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19句意境絕美的古詩詞: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2020-12-06 騰訊網

【薦讀】19句意境絕美的古詩詞: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點擊播放 GIF 0.5M

1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2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於良史《春山夜月》

3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西洲曲》

4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劉楨《贈從弟》

5

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6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

7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曹植《雜詩》

8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儲光羲《釣魚灣》

09

春山煙欲收,天澹星稀小。

——牛希濟《生查子》

10

行人日暮少,風雪亂山深。

——孔平仲《寄內》

11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綦毋潛《春泛若耶溪》

12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裴迪《華子崗》

13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14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詩經·木瓜》

15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16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白居易《夜雪》

17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18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9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曉》

來源:詩刊社

審核:縣融媒體中心/鄒 磊

編輯:縣融媒體中心/梁 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林深時見鹿,海深時見鯨」?現代人這麼亂改,詩仙李白能同意嗎
    其中最讓人難以言表的是一句:城南有舊事, 城北有信使, 林深時見鹿, 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要知道"林深時見鹿",可是出自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現代人這麼亂改,詩仙李白能同意嗎?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古代沒有手機電話,約朋友見面要麼謝謝,要麼託人帶話,再要麼就只能靠碰了,所以古代有很多"不遇詩",比如最有名的《尋隱者不遇》。李白寫此詩,正是因為沒能跟道士友人相遇,所以有感而發。
  • 古詩詞之美丨「林深時見鹿」出自這裡……
    其實,「林深時見鹿」出自這裡……《訪戴天台道士不遇》——唐·李白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注 : 網絡流行的一句「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 」,首句其實出自李白的這首詩。
  • 「林深時見鹿」出自哪裡?原來是出自李白20歲前寫的詩
    網上有三句很流行的話:「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這三句話,後兩句是網友原創,第一句卻是出自大詩人李白的一首詩《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這首詩寫於李白二十歲之年,李白十八九歲時,曾隱居在戴天山大明寺中讀書,這首詩大概就是那時所寫。
  • 「林深時見鹿」這句話,竟化用了李白的一首詩,原文美得讓人心醉
    如今很多人都有一些個性的籤名,其中我們最常見的一句網絡流行語是「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這句話成為了文藝青年最時髦的心靈寄語之一。而我們每次讀到這句話,心中都會生發出一種美感,好似到了人間仙境,這裡沒有紛爭和困擾,只有林鹿踱步,海鯨遨遊,此情此景,讓我們流連忘返,陶醉其中。
  • 「樹深時見鹿」下一句並非「夢醒時見你」,李白原詩原句妙絕古今
    李白一生之中,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經典的作品,比如一句「樹深時見鹿」成為了網絡爆紅語句。有趣的是,這句話之所以在網絡上爆紅,是因為有人認為其下一句為「夢醒時見你」,所以非常有韻味,可以讓人們深有同感。但是事實上,並非如此,這句話出自《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 你可知那句「林深時見鹿」,原詩意境有多美*。(ˊωˋ*)*。
    網絡文學中的這個段子,真是美到極致,用它當文案堪稱絕妙:你說: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可我:林深時霧起,海藍時浪湧,夢醒時夜續。不見鹿,不見鯨,也不見你。」來源於百度圖片「林深時見鹿」原句為「樹深時見鹿」,出自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 「林深時見鹿」成為表達喜歡的神句,卻不知李白的原句更網紅
    李白曾經寫過一首名叫《訪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詩,這首詩裡面有一個名句,被現代人改編成了歌詞,這句現在被廣為流傳,卻讓人們忽視了原來這麼美的句子是李白所寫,接下來就一同走進這首詩吧。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你知道原句是誰的嗎?
