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最新消息:月球車玉兔號的兔,是什麼兔

2020-11-26 觀察者網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2日,月球車玉兔號跟著嫦娥三號奔月去了。月球車「玉兔」號的名字是經過一個月的投票徵名得來的。「玉兔」號以近65萬張票數名列第一脫穎而出。

相信不只是NASA讓登月的太空人「注意帶大兔子的姑娘」,大家都應該知道月亮上的那隻大兔子——畢竟早在在馬王堆漢墓裡的月亮上,就有玉兔的形象了。

@擷芳主人 描畫了一份月面的明暗輪廓圖,經過美化,蟾蜍與兔子的形象躍然其上

兔子還有很多種嗎?

漢語裡用來描述各種兔科動物的常用字只有一個,就是「兔」。但是,常見的兔子至少有兩類,英文分別稱為「hare」(野兔)和「rabbit」(穴兔)。家兔是穴兔的馴化品種,和野兔親緣關係較遠,二者甚至不是同一個屬的。

左起依次是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中國「野兔」華南兔(Lepus sinensis)以及穴兔與野兔(Lepus sp.)耳朵大小的對比

實際上兔科下面有11個屬超過60個種,但是我們這裡暫且忽略別的,只考慮最常見的兩個屬——兔屬 Lepus (即本文所說的「野兔」)和穴兔屬 Oryctolagus。一句話區分的話,穴兔/家兔是蘿莉身,而野兔是大長腿。這部分反映出了二者的生活策略差異——野兔主要靠跑,時速能達到每小時56公裡;而穴兔則主要靠打洞來躲避天敵。除此之外它們的主要區別還有:

野兔的耳朵更長。對於毛球尾巴的兔子而言,耳朵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尾巴的奔跑平衡功能;

野兔是早成的,剛出生的小兔子就有毛、能看見東西;而新生的小穴兔則有點像大熊貓的幼崽,眼睛睜不開、皮膚裸露。畢竟無論是大熊貓還是穴兔的新生兒都有洞穴保護,而野兔就只能靠跑來解決問題;

野兔沒有得到馴化,所以實驗室兔子也好,各種奇葩的寵物兔也好,都肯定是穴兔的後裔;

穴兔常常聚群生活,一群內處於統治地位的雄性可以得到大部分雌性;而野兔則喜歡獨來獨往,繁殖期間也不過成雙成對(所以木蘭辭裡「傍地走」的那兩隻兔子更可能是野兔)。

一隻在草地上吃草的家兔不知為何受了驚,並嚇到了邊上的另一隻野兔。注意觀察的話,它們的耳朵和腿還是能看出差異的

玉兔到底是穴兔還是野兔呢?

按照今天的審美標準,穴兔更萌一些,實際上嫦娥手中的玉兔也總是被描繪成家兔的形象。但是正宗的野生穴兔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約3000年前得到馴化,後來以家兔的形式引入中國。今天在中國野外即使看見了「穴兔」,那也是家兔逃逸的野化種。

先秦西漢時期沒有兔子作為家畜的記載,卻多有野生兔子飛奔的描繪。《韓非子·五蠹》有「田中有株,兔走,觸柱折頸而死。」的記載,《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有「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語,可見那時的兔還是田間野味,而不是家畜。

磁澗西漢墓壁畫中兔子的形象強調了兔子的飛奔特徵,因此更可能是野兔

但這引發出一樁著名疑案。《戰國策•齊策四》記載,馮諼對孟嘗君說「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並為孟嘗君找了三條出路以防萬一。但是,中國的本土野兔並不會打洞。2300年前絲綢之路未通,齊國也不應該有穴兔/家兔啊。亞洲土著兔子裡只有粗毛兔屬的阿薩姆兔(Caprolagus hispidus)打洞,可它們又遠在喜馬拉雅山腳,不遠萬裡來到齊國這是什麼精神……

