原理:「大規模的量身訂製(mass-customization)」。在傳統經濟裡,為特定客戶「量身訂製」是很昂貴的,通常意味著特權價格(包含一部分「炫耀性消費」的價格)和超額利潤。即便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上,量身訂製也意味著更高的價格,因為流水線的開通要求最小經濟規模的訂單。所以,當人們只能以傳統方式集結市場需求時,他們只能小批量生產特殊款式的服裝,並且支付比大批量生產的服裝(意味著規模經濟效益)高得多的費用。但是網絡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任何特殊款式的服裝都面對著全球範圍的潛在市場,而且最重要的是集結這一全球市場所需要的費用正以網絡經濟(例如eBay)的擴展速度迅速下降。而全球範圍的市場集結使得每一個本土性的「特殊款式」僅僅對本土的客戶而言是「特殊」的款式,對全球的客戶而言,它是「批量」的從而是「常規」的。商品一旦可以批量生產,就具備了按照相應的規模經濟效益降低成本和競爭性價格的技術經濟條件。於是這整個事情就可以被定義為「大規模量身訂製」。

  ----其實,這三個原理也適用於傳統經濟,只不過在網絡經濟裡面它們表現得格外突出而已。換句話說,網絡的大規模集結使得這三個原理所代表的經濟力量與傳統經濟裡起作用的其它經濟力量相比越來越佔據主導的位置。假如我的這些理解都正確,那麼我希望在這個專欄裡展開討論的,是這三個經濟原則主導下的經濟可能呈現出的其它面相,例如它的社會學,政治學,以及道德哲學方面的特徵。這也算是對這份專業化刊物的一種面向大眾需求的「知識整合」吧。   

