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思維方法:齊次式同除消元

2021-01-11 超哥數理學堂

(轉載須註明出處)

沒有基礎,莫談方法;基礎相同,決勝思維!只有掌控了思維,才能讓學習之路如魚在水!超哥數理學堂 致力於數理思維研究,以解決思維煩惱為目標,敬請關注,謝謝!

難度提示:思維的掌控具有一定的難度,部分內容難於高考,請根據需要選擇性地學習。

(讓思維有章可循!)

齊次式是指各項未知數的次數均相同的多項式。

對齊次式進行同除變形可以使未知數的個數減少1個,此即齊次式同除消元(嚴格來說應是「齊次式同除減元」)。

由於同除變形只適用於關係式(等式、不等式)和分式,故有時需要將需要的部分補出來才能進行(如例2、例3)。

齊次式同除消元是一種思維方法,不僅可用於求值、求值域,還可用於方程(如下例)等。

例4:解關於x的方程:4x^3-6ax^2+a^3=0

析:左式是關於a、x的三次齊次式(右式為0),兩邊同時除以a^3並令x/a=t得:4t^3-6t^2+1=0

這是關於t的一元三次方程,利用常數項約數判根法(另文專述)試根:1/2是其一根,

利用長除法分解因式得:(2x-1)(2x^2-2x-1)=0,後略。

掌握系統的思維方法是數學學習的核心和關鍵,我們今後將慢慢逐一講解,歡迎關注!

節目預告

5、法1:補出分母再齊次式同除消元;法2:極坐標代換(屬於三角代換)。

過去如何如何,讓行雲流水去評說;

將來怎樣怎樣,不能夠僅僅靠想像!

——學習沒有速成法,或者說,腳踏實地才是真正的速成法!

