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不對稱性與能量守恆揭秘

2020-08-28 宇宙邊際神秘的光

宇宙的不對稱性原理決定天體運動軌跡為螺旋進動。能量守恆是宇宙各個相對封閉子系統的本質特徵。

一、太陽系的運動軌跡探秘

太陽系以太陽為主角,九大行星為配角,譜寫一臺美麗的樂章。太陽系中所有行星天體都圍繞太陽系質心做圓周運動,由於九大行星位置不斷的變化,致使太陽系質心偏離太陽中心並不斷變化。

隨著各大天體的運動,太陽系的質心確實在不斷變化。太陽中心不是太陽系的共同質量中心,所以天體其實不是繞著太陽中心運動,而是包括地球、太陽在內的所有太陽系天體都繞著一個不斷變化的太陽系質心運動。為了解太陽系的質心,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兩個天體的情況。如果兩個天體的質量分別為m、M,兩個天體中心的距離為d,質量為M的天體中心距離兩個天體的共同質心為x。根據兩個天體之間的引力提供了各自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可以得到如下的關係式:x=md/(M+m)

可以看到,質心的位置與天體的質量有關,質心靠近質量較大的那個天體。當兩個天體質量相等時,則質心剛好位於兩個天體連線的中點。

太陽系由數量眾多的天體組成,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個共同的質量中心。由於太陽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所以太陽系質心靠近太陽的中心。為方便起見,我們通常會認為太陽是靜止的,其他天體都繞著太陽公轉。但事實上,太陽也是一樣繞著共同質心運動。以木星和太陽為例,它們的共同質心距離太陽中心74.3萬公裡,而太陽的半徑為69.6萬公裡,所以質心位於太陽之外,距離太陽表面約4.7萬公裡。相比之下,地球和太陽的共同質心距離太陽中心僅450公裡。

由於各大天體不斷運動,所以太陽系質心也會隨之改變,其位置取決於各天體的位置。某一時刻的太陽系質心有可能在太陽中心附近,也有可能在太陽表面之外。如果所有的行星都在太陽的同一側對齊,那麼,太陽系質心將距離太陽表面約50萬公裡,這是地月距離的1.3倍。

總之,太陽系所有天體相對銀河系都做螺旋式前進,造成這種運動軌跡原因是太陽系的不均勻性。

二、銀河系的運動軌跡推理

銀河系以銀河中心高密星云為主角,4000億顆恆星為配角,譜寫一臺更加美麗的樂章。銀河系中所有恆星天體都圍繞銀河系質心做圓周運動,由於各個恆星位置不斷變化,致使銀河系質心偏離銀河中心並不斷變化。銀河系中心高密星雲也繞銀河系質心運動,因此可見銀河系所4000億顆恆星,相對超星系都做螺旋式前進,造成這種運動軌跡原因是銀河系的不均勻性。

三、多層宇宙與萬有引力舊案

宇宙的不對稱性原理決定各自子系運動的軌跡為螺旋式前進。能量守恆定律是宇宙各個相對封閉子系統的本質特徵。同時宇宙是分層拓展的,例如:原子系、太陽系、銀河系、超星系…。

萬有引力與時空彎曲的舊案,牛頓觀察天體運行現象,總結出萬有引力定律,牛頓的前提是時空是平直。愛因斯坦思想實驗,沒有引力存在,天體質量使時空扭曲提出相對論理論。實質都是對能量守恆另一種表達方式。

