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越來越接近於檢驗我們宇宙潛在的對稱性

2021-01-19 量子認知

每個科學領域都有其基本原則。對於物理學有守恆定律和對稱性。例如,自古以來,能量既不能產生也不能破壞的能量守恆定律,在物理學上一直具有指導意義。同樣地,宇稱對稱性表明,為其鏡像切換事件不應影響結果。

當物理學家努力理解量子力學的真正奇異規則時,似乎其中某些對稱性並不總是成立。加利福尼亞大學安德魯·傑伊奇(Andrew Jayich)教授致力於研究這些對稱性違規問題,以期闡明新的物理學。他的實驗室研究剛剛在《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報告了合成和檢測離子的進展,這些離子是違反時間對稱性最敏感的措施之一。

時間對稱性意味著時間向前或向後運行時,物理定律看起來是相同的。傑伊奇說:「例如,如果時間箭頭倒轉,撞球在桌上的運動路線將簡單地追溯其路線。」但這並不適用於所有物理交互。

了解何時以及為什麼時間對稱性破裂會為物理學中一些最大的開放性問題提供答案,例如為什麼宇宙充滿了物質而缺乏反物質。傑伊奇說:「我們所知的物理學定律在平等的基礎上對待物質和反物質。然而,宇宙成立之初的事件卻比反物質更有利於物質。」這些都是棘手的難題,需要將近一個世紀的工作。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團隊已經可控制地合成、捕獲和冷卻了放射性分子RaOCH3 +和RaOH +,這些化合物大大改善了對違反時間對稱性違規的敏感性。該研究發現了一種檢測電磁陷阱中暗離子的技術。這些粒子不會散射光,這意味著研究人員無法使用相機對其進行檢測。

如圖所示在一個帶有兩個鐳離子的阱中描繪了一個未知的分子離子。鐳離子的螢光可以測量神秘離子的質量,通過範和他的同事們介紹的方法將其鑑定為RaOCH3 +。

在調整一些實驗參數時,研究人員發現了通常被靜置的被捕獲離子以大而固定的幅度快速振蕩,發現這種行為為檢測這些難捉摸的離子提供了強有力的信號。「運動的這種受控放大使我們能夠精確而快速地測量離子的運動頻率,從而測量其質量。」

傑伊奇表示:「這些結果對於我們計劃的「大」實驗而言是一個明顯的突破。」 「我們製造了這些靈敏度極高的檢測器,其中單個分子具有為違反時間對稱性設定新限制的靈敏度。這為測量違反時間對稱性開闢了新的範例。」

