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發生了一件大大大事!那就是,2020年自然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全部揭曉,一起和小編了解一下吧!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這一獎項頒給了哈維·奧爾特、麥可·霍頓和查爾斯·賴斯,以表彰他們發現了C肝病毒。
由於這項發現,科學家可以對該病毒進行高度敏感血液測試,從而基本消除了世界許多地區的輸血後肝炎,極大地改善了全球健康狀況。
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之前,發現甲型和B型肝炎病毒是治療肝病的關鍵步驟,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無法解釋。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剩餘的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並使血液檢測和新藥成為可能,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今年由三位科學家分享這一獎項。
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有力預測」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德國天文物理學家萊因哈特·根策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而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
羅傑·彭羅斯發明了極為精巧的數學方法,用於探索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黑洞是在宇宙中存在的一種質量相當大、引力相當強的天體,羅傑·彭羅斯通過數學推導指出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必然結果。
20世紀90年代,萊因哈特·根策爾和安德烈婭·蓋茲各自帶領一組天文學家研究銀河系的中心區域。隨著觀測的精度不斷進步,他們繪製出了銀河系中心最亮的一些恆星的軌道。兩個研究小組發現,那裡存在一個質量極大卻不可見的物體,迫使這些恆星圍繞著它飛速旋轉。這一團質量約達到太陽400萬倍的物質,擠在一個比太陽系還小的空間中。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法國生物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美國生物學家詹妮弗·杜德納因對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貢獻,摘得今年的獎項。
她們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
利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基因編輯聽起來有點高大上,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基因編輯技術,通俗來講就是通過基因編輯工具來精準地改變基因組序列。在遇到基因突變導致重大遺傳疾病的時候,通過基因編輯在基因水平上進行錯誤DNA序列的矯正。
CRISPR/Cas9技術又是什麼呢?
CRISPR/Cas9是繼「鋅指核酸內切酶」「類轉錄激活因子效應物核酸酶」之後出現的第三代「基因組定點編輯技術」。
是不是看不懂的樣子,其實我們只需要知道CRISPR/Cas9成本低、製作簡便、快捷高效,它是科研、醫療等領域的有效工具就可以啦。
來源:發明與創新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