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寫這本書前,陳忠實自誡,「絕不能在女人問題上犯錯」

2020-12-05 王事情

鍋鍋兒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

鍋鍋兒,意為彎腰駝背,又稱羅鍋兒、背鍋兒,清初名臣劉墉就有一個很出名的綽號劉羅鍋。

一九八八年清明前後,四十六歲的陝西人陳忠實決定動筆寫一本構思已達兩年的「墊棺作枕」之作。在一個大十六開的硬皮筆記本上,他揮灑下開篇第一句話。

鍋鍋兒是他預想中的主人公白嘉軒的綽號,白嘉軒的腰杆本來挺得很直很硬,但後來被土匪攔腰一擊打斷,就這樣佝僂了下去,成為了鍋鍋兒。

寫過幾章之後,頗覺不妥,因為讀來既覺拗口,又無來由,於是他便塗掉了綽號,改以白嘉軒的本名亮相。「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就這一句話,成了後來那本名動天下的《白鹿原》的著名開頭。

也是由這句話開始,《白鹿原》進入了「香豔」的第一章。

白嘉軒是白鹿村的族長。很久以前白鹿村叫侯家村(一說胡家村),老族長要佔盡白鹿的全部吉祥,便把自己這一支改為白姓,老二那一支改為鹿姓。白鹿兩姓同根同種,合祭一個祠堂。族長之位由長門白姓繼承,傳到白秉德成了單崩兒,成年的兩個兒子被殺了一個,剩個白嘉軒又是單崩兒,這族長是板上釘釘的,沒人有資格和他爭競。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秉德老漢還在世時就為兒子張羅婚事。

娶頭房媳婦時白嘉軒才十六歲,一年之後因難產而死;二房害癆病走的,癆病就是肺結核;第三個女人吐血而死;第四個女人患了羊毛疔……

一連死了四個女人,不消說流言四起,關於白嘉軒的生理秘聞越傳越邪乎,他已經做好一輩子打光棍的打算。白秉德老漢不為所動,虧得家底厚實,又為兒子說下了木匠衛家的三姑娘。

但就在這時候,白秉德又害上了絕症而死。兩個月之後衛三姑娘進門,半年未過便半瘋半癲,最後在洗衣服時一頭栽進了澇池而死。

這個女人實際上是嚇死的,她聽了太多關乎白嘉軒的生理秘聞,「鐵打的女人也招不住搗騰」,新婚之夜她磕頭哀告放她一條生路,在他懷裡她得不到溫暖,手腳冰涼,心也冰涼,才會驚悸失足。

第六個女人胡氏美若天仙,與白嘉軒恩愛異常,忽一日夢到前五個女人的冤魂,自此日見沉鬱與消瘦,流產而死。

第一章自此結束。第七個女人進門並最終為白嘉軒生下三子一女,已經是第三、第四章的事了。

看上去沒有任何問題,但事實上讀過這一章的都知道問題大了。也不止這一章,後來田小娥與黑娃、與白孝文,也有不少性描寫。首次發表《白鹿原》的《當代》雜誌社給出的審稿意見是,「贊成適當刪節後採用」,「對於能突出、能表現人物關係、人物性格和推動情節發展所需要的兩性關係的描寫是應當保留的,但直接性行為、性動作的詳細描寫不屬此例,應當堅決刪去。猥褻的、刺激的、低俗的性描寫應當刪去,不應保留」,最後的意見是刪去約5萬字。

王朔說自己「一向有一特異功能,無論什麼書,拿來一翻,必先翻出涉嫌黃色那一段」,有這特異功能的肯定不止他一個,起碼我也是這樣的。在我十幾歲的時候,有大把可供揮霍的時間,也曾數次拿起盜版或正版的《白鹿原》進行閱讀,但每每對於第一章必定是字斟句酌惟恐漏過一字,後面的就隨便翻翻,太厚了,一次也沒讀完過——連1/10也沒讀到就扔了。

如今再讀,兄弟已是周作人先生所謂「受過人生的密戒」的人,此時已無需「雪夜閉門讀禁書」的遮遮掩掩,再撿起《白鹿原》來讀,已能不為活色生香的文字所動,漸漸能從頭至尾通讀下來。

其實,「香豔」遠不足以概括第一章,其扉頁題詞引用了巴爾扎克的話,「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而凡是看過本書者都感到了史詩般的厚重,所以更適合它的詞語是:

宏大。

小說應該怎麼寫?

