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陪孩子成長的每一刻 做不後悔的父母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周國平有寫日記的習慣。女兒啾啾出生後,成了他日記裡的主角。因為女兒成了他生活裡的主角。周國平情不自禁地記下女兒的一點一滴表現。

  周國平說,孩子年幼的這一段奇妙時光,是他以及孩子的寶貴財富。孩子年幼尚不懂得欣賞和收藏它們,而到了懂得的年紀,它們早已散失了。女兒長大後,把這一份年幼時光的記錄交給她,她會多麼欣喜啊。天下父母能給孩子的禮物,不可能有比這更貴重的了。

  素質是薰陶出來的

  周國平沒有特意教女兒認字,但啾啾5歲時已認識不少字了。啾啾認字大約有幾個途徑,一是,平時開車外出,她喜歡讀路旁商店的招牌,有不認識的字就問父母。二是,她看著歌譜彈鋼琴,開始時大部分字不認得,慢慢就對上了。三是,看有字幕的動畫片,由聽臺詞而認識了字。四是,看媽媽給她念過的書,連猜帶蒙,認字越來越多。

  由此周國平看到,幼兒的認字能力是一種潛能,只要給予合適的環境,便會自然地展現和生長。也就是說,認字應該是一個輕鬆的過程,根本不需要強行灌輸。

  周國平的家,最多的東西是書。周國平和妻子的日常生活就是看書。他們幾乎不看電視。除了收發郵件,他們都基本不上網。在這樣的氛圍中,啾啾從小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看書和學習,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周國平不給啾啾報任何課外班,也不操心她的功課,但啾啾的學習成績很好,並不費力。她的班主任多次問周國平:「你們是怎麼教的?」周國平想,沒怎麼教呀,大約是得益於薰陶吧。可見只要真正注重素質的培養,應試會是相當輕鬆的事。

  周國平深信,薰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質是薰陶出來的,當然,薰陶並不限於家庭的影響。事實上,養成了閱讀的習慣,也就開闢了薰陶的新來源,能夠從好書中受到薰陶,這是良性循環,就像那些音樂家的孩子,在受到父母的薰陶後,又從音樂中受到了進一步的薰陶。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啾啾四歲時,周國平就經常和她聊天了。啾啾也喜歡和父親聊,因為周國平比較注意傾聽,順應她,在順應中引出和展開話題。

  一天,周國平和女兒聊天。啾啾問:「我們聊什麼呢?」周國平說:「隨便聊吧。」周國平問她幼兒園的事,是不是也和小朋友聊天。啾啾說,他們不聊天,而是說悄悄話。周國平問:「你到過哪些地方?」她舉出成都、昆明、麗江等地。周國平說:「有些地方你很小的時候去過,你不記得了。」她說:「那像做夢。我還去過哪些地方呢?」周國平答:「你才四個月時,還去過海南島。」啾啾一聽,立刻繪聲繪色地說起了從媽媽那裡聽來的當年趣事。

  啾啾讀小學一二年級時,周國平常帶她到陶然亭公園,邊散步邊聊天。在公園裡,啾啾常常觸景生情,發表議論。有一次他們來到陶然亭和慈悲庵。啾啾聽說公園是因此命名的,得意地說:「我們到陶然亭的肚子裡了。」

  公園裡,一群老人在玩孩子的集體遊戲,她評論:「老人幼兒園,不倫不類。」

  周國平與女兒聊天,常洋溢著幸福之感,因為他始終認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當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他認為,朋友式的關係有兩個顯著特徵,一是獨立,二是平等。

  獨立,就是把孩子視為一個靈魂,一個正在成形的獨立的人格,不但愛他疼他,而且給予信任和尊重。當然,父母自己也是獨立的靈魂。

  既然都是獨立的靈魂,彼此的關係就應該是平等的。平等尤其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親子之間要有商量的氣氛。凡屬孩子自己的事情,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橫加幹涉,而是懷著愛心加以關注,以平等的態度進行商量。當孩子具備一定的理解力時,家庭的事務,父母自己的事情,也不妨根據情況適當地徵求孩子的意見,使其有參與感和被信任感。另一方面,親子之間要有交流的氣氛,經常聊天和談心,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在自願的前提下,分擔孩子的憂愁,共享雙方的喜樂,溝通彼此的心靈。

  做孩子的朋友不易,讓孩子也肯把自己當朋友更難。多少孩子有了心事,首先要瞞的人是父母,有了知心話,最不想告訴的人也是父母。周國平表示,他會堅持把女兒當朋友那樣對待,相信她以後也一定會滿意地說:「我有一個最開明的老爸。」

  做不後悔的父母

  孩子擁有活潑的心智,關注的對象是全方位的,會對各種現象發問、思索和發表見解。周國平說:「我深感童言有真知,從女兒那裡受到的啟發絕不亞於我給她的幫助。在智力的層面上,父母和孩子之間決非單向傳授的關係,而是一個充滿樂趣的互動過程。」

