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爆發地震,帶你親自感受下各震級

2021-01-13 尚生活club
 當地時間周二(11月22日)清晨,日本本州東岸遠海附近發生7.3級地震。據日本氣象廳稱,日本福島在當地時間5時59分發生地震,初步估計地震等級為7.3級,並且引發了大海嘯!日本已經在全國電視臺發布了海嘯預警!並呼籲市民立刻進行緊急撤離!



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11月22日04時59分在日本本州東岸遠海附近(北緯37.31度,東經142.08度)發生7.5級左右地震。


日本東北部的福島縣發生芮氏7.3級(震度5弱)強地震,茨城縣北部、櫪木縣北部等地震感強烈。


NHK電視臺呼籲福島附近居民注意即將可能來臨的3米海嘯,緊急避難。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體驗不同震度的搖晃程度,網上有人做了震度的搖晃示意圖,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震度5弱:恐怖感強烈,讓人想要抓住東西保持平衡。碗碟和書籍開始發生跌落,沒有固定的家具會發生移動。



震度5強:不扶東西幾乎無法走路,碗碟和書籍大量跌落,沒有固定的家具極易翻倒,部分牆體會產生裂縫。



震度6:保持站立十分困難,沒有固定的家具移動翻倒,玻璃破碎,門窗無法打開,瓦片與樓房外壁發生剝落,抗震性差的房屋發生傾斜,甚至倒塌。



震度6強:只有四肢著地才能緩慢移動,否則容易被甩出去。室內家具幾乎全倒,木造房屋大量倒塌。地面發生大量裂縫和錯位,以及山體滑坡。



震度7:抗震性差的房屋大量倒塌,高抗震房屋也大多發生傾斜,樓體出現裂痕。



日本NHK電視臺報導稱,日本東部海岸發生強烈地震,在強震後發布海嘯警報,呼籲居民撤離福島海岸。



NHK稱,海嘯將在數分鐘內襲擊福島海岸。

 

根據新聞報導,日本將遭遇1-3米的海嘯襲擊!


截止早上八點的時候,浪高已達到了1.4米!



發生地震的位置距離福島海岸僅幾公裡之遙,而早在2011年3月的時候,福島曾遭遇9級大地震,曾引發巨大海嘯,造成巨大傷亡和破壞。


地震震裂了馬路,更是震塌了橋梁!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發生了9級特大地震,並引發了海嘯。雪上加霜的是,這一系列災難又導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了爆炸與核洩漏事故。


由於地處地殼板塊交界處,日本一直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日本歷史上造成重大傷亡的地震也不計其數。不過本次事故恐怕是日本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嚴重、最艱巨的困難了。


距離上次地震造成的福島核洩漏已經過去四年了,福島現在的樣子如同世界末日!


最近一組拍攝於日本福島的照片向世人展示了被遺忘了4年之久的核禁區,在這片被汙染的土地上,植物覆蓋了被遺棄的家園。原先生機勃勃的村莊現在已成為只有在電影裡才能看到的荒涼的無人鬼鎮。



拍攝這些照片的攝影師是來自波蘭的Podniesinski,他9月前往福島,親眼見證了這場事故的嚴重後果。他說:「我想要把這些禁區真實的模樣展現給人們看,福島核電站附近的雙葉鎮、奈美鎮、富岡鎮現在已變成了鬼鎮,這對當地居民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災難,數以萬計的人們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園。」



車輛幾乎被灌木覆蓋



一輛摩託車,海嘯襲擊前幾個小時,它被鎖在這裡


這些汽車統統淹沒在比人還要高的雜草中,估計這些車子已經受到核輻射的汙染


攝影師Arkandiusz Podniesinski拿出輻射劑量檢查器來測量一下,果然不出所料,輻射指數為6.7uSv/h(微西弗/每小時,日常生活中,我們坐10小時飛機,相當於接受約30微西弗輻射)。