傑出的作家都有一個文學故鄉,同時也是他的文學王國,比如賈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東北鄉——這應該學自國外,如福克納有約克納帕塔法,馬爾克斯有馬孔多一樣。陳忠實為自己選定的疆域,就是白鹿原。

《魏書·地形志》載,「藍田有白鹿原」,在西安市東南部,南北寬20裡,東西長50裡,地勢寬闊平坦而略有起伏,順其走勢形成了一條深溝「鯨魚溝」,將原分為兩半,溝北稱北原,溝南稱南原。

傳說周平王東遷之前覓地建都,在此有白鹿出現的吉兆,於是破土動工。但不料原下沉睡了一隻千年神鯨,鯨驚而西去,在原上犁出一條深溝,這就是白鹿原和鯨魚溝來歷的傳說。

陳忠實出生在白鹿原北坡下的西蔣村,村中居民大多姓陳,少數幾戶姓鄭。《白鹿原》小說中,故事的發生地叫白鹿村,但現實中白鹿原上沒有叫這個名字的村子,也沒有以白、鹿兩姓組成的村子。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實和小說在這裡交匯了。

書中的白鹿村實際就是整個中國社會,是白鹿原和整個關中近百年演變的歷史。在漫長的查找縣誌的過程中,田小娥是蹦出來的第一個形象,代表的是白鹿原周邊三縣(鹹寧、長安、藍田)縣誌中那些有文字記載以來的貞潔烈婦的事跡和名字,事跡大同小異,多為守節守志,喪夫後誓不改嫁,獨自撫養幼子、孝順公婆,最終名動鄉裡,立了牌匾。這些女子連名字都沒有,夫姓加上自己的本姓,就是名字,滿紙都是諸如趙錢氏、白陳氏這種,而這就是她們的名字。

其次就是白嘉軒。陳忠實請村中的老人講一講自己所記得的村子裡的事,有人講起他的曾祖父,說他個子很高,腰杆總得挺得又端又直,從村子裡走過去,那些在街巷裡在門樓下解衣袒胸餵奶的女人,全都嚇得躲起來了。這活脫脫就是一個威嚴而又迂腐的老族長形象,我們看到,這個細節在《白鹿原》中也得到了重現。

朱先生的原型則是關中大才子牛兆濂,父親在陳忠實小時候就給他講朱先生那些神話:說他偶爾夜觀星相,便知明年種何穀物;一個丟了牛的農民求他相助,他掐指一算便指出了牛走失的方位……這兩件事也同樣被寫進了書中。

接著是鹿子霖、黑娃以及白孝文等人物的形象一一鮮活,帶著白鹿原上的百年風霜走來,他們歡笑或痛哭,這些令他們喜怒哀樂背後的大事件,莫不為真正生活在白鹿原上的人們所一一經歷。

《白鹿原》被陳忠實視為「生命之作」,他把40餘萬字的手稿交給來取稿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兩位編輯後,一瞬間千言萬語湧到喉頭,幾乎衝口而出:

我連生命都交給你倆了。

給出去後,這部作品就開始了自己名滿四海的命運。在去成都的火車上,高賢均與洪清波兩位編輯翻開了這撂厚厚的書稿,越讀越深入。在成都開會的間隙,他們近乎廢寢忘食地讀完了全篇。這樣,人還沒回到北京,感受就反饋回社裡了。

開天闢地!」

著名編輯、先後編輯出版過《活動變人形》、《南渡記》、《塵埃落定》等名作的高賢均用這四個字形容《白鹿原》。

與此同時,遙遠的陝西西安,陳忠實懷著「出版不了就去養雞」的坦然和惴惴不安去拜訪著名評論家李星——此前十餘天,他剛給李星送去《白鹿原》手稿的複印稿。

李星剛買菜歸來,對陳忠實說「到屋裡說」,表情嚴肅如黑煞,當先而行。陳忠實心裡感覺不妙,因為平常李星都是未說話先笑。兩人來到書房,李星忽然瞪眼捶掌,喊著說:「咋叫咱把事弄成了!」

此後西安的文學圈裡就不平靜了,因為都在傳讀《白鹿原》的複印稿。李星讀過之後,又交給一位朋友讀,就一直傳了下去,到最後大家都不知道這個稿子在誰手裡。

有一天,稿子傳到西北大學中文系主任、著名評論家劉建軍手裡,陳忠實去拜訪他,只見劉建軍的書房裡攤開著《白鹿原》的書稿,衛生間裡也攤開著一部分,臥室裡也有。原來劉家人都愛看《白鹿原》,大家每天各拿一部分追讀。

