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1月24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建信信託與胡潤研究院今日聯合發布《紮根實體經濟? 服務中國企業家——開啟家族信託2.0時代》2020中國家族財富可持續發展報告。這份80頁的專業報告對中國大陸地區資產5億元人民幣以上的超高淨值人群開展了專項研究,深入探討了他們對於家族財富管理與傳承的需求、「家族信託2.0時代」的解讀與期待,以及境內家族信託市場的展望等。
建信信託與胡潤研究院項目組在近半年內走訪了國內多個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對30位來自不同行業且資產在5億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家,以及13位來自經濟、金融以及法律領域的權威專家進行了專項「定性和定量」的調研,有了很多核心發現:
1. 97%的受訪超高淨值人群視「保障和傳承」為家族財富管理首要目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財富管理理念逐漸得到超高淨值群體的認同。當前投資環境下,中國超高淨值人群不再盲目追求資產價值的快速增長,「資產保護」意識正在增強,逐漸接受了與可承受風險相匹配的合理性收益。在國際形勢動蕩、跨境投資監管力度不減等綜合因素影響下,超高淨值人群對全球投資持更加理性的態度。
超過80%的受訪超高淨值個人曾布局了全球金融投資,其中有62%的人主要目的為分散風險。此外,為子女留學和生活早做籌備、企業國際化需要分別佔比38%和35%。
高達81%的受訪超高淨值人群選擇將銀行儲蓄作為金融投資產品中的基礎標配;股權投資、股票和基金越發受到青睞,表明受訪超高淨值個人在境內投資的風險承受能力逐步增強。不過,他們海外投資則較為謹慎,更傾向於在海外成熟金融市場持有現金。
2. 「規避風險」深入人心,「積極投資」有所降溫
相比去年超六成的超高淨值個人選擇「積極投資」的理念,今年僅有30%的超高淨值個人選擇這一理念;當下超高淨值人群資產管理的首要宗旨則是「規避風險」,有36%的人選擇「規避風險」作為當下資產管理的第一要務,較去年增加八成(根據《2020胡潤至尚優品——中國千萬富豪品牌傾向報告》)。從風險控制的角度考量,超高淨值人群更願意投資深耕多年、有資源積累的領域,偏重分散的投資組合管理。
3. 資產配置「投資中國」,文化傳承「回歸中國」
因國際形勢不穩定、中國資本市場持續開放,全球投資者持續提升對中國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等多重因素,全球華人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配置。值得注意的是,雖有高達80%以上的超高淨值個人進行了全球資產配置,但本次過半數的受訪超高淨值個人表示計劃收縮部分跨境業務。中國大陸成為資產配置版圖中的首要選擇,境外區域選擇主要為中國香港、美國、歐洲各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中國超高淨值人群尤其希望能統一家族的價值取向,這在本次調研中也得到印證。相較往年,本次受訪企業家更注重對社會的回饋,並且更關注其家族在較長經濟周期中的社會價值以及社會效應,這一現象在年長的超高淨值人群中尤為普遍。此外,「精神傳承」是他們在考慮設立家族信託時關注的重要因素之一,既注重「言傳身教」,同時又心懷家國天下。他們希望通過家族信託和慈善信託實現家族文化理念的傳承和回饋社會的願望,進而提高家族精神的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
4. 26%受訪者選擇家族信託作為家族資產管理工具
在財富管理模式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家族信託逐漸擔當起財富傳承生力軍的重任。值得注意的是,26%的超高淨值個人選擇家族信託作為管理家族資產的工具。
境內信託機構服務優勢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企業家財富來源及企業主營業務主要集中在境內時,境內資產由境內家族信託持有,更具「本土」優勢;第二,境內信託機構均屬接受嚴格金融監管的持牌機構,經營規範且風控體系完善,更有保障;第三,目前設立境外家族信託普遍面臨境內資產出境難、境外收益入境難、境外受託人時差及「文化」水土不服的溝通成本問題;第四,超高淨值人群配置海外資產著眼於分散風險,但無論將資產全部配置到哪個信託目的地,其資產均有可能面臨所在國的國別風險,從這個角度而言,設立境內家族信託隔離風險,進行財富管理有其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