想要踏入禁區並不容易,必須事先取得合法的許可證,而事實上政府也不歡迎觀光客、攝影師以及記者。Podniesinski通過複雜的人脈關係才取得了申請資格



核電站周圍的12.5英裡的禁區像《行屍走肉》裡的末日場景



福島核電站附近的商店



蜘蛛接管了超市



學校教室的黑板上寫滿為福島加油打氣的句子,而黑板下的牆面上還能看到當時海嘯來襲時的水位線



因地震深陷,籃球場已經嚴重損壞



廢棄的微機教室



廢棄的樂器



書店



許多廢棄的自行車



餐廳桌面一片狼藉

攝影師Arkadiusz Podniesinski穿著防護服,他說在這裡感覺時間仿佛靜止了。






相關焦點

  • 從日本熊本地震傷亡看「震度」 與震級不同
    原標題:從日本熊本地震傷亡看「震度」   新華社東京4月18日電 日本是地震多發國,但每次地震發生時,大規模傷亡並不多見。這次九州熊本縣7.3級地震,死傷人數較多,關鍵在於地震的震度非常高。   震度與震級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 日本千葉縣海域發生5.3級地震 日本位於哪條地震帶
    日本千葉縣海域發生5.3級地震 日本位於哪條地震帶天氣網訊,據美國地質勘探局消息,今天(17日)11點12分,位於日本千葉縣東北部海域發生震級5.3級地震。震源深度41.1公裡,所幸沒引發海嘯。雖然,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多地震的國家,但還有一部分人不太了解其中的原因。
  • 地震的震級是怎樣判定的
    有的地震可以摧毀高樓大廈,有的卻讓人一點感覺都沒有,直到新聞上報導或地震局發布消息,才被知曉。同時,在新聞上看到的有關地震的消息,報導裡提到的「XX級」地震,這裡的「級」指的便是震級。震級是指地震震源釋放能量的等級,通常用字母M表示。釋放的能量越大,震級數字越大,反之亦然。
  • 地震九成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從2010年1月初的索羅門群島地震(1月4日,芮氏7.2級),到海地大地震(當地時間1月12日,芮氏7.3級),到智利、墨西哥、印尼地震,再到紐西蘭地震(2月22日,芮氏6.3級)、日本沿海地震都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且震級大都超過芮氏7級。  文/玉璽 東萊  日本近海9日上午發生芮氏7.3級地震,引發低強度海嘯。日本氣象廳在地震幾分鐘後發布海嘯警報,3小時後取消。
  • 地震的活動概況及震級和烈度
    活躍期-- 平靜期2 地震的分布全世界地震主要分布於以下兩個帶:(1)環太平洋地震帶:包括南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經千島群島日本列島南下至我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
  • 全球9成地震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圖)
    從2010年1月初的索羅門群島地震(1月4日,芮氏7.2級),到海地大地震(當地時間1月12日,芮氏7.3級),到智利、墨西哥、印尼地震,再到紐西蘭地震(2月22日,芮氏6.3級)、日本沿海地震都集中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且震級大都超過芮氏7級。文/玉璽 東萊日本近海9日上午發生芮氏7.3級地震,引發低強度海嘯。日本氣象廳在地震幾分鐘後發布海嘯警報,3小時後取消。
  • 日本海溝小地震頻繁,發生大地震概率小
    根據美國科學地震監測網顯示,日本的地震爆發率不斷的上升,平均的地震震級在4.7級左右。通過數據顯示,日本在一天的地震爆發達到了4次,最大震級為4.9級,最小為4.3級。深度最大達70.6公裡,最小10公裡。相對最近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高發地震區域來說,確實少了很多。但日本出現中有兩次是位於海溝,並且都是位於海溝的同一位置。
  • 你了解地震嗎?
    但是我們的常識也告訴我們,對於同一個地震來說,離震源越遠(震中距Δ越大),地震所造成的傷害越小。這也非常好理解,地震波在地表下傳播時會出現能量的損耗,於是遠處受損較小。同樣的道理,對於同一個震源來說,地震越深,同樣的震級造成的傷害一般來說越小。
  • 天天學普地||地震的強度——地震的震級
    地震震級(magnitude)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個量,為地震的基本參數,是通過測量地震波中的某個振相的振幅來獲取的。震級標度的方法有多種,以芮氏規模(ML)為常用。芮氏規模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F.Richter於1935年研究加州地震時,以地震釋放的能量為依據,依次確定出震級與能量的關係。
  • 日本地震!日本北部太平洋地震帶發生6.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