這種書未出已形成轟動的盛況,後來賈平凹的《廢都》方才重現。

人民文學社領導、著名作家何啟治稱《白鹿原》為「拔地而起的藝術高峰」,畫家範曾則評為一代奇書,「方之歐西,雖巴爾扎克、斯坦達爾,未肯輕讓」,巴爾扎克都知道,斯坦達爾應該就是司湯達。

《白鹿原》持續暢銷20多年,到2006年底已達120萬冊之巨。1993年7月初版初印剛上市銷售,不到十天盜版書就充斥了市場。然而正如魯迅先生所謂「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也難以否認,的確有不少中下層讀者是衝著書中的香豔描寫去的,甚至有人以文取人,認為陳忠實也是一個浪蕩的作家。

事實上陳先生絕對是個正派人,他的人生經歷並不複雜。他生於農村長於農村,高考落榜後就回鄉當了民辦教師,後調到公社做鄉官。因為對文學的熱愛,他一直沒放棄閱讀,筆耕雖少,但質量極高,作品曾拍成電影、獲得全國性獎項。這樣他才得以成為專業作家,投身文學事業。

在他當民辦教師第三年,生活就給他上了一課。

有一天學校教師正在開會,忽然幾名民警走進校長辦公室,不久把一位擔任教研組組長的同志請到屋外。剛出去,陳忠實就發現民警把一副手銬銬在了組長的手上押走了。

後來知道,這位組長和另外一所小學的女教師有不正當男女關係,那位女老師是軍嫂,組長破壞現役軍人婚姻,這是犯罪。這位組長面臨坐牢的命運,前途算是完了,還會影響到孩子。

陳忠實想到自己,暗暗發誓:這輩子不管幹不幹得成事、能幹多大事,絕對不能在女人問題上跌倒犯罪。

此後無論何時何地,凡有女性來訪,他為免瓜田李下,必然大開房門示人。成名之後依然如此,甚至為此得罪了不少女作家。

他的作品也鮮有女性角色,即使代表作《白鹿原》中也女性寥寥,不過田小娥、冷秋月數人而已,與《廢都》中群雌粥粥之態不可同日而語。

通俗小說作者最好如古龍,人如其文,醇酒美人,任人評說。嚴肅文學作者則最好如陳忠實先生,人不如其文,耿介平實,更是幸事。

《白鹿原》的版本非常多,我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下面這套央視《讀書》欄目推薦的無刪減版。藉此機會也深切緬懷已於2016年靈魂歸於白鹿原的陳忠實先生,感謝他為我們帶來這樣一部經典之作,並將他寶貴的創作經驗凝結成了《尋找屬於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創作手記》這本長篇創作心路歷程。先生之書,或有時可商;但對於大地的書寫,必將不斷傳承,歷久彌香。

歡迎輕戳以下連結,打開原上的世界,打開「民族的秘史」:

