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鐵鍋救活了一家老廠

2021-01-15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一口鐵鍋救活了一家老廠

  近年來,國內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鋼鐵價格一跌再跌,讓許多鋼鐵企業大面積虧損。以生鐵冶煉為主的金昌鐵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鐵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賣不了鐵,就把生鐵壓成鍋,鑄成壺!一個創新不但救活了面臨淘汰的企業,而且開拓出一片新的發展天地。

  金鐵集團的華麗轉身,給我省其它工業企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啟示!

  煉鐵爐遭遇「滑鐵盧」

  永昌縣河西堡鎮,有河西走廊「工業第一鎮」之稱。

  「老牌國企」金鐵集團就坐落於此,並輝煌了很久。從1958年發現鐵礦建立東大山鐵礦,到1966年成立東方紅鐵廠,再到組建金鐵集團,這個60年的「明星企業」在2010年以前長期躋身「甘肅工業100強」行列,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世事難料!近年來,國內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有效需求急劇縮減,鋼鐵價格深度下跌,鋼鐵企業大面積虧損。

  金鐵集團董事長王偉告訴記者,2016年全國的鋼材產量11億噸,而需求僅7億噸,過剩產能的壓力自然未能讓「單純冶煉生鐵」的金鐵集團倖免。

  「2013年以來,生鐵價格斷崖式下跌,最便宜時每噸不到1200元,不到盈虧平衡點的一半。」王偉說,當時真的到了「一斤生鐵換不來半斤白菜」的地步。從2013年到2015年,金鐵集團累計虧損2.5億元,企業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生產一噸鐵倒賠1000多元」的金鐵集團只能「瘦身經營」,2016年關閉了520立方米高爐,壓減了60萬噸煉鋼鐵產能,僅保留10萬噸產量。金鐵集團想通過維持小規模生產,減少流動資金需求,暫時保住企業生存的「元氣」。

  然而,誰都明白,在國家化解過剩產能的情況下,過去那種只滿足於低產出、高消耗、浪費資源的發展方式已經走不通了,企業轉型是唯一出路。

  「人參鐵」變身鍋與壺

  被逼入死角的金鐵集團開始思變。

  在深入調研後他們發現,生鐵賣不到白菜價,鑄鐵鍋卻價格高企需求旺盛。一口進口好鍋售價幾千元,國內高端品牌也在七八百元,而原料不到5元錢。

  這說明,市場的消費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市場需要多樣化、高品質、綠色健康等更高品質的終端產品。

  「我們手裡有別人沒有的優質礦產資源,卻端著金碗討飯吃,優質的資源沒有派上大用場。」王偉說。

  金鐵集團擁有東大山和芨嶺兩個鐵礦,探明地質鐵礦保有儲量500萬噸以上。這裡的鐵礦硫、磷等有害元素含量低,屬於國內鐵礦中難得的高品質,素有「人參鐵」美譽。

  2015年11月,金鐵集團註冊成立了金昌鎰康科技鑄業有限公司,並啟動了精品鍋具項目,立志讓「養在深閨」的「人參鐵」煥發新活力!

  金鐵集團煉鐵是一把好手,鑄鍋卻是門外漢。他們只好嘗試邊合作邊學藝。然而,在與省外一家鑄鐵鍋具生產企業的接觸中,對方提出了高額的技術轉讓費和苛刻條件;在向相關企業考察學習中,這些企業對關鍵生產工藝和技術諱莫如深,項目考察人員連生產現場都進不去。

  「買技術沒錢,學技術無門,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金昌鎰康科技鑄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藺得松說,從設備安裝調試,到打通壓鑄、打磨、滲氮、氧化等16道工序的所有技術瓶頸,金鐵人用了短短兩個多月。

