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子刊:來迪派韋/索磷布韋治療HCV感染合併慢性腎病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0-06-28 來源:醫脈通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慢性C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慢性腎臟疾病(CKD)患者中比在普通人群中更為普遍,並與CKD的病情進展獨立相關。此外,與無HCV感染的患者相比,合併HCV感染的慢性腎病患者腎功能損傷速度加快,進展為終末期腎病的風險增加,透析時全因死亡風險增加。
幾種直接作用抗病毒藥物(DAAs)現已被批准用於治療HCV感染合併腎損害患者。然而,對於患有慢性腎病和晚期肝硬化的患者,由於肝毒性的風險,禁用包括蛋白酶抑制劑在內的DAA方案。對於這類患者,推薦的DAA療法是索磷布韋(sofosbuvir)聯合一種非結構蛋白5A(NS5A)抑制劑。索磷布韋是一種非結構蛋白5B(NS5B)抑制劑,可聯合利巴韋林、聯合/不聯合聚乙二醇幹擾素給藥,用於治療慢性HCV感染。索磷布韋(400mg)單藥和來迪派韋/索磷布韋(來迪派韋90mg/索磷布韋400mg)均被獲批用於治療Cockcroft-Gault公式法計算的肌酐清除率(CLcr)≥30 mL/min的慢性HCV感染者。
而GS-331007是嚴重腎功能損害或終末期腎病患者體內索磷布韋的主要代謝產物,在腎臟中清除。血漿中GS-331007暴露升高可導致腎功能受損。所以,索磷布韋在CKD患者中的安全性需進一步研究。
研究介紹
近日,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在線發表了一項2b期試驗結果,該研究旨在探究在未進行透析的1型或3型HCV感染合併4-5期CKD患者(CLcr ≤30ml/min)中,索磷布韋聯合利巴韋林或來迪派韋/索磷布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這是一項2b期、開放標籤、非隨機、多中心研究,在美國和紐西蘭同時開展。研究人員從10家醫院和臨床研究中心招募患者,患有1型或3型HCV感染,肌酐清除率≤30ml/min,且未進行透析的患者被納入研究當中。
在隊列1和2中,患者接受索磷布韋(隊列1:200mg;隊列2:400mg)聯合利巴韋林(200 mg)治療,每日一次,持續24周。在隊列3中,18名患者接受了來迪派韋/索磷布韋(來迪派韋90mg/索磷布韋400mg)治療,每日一次,持續12周。該研究的主要療效終點是治療結束12周後獲得持續病毒學應答(SVR12)的患者比例。
研究結果
在索磷布韋聯合利巴韋林治療隊列中,對32名患者進行了篩查,其中20名患者被納入研究(每個隊列10名患者)。在來迪派韋/索磷布韋隊列中,篩選了33名患者,其中18名患者被納入研究。
見表1,隊列1中10名患者中有4名(40%,95% CI 12–74)和隊列2中10名患者中有6名(60%,26-88)獲得了SVR12。隊列3中的所有18名患者均獲得了SVR12(100%,82-100)。
表1 各研究隊列治療期間和治療後的病毒學應答
不良事件的嚴重程度大多為輕度或中度。所有受試者中,最常報告的不良事件是頭痛(21%)、貧血(18%)和疲勞(16%)。8名受試者出現了嚴重不良事件,但沒有1例與治療相關。研究期間,未發現與治療相關的心臟不良事件,也沒有發現受試者超聲心動圖參數或肌酐清除率的臨床顯著改變。
結論
該研究表明,對於基因型1型HCV感染合併4-5期CKD且未進行透析的患者,為期12周的來迪派韋/索磷布韋治療是有效的。所有接受來迪派韋/索磷布韋治療的患者在治療的第8周均出現病毒學抑制,並達到SVR12(100%)。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Eric Lawitz, Charles S Landis, Steven L Flamm, et al. Sofosbuvir plus ribavirin and sofosbuvir plus ledipasvir in patients with genotype 1 or 3 hepatitis C virus and severe renal impairment a multicentre, phase 2b, non-randomised, open-label study. Lancet Gastroen Hepatol. https://doi.org/10.1016/S2468-1253(19)30417-0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