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配圖誤導了學生?真實的太陽系行星運動更神奇

2021-01-07 宇宙的奇蹟

我們被教科書太陽系運行配圖誤導了麼?

在我們的常見課本中,太陽系的8大行星圍繞太陽運轉的配圖一般是下圖這樣。

而真實的行星運動,並不在一個圍繞恆星的固定盤面上。甚至包括恆星,星系…在更大的一個參照系內,自身均是如此。

下面這張圖是木星和其已知的79顆衛星的運行模擬畫面。

從中可以看出,它們整體在宇宙中穿梭,包括木星自身也在運動穿梭。

聰明的你可能立馬就想到是不是8大行星也是類似的方式運動呢?

沒錯!

下面這張就是太陽系行星繞太陽轉動的粗略模擬畫面。太陽系整體在宇宙中穿梭。

我們再往更大的範圍遐想:宇宙中的所有星體都在不斷運動。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動,太陽也在繞銀河系中心轉動。正如我們夜晚看到的天河一樣,其位置並不是固定的。有地球自轉公轉原因,更有太陽帶著地球繞銀河系公轉的原因。

但銀河系也並非靜止不動。

銀河系正大致朝著仙女座星系的方向,以接近每秒600公裡的速度運動。

仙女座和銀河系未來碰撞後的景象

以此類推,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團同樣在高速運動…

可以看出,宇宙沒有絕對的參考系,所有的物體都是相對運動。

一定程度上,教科書簡化太陽系行星運動模型,不能說正確,但也是可以理解的做法。只是如果沒有深入思考的話,可能就有不少人想當然覺得8大行星和太陽就如教科書配圖一樣運轉了。

地球自轉、公轉的背後,還有太陽系帶著飛,銀河系帶著飛,本星系團帶著飛…甚至是宇宙帶著飛(如果有平行宇宙的話)。

所以,一道計算題就擺在了各位面前。

你上洗手間溜號5分鐘,在這些加成運動下,你不聲不響就在宇宙穿越了多少公裡呢?