  當孩子長大時,許多父母都後悔當初沒有記錄孩子幼時的言行,因為在孩子幼小時,只知道忙於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太少,那一段光陰沒有留下什麼痕跡,現在回憶起來,只有一鱗半爪的印象,少得可憐。周國平認為,他是幸運的,他為孩子保留了一份幼時生涯的儘可能完整的記錄。

  周國平誠懇地說,一切正在和將要做幼兒的父母,你們還來得及。為了做不後悔的父母,請你們珍惜生命中這一段無比寶貴的時光。你們可以對任何人吝惜你們的時間,唯獨對孩子不要吝惜。在你們的各項榮耀或平凡的職務之中,請添加最榮耀也最平凡的一項,就是做孩子的秘書。盡你們的力量記錄孩子在生長中的可愛表現,能記多少是多少,孩子將來一定會感謝你們的。(遠方)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少年派》中的教育思考:好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父母與孩子既是一輩子的牽絆,有時也是冤家,最近火爆的青春偶像劇《少年派》中,編劇六六開始聚焦少年的成長與煩惱,劇中穿插了很多值得玩味的教育思考,比如中年老母親與青春期孩子之間的矛盾、如何同孩子談人生,家長如何同孩子一起成長,等等問題。
  • 七點早課堂-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且行且珍惜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且行且珍惜。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的愛是為了分離,孩子終有一天會離開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可是你曾經為了要不停的給他洗手而煩惱透了,是不是在他褪去童聲後卻特別地懷念他曾奶聲奶氣的聲音,可是他以前撒嬌的時候你卻很不受用。 是不是當孩子上學之後,你特別懷念他黏在你身邊的日子。可是以前你卻總在想,他要什麼時候才能夠去上學?其實我們都能明白,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錯過就不會再有了。
  • 重溫《奇蹟男孩》:父母的成長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弟弟是太陽,父母是地球,女兒是月亮」奧吉的特殊情況,使得家裡的所有人都圍著他轉。母親更是為了奧吉,放棄了自己的碩士學位,安心的在家照顧奧吉,輔導他的科學課。父親則是每天忙於工作,能陪維婭的只有家裡的狗狗黛西。
  • 我們陪你一起成長
    所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沒事時翻翻書,沒事時練練字,沒事時寫寫畫畫,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好的成績靠自己平時的日積月累,不是一兩天就能達到,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別再該努力的時候選擇安逸,請珍惜當下。每個人都不容易,要學會感恩!
  • 珍惜時間,別浪費時間做註定後悔的事!
    不要到那時在為沒有珍惜壯年而悔恨。」一位西方哲人在這裡肯定了生命的價值,也勸告我們不要浪費人生於註定會後悔的事情上。因為人生對每個人來說都只有一世,你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會再重來。「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古往今來,有很多名人都勸誡我們要珍惜大好時光。不要隨便把時間浪費在沒有意義的事情上去。
  • 陪孩子寫作業到崩潰,那都是自找的,還影響孩子的成長
    文/婷媽很多家長陪孩子做作業到晚上十一二點,當然出發點是好的,希望孩子的學習能跟上進度。但是,因為每次都是家長提醒孩子要做家庭作業,每次都是由家長陪同,孩子自己其實並沒有從主觀意識上認識到為什麼要做作業,以及怎麼高效完成作業。因為每一次都是家長要求的,似乎作業是家長的工作。很多家長說,陪孩子寫作業讓人崩潰。我想說:那是自找的。
  • 陪你一起成長哦
    2020年12月28日語文補課同學:1沈子涵2桂志毅3沈重陽4楊沐晗5宋雨彤6胡若曦7黃梓暄原創作文小片段:陪你一起成長 沈重陽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有許多人會陪我們一起成長,陪我們一起經歷風風雨雨,陪我們渡過一個又一個困難
  • 媒體發親情計算題:你陪父母的時間有多少
    「我曾經做過統計,僅那1.5公斤的手錘,在一天的勞動中,父親要將它舉起1萬下,而落下時同樣需要用力,這還不包括掄大錘和翻滾石頭所花的力氣。但父親堅持了下來,靠這手藝養活了全家。」  「2002年我考大學那年,父親被查出來肝癌晚期,為了不影響我考學,他瞞著我好幾個月。高考結束我回到家裡,直到父親在最後一刻鬆開我的手,我只陪伴了他20天。」
  • ...親子悅讀,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最適合父母們閱讀的繪本書單(二)
    仔細回想一下,因為孩子讀繪本,是不是自己也越來越喜歡繪本了呢?的確,繪本中不但有孩子喜歡的有趣故事,還有值得父母學習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在陪孩子快樂閱讀的同時,我們也跟著不斷成長,受益良多。我們曾希望孩子跟《布朗家的天才寶寶》一樣, 現在總會提醒自己《別說你快點快點》,遇到生氣時會煮一鍋《生氣湯》會心一笑,學著《米莉的帽子變變變》,美好的夢想也一定能實現!
  • 最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十部經典電影,您陪孩子看了幾部?
