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一尊偉大但不被了解的佛

2020-12-03 彌陀法音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一尊人盡皆知但又不了解的佛來自編輯部de故事00:0008:49

朗讀:佛文

小的時候,常聽老人們說:「我要是怎樣怎樣,就阿彌陀佛了。」當時不知道「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我感覺「阿彌陀佛」對老人們來說,是一種保障和依賴。這是他們能夠達成某種心願,很高興、很滿足、很感激的一句話。學佛後才知道,阿彌陀佛是一尊偉大的佛,是萬佛之王。

我們如果僅僅把阿彌陀佛作為一尊佛的名字來理解,那麼對阿彌陀佛的了解就太淺薄和無知了。非但不信佛的人對阿彌陀佛不甚了解,就是佛弟子,說起阿彌陀佛,大都也是一知半解,不解究竟,這不能不說是當今佛弟子最大的缺憾。

我們看《往生論注》是怎麼讚嘆阿彌陀佛的。《論注》曰: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讚嘆門。還曰:何以知「盡十方無礙光如來」是讚嘆門?下長行中言云何讚嘆門,謂「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依舍衛國所說《無量壽經》,佛解阿彌陀如來名號:「何故號阿彌陀?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阿彌陀。又,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論述告訴我們,「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就是對阿彌陀佛的讚嘆。我們不能僅僅從字面上來理解「讚嘆」一詞,今人言「讚嘆」就是「讚美、嘆服」的意思。而古人言對阿彌陀佛的「讚嘆」卻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思。曇鸞大師專用了「讚嘆門」一詞來說明阿彌陀佛名號所涵蓋的深廣無涯之無限意涵。對阿彌陀佛的讚嘆有三個層面的意思。

其一,我們在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修行過程中,讚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可丟棄的修持門徑,這也就是修五念門中的「讚嘆門」。

其二,我們要如何行讚嘆門呢?我們持名念佛,就是同阿彌陀佛如來光明的智慧與德相相一致,就是以阿彌陀佛的名義如實修行,而不是不實修行。這裡「讚嘆」已經不光是口業稱讚了,更重要的是「讚嘆」一門還包含了我們達到目標所必須的意念和行持,也就是意業和身業,而這樣的行持才是真實修行。

其三,依照「舍衛國所說的《無量壽經》」,也就是《阿彌陀經》,釋迦佛對阿彌陀佛名號的解釋,向我們說明了,為什麼佛號稱「阿彌陀」呢?那是因為阿彌陀佛的無量光明,照十方國土都沒有障礙,所以叫「阿彌陀」。再者,阿彌陀佛國土的人民,有著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那樣不可思議的壽命,所以叫「阿彌陀」。

這就是祖師大德告訴我們究竟修持的秘訣。如果沒有祖師為我們後之學者答疑解惑的教導,我們就是把腦子想破了,也不會知道和理解稱念這句六字名號就是如實修行,就具有真實功德,就能獲得成佛之大利,這就是淨土法門的不可思議之處。

善導大師在《觀經疏》中曰:今言「無量壽」者是法,「覺」者是人:人法並彰,故名阿彌陀佛。這一「人法並彰」的提法,繼承和發揚光大了曇鸞大師所奠基的淨土宗理論,與曇鸞大師的「稱名即是如實修行」有著絲毫不變的法脈傳承。

為何無量壽是法呢?這是因為佛的境界,依報和正報圓融無礙。正報就是佛本體,也稱「自覺」;依報就是佛所在的外在顯化環境,也就是「覺他」。如果用一個數學公式來表達,就是「正報=依報=無上功德=六字名號=阿彌陀佛=盡十方無礙光如來」。而淨土三經皆告訴我們,佛的依報環境無時無刻都在六根通說地弘法。

在娑婆世界,佛的無礙光通過色光和心光成為了我們往生西方淨土的增上緣和佛力攝受,而這個增上緣和佛力攝受的媒介就是六字名號,我們稱念凡夫皆可以把握住的六字名號,就是以阿彌陀佛的名義在如實修行,這就是「法」!