四、道的新解

道是宇宙運動的規律,一張太極圖囊括宇宙的運動規律,一個外圓揭示相對封閉系統能量守恆,兩個陰陽魚進動螺旋運動,能量不斷交換轉移。一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出了宇宙運行的實質,驚嘆祖先的智慧!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越來越接近於檢驗我們宇宙潛在的對稱性
    對於物理學有守恆定律和對稱性。例如,自古以來,能量既不能產生也不能破壞的能量守恆定律,在物理學上一直具有指導意義。同樣地,宇稱對稱性表明,為其鏡像切換事件不應影響結果。當物理學家努力理解量子力學的真正奇異規則時,似乎其中某些對稱性並不總是成立。加利福尼亞大學安德魯·傑伊奇(Andrew Jayich)教授致力於研究這些對稱性違規問題,以期闡明新的物理學。
  • 幾何對稱性對應的物理守恆性
    統一場論【百度統一場論6版可以搜到】指出,物理是人們對幾何世界【由物體和空間組成】運動的描述,沒有我們人的描述,就不存在物理,很顯然,在沒有人這個觀察者的情況下仍然存在著幾何世界。所以,物理上任意一個現象,我們總是可以找到幾何上對應景象。人類現在已經發現,物理上的守恆性對應著幾何上的對稱性。
  • 探索基本對稱性的新方法
    生物學有進化論,地質學有板塊構造學,而物理學則有守恆定律和對稱性。例如,我們熟悉的能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能量是守恆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宇稱對稱告訴我們,真實世界中的物理過程與它們在鏡像世界中遵循相同的物理學定律。
  • 宇宙中,能量守恆定律失效?
    但當我們考慮整個宇宙時,卻發現宇宙學紅移似乎讓宇宙丟失了能量。難道說,能量守恆定律在這裡被打破了?接下來,天體物理學家塔瑪拉·戴維斯將從時間的對稱性出發,為我們揭開這一悖論的答案。這一原理被稱為能量守恆(conservation of energy),是我們最珍視的物理學定律之一。它掌管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加熱一杯咖啡所用的熱量、樹葉中產生氧氣的化學反應、地球圍繞太陽的公轉軌道、維持我們心跳所需的食物等等。不吃東西,我們就無法存活;沒有燃料,汽車就發動不了——永動機註定只能是一個幻想。因此,如果一個實驗看上去違背了能量守恆定律,我們就有理由去懷疑它。
  • 對稱性、群、李群
    第二講 對稱性、群、李群2.1  對稱性(symmetry)什麼是對稱性?
  • 物理學家已無限接近測量時間的對稱性
    物理學有守恆定律和對稱性。例如,能量守恆定律認為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這一定律自古以來就指導著物理學的研究。同樣,宇稱對稱表明,將一個事件轉換成它的鏡像不應該影響結果。 當物理學家努力理解量子力學的奇異規則時,這些對稱性似乎並不總是成立的。安德魯·賈耶奇教授專注於研究這些違反對稱性的量子力學,試圖闡明新的物理學。
  • 能量守恆定律、熱力學定律,在這裡可以一起學,一看就都會了
    熱力學系統能量表達為內能、熱量和功,熱力學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恆的一種表達形式。從它導出的結論,還沒有發現與事實有矛盾。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可以設想,要製造一種機器,它既不靠外界供給能量,本身也不減少能量,卻不斷地對外做功而不消耗能量。
  • 宇宙也遵循能量守恆定律,當能量無法進行轉換就是宇宙的終點!
    宇宙當中所有物態的變化都是要以能量的轉化為前提條件,能量從一種形式轉化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過程當中是不是有損耗的現象發生呢?以前我們一直信奉的能量守恆定律是真的嗎?生活當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當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相融的時候,它會變成一本溫水,而這個過程則是不可以逆轉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這個過程是不是自動進行的呢?或許這裡面存在能量的損耗才會出現這種情況,而能量損耗的數量是比較小的,我們幾乎探測不出能量的損耗程度。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可能違反奇偶對稱性,新的物理學呼之欲出
    在宇宙誕生後的38萬年時間內,它還是如此炙熱、能量還是如此之高,以至於電子不能被束縛在原子核周圍。這時候的宇宙是不透明的,因為光子會和自由電子進行耦合,光無法透射出來。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慢慢下降、能量也慢慢降低,電子最終被原子核捕獲,這時候它透出了宇宙的第一縷光線。
  • 宇宙能量從哪裡來?按照能量守恆定律很難解釋,難道是錯誤的?
    文/百家號科學年輪科學家的成果是全人類的財產,而科學是最無私的領域---高爾基能量守恆定律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定律,這個定律很簡單,也非常容易懂,宇宙中的任何東西都遵循這個定律。宇宙中的任何能量都不會憑空產生和消失,只會相互轉換。能量守恆是目前科學界的公認真理,在宇宙中任何能量都是可以隨意轉換的,例如動能會轉化為熱能,熱能也會轉化為動能,各種能量相互轉換沒有約束。最神奇的是能量甚至可以轉換成質量,成為肉眼看得見的實物。
  • 如果能量守恆,那宇宙膨脹時,光子損失的能量去了哪裡?