更加簡單合理的解釋是,這是穿越的——呃,是後人腦補的。目前的觀點是《戰國策》成書於東漢,此時可能已經有了來自西方絲路的家兔,逃竄到野外之後變成了這裡所說的「狡兔」。

而月兔至遲在西漢時代就出現了,此時穴兔未至,所以月兔其實是一隻月野兔(咦?)。

圖為日本漫畫《美少女戰士》主角月野兔

相關焦點

  • 玉兔號月球車 這次真的晚安了
    當晚,@月球車玉兔 發了一條悲傷的告別微博和大家說晚安,引發了眾多網友淚奔。網友表白玉兔:星辰大海,我們終會再見。嫦娥三號著陸器目前狀態良好,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嫦娥三號的首要任務就是帶著月球車安全著陸在月球,之後它攜帶的四臺科學設備,在落月點開始科研工作,巡視器也就是我們說的玉兔號月球車,則主要承擔著月表的巡視工作。
  •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車定名「玉兔」
    65萬網友力薦「玉兔」我國第一輛月球車叫什麼名字?在26日發布會上,今天終於有了答案。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稱是:「玉兔號」。為使我國第一輛月球車的名稱,能夠充分體現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的意願,9月25日開始組織了全球徵名活動。
  • 「玉兔2號」月球車落地!在月球背面留下第一條軌跡!
    「玉兔2號」月球車落地!在月球背面留下第一條軌跡!1月2日晚上,中國嫦娥四號完成了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1月3日,月球車從固定著陸器頭上沿著兩條斜坡緩緩滑下,開始在115英裡寬(186公裡)的馮·卡曼隕石坑灰色泥土地面上行駛。同樣在1月3日,中國公布了月球車的名字:「玉兔2號」。這個名字可能不是很有創意,但卻很有意義。2013年12月,最初的「玉兔」月球車與著陸器在嫦娥三號任務中著陸在月球近側。
  • 奮進中國2019|嫦娥四號月背著陸 玉兔二號成功落月
    2019年,我們有一隻奮進的兔子在月球上創造紀錄,這就是玉兔二號月球車。2019年1月2日,嫦娥四號完成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玉兔二號月球車也成功落地,在月球遠端留下了第一條軌跡。大屏上的兩張照片就是成功著陸後,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互相給對方拍的第一張照片。
  • 「玉兔二號」在月球上畫了一個月餅,網友:真的是「畫餅充飢」了
    從照片可以看出,月球車的行駛軌跡形成了一個正圓,酷似月餅的形狀。也就是說,這真的是在月亮上的「正宗月餅」哦~有網友可能會問,「二兔」是誰?它為什麼可以在月球上畫月餅?其實,「二兔」是網友對「玉兔二號」巡視器的暱稱。
  • 玉兔號月球車最新消息:無法移動仍工作採集數據
    近日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雜誌刊載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行星科學研究所肖龍教授的一篇題為《中國觸摸月球》(China's touch on the Moon)的評論文章,詳細介紹了嫦娥3號以及玉兔號月球車的一些最新情況,玉兔號雖無法移動但仍在進行數據採集工作。
  • 嫦娥三號攜玉兔月球車登月意義何在?
    「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於12月2日1時30分00秒34毫秒,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點火推上太空。「嫦娥三號」攜帶「玉兔號」月球車首次開始了奔向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之旅。嫦娥三號重量約為3780公斤, 搭載的月球車重量約140公斤,比美國和前蘇聯的月球車重量更小,功能也更加齊全。
  • 「嫦娥三號」搭載「玉兔號」月球車,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
    嫦娥三號(Chang'e 3 detector)是一顆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研製的登月探測器,於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 該探測器屬於嫦娥工程二期,關鍵任務之一是對月球進行局部的精細探測。2011年9月21日,國防科工局透露,嫦娥三號目前正處於初樣研製階段,正在進行大量試驗驗證工作,2012年1月6日,月球著陸器的懸停避障及緩速下降試驗,月球巡視器的綜合測試及內、外場試驗等各項驗證性試驗完成。
  •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攜嫦娥三號聯袂破紀錄
    資料圖: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監視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在月背留下第一道痕跡的影像圖。中新社發 中國國家航天局供圖據介紹,「月球車1號」是世界上第一臺無人駕駛的月球車。從1970年11月17日在月球表面軟著陸到1971年10月4日停止工作,它在月面進行了十個半月的巡視移動,累計運行321天,考察了約8萬平方米的月面,拍攝照片2萬餘張。此前,「玉兔二號」月球車隨嫦娥四號探測器於2019年1月3日共同登陸月球背面。
  • 「玉兔號」月球車
