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大刀所向無敵?老八路:全是胡謅,一個排讓一個班全殲

2020-12-07 DS風清

從1937年爆發抗日戰爭以來,許多熟悉的歌曲湧上心頭,比如一首《大刀進行曲》,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表達了我國士兵的奮勇殺敵的決心,也激勵了眾多將士無所畏懼。在當時每人背一把大刀成為了我軍士兵的標配,也烙上了深深的歷史記號。

美軍大刀隊

在很多的抗日影視劇中,大刀一直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於大刀比刺刀更加適合近距離肉搏戰,所以一直被外界一度推崇極高。但在當時使用大刀真的能夠一往無前麼?有一名老八路稱這只是外界對大刀的神話,當時使用大刀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上了戰場並不能有效地壓制敵人,很有可能被使用刺刀的日軍反壓制。

八路軍士兵訓練刺刀

有的網友要問了,為什麼使用刺刀的日軍要比使用大刀的中國軍隊強呢?就連被封為戰勝的李團長也說小鬼子的刺刀術還是不容小覷的,因為進入中國戰場的日軍都是經過數年訓練之後被選拔出來的,每天都會進行刺殺練習。而我軍士兵都是匆忙上戰場的,訓練時間極為短暫。這就導致了肉搏戰的時候日軍士兵能夠迅速地掌握主動權。我軍每殺死一名日軍士兵,需要付出三個甚至是四個之多的士兵。使用大刀還需要有一定的力量和武術功底,不然和自殺沒有太大的區別。有一次甚至被日軍一個班屠殺了我軍一個排的士兵。

日軍刺刀隊

當時為何我軍不使用刺刀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當時我軍並沒有刺刀,因為當時的技術並不發達,對鋼材也有著極大的要求,普通的鋼材並不能滿足製造刺刀的要求。再加上還需要過硬的加工技術,比如說單單是刺刀上的一條血槽就需要很強的技術水平。據悉當時我軍裝備四千多支步槍中,僅僅有一百多把刺刀,可見刺刀在當時也是非常罕見的。

肉搏戰

從大局上抗日戰爭時期,即使配備了大刀也沒有太大的用處。隨著後來的形勢向好的方向發展,我軍士兵的裝備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在1939年以後很少能在戰場上見到士兵使用大刀和敵人進行肉搏。當時美軍為何不和敵人進行肉搏呢?因為其除了裝備了步槍還裝備了手槍,對於生命至上的美軍來說,能用手槍是絕對不會用刺刀和敵人進行肉搏的。

