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駛入內水或港口的外國船舶的管轄權

2021-01-18 華夏經緯網

    沿海國對其內水和港口享有領土主權,因此,外國船舶和船員只有經沿海國允許才可以進入,否則將被視為對沿海國領土的侵犯。但為躲避海上風險而進入一國內水並遵守沿海國所有管理規定的,

    一般無需徵得沿海國同意可直接駛入其內水。沿海國對經其允許駛入內水或港口的外國船舶和船員享有屬地管轄權。不過,對於純屬船舶內部事務的案件和糾紛,沿海國一般不主動行使管轄權,而由船旗國管轄,但以下幾種情況除外:

(1)涉及沿海國的利益;

(2)擾亂沿海國的秩序和安寧;

(3)有重大案件發生,如:走私毒品;

(4)船長或船旗國外交代表請求沿海國管轄的。經允許停泊在港口的外國軍艦和外國政府船舶享有豁免權,港口國不得對其提起訴訟或扣留等,但有權採取措施要求其離境。

此外,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原來未被認定為內水,只是由於採用了直線基線的方法進而被確定為內水的,沿海國應允許外國船舶「無害通過」該水域。(《海洋權益》)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公海上的管轄權指什麼
    問:試論公海上的管轄權  自考365網校解析答案:(1)公海上的管轄權是指對公海上的船舶、人和貨物的管轄權。公海自由並不意味著在公海上可以從事任何行為。公海也不是處於無法律的狀態。各國在公海上在一定的限度內可以合法地行使不同性質和形式的管轄權。
  • 委內瑞拉總統宣布將機場和港口管轄權收歸中央政府
    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15日宣布將全國機場和港口管轄權從地方政府收歸中央政府,並將派軍隊於下周接管馬拉開波港和卡貝略港。     查維茲當天在電視直播節目中說,機場和港口都具有戰略意義,不能被某些地方勢力控制和用於販賣毒品。將管轄權收歸中央政府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他還說,中央政府還將控制全國主要道路,特別是高速公路。
  • 交通運輸部專項防治船舶港口汙染
    《方案》明確了2020年的工作目標,即船舶與港口汙染防治政策法規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船舶與港口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得到有效防控和科學治理,排放強度明顯降低,清潔能源得到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提出在國內設立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京津冀)三個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控制區,分階段有序推進,具體方案年內進一步徵求有關部門、行業意見後另行發布。
  • 上百艘越南漁船,在我國領海、內水猖獗活動!
    據統計:1月19日至31日,34艘越南漁船侵入我國海南島的內水、領海和專屬經濟區。2月份統計為311艘越南漁船,而3月增至569艘。從迅速增加的數字可以看出,越南的行為加劇了地區矛盾和緊張,至今該國並沒有反思錯誤,反而愈加囂張!一、上百艘越南漁船侵入我領海、內水!
  • 控制船舶汙染:設立國際公約認可排放控制區
    國內法設立排放控制區地理範圍受到嚴格制約沿岸領海基線向陸地一面至海岸線的水域,稱為內水,內水是國家領水的組成部分,具有與國家陸地領土相同的地位,完全處在一國管轄之下,非經沿岸國許可,他國船隻不得進入。假設我國領海基線外96海裡範圍內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量為100,則根據2014年我國船舶排放清單分析,我國領海基線外48海裡範圍內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量約為92;領海基線外24海裡範圍內(即內水+領海+毗鄰區)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量約為84;領海基線外12海裡範圍內(即內水+領海)船舶大氣汙染物排放量約為74。
  • 最高法:明確海洋司法管轄權 非法進入中國領海將究刑責
    司法解釋明確,我國管轄海域,除了內水、領海,還包括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等其他海域,中國公民或組織在我國與有關國家締結的協定確定的共同管理的漁區或公海從事捕撈作業的也適用本規定。中國公民或者外國人在我國管轄海域實施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或者非法捕撈水產品等犯罪,依照我國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 船舶在水尺計算應注意什麼問題
    為了縮短船舶在港口的停留時間,保護貿易各方的利益,對於裝運大宗散裝貨物的船舶,在對貨物計量時,可以採用水尺計量。水尺計量是利用船舶裝卸貨物前後水尺變化來計算載貨重量的一種方法,其主要特點是方法簡便,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因此廣泛適用於煤炭、生鐵、廢鋼、礦石、鹽、化肥等價值較低的散貨的計重。
