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事科學院一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19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發布軍事科學院一科研成果入選2月27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發布了
-
我校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淺談自然指數(Nature Index)與科研能力評價
作為自然指數一部分的68種期刊,佔湯森路透WOS資料庫中的總期刊數量少於1%,佔了自然科學引用的30%,調整後的82種期刊中,各學期組成如下:化學 20種,地學及環境學16種,生命科學40種,物理學19種。因為有的期刊涉及多學科,因此其總和數超過82種,最新的完整期刊列表及學科分組請參看其官方首頁(https://www.natureindex.com/faq#subjects)。
-
河南大學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新聞作者:中國雷射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國際學術期刊Nature子刊發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最新科研成果
8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在線發表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最新科學研究成果「Pyropia yezoensis genome reveals diverse mechanisms of carbon acquisition
-
入選「世界十大」!這4所985大學在科研上閃耀全球,有一所在西北
近些年,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國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也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我國高校的科研實力也在不斷增強。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年我國高校在全球高校當中的排名一直都在不斷上升,在科研上我國高校也不斷取得重大成果。
-
古脊椎所科研成果入選PLoS年度十大古脊椎動物發現
古脊椎所科研成果入選PLoS年度十大古脊椎動物發現 2016-10-31 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這一評選由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主辦,旨在將以「開放獲取(open access)」方式發表的,年度重要而有趣的古脊椎動物學研究介紹給公眾。 公共科學圖書館是美國的一家非營利性學術組織,致力於把世界上科學和醫學的文獻作為免費資源向公眾開放,該組織成立於2000年。
-
古脊椎所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中國古生物學會近日評選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科研團隊完成的十項成果入選,反映了我國古生物學者在各個分支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
-
河南大學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河南大學申懷彬教授、李林松教授、杜祖亮教授等人和中國科技大學張振宇教授的科研成果《兼具高亮度和高效率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成功入選。
-
上理工科研成果入選全球30項光學重大進展
然而,在莊松林院士的領導下,上理工詹其文教授帶領的納米光子學團隊歷時2年,創造性地將這兩個領域 「合二為一」,首次從理論到實驗展示了具有時空渦旋相位並攜帶光子橫向軌道角動量的新型光場,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光子軌道角動量自由度,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光學頂尖期刊《自然-光子學》上,並成功入選美國光學學會(OSA)評選的2020年度全球30項光學重大進展。
-
...德明教授研究團隊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王德明教授研究團隊的科研成果「亞洲最古老、泥盆紀面積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最早的根座型根系」入選「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森林最早出現在泥盆紀,之後遍布陸地並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環境。
-
上理工科研成果入選全球30項光學重大進展
上理工科研成果入選全球30項光學重大進展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周雲 2021-01-1312:38 在上海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的實驗室,有兩張實驗常用的高精度隔振平臺,它們一個服務於超快脈衝光領域,一個服務於空間光場調控領域,在光子軌道角動量研究中,這是兩個「各自為政」的研究方向。
-
這家國家級科研院所今天直播啦
這家國家級科研院所今天直播啦 2020-05-24 0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研成果 | 生醫工系近期科研成果一覽
近期,生醫工系在科研產出方面碩果纍纍跟隨本文來一覽科研風採吧
-
中科院上海分院兩項科研成果入選「2018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近日,河南這所高校最新科研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主要發表重要的、原創性強的物理研究成果。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擁有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河南省光伏材料重點實驗室、光電子技術及先進位造河南省工程實驗室和河南省紅外材料光譜測量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平臺。學院擁有教學科研用房建築面積2.6萬平方米,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現代化的教學和科研儀器設備。
-
科研院所的招生情況知多少?你考研會選科研院所嗎?
▲來源:中國科學院大學官網2、另一種獨立研究院所是直屬國家各部委的,主要是為本部委和所屬行業提供科研成果,同時也利用自身成熟而豐富的科研資源為本行業培養研究人才。它們在向所屬省市政府和相關單位提供科研成果的同時,也為各自領域培養後續的研究力量,如北京市首都兒科研究所、廣西民族醫藥研究所等。讀研有什麼不同?
-
...理工大學信通學院李培華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
大連理工大學信通學院李培華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被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2020-06-24 0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光學領域颳起光子「颶風」 上理工科研成果入選OSA全球30項光學...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13日電 (許婧)在莊松林院士的領導下,上海理工大學詹其文教授帶領的納米光子學團隊歷時2年,創造性地將超快脈衝光領域和空間光場調控領域「合二為一」,首次從理論到實驗展示了具有時空渦旋相位並攜帶光子橫向軌道角動量的新型光場,開創了一個全新的光子軌道角動量自由度,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光學頂尖期刊
-
「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發布 北京位居全球科研城市首位
2020年9月19日,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創始人戴維·斯文班克斯(David Swinbanks)在中關村論壇發布了「自然指數-科研城市2020」最新數據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