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你知道原句是誰的嗎?

2020-12-03 舊時堂燕

狗與馬、牛、羊、豬、雞並稱為「六畜」,也被稱為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根據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浙江餘姚河姆渡等遺址發現的狗骨骼,大約可以推算出,早在狩獵採集時代,人們就已馴養狗為狩獵時的助手。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科學家彼得·薩弗萊寧經過研究證明,目前世界所有種類的犬都起源於約1.6萬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南部馴養的狼。

正是因為狗的忠誠以及在嗅、聽、視覺方面的天然優勢,所以在古代,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一隻狗。而一些詩人,也會作詩來讚美他們,以示喜愛之情。

未及弱冠之年的李白,在隱居在戴天山(即現在的大匡山)大明寺中讀書時,只是隱約聽到了幾聲犬吠,便寫下了《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也許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所以自然而然就覺得這就是原版。實際上,這句話就是改編自該詩的頷聯,但是這種改編,卻失去了原詩的那種韻味。

原詩說的是詩人偶然經過樹林深處的小路時看見了一隻鹿,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卻聽不到鐘聲。鹿性喜靜,常在林木深處活動。既然「時見鹿」,可見其幽靜。正午時分,鐘聲杳然,唯有溪聲清晰可聞,更顯出周圍的寧靜。而改編後卻給人一種只有樹木旺盛之時才能夠看到鹿,海藍的時候才可以看見鯨魚,突然之間就少了一種原有的意境。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也許很多人都聽過,他出自於唐代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這是一首詩,更像一幅畫。全詩僅以寥寥二十個字,便勾勒出一個嚴冬寒夜的山村景象和一個逢雪借宿者的形象。

遣詞造句方面,用"蒼山"對"白屋",山是蒼色,屋是白色,二者遙相映照,便構成一個銀白蒼茫的世界。再以"遠"和"貧"來點出眼前的空曠浩茫,準確地表達了詩人從遠處看到的景象。第三句中的"柴門"和"犬吠",既照應了"白屋",又是"白屋"的延伸,特別是句中一"吠"字,響亮有聲,劃破了日暮天寒山村的寧靜,喚起了寂寥群山的迴響,也給沉睡的郊野帶來了生氣.。

蘇軾也十分愛狗,他還養了一隻叫做「烏喙」的狗,並寫了一首叫《予來儋耳得吠狗曰烏觜甚猛而馴隨予遷合浦過》來表達自己的喜愛:

烏喙本海獒,幸我為之主。食餘已瓠肥,終不憂鼎俎。晝馴識賓客,夜悍為門戶。知我當北還,掉尾喜欲舞。跳踉趁僮僕,吐舌喘汗雨。長橋不肯躡,徑度清深浦。拍浮似鵝鴨,登岸劇虓虎。盜肉亦小疵,鞭箠當貰汝。再拜謝恩厚,天不遣言語。何當寄家書,黃耳定乃祖。

詩人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一隻懂事而又頑皮的寵物——「烏嘴」。此後對它關懷備至,讓它吃飽喝足,養得十分肥壯,還保護它免除烹煮之禍。同時,對它的恪盡職守加以表揚,對它的缺點寬懷大度,對它因主人北返而顯得異常高興的行為加以稱讚,親切地與它說話,甚至為它戲作了這麼一首使它流傳千古的名詩,可以看出蘇軾對於烏嘴的喜愛之情。