    根據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浙江餘姚河姆渡等遺址發現的狗骨骼,大約可以推算出,早在狩獵採集時代,人們就已馴養狗為狩獵時的助手。而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科學家彼得·薩弗萊寧經過研究證明,目前世界所有種類的犬都起源於約1.6萬年前中國長江流域南部馴養的狼。正是因為狗的忠誠以及在嗅、聽、視覺方面的天然優勢,所以在古代,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一隻狗。
  • 你只知道林深時見鹿,但你知道它其實出自於李白的一首詩嗎?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頷聯「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是詩人進山的第二程。我在林間小道上緩緩前行,生怕錯過哪一處好風光,一路走來,常常見到出沒的麋鹿;林深路長,來到溪邊時,已是正午,是道院該打鐘的時候了,但我卻沒有聽到鐘聲。頸聯「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是詩人進山的第三程。
  • 40句意境絕美的詩詞,直擊心靈,第一眼就讓人驚豔
    01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在山林裡,越走越深,時而會看見一隻鹿。正午靜寂,鐘聲卻未聽到。遠離俗世煙塵,去山中感受最自然的、閒適的景象,會覺得心情甚好。02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 「林深時見鹿」,原來下句不是「海藍時見鯨」,竟出自李白一首詩
    在文藝青年的空間,總會看到「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這樣的句子,人們總以為這樣具有小資情調的話,一定是現代某位不知名的文藝青年所作。然而並不是,「林深時見鹿」其實是李白寫的一首詩的其中一句,當然後人稍加改動,成了現在備受歡迎的名句。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這首詩詞本來的面目呢?
  • 「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非常有意境,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可是,願望總是美好的,而現實卻並非如此。這句話的後半句:「樹深時霧起,海深時浪湧,夢醒時夜續,不見鹿,不見鯨,也不見你。」這才是愛情的常態。"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如果她想說的是後一句是「夢醒時見你」,那麼希望你不要錯失掉這次再次抓住ta的機會,也給自己幸福的權利。祝福你,也祝看到這篇問答的人,都能夠幸福美滿。
  • 李白18歲時,失落的寫下一句詩,卻成最美網絡流行語
    李白18歲時,失落的寫下一句詩,卻成最美網絡流行語網絡上出現越來越多的古風詩句,簡短的一句話卻非常有意境,所以在古代其實比現代人又更多的我們無法想像的原始浪漫,這些在很多古語和詩句中都可以體現出來,古代的通訊不想今天這麼發達,所以在有話要說卻又無處傳達的時候他們最多的就是拿筆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 古詩詞中的「白雲蒼狗」到底何意?很多人經常念卻不知原句有多美
    舉個例子,很多文藝青年喜歡說「林深時見鹿」,而且喜歡在後面接上一句「海藍時見鯨」。但事實上,這個句子並非現代人的發明,而是出自李白的詩作《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它的下一句也非「海藍時見鯨」,而是「溪午不聞鍾」。大家之所以會把這5個字拿出來用,就是因為它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讀起來又有格調又有意境。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樹)篇
    《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宋·晏殊11、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12、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魏晉·曹操13、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黃鶴樓》 唐·崔顥14、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15、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 紅色唯美+意境+手機背景圖: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
    紅色唯美+意境+手機背景圖: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1.我們都知道手機沒電了,需要給自己的手機充電,讓我們開心的電量不夠的時候是不是也要給心情衝上一點電了,這樣可以持續我們的開心,像上面這張圖就是非常好玩,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張圖片。這張圖說的是你的開心即將關機還有10秒。
  • 鹿為何被稱為瑞獸?原來它與道教有著這樣的不解之緣
    鹿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有著很深的影響,古代帝王之間指群雄並起,爭奪天下的戰爭稱之為「逐鹿中原」。鹿也代表著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在《詩經》中多有記載。在民間百姓的神仙年畫裡也經常伴隨著鹿的出現。道教認為鹿與「祿」發音相似,鹿不但是一種代表長壽和富貴的瑞獸,同時由於鹿一直生活在山林深處且性情恬淡,與道教的隱士修行相契合。本期就為大家講解鹿與道教的不解之緣。福、祿、壽三星是民間非常喜愛的神仙,不但是因為他們的形象比較親和,還因他們所代表的福、祿與壽正是百姓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