淨土法門不可思議,在於佛智的不可思議,是佛對救度眾生大慈大悲之心的體現。佛知道眾生之苦,為達成救度眾生出離生死的目的,阿彌陀佛把因地修行的無上功德,凝結為一句簡簡單單的佛名號,供眾生稱念,而眾生稱念名號就與阿彌陀佛有著等同的無上功德,就能出離生死,真正做到了不修而修。

名號既是佛的稱號,又是可供我們修持的法。人與法一併彰顯,才是我們今天所應該知道的「阿彌陀佛」這尊偉大之佛的真正意涵。

相關焦點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永生之道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出自韓愈的《師說》,也是我們每個人上中學時在課本中所學過的。有阿彌陀佛做我們的老師,我們心中大安!因為這位已經是無量壽的老師傳給我們的是終極之佛道,而不是人天道或者二乘道;授予我們的是出離生死、不生不死的真實永生之業,而不是權假方便的有漏之法;徹解我們的愚痴無明之惑,而不是虛假妄念之迷。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地球之巔與大乘至極之法
    《往生論注》曰:「此《無量壽經優婆提舍》,蓋上衍之極致、不退之風航者也。」怎麼理解這句話就是大乘至極之法呢?這裡先把書名號內的文字略解一下,然後再作分解。首先我們看書名號中「無量壽經」這幾個字,曇鸞大師在解題時說道:「『無量壽』,是安樂淨土如來別號。
  • 蓮光|《往生論注》告訴了我們什麼:真空妙有的西方極樂聖境
    西方極樂世界所化現的勝景並非我們凡夫所認知的因緣和合之假相,而是佛證到了宇宙究竟實相真實功德的產物,完全是佛內證與外在功德的顯現,是真空妙有,依正二報妙境界之相。在《論注》中講述西方極樂世界莊嚴成就來自於第四觀察門。我們先來了解什麼是「成就」。
  • 佛說阿彌陀經析.84 前文講的都是為了要激發我們發願往生極樂
    經文進展到這裡,是釋迦佛第一次勸請大眾發願求生極樂,前面我們分享到的地方常常會貫穿到對往生極樂的願念上,這是因為從後向前看,看得懂,原來佛陀說了極樂世界的種種好、種種殊勝、種種不可思議、種種功德莊嚴,全部都是為了要激發我們發願往生極樂。
  • 花開見佛悟無生,是什麼意思?
    所以我們會問自己, 「佛光常照」是什麼意思?照在哪裡?在什麼時候照的?我們怎 樣才能看到這個常照的佛光呢?在阿彌陀經中,釋迦牟尼佛說, 佛含有這個「無量光」,所以說「佛光常照」。我們聽說往生的時候,如果修行好,佛會放光來接我們,是 不是這樣?但是如果我們現在看不到光的話,難免會有一點點懷 疑,因為我們不曉得往生的時候,是不是會看到光,佛光會不會照?
  • 佛教:宇宙中一共有多少佛,說了你可能無比驚訝
    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可見佛教對世界的認識,早在千年以前,佛陀就已經知道,宇宙是無邊無際的。現在雖然科技發達,除了發現銀河系外,還發現了河外星系等。可以說你的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一尊佛的剎土叫做三千大千世界,但並不是佛剎有三千個大千世界。而是一個大千世界。
  • 印光大師往生前,最後的一夜!
    印光大師往生前,最後的一夜!01一九四零年十一月初三晚,印光大師對大眾開示:「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 初四日凌晨,從床上起坐說:「念佛見佛,決定生西。」言訖,即大聲念佛,凌晨二時十五分,坐床邊呼水洗手畢,起身說:「蒙阿彌陀佛接引,我要回去了,大家要念佛,也要往生西方。」 然後端坐椅上,口唇微動,小聲念佛。 三時許,妙真法師前來探望。印光大師慈悲付囑:「汝要維持道場,弘揚淨土,不要學大派頭。」 自後即不再說話,只是唇動念佛而已。 約五時許,笑容宛然,在大眾念佛聲中,安詳往生。 世壽八十,僧臘六十。
  • 佛教:阿彌陀佛是誰,許多人念了一輩子佛都沒弄明白
    但恐怕有相當一部分人並不了解阿彌陀佛的真正含義,其中不乏許多念了多年佛的人。聽佛說法的人越來越多,其中有許多人先後出家,教團自此建立。佛、法、僧三寶具足,標誌著佛教的正式創立。釋迦牟尼佛是我們人類世界上第一個成佛的,是佛教的教主。佛教徒通常稱其為佛陀或世尊。我國民間多稱其為佛祖或如來佛。依據佛教說法,一個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範圍。
  • 印光大師:淨土法門以往生為主,隨緣隨分,專精其志,佛決不欺人
