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重大進展!組合使用TLR7激動劑和廣泛中和抗體可殺死潛伏的...

2020-12-05 生物谷

2018年10月4日/

生物谷

BIOON/---鑑於全球有超過3500萬人感染上HIV病毒和每年有近200萬新增HIV感染病例,這種病毒仍然是一種主要的全球流行病。現有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不能治癒HIV感染,這是因為這種病毒能夠進入休眠狀態,一直潛伏地存在於免疫細胞中。這些被感染的免疫細胞(稱為潛伏病毒庫)---儘管採用ART藥物治療,HIV仍然保持潛伏狀態---能夠隨時再次活躍起來。

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病毒學與疫苗研究中心主任Dan H. Barouch博士說,「這種潛伏病毒庫是開發治癒HIV-1感染的關鍵障礙。有一種假設認為激活這些潛伏的病毒庫細胞可能讓它們更容易遭受破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Barouch及其同事們證實組合使用旨在靶向HIV的廣泛中和抗體(bNAb)和刺激先天免疫系統的Toll樣受體7(TLR7)激動劑能夠延緩HIV在停止服用ART藥物的猴子體內反彈。這些發現提示著這種雙管齊下的方法代表著一種潛在的靶向這種病毒庫的策略。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10月3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ntibody and TLR7 agonist delay viral rebound in SHIV-infected monkeys」。

圖片來自atropos235/Wikipedia。


Barouch及其同事們研究了感染HIV樣病毒(HIV-like virus, 即SHIV)的44隻恆河猴,並在感染一周後開始用ART藥物治療兩年半。在96周後,將這些恆河猴分成四組。一組,即對照組,未接受任何進一步的研究性治療。另外的兩組僅給予TLR7激動劑或僅給予bNAb抗體。第四組同時給予TLR7激動劑和bNAb抗體。所有恆河猴都繼續接受ART藥物治療,直至第130周停止這種治療,在這時,這些研究人員開始監測這些恆河猴的血液中是否有SHIV病毒反彈的跡象。

正如預期的那樣,在對照組中,所有的恆河猴都快速地發生SHIV病毒反彈並且它們具有比較高的病毒載量峰值,而在僅給予這種TLR7激動劑的恆河猴中,幾乎所有的恆河猴也是如此。但是在接受這種聯合治療的恆河猴中,11隻恆河猴中的5隻在6個月內沒有發生SHIV病毒反彈。此外,另外6隻發生SHIV病毒反彈的恆河猴顯示出比對照組中的恆河猴更低的病毒載量峰值。僅給予bNAb抗體的恆河猴表現出可檢測到的SHIV病毒反彈,不過這種病毒反彈有所延遲。

Barouch說,「bNAb抗體和TLR7激動劑的聯合使用導致了對被SHIV感染的免疫細胞的最佳殺滅。總之,我們的數據顯示了這種聯合治療刺激先天免疫系統並讓被感染的細胞更容易清除的一種機制。這項研究對一種潛在地靶向這種病毒庫的策略進行了初步的概念驗證。」(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Erica N. Borducchi, Jinyan Liu, Joseph P. Nkolola et al. Antibody and TLR7 agonist delay viral rebound in SHIV-infected monkeys.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03 October 2018, doi:10.1038/s41586-018-0600-6.