相關焦點

  • 白鹿原丨對待迷信風俗文化問題,陳忠實和魯迅的態度不一樣!
    白鹿原丨對待迷信風俗文化問題,陳忠實和魯迅的態度不一樣!——摘自《白鹿原》《白鹿原》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因此,作者在書中描寫了許多當地流傳的迷信事物。
  • 《白鹿原》首發只800冊,陳忠實卻狂賺455萬,多虧《廢都》
    1991年臘月廿五的晚上,白鹿原上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早早進入了夢鄉,只有陳家祖屋還亮著一絲燈光。年屆50歲的陳忠實掐滅了手上的菸頭,也為其50萬字的長篇家族式小說《白鹿原》劃上了最後一個句點。然後,他平靜地從書桌上起身,來到灶前,給自己煮了碗面。這是4年裡,他吃過的最從容的一碗麵。
  • 1992年,他在火車上一口氣讀完《白鹿原》,說了4個字:開天闢地
    1986年,44歲的陳忠實,突然覺得,自己寫了十幾年小說,卻沒有弄出一部硬氣的大作品,特別不甘心。所以他精心準備數年,又歷時6年完成《白鹿原》。全書共50餘萬字,該小說以陝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表現了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滄桑巨變。
  • 陳忠實《白鹿原》為何只能在中國「風攪雪」,卻登不上世界舞臺?
    「三駕馬車」的作品已拜讀有二,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陳忠實的《白鹿原》。陳忠實先生似乎如現在的網紅,一夜便紅遍大江南北,這便緣於他創作六年之久的《白鹿原》,很多讀者是因這部被譽為「民族秘史」的作品而認識了他。
  • 白鹿原:一個女人與四個男人的情愛糾纏,權勢面前,身體一文不值
    在傳統道德的束縛下,欲望難以阻擋的衝動中,白嘉軒、鹿子霖、白孝文、黑娃、田小娥等人,在白鹿原這片土地上,被人性的本能被欲望所牽引,做出的一件件直擊人性「惡意」的事情。一個女人和四個男人的情愛糾纏田小娥是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之一,她這一生與四個男人有過命運的糾纏,可是在權勢面前,她的身影過於渺小,一生追逐與期盼的愛情,最終讓她成為了白鹿原上的一抹悲劇。田小娥的第一個男人,是快70歲的郭舉人。明明她的父親是一位秀才,卻把自己的女兒「賣給」快70歲的郭舉人做小妾。
  • 93版《白鹿原》:寫盡親緣關係的曖昧糾纏,道盡難以啟齒的情與欲
    都說好的文學都在敘述苦難,如果單從這一點來講,陳忠實的文學一定最能打動人心,因為在《白鹿原》出版之前,不僅經濟上的困頓壓得他喘不過氣,他的精神也經歷過難以言說的壓抑和苦悶。據母親說,陳忠實的出生剋死了後面好幾個兄弟,上學時因為交不起學費中途輟學,想通過高考來實現文學夢,卻意外落榜,當上老師後,又因特殊時期被打倒,好不容易寫了篇小說發表在人民日報,卻因主題和走資派有關被調查撤職。這一次次的打擊和失敗,讓陳忠實跌入谷底,生不如死,他希望通過文學來拯救自己,只可惜在現實生活中受盡了苦之後,陳忠實的寫作開始逃避現實和苦難。
  • 《白鹿原》——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顫慄
    巴爾扎克曾說過,「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我想這句話用在《白鹿原》上是再合適不過了。這本書我第一次接觸是在小學六年級,當時年少,實在是看不下去,沒多久就放棄了。後來看了16年的電視劇,算是第一遍了解了《白鹿原》。等了三年時間,終於得到機會了了心願。
  • 《白鹿原》因對女主的描寫,前後共出版7次,什麼尺度才算合適?
    導語:《白鹿原》是在現代文學史上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長篇,在這部小說裡面,也不乏出現了一些露骨的描寫,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和莫言的《豐乳肥臀》一樣,這幾部小說都因為尺度的問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1997年,這本書在茅盾文學獎評委會那邊的爭論進行得如火如荼,最終通過審核之後,《白鹿原》刪改了3000字,年底修訂出版。這番曲折之後,這部小說終於在第二年獲得了肯定,作家陳忠實也因此獲得了茅盾文學獎。
  • 《白鹿原》:女性的思想禁錮和肉慾自由,人之初究竟是善還是惡
    在中國長篇小說的比較天平上,與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可以相匹配地作品應當是屬於陳忠實地得意之作《白鹿原》,兩者之所以經常被放在一起做參照比較,並不是因為兩者的題材或者故事背景上有無雷同的地方,而是因為在架構上,兩者實在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 憶陳忠實改稿往事:前輩們曾一再教誨「作文先做人」
    有說《白鹿原》乃中國當代文學的扛鼎之作,有贊忠實老師為人品格高尚,有痛哭中國從此失去一位真正的作家……說句也許並不誇張的話,在中國,沒有不知道陳忠實的;即或不知道陳忠實,也都知道《白鹿原》。   一個作家活到這份兒上,真讓人敬仰——陳忠實老師給「作家」這稱號,掙來了多麼大的榮譽啊!