參考:Optical Mass Spectrometry of Cold RaOH+and RaOCH3+. Phys. Rev. Lett. 126, 023002 – Published 11 January 2021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已無限接近測量時間的對稱性
    物理學有守恆定律和對稱性。例如,能量守恆定律認為能量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這一定律自古以來就指導著物理學的研究。同樣,宇稱對稱表明,將一個事件轉換成它的鏡像不應該影響結果。 當物理學家努力理解量子力學的奇異規則時,這些對稱性似乎並不總是成立的。安德魯·賈耶奇教授專注於研究這些違反對稱性的量子力學,試圖闡明新的物理學。
  • 探索基本對稱性的新方法
    生物學有進化論,地質學有板塊構造學,而物理學則有守恆定律和對稱性。例如,我們熟悉的能量守恆定律告訴我們能量是守恆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宇稱對稱告訴我們,真實世界中的物理過程與它們在鏡像世界中遵循相同的物理學定律。
  • 宇宙完美對稱性的突破,可能是一扇通向全新物理學的窗戶!
    當宇宙亞原子粒子在鏡子中翻轉時,它們之間幾乎所有的基本反應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在物理學中,鏡像被稱為奇偶校驗,然後被稱為對稱,或者說具有奇偶校驗對稱性。當然,不是每個人都遵守規則。例如,我們知道,涉及弱核力的反應違反了宇稱對稱性,這對於一大堆其他原因來說也很奇怪。
  • 為什麼物理學家會認為我們所處的時空隱藏著一個「鏡像宇宙」?
    第一項研究報告是由加拿大艾伯塔省圓周研究所物理學家萊瑟姆·博伊爾(Latham Boyle)和同事發表的,他們提出了一個鏡像宇宙概念,我們的宇宙在時空上存在鏡面反射。該報告發表在2018年12月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雜誌上。第二項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美國夏威夷大學天體物理學家約翰·勒尼德(John Learned)稱,我認為沒有人能完全理解宇宙鏡像的構成。
  • 幽靈般的中微子:我們越來越接近了解它的質量
    中微子無處不在,但我們甚至不知道它們的重量,這真的有點瘋狂。長期以來,物理學家們一直試圖稱量中微子的質量。今年9月,經過18年的籌劃、建造和校準,位於德國西南部的卡爾斯魯厄氚中微子(KATRIN)實驗宣布了首批結果:中微子的質量不超過1.1電子伏特(eV),約為電子質量的15萬分之一。
  • 為什麼統一宇宙的弦理論如此難以驗證?
    今天,我們來面對一個統一宇宙的理論,名為「弦理論」。在這個所謂的「萬能」理論當中,一切都可以合理的解釋,那麼它是否真的存在呢?讓我們來探索一下如何檢驗這個可能的「萬物理論」。我們知道,在弦理論中,微小的弦取代了傳統的亞原子粒子。
  • 宇宙中隱藏的對稱性圖案——幫助物理學家揭示了時間起源的秘密
    考慮到這些發現,物理學家可以對宇宙膨脹期間的動力學有一個更簡單的理解。他們利用的事實是,根據膨脹的宇宙學,指數膨脹的宇宙幾乎與「德西特空間」的幾何形狀完全一樣,德西特空間是一個有10個對稱的球形空間,或者說,它可以通過變換而保持不變。有些對稱性是我們熟悉的,今天仍然存在,比如你可以向任何方向移動或轉向,物理定律保持不變。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反物質?粲夸克的不對稱性
    美國雪城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的物理學家證實,含有粲夸克(charm quark)的物質和反物質基本粒子在衰變上存在不同。
  • 科學家們尋找引力波背景和暗物質的答案越來越接近
    科學家們越來越接近尋找引力波背景和暗物質研究人員在本周舉行的第237屆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上報告說,天文學家們可能越來越接近於發現尚未隱藏的宇宙秘密,如暗物質的性質和空間中普遍存在的扭曲現象。紐約羅切斯特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蘇卡尼亞·查克拉巴蒂在周一(1月11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試圖衡量的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數字。"就速度變化而言,它的速度只有幾釐米/秒,或者大約是爬行嬰兒的速度,而不是一個非常快的嬰兒。脈衝星以非常穩定的價格旋轉,因此它們可以充當精確的時鐘。
  • 「宇宙沼澤」檢驗:弦理論下產生的多數宇宙或不存在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物理學家烏爾夫•丹尼爾松(Ulf Danielsson)說:「這真的是一件新鮮事,並在該領域引發爭論。」2018年宇宙弦理論大會的核心討論內容發表在arXiv網站上,該內容主要著眼於所謂的弦理論「景觀方案」,從不同弦理論等式不同解決方法可獲得無限數量的潛在宇宙,同時依據弦理論等式可分析獲得宇宙形成物質,例如:暗能量。
  • 檢驗時空的對稱性,狹義相對論的基本準則!