本文拋磚引玉,不足之處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更多精彩將陸續發布,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內容之一,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識的延續和提高,又是學習其他數學知識的基礎。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礎上,繼續學習另一種消元的方法---加減消元,它是學生系統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的前提和基礎。
  • 數學思維方法概述 ---數學思維方法與數學哲學
    數學思維方法的形成與發展往往與數學家,哲學家對數學整體的哲學思辨相關,對數學不同的哲學思考會形成對數學不同的思維模式。同時,對數學不同的哲學理解也對數學中不同的方法給予不同思維層面的解釋。因此可以說,數學思維方法與數學哲學是密切相關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數學思維方法與數學史,數學教育的觀念也有著密切的關聯。不同數學哲學觀念形成不同的數學思維方法。
  • 高考熱點題型:三角函數中的齊次式問題的解決方法
    齊次式的認識:形如asinα+bcosα和asin2α+bsinαcosα+ccos2α的式子分別稱為關於sinα,cosα的一次齊次式和二次齊次式。問題及注意事項:已知 tanα=m的條件下,求解關於sinα,cosα的齊次式問題,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一定是關於sinα,cosα的齊次式(或能化為齊次式)的三角函數式.②因為cosα≠0,所以可以用cosnα(n∈N*)除之,這樣可以將被求式化為關於tanα的表示式,可整體代入 tanα=m的值,從而完成被求式的求值運算.③注意1=sin2α+cos2α的運用.
  • 數學思維方法概述 ---數學思維方法得產生,發展與層次性
    數學方法論提供地類似「問題解決」的數學方法,為數學思維方法研究的展開提供了素材和發展空間。同時,數學思維方法研究也促進了數學方法論的進一步發展。第二,數學思維方法的教學,不僅強調數學方法具有的方法論意義,而且強調說明在這些數學方法中,數學思維活動的積極意義。
  • 淺談圓錐曲線中的數學思維
    它包括橢圓、雙曲線、拋物線,反映出數學的特徵和本質屬性。圓錐曲線蘊含著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化歸與轉化思想,其中數形結合思想是圓錐曲線的核心思想!它對於運算求解能力、推理論證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我看來,圓錐曲線也隱含著數學中不易察覺的美學元素,橢圓、雙曲線、拋物線都是從圓錐中切出來的。
  • 高中數學:構造齊次式解題
    在解題時,可能會遇到(有時需構造)各項次數相同的式子,我們稱之為齊次式,下面舉例說明齊次式的應用。1.求三角函數值例1.已知,的值。分析:方程左端為齊次式,由已知條件可知,所以原方程可化為,所以又所以所以將代入上式得例2.已知,求的值。
  • 數學解題的八種思維方法
    數學解題的八種思維方法解答數學題有八大常見的思維方法:抽象思維,邏輯思維,數形結合,分類討論,方程思維,普適思維,深挖思維,化歸思維。下文有途網小編帶大家具體分析下這些數學思維方法如何應用!
  • 最好的兒童數學思維啟蒙方法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每個小孩從出生起就會擁有思維能力,但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提升。一開始大家都是藉助觸摸、擺弄物體等實際操作來進行思維活動的,再慢慢的從動作思維過渡到形象思維,再進入到抽象邏輯思維階段……但如果不在兒童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期加以引導或訓練,有的小孩子的思維能力就很容易停止在依靠實物思考的階段。
  • 從數學解題思維出發,解密高考機器人的工作原理
    《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應注意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這是數學教育的基本目標之一。學生們在學習數學和運用數學解決問題時,不斷地經歷直觀感知、觀察發現、歸納類比、空間想像、抽象概括、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數據處理、演繹證明、反思與建構等思維過程,數學思維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維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我談一下學生學習知識的解題邏輯和思維經歷。
  • 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先從數學思維說起
    他看見我面露難色,立刻答不上來,心裡有點幸災樂禍,嘴裡還不停地嘀咕:「不是說數學簡單嗎?怎麼不會做了呢?」這件事發生後,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學生們的語言是不是有不妥之處。數學,對於成年學過的老師來說,可能容易些,但是對於一個孩子說,因為思維能力的限制,還是很有難度的。因為年級不同,提分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所以今天想先和想提高數學成績的同學說說共性問題-數學思維。
  • 如何學好高中數學《不等式》?——數學學習方法系列
    數學,常常需要通過計算來發現數量、圖形、性質之間的內在關係。數學中的複雜計算,常常與不等式密切相關。如果我們能夠系統的學習不等式的知識和方法,掌握運用不等式的主要解題方法,學習研究數學將變得更加輕鬆有趣。
  • 【順其自然】圓錐曲線"齊次式"&"點乘雙根法"---優化解幾運算的...
    2020-12-16 08:11:49 來源: 我們都愛數學 舉報
  • 《現代數學與中學教學》學習心得
    這個探討的過程讓我認識到了高等數學課程在知識上是中學數學的繼續和提高,在思想方法上是中學數學的因襲和擴張,在觀念上是中學數學的深化和發展,讓我深刻的感悟到了數學的魅力和神奇。下面是一些我對本課程的一些心得體會。首先我認為:現代數學與中學數學在知識聯繫上是非常緊密的。初等數學是對特例、常量的研究,而高等數學是對變量的研究,所以中學數學的知識從某一程度上可以理解為高等數學的特例。
  • 數學思維有多重要?憑藉三個方法,讓孩子的數學成績逆風「翻盤」
    如何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呢?我們都知道「玩數學」的孩子,數學不會差。特別是在初中、高中階段,學生的數學成績會有出現明顯的分層,背後的因素就在於有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數學思維。中小學階段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至關重要,會直接影響孩子今後在數學上的學習能力。到底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 七年級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初探
    消元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組一般是由2個二元一次方程構成,而二元一次方程有無數個解,所以單獨由一個方程是無法解出任意一個未知數的。我們上學期學過一元一次方程,如果能想辦法把2個未知數轉化成1個未知數,我們就可以做了!把2個未知數轉化為1個未知數的過程,數學上叫做消元,所謂消元就是消去未知數。
  • 如何學好數學,建立數學思維?我建議繪製思維導圖
    大家都知道,學習數學必須建立系統思維,如果沒有體系化的認知,只是盲目的刷題,學習效果會非常差,可以說是事倍功半。但是對小學生來說,讓他們建立系統思維其實是很難的,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讓小學生掌握並提升他們的系統思維呢?我的回答是,有,這種方法就是繪製思維導圖。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你5種方法,幫孩子學透數學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有這樣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認識數字、學習算數。其實,真正的數學啟蒙重點應該在於培養數學思維。只有有了數學思維的孩子,在面對稍微複雜一點的數學問題時才不容易落入圈套。
  • 初中數學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消元法
    今天主要講解的是利用消元法來求解方程,現在就跟著小編章哥學數學來學習消元法來解方程吧。要點一、消元法1.消元思想:二元一次方程組中有兩個未知數,如果消去其中一個未知數,那麼就把二元一次方程組轉化為我們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我們就可以先求出一個未知數,然後再求出另一個未知數. 這種將未知數由多化少、逐一解決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2.消元的基本思路:未知數由多變少.
  • 中考數學專題複習:第7講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應用
    第7講二元一次方程組及其應用考點分析思想方法基本思想:化歸與轉化思想: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即化「二元」為「一元」,這種方法體現了數學研究中的化歸思想,具體地說,就是把「新知識」轉化為「舊知識」,把「未知」轉化為「已知」,
  • 加拿大初中數學競賽題:解三元二次方程組,滿分率不到2%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道加拿大初中數學競賽題,是一道解三元二次方程組的題目。這道題目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不少同學都能夠得到一些分數,但是能夠得到滿分的考生卻不到2%。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道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