相關焦點

  •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非常有意境,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可是,願望總是美好的,而現實卻並非如此。這句話的後半句:「樹深時霧起,海深時浪湧,夢醒時夜續,不見鹿,不見鯨,也不見你。」這才是愛情的常態。不知道你每天想起無數次的人,還在你身邊麼?那些和你一樣經歷了愛情的人,他們又去了哪?那些明知道不會有結局的人和那些執念與不甘和不知足的耿耿於懷。愛而不得,那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我們都知道會愛過一些人,但卻不知道愛上只要一瞬間。
  •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
    近日我國首次發現南海鯨落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當一條鯨魚死亡逐漸下沉後它龐大的身軀會最終沉入海底形成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無數生物就聚集在此生存、毀滅促進了深海生命的繁榮……人常說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是最浪漫的三件事在咱吉林雖沒有海和鯨「梅花鹿之鄉」的美譽卻馳名中外俊美的身姿、機敏的性格梅花鹿是一種吉祥的象徵吉林省遼源市的東豐縣,清代被闢為盛京圍場
  • 「一瞥驚鴻」的溫柔仙句: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一瞥驚鴻」的溫柔仙句: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1、你是闖進我平生八九遺憾心事裡,唯一的美滿。 2、希望擁有一個在我想打退堂鼓的時候悄悄把鼓藏起來的人。
  • 紅色唯美+意境+手機背景圖: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紅色唯美+意境+手機背景圖: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1.我們都知道手機沒電了,需要給自己的手機充電,讓我們開心的電量不夠的時候是不是也要給心情衝上一點電了,這樣可以持續我們的開心,像上面這張圖就是非常好玩,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張圖片。這張圖說的是你的開心即將關機還有10秒。
  • 適合發朋友圈很個性的句子,願林深時見鹿 海藍時見鯨 夢醒時見你
    1 願林深時見鹿 海藍時見鯨 夢醒時見你。2 我生來執拗,善惡分明,所以我喜歡你,不是一時興起,也不是心口不一。3 青山不及你眉長,水清不似你目澈,跨過山水幾場雨,我一生只一個你。4 我多想擁抱你啊,可惜時光之裡山南水北;可惜你我之間人來人往!5 我還是很喜歡你,像雲纏隨風,不知所起,像風吹千裡,不問歸期。
  • 「林深時見鹿」,原來下句不是「海藍時見鯨」,竟出自李白一首詩
    在文藝青年的空間,總會看到「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這樣的句子,人們總以為這樣具有小資情調的話,一定是現代某位不知名的文藝青年所作。然而並不是,「林深時見鹿」其實是李白寫的一首詩的其中一句,當然後人稍加改動,成了現在備受歡迎的名句。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這首詩詞本來的面目呢?
  • 「林深時見鹿,海深時見鯨」?現代人這麼亂改,詩仙李白能同意嗎
    其中最讓人難以言表的是一句:城南有舊事, 城北有信使, 林深時見鹿, 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要知道"林深時見鹿",可是出自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現代人這麼亂改,詩仙李白能同意嗎?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古代沒有手機電話,約朋友見面要麼謝謝,要麼託人帶話,再要麼就只能靠碰了,所以古代有很多"不遇詩",比如最有名的《尋隱者不遇》。李白寫此詩,正是因為沒能跟道士友人相遇,所以有感而發。
  • 你可知那句「林深時見鹿」,原詩意境有多美*。(ˊωˋ*)*。
    網絡文學中的這個段子,真是美到極致,用它當文案堪稱絕妙:你說: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可我:林深時霧起,海藍時浪湧,夢醒時夜續。不見鹿,不見鯨,也不見你。」來源於百度圖片「林深時見鹿」原句為「樹深時見鹿」,出自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 「林深時見鹿」出自哪裡?原來是出自李白20歲前寫的詩
    網上有三句很流行的話:「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這三句話,後兩句是網友原創,第一句卻是出自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這首詩寫於李白二十歲之年,李白十八九歲時,曾隱居在戴天山大明寺中讀書,這首詩大概就是那時所寫。
  • 摩羯遇他們,或為良緣,願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卻不知道,她們心底裡藏著柔情,等待有緣人的到來。摩羯人,就是這般。看著冰冷,其實內裡柔軟,善良,溫暖。心中一直有一個關於愛情的夢,輕易不與人說。惟願,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一生相隨,如此安好。
  • 古詩詞之美丨「林深時見鹿」出自這裡……