相關焦點

  • 一個師一個團,一個營,一個連,一個排,一個班,各是多少人?
    我相信看我們軍類的朋友有一部分是沒有當過兵,並不知道部隊的一些建制,以前有個朋友問「學校讀書的時候一個班是五十個人,部隊的一個班是不是也是五十個人」其實軍隊和學校完全兩碼事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普及下軍隊各個機構的人員分配。
  • 亞美尼亞5分鐘全殲一個加強連
    5分鐘全殲1個加強連,亞美尼亞情報部門立功,打贏漂亮伏擊戰。亞塞拜然特種兵橫屍荒野,亞美尼亞無一人傷亡,贏得大勝。俄羅斯塔斯社10月15日最新消息,亞美尼亞軍隊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成功地實施了一次伏擊戰,僅僅用時5分鐘就全殲了亞塞拜然的一個加強連。
  • 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被全殲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美軍王牌部隊,卻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畔,被我所在的志願軍第27軍「包了餃子」,徹底、乾淨、全部殲滅。那麼這個奇蹟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左顧右盼,原來朝鮮的新義州市就在對岸,同我國安東市只一江之隔,一切清晰可見,街上行人川流不息,車水馬龍,一排排樓房坐落得別致有序,被霞光映出金黃色的輪廓,倒映在江中,就像一幅優美的風景畫……突然,遠處高空傳來了飛機的轟鳴聲,我看清了,約有100多架美國轟炸機和噴氣式戰鬥機,有規則地在上空排了好幾層,鋪天蓋地地由南向北急速飛來,馬達聲響徹天空,震撼大地。
  • 建軍節,老照片、老物件回望冀東大地抗戰烽煙
    冀東,曾經作為一個正式的行政區域,來源於解放前的河北省冀東道公署。包括當今的唐山、秦皇島,天津東部、北部的寧河、寶坻、薊州,廊坊北部的三河、香河、大廠,北京東部的通州、順義、平谷、密雲等地。今天《抗日烽火在冀東燃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690多幅圖片和322件文物將14年冀東抗戰歷史娓娓道來。真實反映了1933年《塘沽協定》之後,冀東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孤懸敵後、浴血奮戰,抗日武裝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集小勝為大勝,抗日根據地不斷發展壯大,終於發展成為全國十九個較大根據地之一的光輝歷程。
  • 班排連營團旅師軍一級不漏都當過
    在新中國一千多位開國將軍中,有這樣一位奇特的將軍:他13歲參加紅軍,15歲當班長,16歲當排長,17歲當連長,19歲晉升團長……班、排、連、營、團、旅、師、軍各級無一缺漏,直至成為大軍區司令員。1917年12月23日,王誠漢出生在湖北省黃安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紅一軍副軍長徐向前率部進駐河口鎮,年僅13歲的王誠漢報名參加了紅軍,從此投身於革命事業。第二年夏天,王誠漢首次參加戰鬥,就生擒了一個遠比自己高大強壯的反動民團分子,這令他深受鼓舞。
  • 明朝10萬大軍竟被韓國百人小隊全殲?不愧是創造宇宙的民族!
    10萬明朝大軍VS100多韓國老百姓 最後結果:10萬大軍全滅,韓國人傷亡不到一半,比率高達 2000:1  ——韓國人威風凜凜的太子,遼東也是他們的。    ——這就是我大明朝的十萬大軍,沒有統一的服裝,沒有盾牌,甚至連杆紅櫻槍都沒有,只有大刀。
  • 正軍職抗美援朝老兵耍清川去世:曾指揮幹掉美軍一個加強連
    法晚·觀海解局記者梳理發現,這位老兵18歲就入伍,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而且在一次爭奪高地的戰鬥中,作為指揮員的他乾淨利落地吃掉了美軍一個加強連,榮獲二等功。烈士生前所在的四班,也被命名為「一級英雄班」。 作為老團長,也是該戰鬥的指揮員,耍清川老人得知後輩戰友認親的事情後很激動。他說:「一定不要忘記烈士的事跡,繼承發揚光榮傳統,做好倪祥明烈士的傳人和343團戰友的代表啊!」他還囑咐瀋陽籍的老戰友們,一定要代替自己給親人掃墓、獻花圈。
  • 全殲美軍「北極熊團」
    圖片由作者提供「滴滴答答」……電報聲穿越朝鮮戰場,將一份重大消息傳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新興裡南逃敵,為27軍冬拂曉全殲於新垈裡、後浦一線,大部分被殲斃,俘150餘。汽車、坦克全部繳獲。」彭老總拿著這份來自志願軍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的電報興奮地說:全殲美軍一個整團,應該嘉獎第9兵團、嘉獎第27軍。與此同時,戰鬥捷報飛進中南海,擺在毛澤東的辦公桌上。
  • 志願軍一個連為搶衣服突然襲擊,佔領美軍指揮所,全殲敵軍三千多
    第27軍第80師第239團4連發起進攻後,在1200高地山腰時,發現有幾頂帳篷內大約有一個排的美軍正在呼呼睡大覺,在不遠處還有一座大房子,邊上還有警衛。當時天寒地凍,氣溫零下30度左右,4連戰士本來就凍得夠嗆,早就求戰心切。