相關焦點

  • Nature:組合使用兩種強效的抗體可在數月內抑制人體內的HIV病毒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臨床病毒學家Katharine Bar(未參與這兩項研究)說,「這是一項非常令人興奮的進展。」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免疫學家Michel Nussenzweig想要知道這種抗體是否需要更多的力量。他和同事們給HIV感染者輸注了兩種抗體,這些抗體要比Bar使用的一種抗體具有更大的殺傷力。正如他們報導的的那樣,這種策略在一項臨床試驗中得到了回報。
  • T細胞誘導型疫苗可降低中和抗體效能閾值
    T細胞誘導型疫苗可降低中和抗體效能閾值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3 12:19:58 美國史丹福大學Bali Pulendran、埃默裡大學Rama R.
  • Nature:發現可有效中和並保護人體的抗SARS-CoV-2抗體
    2020年7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COVID-19大流行是對全球健康的重大威脅,尤其是醫療應對措施有限的地區。此外,我們目前對體液免疫的機制缺乏深入的了解。近日來自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從針對刺突(S)糖蛋白的大量人類單克隆抗體(mAbs)中發現了一些具有有效中和活性並完全阻斷S蛋白受體結合區域(SRBD)與人ACE2受體(hACE2)相互作用的單克隆抗體,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上,題為"Potently neutralizing and protective human
  • 預防巨細胞病毒感染 中和抗體研究取得進展
    來源:科技日報預防巨細胞病毒感染 中和抗體研究取得進展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可引發一種強有力的免疫反應,包括刺激具有中和活性的抗體。最近的研究集中在闡明中和抗體在預防巨細胞病毒感染和疾病中的作用,以及描述中和抗體所針對的病毒抗原。
  • 刷屏,新冠抗體藥物和疫苗開發又有這些重要進展
    這批「刷屏」的新研究,對於設計治療性抗體藥物和保護性疫苗,有著重要意義。在這篇文章中,學術經緯團隊也將和大家介紹這些研究進展。他們以此為抗原,從3名恢復期患者身上分離出403種單克隆抗體。這些抗體表明人體對新冠病毒的S蛋白有強烈的免疫應答。細胞實驗表明,有19種抗體可針對病毒S蛋白的不同抗原位點相結合,其中2種針對新冠病毒的半抑制濃度(IC50)低於0.01微克/毫升,表明具有很高的中和活性。
  • 醫藥行業深度報告:中和抗體,新冠肺炎「特效藥」
    這個過程叫做中 和作用,發揮作用的抗體稱為中和抗體。類似於化學的酸鹼中和,中和作用的意 思是病毒來了,免疫細胞把中和蛋白分泌到血液裡,與病毒顆粒結合,阻止病毒 感染細胞,破壞病毒顆粒,把病毒「中和」掉。病原體激活人體免疫系統後,B 細胞產生的抗體不僅包括中和抗體,還有結合抗體,結合抗體主要分成有用和無 用甚至有害兩類。
  • 【前沿】新型抗體可中和登革熱病毒
    發表於《自然—免疫學》上的一項研究報告,公布了一種新型的強效、應用廣泛的抗體,該抗體能夠中和登革熱病毒。這是首次有研究揭示新抗體能夠中和所有的四種類型的病毒包括存在於蚊子體內的那種,該發現或將有助於開發出針對該疾病的有效疫苗。登革熱是一種新興的病毒感染,通過蚊子迅速傳播,每年約有4億人感染。登革熱的地域性傳播一直在持續擴大,威脅到南美洲跟澳大利亞,據稱有可能蔓延到歐洲南部。
  • 2018年10月HIV研究亮點進展 - Scienc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即將過去的10月份,有哪些重大的HIV研究或發現呢?生物谷小編梳理了一下這個月生物谷報導的HIV研究方面的新聞,供大家閱讀。1.Nature:重大進展!組合使用TLR7激動劑和廣泛中和抗體可殺死潛伏的HIV病毒庫doi:10.1038/s41586-018-0600-6在一項新的研究中,Barouch及其同事們證實組合使用旨在靶向HIV的廣泛中和抗體(bNAb)和刺激先天免疫系統的Toll樣受體7(TLR7)激動劑能夠延緩HIV在停止服用ART藥物的猴子體內反彈。
  • 2020年,愛滋病領域有什麼重大進展?
    在世界愛滋病日到來之際,我們來盤點一下,今年在愛滋病領域都有哪些重大的進展?公共衛生策略的進展1. 中國首個HIV暴露前預防(PrEP)用藥獲批8月11日,舒發泰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適用於同時結合安全的性行為措施,進行暴露前預防(PrEP),以降低成人和青少年(體重至少在35kg以上)通過高風險性行為獲得HIV的風險。
  • 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謝曉亮在2020崇禮論壇上分享其團隊最新的抗疫進展。長城網記者 耿佳 攝長城網12月23日訊(記者 耿佳)今天上午開幕的2020崇禮論壇上,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謝曉亮表示,其團隊目前發現了BD-368-2中和抗體,對新冠效果顯著,正在積極推進臨床試驗。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 Nature:詳細繪製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的結合位點,有助開發新的治療策略