    其實,「林深時見鹿」出自這裡……《訪戴天台道士不遇》——唐·李白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注 : 網絡流行的一句「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 」,首句其實出自李白的這首詩。
  • 後來分手的你,過得很不好?《林深時見鹿》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後來這句話又有了下一句:「林深時霧起,海藍時浪湧,夢醒時夜續。」也許天底下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如意,也許是別人本身就不是很如意。一下從美好變成心酸,心底也跟著發起波浪。大概更多的人是後面的那一句吧。星期六,早早的下了班。花半個小時逛了一下菜市場,準備犒勞一下辛苦奮鬥了一周的自己。
  • 「林深時見鹿」這句話,竟化用了李白的一首詩,原文美得讓人心醉
    如今很多人都有一些個性的籤名,其中我們最常見的一句網絡流行語是「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這句話成為了文藝青年最時髦的心靈寄語之一。而我們每次讀到這句話,心中都會生發出一種美感,好似到了人間仙境,這裡沒有紛爭和困擾,只有林鹿踱步,海鯨遨遊,此情此景,讓我們流連忘返,陶醉其中。
  • 「樹深時見鹿」下一句並非「夢醒時見你」,李白原詩原句妙絕古今
    李白一生之中,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作品,比如一句「樹深時見鹿」成為了網絡爆紅語句。有趣的是,這句話之所以在網絡上爆紅,是因為有人認為其下一句為「夢醒時見你」,所以非常有韻味,可以讓人們深有同感。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這句話出自《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 「林深時見鹿」成為表達喜歡的神句,卻不知李白的原句更網紅
    李白曾經寫過一首名叫《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詩,這首詩裡面有一個名句,被現代人改編成了歌詞,這句現在被廣為流傳,卻讓人們忽視了原來這麼美的句子是李白所寫,接下來就一同走進這首詩吧。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 你只知道林深時見鹿,但你知道它其實出自於李白的一首詩嗎?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沒有人知道我要找的那道士的去向,我滿面愁緒的倚著幾棵枯松。此詩主要寫李白上戴天山尋找一位道士時的所聞所見,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的訪問道士不遇圖,通篇著意於寫景,真實自然,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道士世外桃源的優美生活境界。全詩風格清麗,充滿著年輕人的朝氣與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確實,畢竟李白寫這首詩時還不到二十歲啊。
  • 化身孤島的鯨,這輩子,你錯過了誰?又或是,等了誰一輩子?
    就像你尋覓了整個世界,卻無歸宿可覓。想要掙脫,但無奈選擇孤獨。除了自己,沒人知道,究竟是因為錯過誰,又或是,等了誰一輩子。因為錯過了你,從此我的生活,只有陰晴,少了圓缺兩輛車撞個滿懷,是車禍;兩個人撞個滿懷,是愛情。奈何交通規則講兩車總是相讓,生活經驗講兩人總是錯過。
  • 李白18歲時,失落的寫下一句詩,卻成最美網絡流行語
    樹木都有樹枝樹杈,我喜歡你可是你卻不知道!帶有少女的俏皮和浪漫,這是文學史上比較早的關於戀情的詩歌。第二句就是大家喜歡的「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這裡的「鹿」表明這座山很深,在深山老林中偶爾就能碰見麋鹿,在當時古時候,在山上碰見動物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在當時看來這句話很平常,《相和歌辭·猛虎行》裡面也寫了「山中麋鹿盡無聲」林中動物的現象。都已經到了中午了但是卻沒有聽到道觀的敲鐘聲。「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 【薦讀】19句意境絕美的古詩詞: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薦讀】19句意境絕美的古詩詞: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點擊播放 GIF 0.5M1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牛希濟《生查子》10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孔平仲《寄內》11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綦毋潛《春泛若耶溪》12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裴迪《華子崗》13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 鯨落:生於海、歸於海、長於海、隱於海,一鯨落萬物生
    鯨落(Whale Fall),指鯨死去後沉入海底的現象。當鯨在海洋中死去, 它的屍體最終會沉入海底,生物學家賦予這個過程為鯨落。一座鯨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鯨落是指鯨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態系統,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