  • 葉羅麗測試:選一個你最喜歡的仙子,測你的智商在班上能排第幾?
    葉羅麗測試:選一個你最喜歡的仙子,測你的智商在班上能排第幾?《精靈夢葉羅麗》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動漫,裡面緊扣人心的故事情節和美麗可愛的仙子們,讓許多小夥伴非常著迷。下面跟我一起來做一個葉羅麗測試吧,選一個你最喜歡的仙子,測你的智商在班上能排第幾?A.B.C.D.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新興裡戰鬥模範連,全殲「北極熊團」
    新興裡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場戰役,創造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以劣勢裝備全殲現代化裝備美軍1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 據媒體報導,當時還差點鬧了一個笑話:跟在4連後面的3營通訊班長張積慶在收繳戰利品時,把牆上的「北極熊團旗」一把拽下來,打算把它當蒸籠布使用。還好翻譯劉光銳認出此旗,最後才由3營營長畢序陽上交團部,從此成為中國人民志願軍赫赫軍功的最好證明。
  • 唐駁虎:58年後印軍又到加勒萬河谷,忘了上次被全殲的教訓?
    每個據點多則兩個排,少則1個班,兵力高度分散,獨立據守。利於中國軍隊各個擊破。考爾最早下令「向前推進」的行動中,就包括派一支巡邏隊溯加勒萬河而上,以設立一個控制薩木崇嶺的哨所。第7連加強75無坐力炮2門、重機槍1挺、噴火器6具,工兵1個班,由東向西實施主攻;第9連(欠第2排)第3排加強75無坐炮1門、重機槍2挺、噴火器2具,工兵1個組,與第7連並肩作戰;另以第1排由北向南攻擊,切斷印軍逃路
  • 滇緬之戰簡介,說一說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鐵血遠徵
    至此,中印緬公路完全打通,中國遠徵軍班師回國。 1943年10月,揭開了緬北滇西反攻的戰幕。 中國遠徵軍入緬抗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重要篇章,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歷史地位
  • 戰地記者為你講述親歷戰爭史:美軍「北極熊團」是怎樣被全殲的
    中宏網山東10月23日電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中,一次成建制的全殲美軍「北極熊團」是個奇蹟。因為這個本是美軍陸戰七師的31團,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入侵俄國西伯利亞戰功顯赫獲此殊榮。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美軍王牌部隊,卻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的長津湖畔,被我所在的志願軍第27軍「包了餃子」,徹底、乾淨、全部殲滅。那麼這個奇蹟是怎樣得來的呢?
  • 清華大學最牛的三個班:一個智班兩個姚班,還有新設立的一個班
    提起清華大學,不能不提到姚班和智班。這兩個班匯集了清華一部分頂級精英,他們不一定是高考狀元,但一定是全國最優秀的學生。 2020級的智班有29名學生。姚班又稱「計算機科學實驗班」,今年分成兩個班,姚一班有23人,姚二班有24人。
  • 2014級2班:高考目標「2、4、全」
    何華 華叔的夢想 2014級2班:高考目標「2、4、全」 如今華叔給自己帶的2班定了一個高考目標:20人以上考上「985」,40人以上考上「211」,全部都上一本,簡稱「2、4、全」。  何等宏偉的目標!它來源於三十多年的教育沉澱!風華十餘上講臺  時勢造英雄,特殊的年代成全了風華正茂的教師華哥。他高中畢業就報考了師範,不滿二十歲就走上工作崗位。
  • 渝菜大刀燒白製作標準出爐 名菜怎樣「煉」成的
    龍大江於是不停地調試,換食材實驗,但加長版的燒白一個多月始終無法端出來見客。而做實驗失敗的燒白扔了又可惜,於是就每天都端給餐廳的工作人員內部消化。結果,連續一個月天天吃又肥又膩的燒白,把所有工作人員都吃膩了,到後來,許多服務員聞到蒸燒白的氣味就開始反胃,賭咒發誓再也不吃。
  • 詹大南:毛主席九次點名,全殲「北極熊團」,培養了一個安徽狀元
    沈成然很適應也很崇拜詹大南將軍的樸實作風,還回憶起前一年自己見將軍時被「強迫」把西瓜的紅全啃完的事。那一年,沈成然剛剛以安徽省文科高考第一名的成績從金寨一中考入北京大學,他是詹大南將軍資助的50多貧困學生中當前成績最優秀的一個。
  • 抗日戰爭騰衝反擊戰,日軍兵力嚴重不足,國軍為何卻傷亡慘重?
    1944年5月,由於抗日戰爭局勢發生變化, 國軍部隊開始對日軍據點發起反攻,衛立煌率領的滇西遠徵軍奉命強渡怒江,協同民國駐印軍夾擊緬北日軍。衛立煌下令由霍揆章第二十集團軍負責渡河作戰,周福成第五十三軍一馬當先突破日軍高黎貢山防線,打通了前往騰衝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