相關焦點

  • 科普:太陽系是扁平的?真實太陽系運動軌跡,超出你的想像
    冥王星不在黃道平面被踢出行星行列,沒有了冥王星,其他行星都在黃道平面,這樣美觀多了不過有人說,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太陽系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太陽系,真實的太陽系其實比教科書要複雜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銀河系周圍形成一個圓形或者橢圓形運行軌跡,在太陽系往前飛行的時候,八顆行星在圍繞著太陽系旋轉的時候也被太陽拖著往前飛行,於是我們腦海就形成這樣一個畫面:太陽系攜帶著八顆圍繞它旋轉的行星往前飛行,在太陽系飛行途徑的地方留下長長飛行痕跡,這才是太陽系真實的運行軌跡圖,可能用文字講解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很抽象,下面就用動態來表達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相信你一看就會明白,如下圖:
  • 太陽系是扁平的?真實的太陽系模擬運動軌跡圖,超出你的想像
    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太陽系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太陽系,真實的太陽系其實比教科書要複雜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然後太陽攜帶著這八顆行星往前飛行,在銀河系周圍形成一個圓形或者橢圓形運行軌跡,在太陽系往前飛行的時候,八顆行星在圍繞著太陽系旋轉的時候也被太陽拖著往前飛行,於是我們腦海就形成這樣一個畫面:太陽系攜帶著八顆圍繞它旋轉的行星往前飛行,在太陽系飛行途徑的地方留下長長飛行痕跡,這才是太陽系真實的運行軌跡圖,可能用文字講解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很抽象,下面就用動態來表達太陽系真實運行軌跡圖,相信你一看就會明白
  • 你還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其實是這樣的
    冥王星不在黃道平面被踢出行星行列,沒有了冥王星,其他行星都在黃道平面,這樣美觀多了不過有人說,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的太陽系並不是完全真實的太陽系,真實的太陽系其實比教科書要複雜很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靜止的太陽系圖,其實太陽系每時每刻都在運動原來我們上學時候從書中看到的太陽系其實是靜止的,但實際太陽系並非是靜止不動的,太陽系也存在公轉現象,太陽系其實是圍繞著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它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現象是相同的,地球帶著月球圍繞太陽公轉,太陽則帶著八顆行星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黑洞旋轉,地球的運行狀態是樣的:月球圍繞著地球旋轉
  • 你以為太陽系是扁平的?太陽系真實模擬運動軌跡圖,顛覆你的認知
    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太陽系其實這個觀點太過於片面了,因為只憑藉我們教科書中的太陽系平面圖,就片面地認為旅行者1往下或許往上飛行,就可以很快飛出太陽系,其實真實的情況是不管旅行者1號是往下還是往上飛行,都不能很快地飛出太陽系,甚至比從「平面」飛出太陽系還要慢,為什麼這麼說呢?
  • 為什麼教科書上的太陽系示意圖比例都是錯的?真實宇宙極為空曠
    我們常常會看到類似下面的太陽系宣傳圖片。教科書上也大致如此。教科書常見太陽系示意圖但事實上,假如人有機會在太陽系的上空俯瞰,會看到這種景象嗎?此類圖其實存在嚴重誤導,真實的太陽系幾乎沒有辦法在行星全都可視的情況下用一張普通A4紙來呈現。
  • 太陽系究竟有幾大行星
    「數學筆尖」的驚人發現  據說,曾有人為了找到天王星,花了19年時間,進行了大量的觀測,看到天王星12次,但都把它誤當恆星,總是讓它「逃之夭夭」。直到1781年英國人威廉·赫歇爾用反射望遠鏡觀察天空時,才發現了天王星,這是太陽系的第七顆大行星。  但天王星的運動非常「古怪」。
  • 課本中太陽系配圖比例失調,這才是太陽系天體大小和距離真實比例
    例如,太陽位於太陽系的中心;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和地球相鄰的兩顆行星是金星和火星。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等等。但是,但是有一些信息是這種太陽系的示意圖不能準確表達的,例如太陽跟八大行星大小的真實比例和行星之間的真實距離比例。這就給我們造成了一種錯覺。
  • 別再被天體模型限制你的思維,來看看太陽系真實的樣子
    在小學大家就學過相關知識,太陽系除太陽外的所有天體都繞著太陽進行公轉,有些行星公轉一周只需要88天(水星)有的行星公轉一周需要164年(海王星),有些偏遠的小天體公轉一周甚至需要成千上萬年。大家都見過八大行星繞著太陽公轉的模型(有些朋友在上學時教科書上還是九大行星),太陽在模型的重心處於靜止狀態,其他行星按照自己各自的速度圍繞著太陽旋轉,有的模型甚至都將行星圍繞太陽的速度統一了起來。
  •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真實運動軌跡,顛覆你的認知!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真實運動軌跡,顛覆你的認知!太陽系是一個由8顆行星以及,67顆衛星和無數的小天體組成的天體系統。在這個天體內所有的一切都是共同圍繞太陽旋轉的,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的太陽系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但是你知道太陽系在銀河系中運動的真實軌跡面貌嗎?
  • 你認為太陽系是平的?真實模擬太陽系軌跡圖,顛覆你的理解
    旅行者1已經離開了太陽系飛事實上這種觀點太片面了,因為僅僅依靠我們教科書中的太陽系計劃,我們認為旅行者1可以飛下來或飛起來,然後飛可以很快離開太陽系,事實上無論旅行者1是向下還是向上飛,都不能很快飛出太陽系,甚至比從「平面」飛飛得慢,為什麼呢?