  • 如皋市紮實推進內河水域船舶和港口水汙染整治工作
    如皋市紮實推進內河水域船舶和港口水汙染整治工作 來源:如皋市 發布時間:2020-09-08 字體:[ 大 中 小 ]
  • 常州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以港口為突破 推進船舶水汙染防治
    中國江蘇網11月1日常州訊(倪萍 趙家瑋) 10月30日至31日,根據全省加強船舶水汙染防治工作的統一部署,常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水上執法大隊對轄區內京杭運河沿線七家港口碼頭企業的船舶水汙染防治工作進行檢查,並將下階段工作的要求和措施分別告知上述單位負責人。
  • 漣水持續推進船舶港口水域汙染防治二號行動
    漣水海事部門依法對其進行立案調查,並對該船舶非法排放垃圾行為作出行政處罰,這是漣水海部門持續推進船舶港口水域汙染防治二號行動的鮮活例證。  當日上午,海事執法人員日常巡航至陶碼水域時,發現航經此處的「江蘇拖3256」船船員正徑直向水體拋投垃圾,執法人員對此當即拍照取證並責令當事船舶將垃圾打撈上岸。
  • 2月14日最新更新 | 國內外港口和船舶應對疫情防控措施匯總
    內(支)貿船舶及船員管控措施1)要提前摸清到港船舶的來港情況,做好船員管控。新加坡:對所有14天內靠過內地的船舶增加嚴格檢疫程序新加坡海事和港口管理局(MPA)從1月24日開始在所有的海上檢查站進行體溫篩查,包括渡船和郵輪碼頭、新加坡港務集團(PSA)港口以及裕廊港(Jurong Port)。
  • 港澳船舶進出內地港口有新規,大灣區水上通行效率將提升
    來源:一財網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今天(23日)表示,港澳船舶進出內地港口將按國內航線管理,同時推進內地和港澳引航互認,推動三地建設、開放搜救飛機補給與起降點,大灣區水上通行效率將全面提升。此前,港澳航線船舶一直參照國際航行船舶的管理模式,在進出內地口岸時,需要辦理進出口岸手續。
  • 實現綠色船舶的三種可替代能源(中):電能
    當船舶需要能夠迅速增加動力消耗以進行操縱時,通常會使用柴油電力船,這是大多數渡輪和近海支援船的運行方式。如果將柴油發電機換成足夠大的電池組,則從理論上講可以為船舶提供無排放的動力。但是,這有很多限制,包括電池組的大小和重量以及足夠的功率以可靠地支持船的推進,以及在船舶駛入港口時快速為電池充電的能力。最後一點是,電池需要由岸上的可再生電源充電,否則排放問題將被轉移而不是得到解決。
  • 林燦鈴:論僑民保護的特殊情勢管轄權 | 專論
    依據傳統國際法,其表現為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性管轄權和普遍性管轄權。屬地管轄權是指國家對其領土範圍內的一切人、事、物所享有的完全的、排他的管轄權。它表現為一國不僅對在本國領土內的本國的人、事、物具有完全的支配權,而且,一旦外國人、物越過邊境進入該國領土後,也屬於該國領土主權的支配之下,受到該國屬地管轄的制約。
  • 江蘇集中開展京杭運河江蘇段 船舶和港口水汙染防治二號行動
    二號行動範圍的重點是京杭運河江蘇段,實施對象是進入京杭運河江蘇段航行、停泊和作業的船舶以及京杭運河沿線的港口企業,分宣傳發動、檢查糾正、集中整治、總結評估四個階段,督促航運企業、船舶、港口經營者落實汙染防治主體責任,督促船舶防汙設施改造及正常使用,完善港口船舶汙染物接收設施,加大執法力度,提升船舶生活汙水送交率,提升港口汙染物接收設施使用率,推動船舶汙染物「應交盡交、應收盡收」,實現京杭運河江蘇段船舶汙染物零排放
  • 被外國網友稱為「像科幻小說」的中國港口,長這樣!
    世界第七大港口的貨櫃碼頭「沒有一個工人」,看呆外國網友,還被他們紛紛點讚,這是什麼神操作?
  • 港口的組成
    港口組成編輯港口由水域和陸域所組成。  水域通常包括進港航道、錨泊地和港池。  ①進港航道要保證船舶安全方便地進出港口,必須有足夠的深度和寬度、適當的位置、方向和彎道曲率半徑,避免強烈的橫風、橫流和嚴重淤積,儘量降低航道的開闢和維護費用。
  • 船舶在受颶風、颱風和熱帶氣旋影響的港口掛靠時的特別提醒
    ,雖然保險人之前已就此類極端天氣發布過預防指南,但他們認為還是有必要向會員們再次重申船舶在受颶風、颱風和熱帶氣旋影響的港口掛靠時需注意的事項。 首先,保險人將船舶掛靠受極端天氣影響港口時所可能面臨的風險簡單歸納如下: 1、水流和潮汐的變化,尤其是在內河中,比正常情況下發生的更快、更加不可預測; 2、增加了系泊纜繩的載荷; 3、與船筏、殘骸或其他物體發生碰撞的風險增大,這些物體可能是脫離了系泊纜繩控制或因其他原因出現在內河和港口內
  • 完全擁有內海的三個領土大國
    那麼世界上有沒有完全屬於一個國家的內海呢?答案當然是有,如果內海完全屬於一國所有,國家便可以對其行使完全的、排他的主權,有關內海的法律地位也都由各國的國內法確定。這一點是和外海有著明顯區別的,因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外海可以有公海區域,船舶可以自由航行,但完全屬於一國的內海,則可以禁止外國船舶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