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校長就是一個好學校,校長是一校之魂。一個好校長應把辦出有特色的學校作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強烈的責任心,高度的責任感,永不放棄的執著,笑對人生的自信,這是校長必備的素質。他首先應該具有人格魅力,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正確的教育思想,高雅的美感形象,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其次應該具有淵博的理論與實踐知識,不斷學習,不斷完善,不斷進取,敢於進取,敢於創新,敢於實踐。
一、先進的辦學思想是學校發展的靈魂
在一個學校管理過程中,既體現了校長的辦學思想、管理水平和決策能力,同時也體現了校長實績。校長要把自己的辦學理念、辦學方針貫穿於學校的日常管理活動中去,把自己的辦學理念傳遞給每一個教職工,形成共同的辦學主張,把自己的辦學方針變為全體教師的自覺行動。校長在辦學過程,應努力追求「四個一流」的辦學目標,即一流的師資、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質量,其次校長應把教育目標定位於「三個成」;讓每個學生都能「成人」、「成功」、「成材」。其中「成人」是育人的基礎,學校教育首先要把學生培養成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成功」是育人的關鍵,「成功」是學生前進的動力,是自我價值的逐步實現,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引導學生一步步走向成功;「成才」是育人的歸宿,「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學校應「不拘一格育人才」,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校長應把學校教育發展思路體現在「三個著」:「著眼創新」、「著眼基礎」、「著眼內化」。其中「創新」是我們教育的著眼點,學生的發展要以創新為終極目標,但創新不是好高騖遠,而必須夯實基礎,把創新的種子根植於厚實的土壤中,而「內化」是學生素質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激發學生主體精神的最佳途徑,它是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消化、組合、融合貫通的過程。要使學校跨越式發展,其中重要的一條是強化學校管理的全員意識、全面意識、全程意識和責任意識。校長要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建立具有學校特色的內部管理和運行機制,每月對教師工作進行一次科學、公正的評價,以此對教師各項工作進行監控。學校對教研組長,教研組長對教師,少先隊輔導員對班主任,形成管理的整體合力,增大學校管理的力度,消滅了管理中的盲點,為學校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保證。
二、師資隊伍建設是學校發展的關鍵
師資是教育的脊梁,師資隊伍建設是是學校發展的關鍵。學校應該成為師資隊伍成長提高的基礎,帶出一支好的教師隊伍是校長的責任。在師資隊伍建設中,校長首先要狠抓師德教育,採取制度激勵等手段,使全體教師具備「樂教善教,傾注愛心育英才」的奉獻精神。其次要通過自我培訓,苦練教師內功,以老帶新「結對子」、實踐鍛鍊「壓擔子」勤學苦練「厚底子」、更上層樓「架梯子」、競賽比武「搭臺子」等形式,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逐步形成骨幹教師梯隊。此外,校長還應按照「合格教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名師」的崗位成才要求培養教師,為教師的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創造優越的條件,鼓勵骨幹教師敢當領頭雁,敢於一馬當先。校長應改過去唯分是舉,以分取人的單一評價標準,建立了多元化的發展性評價標準:對教師的評價不僅包括教育教學的實績,還包括師德情況、教學教研能力、各項制度遵守情況、團結協作等方面的內容。在評價方式上改變單一的學校定性評價考核的辦法,代之以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平時考核與期終考核相結合,極大地調動每一位教師的自主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校長還應在實施「名師工程」上加大力度,採用激勵機制,使教師確立具有個性的地位意識、競爭意識、超前意識、精品意識,積極承擔學校的教科研課題的研究與實踐,不僅要上好每一節教改實驗課,更重要的是把日常的每一節課都上成一節精品課,不斷超越自我,鼓勵形成自己特色的牌子,在教育科研中勇當本學科探索研究的帶頭人,逐步壯大名優教師隊伍。
三、開展教育科研是學校發展的引擎
學校教育科研承擔著為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的重任,大量成功的事實證明,開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質量、開發教師自身業務潛能的有效途徑,廣大教師掌握教育科研能力,就意味著教師生產力的解放。面對素質教育,教育科研越來越顯示其突出的作用。校長應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向教育科研要質量」的教改思路。在教科研工作的管理與考核上動真格、重實效,營造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圍。校長樹立「科研為先」、「科研興教」的意識,把學校教科研工作當作「一把手」工程來抓,從而帶動學生教育教學的全面深入的開展。校長要「沉」下去,走近教師、走近學生、走進課堂、走進教材,要經常深入到教學第一互聽課、評課,經常翻閱教師的備課和學生的作業,經常召開不同形式的師生座談會,利用適當場合與教師個別談話,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特別要傾聽教師對教學的意見或建議以及學生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商討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四、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
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教師是育人的人,管理學校應「以人為本」。以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為出發點,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準則。學校應創設和諧寬鬆的育人環境,校長要注意和學會做教師的思想工作,積極構建新形勢下教師思想工作的方法和策略,堅持以「教師為本」的則,尊重教師人格,關注並促進教師發展,了解教師的心理需求,同時積極引導教師高層次發展,幫助其實現自身價值。在教育教學管理中,學校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就是要按照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開展教育示波管 活動,讓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依其原本,保其完善,助其發展,應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終身發展,要以開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目標。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的指導者,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自行獲取知識的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成為創設環境、喚醒情感的激發者。唯其如此,我們才通過課堂這,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明創造的能力。特別要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更要採取以老帶新,定師帶徒,包教包學,實行師與師比,看誰不保守,徒與徒比,看誰虛心好學進步快。積極推薦青年教師參加市、區優質課賽講,創造機會講市、區級公開課、研究課、觀摩課。對基本功紮實、樂於奉獻的青年教師委以重任,讓其擔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對有能力跟班上的教師儘量創造條件跟班上,不斷樹立青年教師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青年教師採取當眾說玉,樹立威信;私下指瑕,激勵前進。
先進的辦學思想,良好的教師隊伍,「科研興校」的方略,堅持以人為本的用人機制是校長辦好學校的基礎,也是學校各項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