    ——亨利·恩菲爾德·羅斯科爵士上面這段話就是我們宇宙中的一個基本鐵律:能量守恆定律,所說的意思就是,能量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一定是從一種形式轉化為了另外一種形式。如果你曾經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這肯定會困擾你,因為我們找不出能量的去向,而且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宇宙中發生所有物理過程中能量都應該是守恆的。難道是廣義相對論、空間的膨脹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嗎?答案可能是!
  • 宇宙中暗能量不斷增加,它們從何而來?能量守恆定律即將被打破?
    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論,根本無法解釋有的星系年齡比宇宙本身年齡還古老的問題,也無法解釋曾有天文物理學家利用宇宙模型方程的多維變換,推導出了宇宙誕生之前的樣子——根本不是奇點,也就是說138億年前宇宙依然存在,而不是一個無窮大質量的奇點。再比如,有關黑洞的定義和理解,科學界曾一貫認為,黑洞是超高密度天體,是恆星晚期的最終歸宿,它可以扭曲時空,吞噬包括光的萬物。
  • 事實證明:宇宙中的粒子是對稱的!但是真相呢?
    自然界的對稱性為我們對宇宙的基本認識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從萬有引力的普適性到自然力量在高能量下的統一。在20世紀70年代,物理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潛在的對稱性,它將宇宙中所有的粒子,從電子到光子,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所有粒子,都聯繫在了一起。
  • 宇宙能量守恆如同生態系統,人類輪迴是否存在需重新思考
    令人反思的輪迴悖論如果這個世界不存在這種現象,那麼,在人類的生活中也就沒有機會出現輪迴這個詞語。正因為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民族在古老的傳說中,都存在過投胎轉世、再生人、前世記憶等這種特殊的現象,所以,輪迴這個詞才會出現;這個世界不會出現無緣無故的愛;也不會出現無緣無故的果!神奇的觀點必然是建立在神奇的現象中的。
  • 宇宙物質憑空產生,不符合能量守恆物質不滅的基本物理規律嗎?
    能量守恆物質不滅是這個世界的基本規律。質量守恆定律是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於1756年最早發現的。他的化學實驗發現,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但把這個定律用到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點,就不適用了。因為這個定律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定律,我們這個世界是個三維空間價一維時間的四維時空,我們現在所有的定理都是適用於我們這個世界。而奇點不是我們這個世界的東西,在它爆炸之前,我麼對它一無所知,所有的理論在那裡都失效,因為那裡是一個無限小、無限大的曲率、無限大的密度、無限高的溫度的地方,一切現在理論到了哪裡都失效。
  • 既然宇宙能無中生有,那麼奇點是不是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當然這並沒有什麼問題,我們先從質能等價的角度來討論下宇宙中物質的來源。宇宙大爆炸論最早是勒梅特提出的,當然勒梅特可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觀點,而是在幾十年前和蘇聯科學家弗裡德曼不約而同的假設宇宙各向同性,通過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發現宇宙居然是動態的,即使加上了所謂的可以讓宇宙保持靜態的宇宙常數。
  • 宇宙完美對稱性的突破,可能是一扇通向全新物理學的窗戶!
    當宇宙亞原子粒子在鏡子中翻轉時,它們之間幾乎所有的基本反應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在物理學中,鏡像被稱為奇偶校驗,然後被稱為對稱,或者說具有奇偶校驗對稱性。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遵守規則。例如,我們知道,涉及弱核力的反應違反了宇稱對稱性,這對於一大堆其他原因來說也很奇怪。
  • 粲夸克的不對稱性
    不過,此前已經有研究在含有奇夸克(strange quark)或底夸克(bottom quark,又稱美夸克)的基本粒子中觀察到物質—反物質的不對稱性。大型強子對撞機底夸克實驗(LHCb)已經在D0介子(圖中右側的圓球)衰變為其他小型粒子(較小的圓球)中觀察到這種對稱性的破壞,以及反D0介子(左側的圓球)。這種對稱性的破壞是通過每次試驗中衰變數量的變化(右下方柱體,僅供說明)推導出來的。謝爾頓·斯通與該學院高能物理研究小組的成員首次測量發現,D0介子和反D0介子衰變為更穩定副產物的方式存在差異,測量的確定性達到了99.999%。
  • 愛情能量守恆定律
    其實氧氣接觸過很多類似的水元素主導的星盤,這些盤主反而是缺乏真正感情體驗的人,很多人沒有談過幾次戀愛(年紀不小),並且生活裡也缺乏桃花機遇,這些盤主自身條件並不差,但是比起普通人來說,反而是缺少桃花體質。這就是愛情能量守恆定律在作怪了。
  • 打破能量守恆,還能解釋宇宙誕生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是網上流傳很廣的一句玩笑話,其實這句話也從側面表達出了量子力學的萬能,用量子力學的理論幾乎可以解釋宇宙中發生的所有事情,唯一可惜的是,在量子力學的研究上存在很多難題,以現代科學來看量子力學存在很多疑惑,這些疑惑主要集中在量子的性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