    「玉兔號」月球車中國玉兔號,中國首輛月球車的官方名稱,2013年11月26日上午9時,國防科工局新聞發布會宣布,肩負「落月」重擔的「嫦娥三號」任務,運載火箭和探測器已轉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定名為「玉兔號」。
  • 嫦娥三號「玉兔」月球車停止工作
    人民網北京8月2日電(趙竹青)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嫦娥三號著陸器於7月28日按時進入第33月夜休眠期,再次刷新國際上探測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紀錄。而巡視器——「玉兔號」月球車目前已經停止工作。這對於設計壽命只有三個月的玉兔號來說,屬於超期服役,「光榮退休」。
  • 嫦娥四號探測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
    2月18日,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微博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進入第十五月晝工作期。據了解,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又一次通過14天極低溫考驗,分別於2月18日6點57分和2月17日17點55分結束月夜
  • 嫦娥三號12月上旬擇機發射 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嫦娥三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2013年11月26日,在國防科工局召開的嫦娥三號任務第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宣布,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全球徵名活動結束,月球車命名「玉兔號」。
  • 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
    今天央視新聞報導,嫦娥三號著陸器狀態良好,玉兔號月球車停止工作。下面引自央視新聞原文: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包括著陸器和巡視器兩部分,兩個設備上分別有四臺科學儀器,這次公布的最新科研成果就是由這八臺科學儀器提供的,目前著陸器狀態良好,按照計劃,進入第三十三個休眠期,巡視器(玉兔號)已停止工作。
  •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中科院研發十多種材料 制"外衣"助"玉兔"信步廣寒
    嫦娥三號最新消息:根據原定計劃,嫦娥三號著陸器和探測器11日將從休眠狀態中醒來,進入正式的月面工作階段。「嫦娥」和「玉兔」首次月夜休眠長達十幾天,溫度低至-180℃。助它們抵禦嚴寒的,是上海科學家為它精心研製的特殊「外衣」。
  • 在月球休息了很久的嫦娥四號與玉兔二號月球車進入第21月晝工作
    據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消息:在距離地球很遠的的月球背面,中國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8月13日14時54分和8月12日20時34分結束月夜休眠,要準備進入到下一輪的工作時間啦。「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受太陽光照自主喚醒,
  •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迎來第23月晝
    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於10月11日11時56分和10月10日18時57分成功自主喚醒,迎來第23月晝工作期。截至目前,嫦娥四號已在月球背面順利度過647個地球日。
  • 「嫦娥」「玉兔」攜手再破紀錄 「玉兔二號」成工作時間最長月球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截至今天,我國「玉兔二號」月球車在月球背面累計運行超過340天,成為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 嫦娥四號月球車命名「玉兔二號」,全球徵名活動中萬裡挑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四號任務月球車全球徵名活動揭曉,月球車命名為「玉兔二號」。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著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組合體發射升空,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成功著陸月球背面。
  • 中國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迎來第 23 月晝
    IT之家10月11日消息 中國探月工程官方發布,隨著太陽光再次鋪灑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和 「玉兔二號」月球車成功自主喚醒,迎來第 23 月晝工作期(著陸器於 10 月 11 日 11 時 56 分喚醒,月球車於 10 月 10 日 18 時 57 分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