  在兩個月內砸了2萬多口鍋之後,第一批合格產品正式出爐,金鐵生產出了與市場同類產品質量相當的鑄鐵鍋和鑄鐵壺。之後,金鐵集團加大研發力度,又相繼開發生產出了具有西北地區、中亞、歐洲等地域特色的鑄鐵煎盤、搪瓷燉鍋、湯鍋、燒烤爐等幾十種鑄鐵廚具產品,設計製造出了做工精細、造型考究的多款鑄鐵工藝壺具。

  但是金鐵人並沒有滿足已經取得的技術突破。為了讓產品品質不斷升級,從集團公司領導到基層職工,在壓鑄、打磨、滲氮、氧化等環節開展多項試驗,精益求精,最終研發出了多個技術秘密和專有技術,使鍋具、壺具的外在形象和內在品質達到了市場最好水平。

  看著自己手中黑亮光潔的鑄鐵鍋,包裝線上的職工常常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老國企謀劃「新遠足」

  隨著各種產品的成功開發,金鐵集團也打消了最初「貼牌生產」的想法,為自己的精品鑄鐵鍋具註冊了「金鎰康」商標。

  因「金鎰康」產品生鐵品質優良、有害雜質少、延展性好等優點,深受消費者青睞,短期內便打開了市場銷路。2016年8月到年底,金鐵集團已生產銷售精品鍋具5000多口、鑄鐵工藝壺具500多套,銷售收入達到50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銷售額更是達到1100萬元。

  「金鎰康」鑄鐵鍋具定價在300-500元,鑄鐵工藝壺具定價2000-3000元不等。「按平均每口鍋400元計算,折算到生鐵上面,我們可以把每噸生鐵賣到20萬元!若按工藝壺具折算,效益更高。」藺得松說。