    印光大師:淨土法門以往生為主,隨緣隨分,專精其志,佛決不欺人【印光大師開示】人之處世,一一須按當人本分,不可於分外妄生計慮。所謂「君子思不出其位」。又曰「君子素其位而行」。汝雖於淨土法門,頗生信心,然猶有好高務勝之念頭,未能放下,而未肯以愚夫愚婦自居。
  • 威力無比的「往生咒」
    可以說,《往生咒》的出現,其實在淨土的發展史上有重大的意義,因為修行者開始使用咒語,且由只對來生利益的追尋(得生淨土),轉向也兼顧現世利益的獲得的「拔一切業障根本」。極樂淨土淨土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經對淨土的境界有詳細的描述,無量色好,無量妙音。那麼淨土到底在哪裡呢?它不在地球上,不在太陽系,亦不在銀河系。
  • 佛教:藥師佛的淨琉璃世界是什麼樣子?與西方極樂世界相似
    稱頌藥師佛,消災延壽,功德無量,往生淨琉璃。在佛教的神話中,共有橫豎三世佛,統領著不同空間、時間的萬佛及菩薩,在佛教信徒中的奉祀極為盛行。歷經千辛萬苦,走遍山河湖泊,居士終於在拯救病患的途中的與他的兩個兒子同時得道,居士修得佛身,佛號為藥師佛,而他的兩個兒子依次為日光菩薩與月光菩薩,父子三人合成為「東方三聖」。
  • 佛是實語者,為何佛說宇宙世界與科學探索的不一樣?
    佛是實語者,非妄語者。佛弟子都深信:佛之所說,必是或必將成為現實。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佛教的世界觀遭到了嚴峻的挑戰與質疑。比如佛說宇宙世界的生成、發展與毀滅與科學探知的宇宙世界有很大出入。佛不妄語,那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 令尊,尊姓,一尊酒,一尊佛,「尊」字到底什麼意思
    4.量詞:一尊佛像。從字典分析,所謂「尊姓大名」是第3種意思。表示敬辭。然而一個量詞,怎麼變成了敬辭呢?《禮記·表記》:「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親,如此而後可以為民父母矣。」這是中國文化中關於「尊」的最早表述方式。
  • 佛教:濟公經常念的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原來是一道「門」
    第十八願是根本很多人搞不清楚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的差別,都認為佛開了三個進極樂世界的門,第十八願是一個門,第十九願和第二十願又是兩個門。其實,只有一個門,就是第十八願。第十九願、第二十願跟第十八願有什麼關係呢?
  • 與我們地球人最有緣的一位佛(圖)
    與我們地球人最有緣的一位佛(製圖:曉愚) 佛教的時空觀主張「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佛經中經常提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說明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存在。
  • 消除業障用什麼方法比較好,你把《往生咒》全名讀一遍就知道了!
    吉祥如意,幸福平安我們每一個人都心懷慈悲,但是因為過去世的因果,現世受到冤親債主的阻礙,有時候會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而《往生咒》是超度眾生最有效的咒語,持誦此咒可以幫助離世的親人好友、冤親債主、墮胎嬰靈、小動物等亡靈往生極樂世界;也可以使我們化解一切冤親違緣,滅淨業障,庇護全家吉祥如意,健康平安。
  • 印光大師開示:念佛之法,重在信願,一定要看,這把往生的條件說透了!
    若但有工夫見此理,尚未實證,若無信願,亦難往生。禪家說淨土,仍歸於禪宗,去信願說,果能依之而做,亦可開悟。而未斷惑業,欲了生死,則夢也夢不著。以凡夫往生,由信願感佛,故能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今既不生信願,又將佛一一說歸自心,何由感佛。感應不符,則生自生,佛自佛,以橫超法,作豎出用,其得益淺而受損深,不可不知。
  • 宣化上人:「帶業往生」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帶業往生」,帶業,是「帶宿業、不帶現業,帶舊業、不帶新業」。怎麼樣呢?這是在你沒有懂念佛之前造的罪業,都可以帶著這個業去往生。你知道念佛了,又還造業,那就不可以帶去。你知道念佛,就要改過自新了,不要還造業;你若再造業,就會業上加業、罪上加罪,那麼就帶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