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食堂》高清紀錄片:探秘臺灣美食文化 講述臺菜故事

2020-12-04 閩南網

臺灣美食劇照 鳳梨酥的故事

  第十四集.野薑花的故事

  牡丹山莊/ 古長老/ 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石門路1-8號/ (08) 883-1086 排灣族料理

  馬裡巴廚房/ 溫維倫/ 屏東縣牡丹鄉東源村199縣道旁/ 0930733649排灣族料理

  彭老師野薑花粽/ 彭老師/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中正路283號/ (03) 584-9060 野薑花粽

  大嬸婆私房菜/ 高春桃/ 新竹縣橫山鄉內灣村中正路7號/ (03) 584-9093客家料理

  花泉休閒農場/ 李麗秋/ 宜蘭縣員山鄉尚德村八甲路15-1號/ (03) 922-1506 野薑花料理

  第十五集.麻竹筍的故事

  奇真會館/ 張和錦/ 臺北市內湖區民善街88號5樓/ (02) 2793-9808 總統御廚料理

  坪林竹炭窯/ 林唐玄/ 嘉義縣大埔鄉茄苳村7鄰坪林3號/ (05) 252-1366 特色竹炭製品

  十一石庭園咖啡館/ 黃碧珍/ 雲林縣古坑鄉朝陽村大埔59號/ (05) 582-7546 麻竹筍銼冰

  第十六集.一日百合

  鐵掌柜茶舍/ 胡愛英/ 花蓮縣富裡鄉竹田村源和路11-1號/ 0928572808 金針花料理

  加蜜園/ 潘素琴/ 花蓮縣玉裡鎮高寮赤科山14鄰271號/ (03) 885-1691 金針花料理

  龍安制茶場/ 張孝薇/ 花蓮縣富裡鄉萬寧村六十石山22號/ (03) 882-1222 金針花製作 茶葉製作

  第十七集.客家三寶

  果然紅鄉野學堂/ 蔡佳蓉/ 高雄美濃區廣林裡廣福街152巷60-5號/ 0982249197 風味料理

  公館鄉農會/ 劉班長/ 苗慄縣公館鄉館東村大同路266號/ (037) 559-025 客家福菜

  阿金姐桔醬/ 康阿金/ 新竹縣竹東鎮仁愛路382號/ (03) 596-5797 客家桔醬

  第十八集.九降風美食

  山川米粉/ 莊國忠/ 新竹市北新街63號/ (03) 522-4354 百分之百在來米米粉

  味衛佳柿餅/ 呂理鑑/ 新竹縣新埔鎮旱坑路一段283巷53號/ (03) 589-2352 純天然柿餅 第十九集.天然純釀

  饗宴鐵板燒/ 程智勇/ 宜蘭縣羅東鎮河濱路326號/ (03) 965-7998 自製醬油 精緻鐵板燒

  西螺將軍黑豆/ 蔡財興/ 雲林縣公正路50巷1號/ 0932576775 黑豆製品

  御鼎興純手工醬油/ 謝裕讀/ 雲林縣西螺鎮安定裡安定路171-11號/ (05) 586-8272 手工柴燒黑豆醬油

  第二十集.花滿桌

  綠生農場/ 瓦歷斯貝林/ 南投縣仁愛鄉南豐村中正路90-5號/ (049) 292-0557 自然生態

  櫻之田野/ 陳櫻美/ 花蓮縣吉安鄉福興村福興七街8號/ (03) 854-0366 自然輕食

  金都餐廳/ 南投縣埔裡鎮信義路236號/ (049) 2995-096/ 以花入饌

  茶香桂花農園/ 新北市石碇區盛隆裡新興坑4號/ (02) 2663-4011 桂花百年步道

  晏廷歐亞農場/ 林晏廷/ 南投縣埔裡鎮牛眠裡守城路35號/ (049) 290-2206 特色生菜

  第二十一集.梅之饗宴

  信義柳家梅園/ 柳慶祥/ 南投縣信義鄉自強村牛稠坑陽和巷87號/ (049) 283-1191 各種梅花賞梅

  梅子博物館/ 王國欽/ 南投縣水裡鄉頂崁村頂巷34-6號/ (049) 277-4198 梅子農特產

  喜覺之梅園梅宴工作室/ 古信維/ 南投縣信義鄉自強村陽和巷2號/ (049) 279-1115 道地梅花餐

  第二十二集.坐火車吃便當

  福隆月臺便當/ 曾阿發/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裡興隆街17號/ (02) 2499-1169 月臺便當