    日本北部海岸發生芮氏6.9級強烈地震。日本地震:強烈地震襲擊了日本海岸。地震發生在Nemuro市東南114英裡處,震源深度10公裡(6.2英裡)。日本氣象廳(JMA)將日本地震預警系統的最初估計震級降至6.2級。嚴重的損失和人員傷亡不大可能,但在一些地區可能有震感和輕微搖晃。目前還沒有發布海嘯警報。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認為震級為6.0級。
  • 芮氏規模、體波震級、面波震級,還有矩震級到底是什麼?
    理論上,一次地震,同一震級標度的震級只有一個。實際上,除了經常出現不同的國家、機構所報導的震級不一致現象外(比如2001年中國崑崙山口西地震,中國的測定結果是Ms=8.2,而美國的測定結果是Ms=8.0),還經常有修訂震級的情況發生(比如USGS對日本地震測定的矩震級,先從8.8修正到8.9,目前又修正為9.0)。針對這種現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解釋。
  • 環太平洋地震帶進入高度活躍?臺灣日本遭遇地震連擊
    根據日本氣象廳消息,北京時間2月26日00時28分,日本本州東部福島縣近海發生芮氏5.7級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雖然震源深度比較深,但是因為震級不小,不少地方震感強烈,包括日本東京都在內的日本東部和北部地區,也包括在東日本311大地震中嚴重受損的福島核電站。
  • 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的區別
    一、地震震級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徵地震強弱的量度,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
  • 熊本地震中國遊客收到數十次手機預警 日本地震緊急預報系統自動響應
    央廣網北京4月16日消息(記者張奧)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導,日本當地時間16日凌晨0點25分,九州島的熊本市再次發生地震,此次震級達到7.3級,目前熊本及其周邊仍是餘震不斷。地震已經引發了火山小規模爆發以及部分區域的山體滑坡。
  •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劃分
    地震研究部門在報導某地區發生的地震時,往往要冠以發生了XX級的地震,烈度達到X度等等。地震的震級和烈度並不是一回事。  震級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儀測定的每次地震活動釋放的能量多少來確定的。  我國目前使用的震級標準,是國際上通用的裡氏分級表,共分9個等級,在實際測量中 ,震級則是根據地震儀對地震波所作的記錄計算出來的。
  • 日本三天兩次大地震,科學家:環太平洋地震帶活躍起來,有大地震嗎?
    最近地球上的地震真的是連綿不斷,日本在3天內就出現了兩次大地震,並且波及範圍很廣,最重要的是並沒有在陸地上而是在海域裡面就有這麼強的震感,難道地球的地震帶開始活躍起來了嗎?根據科學地震報導,全球三天出現的地震6級以上2次,5級以上的多達5次。
  • 揭秘日本地震預警系統:手機可根據地震波發出警報(1)
    ,此次震級達到7.3級,目前熊本及其周邊仍是餘震不斷。地震已經引發了火山小規模爆發以及部分區域的山體滑坡。因為4月14日已經發生了一次強震,當時的震級是6.5,這幾天連續餘震,再加上今天凌晨7.3級地震,災情比較嚴重,眾多建築物和房屋倒塌,死亡人數超過30人。熊本地面出現裂縫,當地民眾在戶外的安全區避險。目前熊本有17萬戶停電,15萬戶斷了煤氣,38萬戶斷水,所幸的是核電站目前沒有受到影響。
  • 地震冷知識丨震級為負值的地震
    有震級為負值的地震嗎?解答:有。我們知道地震是地下能量的一種正常釋放,能量釋放不為負,但是,一個真實發生的地震,芮氏規模卻有可能是負值。芮氏規模是由兩位來自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地震學家裡克特和古登堡於1935年提出的一種震級標度,是目前國際通用的地震震級標準。它是根據離震中一定距離所觀測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並且考慮從震源到觀測點的地震波衰減,經過一定公式,計算出來的震源處地震的大小。我們要明白,最早提出震級概念的美國地震學家裡克特定義的零級地震不是沒有地震,而是指某種特定大小的地震。
  • 日本1.27億人懸了?大地震頻繁來襲,國家沉沒危機或將爆發
    但是日本的野心一開始就註定是非正義的,所以就算是日本喪心病狂到令人髮指,可是天理昭昭最後的日本以戰敗國身份無條件宣布投降。日本的「忍者神功」真的驚人善惡輪迴豈能逃脫,日本由於二戰勞民傷財所以日本在其後20年間,就開始躲在美國的身後休養生息。
  • 日本氣象廳:震級日本史上最高 屬逆斷層型地震
    這是強震和海嘯侵襲過後的日本東北部仙臺機場附近的民房(3月11日攝)。  新華網東京3月11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氣象廳11日說,當天下午發生的日本東北-關東大地震達芮氏8.8級,是日本地震記錄史上震級最高的一次,為在板塊交界處發生的逆斷層型地震。  氣象廳說,此次地震與9日發生在日本東北地區的芮氏7.3級地震屬於同一地震機制。因此,9日的地震可能是前兆性地震,而本次地震是主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