    圖示針對RBD(灰色表面)的不同類別SARS-CoV-2中和抗體的結合區域,圖片來自C. Barnes。一個人可以產生數百或數千種不同的抗體變體來對抗包括病毒在內的任何病原體或外來物,這會導致個人和人群中的抗體具有廣泛的多樣性。有些抗體比其他抗體更能阻止病毒入侵。想一想一個拳擊手與對手交手的眾多方式:打臉的一拳比打腿的一拳更有可能擊倒對手。
  • Science:在恆河猴中重現HIV包膜蛋白Env和廣泛中和抗體的共同進化...
    2021年1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人們普遍認為,開發有效的基於中和抗體的HIV-1疫苗,需要一致性地激活多個表達特異性識別一種或多種經典的廣泛中和抗體(bNAb)表位簇的免疫球蛋白受體的生殖系前體B細胞,然後通過高效的抗原驅動選擇來實現抗體親和力成熟。事實證明,如何通過免疫接種來完成這一壯舉是一項艱巨的科學挑戰。
  • 牛津大學:源自大羊駝的兩種小而穩定納米抗體可中和新冠病毒
    聯合使用特別有用,因為病毒必須同時改變很多才能逃脫;病毒很難做到這一點。納米抗體也有潛力成為一種強大的診斷工具。」 COVID-19目前尚沒有特效治癒方法或疫苗。然而,臨床已有案例證明,向危重病人輸含有人體抗病毒抗體的恢復期患者血清可大大改善臨床結果。這種方法即被稱為被動免疫。
  • Science子刊:HIV的「大智慧」——藉助免疫耐受阻礙廣泛中和抗體形成
    2016年5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免疫系統會妨礙HIV疫苗發揮作用,使其無法誘導產生對抗HIV感染的抗體,最近來自美國杜克人類疫苗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或可幫助解決該問題的一種新方式。人們對廣泛中和抗體的需求十分迫切。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以小鼠和猴為研究模型,找到了阻礙廣泛中和抗體產生的障礙所在。他們還發現了另外一種抗體替代途徑,同樣具備保護性抗體的中和能力,這為避開免疫系統應答,發揮疫苗的保護作用提供了潛在方法。文章作者表示,這項研究揭示了小鼠和猴的免疫系統如何阻礙廣泛中和抗體產生,對於預測人類免疫系統如何應答類似情況提供了幫助。
  • Nat Commun |王祥喜/饒子和/朱鳳才團隊解析腸道病毒入侵與抗體中和機制
    腸道病毒血清型超過100多種,其中以B型腸道病毒最為常見,如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新型腸道病毒等。埃可病毒30(E30)是B型腸道病毒家族的重要病原,近年來在歐洲、亞洲和南美洲等地引起大規模季節性、周期性流行,造成病毒性腦炎和腦膜炎,與兒童手足口病也有密切聯繫,嬰幼兒感染甚至可能威脅生命。由於腸道病毒頻繁的基因重組和抗原漂變以及近期的廣泛傳播,E30病毒有可能進化為強毒株,威脅公共健康安全。
  • 謝曉亮:中和抗體有望成為新冠肺炎特效藥,可治療和短期預防
    謝曉亮稱,中和抗體具備一箭雙鵰的作用,既可以作為治療性藥物,也可以作為短期預防性藥物。治療新冠肺炎亟需強效藥物,血漿療法雖成效顯著,但由於血漿來源有限,不能廣泛使用。而中和抗體由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是血漿療法中的關鍵成分。「酸來了,我們用鹼來中和;病毒來了,細胞用抗體來中和。」
  • 《自然》:讓中和抗體具備疫苗特性?Vir合作揭示「加強版」中和抗體...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在對抗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發方面,疫苗和中和抗體的開發是兩個重要的方向。如今多款候選新冠疫苗已經進入3期臨床試驗,針對新冠病毒的中和抗體的3期臨床試驗也已經展開。通常,我們認為疫苗和中和抗體在保護人們不受新冠病毒感染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
  • 新進展!Nature:「先激活後絕殺」對抗愛滋 動物試驗初見成效
    9月底,《Nature》期刊發文揭示,聯合兩種廣泛性中和抗體對抗愛滋病,能夠一次性抑制愛滋病病毒數月之久。10月3日,這一頂尖期刊再次發表了愛滋病領域的又一進展:科學家們研發出新的組合策略,能夠「先激活後絕殺」(Shock and kill)休眠的HIV。抗逆轉錄病毒療法(ART)的出現讓愛滋病逐漸朝著慢性病的方向發展。
  • 【2020崇禮論壇現場】謝曉亮:中和抗體或將成為新冠特效藥
    謝曉亮在2020崇禮論壇上分享其團隊最新的抗疫進展。當下我們研究的血漿療法,是在康復者血液中提取血漿,最需要的是其中人類免疫系統產生的中和抗體,並且是具有極高中和活性的優質抗體。」謝曉亮指出,在血液中提取中和抗體的難度較大,他們通過大量實驗發現高通量單個B細胞測序可以幫助快速精準地篩選出很多優質的中和抗體,大大推動研究進展,縮短中和抗體的收集時間。
  • Nature子刊:羊駝體內的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的研究在大羊駝(llama)中發現了兩種納米抗體,有望與人體ACE2受體作用,中和新冠病毒。駱駝科動物體內的納米抗體是一種只有重鏈的抗體變體,相比於人源抗體,它們小且穩定,製備簡單,因此常被用來替代傳統抗體。研究人員發現,大羊駝體內的兩種納米抗體(H11-H4和H11-D4)可以在細胞培養中阻斷新冠病毒刺突與ACE2受體的結合,從而阻止病毒感染細胞。其中H11-H4的效價尤其高,與人源抗體聯用還能增強中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