  奮起湖大飯店/ 林金坤/ 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178-1號/ (05) 256-1888 古早味便當

  全美池上飯包/ 林金樺/ 臺東縣池上鄉中正路1號/ (089) 235-114 月臺便當

  池上魏文軒米鋪/ 魏文軒/ 臺東縣池上鄉萬安村一鄰萬安1-2號1樓/ 0933512263 有機米專賣私人米鋪

  第二十三集.原味之筍

  生力農場/ 黃昶毫/ 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隙頂9-2號/ (05) 258-6785 特色茶餐民宿

  鹿谷竹棧餐廳/ 陳梅香/ 南投縣鹿谷鄉和雅村愛鄉路39-50號/ (049) 275-0587 鄉土野味

  旗竿湖綠竹筍/ 吳國池/ 新北市五股區御史路172號/ (02) 2291-5868 米其林夢幻食材

  第二十四集.原味之筍

  光復紅瓦屋/ 林鳳廷/ 花蓮縣光復鄉大全街62巷16號/ (03) 870-4601 老地方文化美食

  南莊龍門口活魚餐廳/ 田媽媽/ 苗慄縣南莊鄉獅山村15鄰165號/ (037) 822-829 風味料理

  光復太巴塱部落羅桂英/ 羅桂英/ 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 箭筍達人

  第二十五集.後山陳釀

  臺東松林梅自然生態農場/ 何介臣/ 臺東縣延平鄉巒山村松林路45號/ 0937559151 自然生態農場

  第二十六集.臺灣好茶

  允芳茶王精品茶/ 陳錫卿/ 臺東縣更生路315號/08-9310660 茶王手作茶

  新鄉村協會/ 黃柏鈞/ 02-33665984 臺灣藍鵲茶

  道賢有機茶園/ 林道賢/ 坪林大坑村34號/ 0963037355 天然有機茶

  王添賜茶園/ 王天賜/ 新北市坪林區上德裡二鄰1-2號/ (02) 2665-6676 坪林手作茶

  茶葉改良場臺東分廠/ 吳聲舜/臺東鹿野鄉龍田村北二路66號/ (089) 551-446 臺灣茶葉改良場

  相關閱讀:臺灣特產什麼最出名

相關焦點

  • 臺北臺灣菜哪家好吃 臺北值得吃的臺灣菜館在哪
    臺灣菜的特色比較鮮明,很多地方雖然有臺灣菜館,但是味道並不正宗,來到臺北怎麼能錯過正宗的臺北臺灣菜呢?臺北臺灣菜哪家好吃呢?今天就為大家推薦臺北值得吃的臺灣菜館。臺北臺灣菜哪家好吃?,很多臺灣美食都可以在這裡吃到,是臺北值得吃的臺灣菜館之一。
  • 那些年漂洋過海到臺灣的大陸美食
    人頭攢動的夜市、種類豐富的小吃,伴隨著一個個在攤位後蒸煮煎炸的臺灣阿媽,構成了一種標籤式的「臺灣美食」印象。    不過,臺灣各夜市上提供的量產、快捷、高盈利的食物,並不能代表這座小確幸、慢節奏、凡事講究「樂活」小島的美食地圖全貌。與臺灣兼容並包甚至光怪陸離的多元文化遙相呼應,臺灣美食也擁有複雜的來源和多樣化的呈現。
  • 2021「365days臺灣美食日曆」集結365道臺味療愈插畫
    民以食為天,新的一年依舊要與美食相伴!由插畫家柒七及設計師goyen組成的飛行模式,推出讓人看了就食指大動的2021「365days臺灣美食日曆」,繪製出一天一道的臺灣特色美食,不論是臭豆腐、小籠包、大腸包小腸、珍珠奶茶等,都化身日曆精美插畫!
  • 紀錄片回春潮:《風味人間》美食誘惑,西瓜視頻探秘宇宙
    伴隨著視頻網站逐漸認識到美食紀錄片背後廣闊的市場,各大平臺踴躍製作了品類繁多、琳琅滿目的美食紀錄片。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團隊所打造的《風味人間》,可以說是近幾年美食紀錄片臺轉網試水的典範,總導演陳曉卿從央視離職後,成立稻來傳媒,與騰訊視頻聯合製作了這部美食探索紀錄片。
  • 臺灣美食——河仔煎
    臺灣人做美食,講究清淡味道。去了臺灣之後,我們不僅能享受到傳統的中華美食,還能嘗到全球各地的美食,美食種類較多,特色各不一樣。小吃很有特色,臺灣的很多小吃都是來自於民間,臺灣美食的淳樸和自然受到了很多食客的喜歡。