  • 太陽系九大行星將變 「十二大」?(組圖)
    16日,一份決議草案提出把太陽系行星由目前的9顆擴充至12顆,天文學家們將於24日對該草案進行表決。一旦該草案獲得通過,全世界中小學使用數十年的教科書將被改寫,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將成為歷史。屆時,按照距離太陽的從近到遠,太陽系的新「十二大行星」將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穀神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卡戎以及齊娜。
  • 冥王星出局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冥王星終就未能保住「大行星」稱號,聯合大會同時放棄了將冥王星之外的八大行星稱為「經典行星」的折中說法,此前盛傳的太陽系另外增加3顆二級行星的計劃也流產了。冥王星遭到降級,被納入矮行星行列。  尷尬  是一個歷史的錯誤  當1930年,人們發現冥王星的時候,沒想到日後可能會成為一個天文學界的尷尬,也從未想過,因為它,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會聚首布拉格,進行行星定義的大表決。冥王星由於發現之初,被誤認為質量比地球大數倍,於是順利成為太陽系行星家族的第九位成員。
  • 太陽系行星運動演示裝置
    專利號:200610043880.6  本專利項目是一種用於天文知識普及、天文、地理教學的模擬演示裝置,該裝置用全新的演示方法來模擬太陽、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帶的基本運動形式.  該裝置不同於現有類似的產品:採用金屬杆支撐圓球在電機帶動下,沿圓形軌道作平面轉動的傳統演示方法.而是通過變頻電路、行星受激發光、圓球懸浮和圓臺遮擋顯示、穹隆頂幕等組件,在程序電路控制下模擬演示:太陽懸浮自轉,行星、矮行星在橢圓形平面和有傾斜夾角軌道的懸浮公轉和自轉運動,行星在近日點與遠日點運行速度不同,小行星帶運行顯示,行星運行軌道位置自動間隔顯示,地球公轉與黃道十二星座
  • 神奇的建築與太陽系行星軌道數據相匹配到底是巧合還是人為設計?
    美洲的黃泉大道,美洲有一座著名的古城被稱之為特奧蒂瓦坎,而這條大道更有一條令人恐怖的名字黃泉大道,這條大道最早是在公元11世紀的時候被發現,當時這座古城裡面並沒有發現任何的人類居住,大道的兩旁有很多的古建築,探索者認為這些古建築應該都是一些墳墓,因此將這個古城命名為黃泉大道。
  • 行星軌跡圖樹立了我們的宇宙觀,真實的太陽系,比例如此誇張
    文/惜談行星軌跡圖樹立了我們的宇宙觀,真實的太陽系,比例如此誇張從小學數學課堂中學過比例尺概念之後,大家就都知道我們在出版物圖片上所見的地圖、模型都不是真實的大小尺寸,而是進行整體比例縮小之後的狀態而我們也都知道太陽系是一個遼闊的空間範圍,當我們學習或者嘗試了解太陽系當中幾大行星的運行模式時,都會參照行星運行軌跡圖:幾大行星都有各自圍繞太陽的運行軌道。但是這些出版物是為了方便大家清晰明了地了解行星之間的關係和狀態,但它們是否真的代表太陽系的真實狀態呢?相信大家肯定沒有從行星軌跡圖旁邊看到比例尺的標誌吧。
  • 「X行星」是真實存在的嗎?它才是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筆者:三體-小遙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冥王星被確立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相關概念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然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漸漸認識到其他行星與冥王星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此推出行星的劃分標準,於是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根據相關標準,行星是圍繞太陽轉動並且質量足夠大、呈球形轉動、產生的引力能夠在周圍一定範圍內清空軌道的天體。而冥王星由於沒有產生足夠的引力清空軌道,仍然屬於柯伊伯帶的一部分,所以被列為矮行星。
  • 為什麼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都是圓形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行星是圓的的原因。然而,它們並非是個嚴格的球體。隨著行星的旋轉,在它們的圓形上會有一些凸起。行星旋轉得越快,凸起就越大。這意味著快速旋轉的行星可能不如其它行星圓,甚至可能有一點平。除此之外,有些物體也會影響行星,在行星的表明形成撞擊坑。圖:哈伯太空望遠鏡的WFC3相機於2014年所拍攝到木星的真實色彩影像,可清楚看見木星南半球的大紅斑。
  • 太陽系八大行星,有的行星沒有衛星,最多的行星擁有超過69顆衛星
    宇宙有兩個基本的特性,一是物質性,宇宙是有各種天體組成的,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星雲、星際物質等等;二是運動性,宇宙是在不斷的運動之中的,運動是絕對的,而靜止是相對的,宇宙中的各種天體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從而形成了天體系統。
  • 被移出太陽系大行星群的冥王星很可怕?被誤會的冥王星其實很可愛
    在2006年以前的教科書上告訴我們太陽系中有九大行星。而在2006年以後太陽系九大行星的說法就變成八大行星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這樣的。原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被天文學家移出了大行星群。冥王星為什麼會被天文學家移出大行星群呢?
  • X行星與抵抗運動
    這顆假想行星的軌道參數非常接近X行星的真實數值:http://allesoversterrenkunde.nl/!/!/actueel/artikelen/_detail/gli/the?為了幫大家溫習記憶,以下是昴宿星人提供的X行星真實物理數據:平均半徑:7,500 km質量:0.76個地球質量半長軸:70 AU傾角:40 degrees軌道離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