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4日/
生物谷BIOON/---鑑於全球有超過3500萬人感染上HIV病毒和每年有近200萬新增HIV感染病例,這種病毒仍然是一種主要的全球流行病。現有的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不能治癒HIV感染,這是因為這種病毒能夠進入休眠狀態,一直潛伏地存在於免疫細胞中。這些被感染的免疫細胞(稱為潛伏病毒庫)---儘管採用ART藥物治療,HIV仍然保持潛伏狀態---能夠隨時再次活躍起來。
美國貝斯以色列女執事醫療中心病毒學與疫苗研究中心主任Dan H. Barouch博士說,「這種潛伏病毒庫是開發治癒HIV-1感染的關鍵障礙。有一種假設認為激活這些潛伏的病毒庫細胞可能讓它們更容易遭受破壞。」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Barouch及其同事們證實組合使用旨在靶向HIV的廣泛中和抗體(bNAb)和刺激先天免疫系統的Toll樣受體7(TLR7)激動劑能夠延緩HIV在停止服用ART藥物的猴子體內反彈。這些發現提示著這種雙管齊下的方法代表著一種潛在的靶向這種病毒庫的策略。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10月3日在線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ntibody and TLR7 agonist delay viral rebound in SHIV-infected monkeys」。
圖片來自atropos235/Wikipedia。
Barouch及其同事們研究了感染HIV樣病毒(HIV-like virus, 即SHIV)的44隻恆河猴,並在感染一周後開始用ART藥物治療兩年半。在96周後,將這些恆河猴分成四組。一組,即對照組,未接受任何進一步的研究性治療。另外的兩組僅給予TLR7激動劑或僅給予bNAb抗體。第四組同時給予TLR7激動劑和bNAb抗體。所有恆河猴都繼續接受ART藥物治療,直至第130周停止這種治療,在這時,這些研究人員開始監測這些恆河猴的血液中是否有SHIV病毒反彈的跡象。
正如預期的那樣,在對照組中,所有的恆河猴都快速地發生SHIV病毒反彈並且它們具有比較高的病毒載量峰值,而在僅給予這種TLR7激動劑的恆河猴中,幾乎所有的恆河猴也是如此。但是在接受這種聯合治療的恆河猴中,11隻恆河猴中的5隻在6個月內沒有發生SHIV病毒反彈。此外,另外6隻發生SHIV病毒反彈的恆河猴顯示出比對照組中的恆河猴更低的病毒載量峰值。僅給予bNAb抗體的恆河猴表現出可檢測到的SHIV病毒反彈,不過這種病毒反彈有所延遲。
Barouch說,「bNAb抗體和TLR7激動劑的聯合使用導致了對被SHIV感染的免疫細胞的最佳殺滅。總之,我們的數據顯示了這種聯合治療刺激先天免疫系統並讓被感染的細胞更容易清除的一種機制。這項研究對一種潛在地靶向這種病毒庫的策略進行了初步的概念驗證。」(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Erica N. Borducchi, Jinyan Liu, Joseph P. Nkolola et al. Antibody and TLR7 agonist delay viral rebound in SHIV-infected monkeys. Nature, Published Online: 03 October 2018, doi:10.1038/s41586-018-0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