  • 臺灣人對於美食分外熱愛,夜市文化豐富多彩,各種小吃應有盡有
    臺灣人對於美食分外熱愛,夜市文化豐富多彩,各種小吃應有盡有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臺灣的夜市美食,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內容吧!沒有逛過夜市,請別說你來過臺灣。臺灣人對於美食的熱愛程度舉世皆知,無論何種階層與年紀的人都能透過品味美食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 臺灣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去臺灣吃什麼看這裡
    臺灣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從最新鮮的海鮮到當地夜市最美味的街頭美食,在臺灣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愛吃的東西。如果你想去臺灣旅遊,又恰巧在搜羅美食,那看這一篇就夠了。下面,彬彬帶你去品嘗臺灣最地道的美食哦。牛肉麵據說臺灣是牛肉麵的發源地,在臺北市,你能夠找到世界上最貴的牛肉麵。但遊客不需要花300美元買一碗牛肉麵,因為幾乎每個角落都有牛肉麵店,每個店都有自己的特色食譜。如果你在臺灣只嘗試一種食物,那必須是臺灣的牛肉麵。
  • 蔡英文搞錯臺灣平民美食被酸「只吃法國菜」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4日報導,為慶祝創刊36周年,臺灣《天下雜誌》舉辦臺灣味發表會暨論壇,邀請臺灣地區領導人挑戰臺灣在地食材快問快答。結果,蔡英文在「薑母鴨是薑母加鴨還是姜加母鴨」一題上,一度選錯答案。
  • 舌尖上的美麗鄉愁,美食紀錄片的文化功能
    張慧瑜2012年「意外」出現了一部呈現中國飲食文化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這部七集紀錄片在央視綜合頻道《魅力記錄》欄目一經播出就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圍觀」,成為近些年難得一見的製作與口碑俱佳的國產原創紀錄片。據統計,該節目平均收視率為0.48%,比同時段電視劇高出30%。
  • 吃過這幾家臺灣菜,很多上海人都退掉了去臺灣的機票!
    說起哪個地方的美食最多,臺灣絕對位居榜單前三。2017年底,小編立了個FALG:2018年一定要到臺灣去看看。結果Flag果然就是用來倒的,都2019了小編還是沒去臺灣。非常臺北靜安區臺灣菜熱門排名第一的臺灣菜,位於興業太古匯LG1。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講述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近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推出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上映。講述家族與祖先、漢字的力量、國際化中國、中國製造、科技的藝術、飲食的藝術等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不但在國內引發熱議,在海外也受到了外國網友的一致好評。
  • 美食風味「南北大PK」 臺灣同胞站哪邊?
    美食風味"南北大PK" 臺灣同胞站哪邊?我們國家地分南北,不過無論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我們都是一家人。然而在美食界當中,關於"南北大PK",這可是爭論了很久的呢。美味的北方美食當然了,因為在1949年國民黨遷臺的緣故,所以現在的很多臺灣同胞,那也都是來自於大陸的各個省份