    博科園:本為物理學類1887年,物理學家阿爾伯特·邁克耳孫(Albert Michelson)和愛德華·莫雷(Edward Morley)為了檢測「以太」是否存在,進行了著名的邁克耳孫-莫雷實驗。也就是說,光的運動具有空間上的對稱性,即洛倫茲對稱,那麼有人或許想問:這種空間對稱性是否也適用於物質粒子的運動嗎?或者說在粒子的能量相同的情況下,它們是否會沿著某個方向運動得更快些或更慢些嗎?有一些量子引力理論預測,粒子會違反洛倫茲對稱性,尤其是高能粒子。科學家對兩個原子鐘進行了長達六個月的監測,以檢驗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中的一個基本原則。
  • 宇宙的不對稱性與能量守恆揭秘
    宇宙的不對稱性原理決定天體運動軌跡為螺旋進動。能量守恆是宇宙各個相對封閉子系統的本質特徵。一、太陽系的運動軌跡探秘太陽系以太陽為主角,九大行星為配角,譜寫一臺美麗的樂章。太陽系中所有行星天體都圍繞太陽系質心做圓周運動,由於九大行星位置不斷的變化,致使太陽系質心偏離太陽中心並不斷變化。隨著各大天體的運動,太陽系的質心確實在不斷變化。
  • 我們的宇宙是「模擬」的嗎?
    而且,對「在未來,大多數意識都是人工的而非生物的」的統計學論證也不一定正確,哈佛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麗莎·藍道爾說:「這個論證並非基於精確定義的概率。其中提到會有很多東西想要模擬我們,對這個我無法苟同。我們通常只對我們自身感興趣,我不明白為什麼這些更高級的物種會想要模擬我們。」藍道爾承認,她不是太理解為什麼有些科學家會對宇宙是虛擬的這個想法產生興趣。
  •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時空裂縫的宇宙中?
    我們的宇宙從大爆炸開始,就以驚人的速度膨脹並冷卻下來。也許這個過程實在太快了。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快速冷卻可能破壞了宇宙的結構。這些細線狀的裂痕可能仍然存在於時空中,我們稱之為宇宙弦。在現有的數學模型中,宇宙弦被看作是由純能量組成的隱形弦,這些弦的直徑比原子小但長度可達數光年。它們所含的巨大能量使其非常沉重:幾釐米的宇宙弦可能和珠穆朗瑪峰一樣重。
  • 事實證明:宇宙中的粒子是對稱的!但是真相呢?
    自然界的對稱性為我們對宇宙的基本認識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從萬有引力的普適性到自然力量在高能量下的統一。在20世紀70年代,物理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潛在的對稱性,它將宇宙中所有的粒子,從電子到光子,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所有粒子,都聯繫在了一起。
  • 破缺的宇宙:墨西哥帽中的終極秘密
    我們拿物理學家最喜歡的墨西哥帽來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把圖1中的帽子繞著中心軸旋轉,圖中這位墨西哥小哥大概不會覺得有什麼變化,因為帽子本身具有旋轉對稱性。也就是說,帽子轉動90度和轉動180度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區別。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可能違反奇偶對稱性,新的物理學呼之欲出
    在宇宙誕生後的38萬年時間內,它還是如此炙熱、能量還是如此之高,以至於電子不能被束縛在原子核周圍。這時候的宇宙是不透明的,因為光子會和自由電子進行耦合,光無法透射出來。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慢慢下降、能量也慢慢降低,電子最終被原子核捕獲,這時候它透出了宇宙的第一縷光線。
  • 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來源:科技日報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過去百億年,平均氣溫上升十倍多科技日報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為了解宇宙的溫度隨時間如何變化,研究人員使用了普朗克太空望遠鏡和斯隆數字巡天任務收集的光的數據,並通過測量紅移估算了更近處和更遠處熱氣體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紅移是天體物理學家用來估計遠處物體年齡的概念——距離地球越遠的物體,其光的波長就越長。
  • 宇宙溫度如何變化?宇宙會隨時間推移越來越熱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1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一項新研究中探討了宇宙在過去100億年間的熱歷史。研究發現,在這段時間裡,整個宇宙間氣體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0倍多,現在宇宙氣體的平均溫度高達約200萬攝氏度。這項研究由俄亥俄州立大學宇宙學和天體粒子物理中心研究員蔣義寬(音譯)領導,他們藉助一種新方法來估算遠離地球的氣體的溫度,並將之與距離地球更近氣體的溫度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