  • 《白鹿原》①:白嘉軒連娶六妻,卻接連發生意外,這讓他感到害怕
    看過《白鹿原》的人應該對開頭的一句話印象深刻: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的是一生裡娶了七房女人。帶著對這句話的好奇,我們開始讀陳忠實老先生的《白鹿原》,讀過之後,心靈就會受到極大的震撼,久久不能平復。第四天夜裡,胡氏尖叫醒來,渾身顫抖不已,說她看見他前房的五個女人了,她們都爭著拉嘉軒去睡覺。並把五房相貌不差地描述出來,這時嘉軒母親認為胡氏被鬼附了身,於是讓嘉軒去請法官來抓鬼。後來法官真的把鬼抓走了,但胡氏的精神再也沒能恢復過來,不久就氣絕了。
  • 茅盾文學獎作品《白鹿原》,濃縮成經典10句話,第1句就戳痛人心
    「《白鹿原》本身就是幾乎總括了新時期中國文學全部思考、全部收穫的史詩性作品。」——文學評論家白燁《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歷時六年完成,首次出版於1993年。它是一部渭河平原的雄奇史詩,一幅中國農村的斑斕畫卷。
  • 白鹿原中的白狼其實不是狼,而是一夥從河南流竄到陝西的軍隊
    在白鹿原中,「白狼」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符號。他曾在白鹿原附近頻頻出現,讓人們聞之色變。白狼不僅害人,還吃人,是白鹿原上人們心理的巨大陰影。小說中的白靈,小時候即被白狼叼走過,但這位白小姐不僅能虎口脫生,還藉此養成了她膽大如鬥的性格,並走上了革命之路,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其實寫的不是小說,而是歷史。
  • 《白鹿原》原著白靈:靈動似雀,原上唯一的白月光,被活埋進土裡
    於是屬於白鹿原上白靈的記憶又慢慢變得清晰了起來。一、萬物復甦,百靈啼叫:白靈的降生吳仙草懷了8個孩子才活了3個,這讓她對生孩子和坐月子少了很多恐懼跟痛苦,生白靈之前,仙草依舊做著農活兒,洗衣做飯,紡線織布,從不怠慢。偶然的一天,家裡除了她空無一人,仙草突然腹部劇痛,有了既往的經驗,她知道自己要臨盆了。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遭拆除 用地性質仍存疑
    來源:中國經營報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遭拆除 用地性質仍存疑本報記者/尹蓉/盧志坤/西安報導因作家陳忠實創作的長篇小說《白鹿原》被拍成影視劇,陝西關中白鹿原一時廣為人知,成為名副其實的商業IP。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拆遷原因以及拆遷之後的土地作何之用等多個外界關注的問題,分別採訪了白鹿原管委會、藍田縣政府以及藍城公司,但三者相互推諉,不願正面回復,使得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遷真相更加撲朔迷離。「什麼賺錢搞什麼」作家陳忠實走了,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也要謝幕了。
  • 古代女人不能生孩子會被休,男人不育居然這樣,白鹿原給出了答案
    被稱之為「七出之條」,只有犯了這七件事的媳婦才可以被休掉。而七出之條的第二條就是沒有生兒子。在古人眼裡,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媳婦進門三年之後還不能給夫君生兒子,那麼就必須要幫夫君納妾。女人不能生育會被休,那如果是男人呢?在《白鹿原》中我們看到田小娥一個淳樸善良的傳統女性,因為渴望過正常的生活。
  • 《白鹿原》田小娥死後為何是變成白色么蛾子而不是彩色的蝴蝶呢?
    這裡倒並不是哥功頌德田小娥的所做所為,只是覺得她的結局白鹿原上的人應該擔點責任,而非一句「原上最淫蕩的女人終於死了」來定論她的一生。陳忠實先生對于田小娥的死還做了魔幻的處理,她的屍骨被煅燒之後,天空出現了一群白色的么蛾子……,中國自古有化身成蝶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在世為人不能喜結連理,化身成碟亦要比翼雙飛,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
  • 《白鹿原》中,白鹿的象徵和寓意
    《白鹿原》中,白鹿的象徵和寓意文·段宏剛關於白鹿原,有一個傳說。這隻精靈動作輕盈而靈動,在白鹿原上蹦蹦跳跳,一眨眼就消失不見。人們驚訝地發現,白鹿跑過後,田野中的麥苗長高了,綠油油一片,樹木長壯實了,遮天蔽日,乾枯的河水變大了,奔流不息。這是人們看到的美好的一面。
  • 《白鹿原》、《小王子》新疆圖書館眾多正版圖書「碼」上聽
    「悅讀 悅聽 悅覽,碼上同行」「悅讀 悅聽 悅覽,碼上同行」活動是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為拓展閱讀推廣公益行動項目,在全國450餘家圖書館策劃開展。讀者只需掃碼,即可快捷在線獲取活動提供的圖書。陳忠實 著 | 李野默 播《白鹿原》推薦理由: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人民文學獎獲獎作品,「改革開放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