  • 臺灣寫真:百年文物返鄉 助臺灣少數民族文化傳承
    由臺灣博物館收藏的這些文物,多數有逾百年歷史。其中包括繡有百步蛇紋飾的「男子背心」、織著花瓣圖案的「菸草袋」、雕刻布農人特有符號的「改裝栓式單發步槍」等早年布農人生活、狩獵用品。  出於傳承少數民族文化的目的,臺灣博物館自2009年起開始舉辦「大館帶小館」少數民族文物返鄉特展,每年選擇一個少數民族地區的文物館作為合作策展對象,將臺博館典藏文物送返原鄉展覽。
  • 靖江舉行臺灣美食旅遊交流促進會
    中國江蘇網5月25日訊 5月21日,靖江·臺灣美食旅遊交流促進會舉行。臺灣旅遊考察團參觀考察了該市孤山風景區、西郊盆景園、牧城生態園、馬橋鎮孫家老宅、生祠麗園等景觀,體驗了靖江美食文化、長江文化、生態風光和精緻生活。靖江市領導趙葉、史驥濤、邵春寧等參加活動。
  • 臺灣一周侃:一個患了「失憶症」的臺當局
    近日,臺灣玉管處(玉山公園管理處)拒絕為百年前在拉庫拉庫溪流域遭日本人殺害的島內布農人興建紀念碑,卻允許十幾座日據時代後期,日本為紀念對抗布農人的所謂「殉職」警察,帶有日本觀點的「殉職」紀念碑赫然存在,引發島內眾怒,感嘆「臺灣彷佛患了歷史失憶症」。而815全臺大停電事件也再次印證了臺當局的「失憶」,蔡英文競選時曾打著「點亮臺灣」的口號,如今全臺竟出現大規模停電,曾經的承諾蕩然無存。
  • 臺網友:臺灣曾被日本荷蘭侵佔 但中國文化永不變
    臺灣「中央日報」評論指出,此舉一旦付諸實施,不僅將使臺灣學生的語文程度越來越差,也會使年輕世代對於中華文化更加疏遠。馬英九在臉書發文,直指臺當局在開時代倒車。有臺灣網友也質疑稱,「部分『臺灣人』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卻有著中國漢文化的節日與習俗」,「被荷蘭人和西班牙人佔領過,也沒在路上看到一堆白人;被日本殖民過,但沒有日本人的傳統神道教的信仰和天皇文化」。
  • 重現臺灣復古風情 火紅庶民美食廣場「大食代」
    由「新加坡Bread Talk集團」斥資重金打造的「FoodRepublic大食代美食廣場」,座落於臺灣繁華的百貨商圈,完整重現臺灣50年代的復古風情,營造出逛夜市的熱鬧氛圍,是臺灣當前最火紅的美食勝地,匯集多達90餘間的臺灣各地美食,想一嘗臺灣在地美食小吃的旅客,不用再東奔西跑,來趟「大食代」就可以一次美味嘗盡!
  • 2018臺灣大學生四川感知行活動在川舉行
    探秘文化巴蜀  在成都,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為同學們開講了一堂巴蜀文化講座,細說四川發展歷史、蜀地何稱天府以及川臺交流情緣,並專門介紹了「惠臺31條」,表示歡迎同學們到四川遊學發展。講座後,周敏謙還回答了同學們關心的四川環境治理、產業發展布局等問題。
  • 臺灣不夜城!全臺夜市大搜羅,跟我吃遍臺灣吧!
    就說臺灣是個不夜城,夜市可謂功不可沒,夜市起初是一個個流動小吃攤,隨著人流越多檔口聚集,逐漸發展成為夜市的格局,成了臺灣的特色文化。賣的東西基本上是沒有限制的,類別,主要是小吃,後來也有其他雜貨等等,更有遊戲攤,存了各種階層的臺灣人,入夜以後的聚腳點,故此來夜市,除了嘗到各種臺灣美食以外,也可以留意到臺灣地道的文化。位於臺中的逢甲夜市,範圍遍及逢甲路跟福星路是全臺最大夜市,也是名符其實的創新小吃實驗所,很多會計人口的經典小吃,例如帝君胡椒餅,大腸包小腸和章魚小丸子等等,也是在這邊發跡的。
  • 臺灣「政治美食」,擁抱藍綠都沒出路,還得學它
    臺灣有一個稱號叫「小吃島」,這即有讚揚臺灣地方小吃種類繁多,夜市豐富的意思,也有對臺灣很多人受不了底薪,創業做小吃攤的嘲諷。既然小吃資源豐富,那自然在很多方面,美食小吃就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臺灣將要舉行「九合一」選舉,而除了正常的攻防外,藍綠陣營也紛紛祭出了「美食小吃」,來昭顯自己接地氣與親民互動。這些美食也紛紛被冠上「政治美食」「口水小吃」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