    最近,燃爆整個春節的假期的電影,相信大家已經都看過,不管是《唐人街探案2》還是《紅海行動》和《捉妖記2》,那麼在寒暑假期,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經典電影有哪些呢,小編今天給您總結了一下,看一下您陪孩子看了幾部。
  • 有一種感情是永遠不會背叛,值得我珍惜一輩子的友情
    在人生某一刻迷茫時,相互鼓勵。給你勇氣,勇敢的走下去。我們彼此了解對方,這種了解是人性的了解。我們不圖佔對方多大便宜。你成功了,我真心祝福。你迷茫了,我陪你聊聊天。見面時的吵鬧,嘻罵。這些都是見到對方興奮地表達。真正的友情不是那種不理智,和一時的衝動。我們相互理解,互相成就。當我們決定為對方做某件事的時候,會一直堅持下去。而且不會後悔。這才是有意義的地方。
  • 讀後感《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而且不像以前的是,我們如果能夠得到一本可以閱讀的報紙雜誌是多麼難能可貴,是愛不釋手和非常珍惜的。而現在的孩子,一般需要什麼家長都是直接給買一套,4本到16本不等,或者更多。買回來就放置在家裡的書架上,嶄新的書墨香,只能獲得一時的欣喜。
  • 暑期到了,適合父母陪孩子一起看的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
    評價一個孩子的智力,一個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就是想像力,它決定了孩子是不是有創造性。而動畫電影,就是可以擴展孩子的想像力。所以,今天為大家推薦一部,非常適合父母陪孩子看的。《海底總動員》現在的孩子「嬌貴」的很,父母不讓做這,不讓做那,但是你知道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是否有益呢?過度保護真的好嗎?小丑魚爸爸莫林就是這樣一位家長,時刻保護在兒子尼莫的身旁,擔心他受到哪怕一點的傷害。這樣做,最終讓尼莫對他產生了抗拒心理。
  • 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是幫助孩子建立自我學習和管理的能力,絕對不應該局限和糾纏在某一個具體的題型、某一次孩子完成作業的態度、某一回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作業質量不高這件事上。孩子不好好寫作業都表現在那些方面?
  • 3個兒童科學實驗,父母快陪孩子做,科學啟蒙就是這樣簡單
    說到科學啊,不只是高深莫測的專業知識,它不分領域、不分年齡,只要耐心觀察,生活的一切皆是科學。對於孩子來說,科學啟蒙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成長環節,而實驗往往更容易受到孩子的青睞。光說不練假把式,3個兒童科學實驗,快陪孩子做起來,科學啟蒙玩兒出來!
  • 適合父母陪孩子一起欣賞的5部教育題材電影,父母必看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在自己的人生當中,尋找教育孩子的真實目的,這個過程艱辛而多變。隨著閱歷、知識的不斷增加,價值觀的不斷重塑,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斷改變,意義也更多維屬於正常現象。在別人的故事裡總結自己的經驗也是一種捷徑。
  • 「佛系父母」 還是 「偽佛系父母」?在於父母自身的成長與覺悟
    這個女孩為了能實現自己學日語的目標,自主做從環境優越的國際學校,去到硬體條件反差很大,管理模式連媽媽都覺得過於苛刻的一所河北的學校就讀高中。而女兒有這樣的動力,其實不是媽媽對她說了什麼,也不是逼她做了什麼,而是來自於媽媽本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成長的不斷追求。這位好友曾走過離婚的痛楚,也曾經歷過母女勢不兩立的絕望,還曾經歷過孩子成績下滑青春期迷茫的痛楚。
  • 假如你的生命還有十分鐘,你會做什麼?
    假如你的生命還有十分鐘,你還會做些什麼?父母,孩子,愛人,兄弟朋友,事業,金錢,權力,還有那些放不下的事,流不完的淚當我的生命還剩十分鐘也許我能做的事就是打個電話,留下一分遺書。當我的生命只剩下十分鐘我想說;"爸媽,對不起!
  • 抓住孩子成長關鍵期,助力孩子輕鬆學習,父母也將更省心
    教育重在父母的以身作則,講究在無聲無息中將良好的言語與行為傳達給孩子,影響孩子。在生活中,聽到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不會聽你講了什麼,而是看你做了什麼」,這也是為什麼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講不聽或者聽了也不做的原因。
  • 新華時評:要把為人父母當成一門大學問來做
    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 題:要把為人父母當成一門大學問來做  新華社記者胡浩  孩子被欺負,該告訴老師還是鼓勵他打回去?圖書館地上堆著廢紙,是視而不見還是彎腰撿起?自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父母的一言一行、家庭的教育指引,就會刻在他們的性格和習慣中,相伴一生。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  近日,全國婦聯、教育部等9部門共同印發了《關於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劃(2016—2020年)》,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們要把為人父母當成一門大學問來做。  為人父母,最簡單,也最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