相關焦點

  • 王東京:經濟學教材新結構體系「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
    領導幹部是一個特殊群體,或者參與經濟決策,或者主理一方經濟。這些年我行南走北到各地調研,時常聽到人們議論:某領導懂經濟,某領導不懂經濟。怎樣才算懂經濟呢?老百姓看的當然是實惠。如果我們的領導同志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大家肯定認為你不懂經濟。而若讓我說,懂不懂經濟要看你是否掌握了基本經濟理論,能否按經濟規律辦事。
  • 消費者心理學:三個趣味經濟學原理
    價格越低為什麼不但不好賣,反而價格越高越好賣,為什麼大手大腳的浪費反而可以拯救經濟?為什麼免費未必就是最好的,這些經濟學原理背後又有哪些邏輯在支撐,讓我去探討一下這些好玩的經濟學吧。如果認為商品目標市場中有較大的可能性出現虛榮效應的話,在建立營銷計劃時有必要留意以下三點。第一,相對於商品的市場佔有率,更重視其終生價值(life time value)。
  • 清華教授李稻葵:三個經濟學原理中的選擇智慧
    事實上,經濟學首先是面對選擇的一門學科,是研究選擇的學科。在這篇文章中,清華大學李稻葵教授用三個基本的經濟學原理和三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為我們指明了做出明智人生選擇的方法。 李稻葵認為,今天年輕人面臨的問題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
  • 經濟學六大原理(節選)
    摘要:  經濟主體所表現出來的基本特點:信息不對稱、有限理性。在這個基礎上,再考慮在我們這個龐大而複雜的經濟系統中所有的經濟現象和經濟行為的內在規律和本質。我們可以總結出經濟學六大原理。一、物質轉換原理;從物理 ...
  • 讀書推薦:曼昆《經濟學原理》
    在這些經典教材裡,最大眾的出圈之作必然屬於最近剛出了第八版的曼昆《經濟學原理》。每個人的第一本經濟學入門書人總是會對引領自己邁入某一個領域的第一本書印象深刻,曼昆《經濟學原理》正是引領無數經濟學初學者進入經濟學殿堂的第一本書。尤其是對非專業人士來說,這本經濟學入門教材實在太過友好。
  • 奇怪的消費者心理:看三個趣味經濟學原理
    價格越低為什麼不但不好賣,反而價格越高越好賣,為什麼大手大腳的浪費反而可以拯救經濟?為什麼免費未必就是最好的,這些經濟學原理背後又有哪些邏輯在支撐,讓我去探討一下這些好玩的經濟學吧。
  • 盧鋒:中國的很多政策違反經濟學基本原理
    10月28日,理想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人文經濟學會支持的「經濟學範式的突破——張維迎《經濟學原理》新書發布會」在北大舉行。王則柯、張維迎、盧鋒、姚洋、劉國恩、徐晉濤等經濟學家與會。盧鋒做了主題發言。
  • 人生決策中,經常用到的經濟學原理,是何方神聖?
    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海龜人生」知識體系的模塊之一——「經濟學與生活」中的經濟學十大原理(引用來源:尼可拉斯·格裡高利·曼昆的著作《經濟學原理》[1])。經濟(economy)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oikonomos,它的意思是「管理一個家庭的人」。乍一看,這個來源似乎有點奇特。
  • 讀書筆記 經濟學原理 微觀經濟學分冊
    1、 經濟學十大原理經濟:經濟(economy [kɑnmi])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oikonomos,它的意識是「管理一個家庭的人」。乍一看,這個來源似乎有點奇怪。但事實上,家庭和經濟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一個家庭面臨著許多決策。家庭必須考慮到每個成員的能力、努力和願望,以在其各個成員中分配稀缺資源。由於資源是稀缺的,社會資源的管理就尤為重要。
  • 愛情經濟學的10大原理,豁然開朗!
    但是只要大家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愛情和經濟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首先,愛情的過程要充分考慮吃穿住行,而經濟學大部分原理都和這有關;其次,愛情的目的是為了找到適合自己的人並幸福美好地開始新的生活,而經濟學的目的也是為了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最後,如果大家能用經濟學的觀點來對待愛情,那麼很多事情都會很明了。
  • 陳世清:對稱經濟學 術語表(三)
    經濟學方法 研究經濟現象、把握經濟規律、認識經濟本質、把經濟學原理運用於經濟實踐活動中的方法。由於對稱關係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所以對稱分析方法是科學經濟學的最基本方法。
  • 教了14年《經濟學原理》的曼昆,下課了
    第一本是約翰·穆勒的《政治經濟學原理》。這本教科書將亞當·斯密、李嘉圖等學者的理論進行了調和,從而構建了完整的古典經濟學體系。自19世紀中期出版之後,這本著作曾在幾十年內被視為當時經濟學界的標準教科書。第二本是阿爾弗雷德·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這部成書於19世紀末的教科書全面闡述了新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用邊際主義的供求理論全面改造了古典經濟學的內核,從而奠定了現代經濟學的基礎。
  •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發售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近日,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王東京經濟學講義》,該書的作者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校(院)長、經濟學博士王東京。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的特點,是按照「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構造了一個新的經濟學邏輯體系。所謂「三個假設」:即斯密的人性假設、資源稀缺假設、保護產權假設,而與其對應的是「三個原理」:即利益最大化原理、供求原理和分配原理;運用上述假設和原理分析經濟現象,還有三種分析方法:即成本收益分析法、均衡分析法以及帕累託標準。
  • 三分鐘看完計量經濟學!
    三、名詞解釋1.計量經濟學: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已揭示經濟活動中的客觀存在的數量關係為內容的分支學科。2.計量經濟學模型成功的三要素:理論、方法和數據。3.建立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步驟:(1)理論模型的設計(2)樣本數據的收集(3)模型參數的估計(4)模型的檢驗。
  • 趣財經|這些有趣的經濟學原理,你看過幾個?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在各個發展階段上的各種經濟活動和各種相應的經濟關係及其運行、發展的規律的學科。學習經濟學,重要的並不是記住某項具體的結論,而是要學會正確思考經濟問題的思維方式。那麼,究竟該怎樣,才能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呢?這個周末,我們和您一起分享一些趣味橫生的經濟學原理,讓您也能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 漲姿勢 五分鐘讀懂經濟學十大原理
    其次,不要被經濟學這三個字嚇住,經濟學其實是很有趣的,就貫穿在我們的生活中,之所以大家不願意學,是因為專家的水平太低,講不清楚。有些道理,不用講,大家也都明白,只是沒有系統了解。再次,學經濟學有什麼用呢?至少可以唬人吧,比方說,你去相親,女孩問你喜歡說什麼,你看了我這篇文章,就可以說,最近正在研究經濟學,一定要說的風輕雲淡。比你說打遊戲要好的多。
  • 一天一個經濟學原理——啥叫凱恩斯主義
    凱恩斯主義是經濟學和新聞中一個高頻詞,以至於可以說幾乎快爛大街了,大家基本上都聽說過這個人,但是凱恩斯到底說了啥,很多人一時之間倒也回答不出來。那麼這個英國的經濟學家到底嘮了啥,讓大家對他念念不忘呢?首先,凱恩斯是誰?
  • 王東京:經濟學是經世致用之學
    根據這一定位,作者運用中國案例對經濟學基本原理作破案式講解;並直面讀者困惑,對怎樣用經濟學邏輯破解現實難題作了大量示範。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妙趣橫生。按照「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作者構建了一個新的經濟學體系。全書共20章,前10章講微觀經濟學原理,後10章則用微觀經濟學原理分析宏觀經濟。
  • 帕金《經濟學》與其他經濟學著作的比較
    》與曼昆《經濟學原理》的比較    一本優秀的教科書應該全面系統地反映本學科的基本概況。本書的邏輯結構嚴謹而系統,一步一步深入下去,從市場到個人決策,再到整體經濟,最後以開放經濟結束。經濟學最新的進展,無論是動態比較優勢、博弈論、現代企業理論、公共選擇理論,還是理性預期、新增長理論,以及實際經濟周期理論,都有介紹。    對學生來說,要想學好經濟學,教材必須具有兩大特性。一是綜合性,二是準確性。
  • 經濟學的轉機在於認識經濟學乖論
    分別由《人性與經濟》、《經濟學新視窗》、《從新認識貨幣》三本書論述。製作成視頻講座分為六題十講。將十個講座的講稿編輯成本書,所以本書要完成將此前問世的經濟學乖論中分別論述的內容連貫成一個體系的任務。   經濟是人的經濟,離開了人便沒有了經濟。而人是有人性的。所以經濟學必然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亞當•斯密將自己的理論建立在對人性的一種理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