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有一個人的兩面,穿著防護服的護士長正面面對的是病毒、是戰場,她背面面對的是家庭、是牽掛。"在第七屆天下女人國際論壇的舞臺上,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於丹教授給大家展示了這樣一張照片。
背面的牽掛
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她內心放不下的牽掛,是留在家裡的孩子。在抗疫一線的女性是如此,家庭中的女性又面臨著什麼問題呢?於丹教授尖銳的指出:"家庭中在疫情當中大家最大的苦惱是什麼呢?不是沒有時光,而是沒有建立起來一個好的溝通方式。"
她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感染新冠的母親在匆匆留給20多歲女兒的紙條中寫到:"……做蛋糕的麵粉過期了,我拿走了,食品都有保質期的。一個人生活以後買小包裝的,東西歸類,免得自己不記得。家裡有的東西買重了,用不了浪費,別煩媽嘮叨,日子要精打細算的過。"而這是這位母親留給女兒最後的文字,她再也沒有嘮叨的機會了。
"如何能夠在平時讓一個已經成年的孩子意識到食品是有保質期的,不要最後作為遺言告訴他這件事呢?"於丹教授希望我們能夠思考,在家庭關係中,"缺的不是時光,是家庭教育準備不足,是親子之間缺乏有效暢通的溝通渠道。"
這是女性的背面面對的牽掛,是母親必須要做的思考。
正面的戰場
女性正面面對的戰場同樣面臨危機。於丹教授分享了幾組數據:
在應聘過程中將近60%的女性被問到過婚姻狀況和生育狀況,而男性只會被問不到20%,在應聘過程中,用人單位一定要了解女性的婚育狀況;
而在薪金報酬方面,職場女性的整體薪酬低於男性17%。在這個提倡男女同工同酬的時代,儘管女性背上粘著沉甸甸的牽掛和家庭中種種要處理的問題,但是在職場上她們依然很艱難;
疫情大環境下,今年畢業求職季,女大學生整容率卻同比增加10%。社會對於女性的評價標準,外貌佔據了很大的比重。
以上的數據都揭示了女性面臨的種種"危",但2020年依然發現了逆行而上的"她力量"。 疫情中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是這個時代逆行而上的力量;而最新的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女性創業者還依然在選擇在今年逆行而上,選擇創業。
最後,於丹表示,"願我們上半年停下來的時光讓我們真正遇見了靈魂,磨刀不誤砍柴工,女性不是歷史敘事的失語者和幕後人,怎麼樣直面挫折、擁抱挑戰,讓終身成長成為我們跟世界互融共通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