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機器人上菜 吃貨驚呆了
▲客人端走菜品後,摸摸機器人的頭,它便會沿著環形軌道走回原點。
機器人傳菜員只能依靠底盤的輪子沿著黑色感應磁條行走。
讓機器人給你端菜送水,還會說萌話,這是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嗎?不!最近,位於廣州市白雲區松洲街的一家火鍋店就請來了兩位機器人朋友,既能傳菜又能說話賣萌,吸引了大量市民前來就餐,一起圍觀機器人的呆萌服務。一時間,火鍋店人氣暴漲,相比之前,周末的營業額足足翻了一番。
傳菜機器人「愛賣萌」
「哎呀,你擋住我啦,請讓一下,我很忙噠!」記者一走進輝記潮汕牛肉火鍋店,就被一個略帶「囂張」的聲音吸引住。聲音來自店裡的傳菜機器人,圓滾滾的頭,顯示屏上冒著兩個紅心,胖乎乎的身子,手臂保持前伸,端著不鏽鋼餐盤。
火鍋店老闆梁靠玲告訴記者,當機器人被人或桌子擋住時,便會自動「剎車」,並發出「要求讓路」的提醒。而且,機器人身高1.2米,純銀色的外形,就算是被小朋友擋住,也能輕易識別,不至於「撞車」,人一走開,機器人就繼續前行。
火鍋店的服務員模仿電影《澳門風雲》,給其中一個機器人起名「傻強」。客人點完菜後,服務員站在後廚窗口,將菜品放在「傻強」身前的餐盤上,並按下遙控器上相對應的桌號,接下來的事就全交給「傻強」啦。
「傻強」端著菜走到餐桌前,穩穩地停在地面的定位條上,發出提醒:「您好,您點的菜給您送來了,請您自己端一下。沒什麼需要請摸摸我的頭,讓我回去工作吧!」客人端走菜品,摸摸它的頭,它便沿著環形軌道走回原點。「軌道其實就是黑色膠帶,如果磨損了,去五金店買來換上,十分方便。」梁靠玲說。
晚餐時間,兩位媽媽帶著小朋友們來吃火鍋。機器人還未走到餐桌前,小朋友們已經按捺不住,跑到機器人身邊左瞧右瞧。機器人人氣爆棚,不少吃貨來看稀奇,「特別是周末,很多人帶著老人、小孩過來看新鮮,相比機器人沒來時,營業額翻了一番。」梁靠玲說,機器人加盟餐廳確實提升了人氣。
有時候「傻強」也會「耍些小脾氣」。「前幾天地面上的感應磁條失靈了,『傻強』就圍繞黑色膠帶一圈一圈的打轉,數次經過設定的臺座前都不停下來,工作人員出手才讓它停了下來。」梁靠玲說。
機器人當傳菜員省人力又賺人氣
為何要請機器人呢?梁靠玲表示,當初自己對啟用機器人服務員也頗有顧慮,之所以能下定決心,也是因為服務員出現了用工荒。「今年年前招了6個服務員,過年回來只剩下了1人。當時沒有辦法招到合適的人,就想到了機器人服務員。」梁靠玲說。
記者了解到,在松洲街這一帶有多家餐飲店鋪,競爭激烈。「使用機器人是一種自我推銷與差異化經營,可以增加與顧客間的互動。目前,機器人傳菜員帶來了不少人氣,有了人氣,才有生意。」梁靠玲說。
梁靠玲還為記者算了一筆帳,一個機器人價格是7萬元,一位服務員年薪在3.5萬元左右,一個機器人代替一位傳菜的服務員,兩年以後,就能比聘請服務員更加划算。「每個機器人充電4小時就能工作8小時,用不到1度電,比起服務員的工作餐,便宜得多,而且還不要加班費。」梁靠玲說。
「不過,機器人有一點不方便的,就是不敢讓它端熱菜或湯水,怕一不小心燙傷小朋友。」對此,機器人公司回應說,目前的傳菜機器人適用於火鍋店、西餐廳等提供大量冷菜的餐廳,一次可端起10公斤重的菜品,主要出於安全考慮,不建議傳送熱菜。此外,機器人在防震性能上還有提升空間。
機器人身上裝了十多個傳感器
記者了解到,該火鍋店的兩個傳菜機器人來自崑山某機器人公司,除此之外,該公司還生產炒菜機器人、迎賓機器人等一系列餐飲服務機器人,並於去年在廣州成立了子公司——廣州互米機器人有限公司,主攻華南市場,推動中國機器人在餐飲行業的應用。
昨日,記者聯繫到該公司銷售總監林卓暘,他向記者揭秘了機器人「傻強」的工作原理。「通過遙控器控制,機器人就可沿著制定好的路線,端盤送餐到指定餐桌號。在工作中,它則依靠全身10多個傳感器來進行識別判斷。例如地面上貼上黑色膠帶,它就可依靠底座上的傳感器對地面色差進行判斷,從而確定行走路線。頭部也有傳感器,當顧客摸一下它的腦袋,它就可感應到,立刻轉身離開。」
林卓暘表示,店家還可根據需要通過預先錄製的語音,輸入機器人系統。這樣,機器人就可以用各種方言或外語,與顧客進行「人機互動」。
林卓暘還告訴記者,公司還開發出了炒菜機器人、迎賓機器人、點餐機器人。例如炒菜機器人,通過程序的設定,機器人便會根據不同的菜品進行操作,出廠時就設有200道菜品的炒菜程序,店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自行增設。「我們是把炒菜程序進行分解,操作時,工作人員只需投入不同的食材和佐料,然後設定菜品程序,機器人便可根據不同菜品烹製要求,自動控制火候、時間、油量、翻炒程度等。」林卓暘說。(肖桂來 方洽旋 潘國銳 蘇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