  靠著這些鍋與壺,今年3月,金鐵集團收支已經持平!預計2017年底,企業將形成年產50萬口鍋具的能力,徹底扭虧為盈指日可待。

  藺得松說,當初沒想那麼遠,「只想把賣不出去的生鐵變成賣得出去的鍋具」。而如今,他們則有了更大的「企圖」。

  鑄鐵原料在自己手裡,研發的智慧成本也掌握在自己手裡,金昌鎰康科技鑄業有限公司正謀劃著新建高端鑄鐵產品生產線,引進國際先進自動造型機組,專注於鑄鐵廚具生產研發。

  「曾經,金鐵集團是甘肅鋼鐵企業『五朵金花』之一。如今,我們將抓住國家實施供給側改革的機遇,誓將這裡打造成中國重要鑄鐵廚具生產基地!」藺得松說。

相關焦點

  • 你需要一口好鍋!生鐵鍋好還是熟鐵鍋好?
    我注意到大廚用得最多的,就是廚房裡常見的鐵鍋。鐵鍋炒出來的菜,無一不擊中我的味蕾和唾液腺。想想我們國人做菜,還是應該有一口踏踏實實的鐵鍋啊!鐵鍋也分生熟鐵,比較傳統的是熟鐵鍋。適合爆香快炒,熱鍋冷油,炒出來的菜有一股神奇的鍋氣。這是只有傳熱性極好的鐵鍋才能做到的。不過,熟鐵鍋雖好,但愛粘鍋,而且非常容易生鏽。而鑄鐵鍋,用的就是生鐵。
  • 上蔡鐵鍋轉型路上艱難探索
    廠辦公大樓如今被超市租用,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鏽跡斑斑的「上蔡鐵鍋廠」招牌。    因環保問題,上蔡鐵鍋廠去年9月被當地環保部門叫停,生產線正在改造。    全國首個鐵鍋行業標準在這裡誕生    上世紀90年代,談到上蔡鐵鍋,很多人都會想到這樣一則電視廣告:有人將鐵鍋從高樓上扔下,鐵鍋掉到地上仍完好無損,此時屏幕上打出「上蔡鐵鍋」等字樣。
  • 世界第一大鐵鍋
    世界第一大鐵鍋 雪地鴻爪 轉載▼ 標籤:旅遊 世界第一大鐵鍋
  • 無塗層鐵鍋的使用與保養
    大家好,我是Oomphy廚房,今天來給大家詳細說一說無塗層鐵鍋的試用裝與保養,滿滿的乾貨,看完絕對會使你對鐵鍋的試用有進一步的認識。前面說了,使用無塗層鐵鍋不粘的原理,主要是用油層隔絕蛋白質與熱鍋的接觸來實現的。
  • 輕巧、不粘、無塗層,真正好用的鐵鍋是這樣的
    但對我來說,一口趁手的鐵炒鍋,才是提升廚藝的不二之選。平時在家最常做的家常菜,雖然各式塗層不粘鍋用起來很方便,對新手也很友好,但我依然更偏愛使用鐵鍋。因為鐵鍋升溫快、溫度高、保溫好,炒出的菜有鍋氣,味道更香、色澤誘人。對於女生來說,鐵鍋太重是硬傷,說到這,我就要推薦平時家裡使用率最高的這口鐵鍋了。我用的是日本品牌鐵流鐵鍋,這個品牌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日本當地人氣很高。
  • 日本主婦最愛的鐵鍋,超輕巧,一隻手就能顛勺
    經典日式槌目紋理,每一口鍋都由日本職業匠人精心鍛造,無任何化學塗層也能做到不易粘、不易鏽。其中一款經過了窒化處理的鐵鍋,更是顯著改善了傳統鐵鍋易粘易鏽、不好打理的缺點。隨著時間的沉澱,越養越不粘、越用越順手,一口鐵鍋用個十幾年都不成問題。左神田鐵鍋炒的菠菜,色鮮味爽;右不粘鍋炒的菠菜,軟塌多汁有了神田鐵鍋,廚藝不佳的我也總忍不住想炒幾個菜。
  • 新買的鐵鍋為什麼要「開鍋」 新鐵鍋的處理步驟
    新鐵鍋為什麼要「開鍋」  一口新鐵鍋因打造時會有很多雜質殘留在鍋面又為保持未使用前不致與空氣接觸起鏽,鐵鍋出廠時通常會噴上薄薄的保護層這些都應在煮食使用之前清除掉。這一道工序就是我們的俗稱「開鍋」或「煉鍋」同時開鍋也是鐵鍋使用養護的重要步驟。  新鐵鍋「開鍋」的步驟:  1、準備好一塊生肥豬肉  2、將新鐵鍋鍋身所有標貼去除用流動熱水洗淨鍋身擦乾水特別是鍋底將鍋置於灶上中小火烘乾。
  • 用鐵鍋炒菜真的能補鐵的嗎?你知道生鐵鍋和熟鐵鍋怎麼選擇嗎?
    導語:用鐵鍋炒菜真的能補鐵的嗎?你知道生鐵鍋和熟鐵鍋怎麼選擇嗎?相信我們每家每戶都有一口鐵鍋,人們用它來炒菜。從古代開始,鐵鍋就是我們鄉裡鄉親必備的炊具,而且有人傳言「鐵鍋能夠補鐵」,這是真的嗎?你知道生鐵鍋和熟鐵鍋怎麼選擇嗎?我們要用哪種鍋炒菜才最安全呢?
  • 【買就送299元鑄鐵煎鍋】能用50年的德國「傳世鐵鍋」,炒菜香,天然...
    中國人的廚房,鍋再多,都少不了一口鐵鍋。兒時記憶中,家家戶戶都有一口黑黝黝的鐵鍋,菜和肉放下去,很快就能爆香,不一會兒就出鍋了,炒出的菜那叫個香噴噴。用媽媽的話說:「做菜還是得用鐵鍋,趁手、有鍋氣,那種美味是其他各種鍋做不出來的。」我想,這就是小到尋常人家,大到食堂飯店,鍾情於鐵鍋的原因吧。
  • 章丘鐵鍋傳承人發明的「魚鱗紋鍋」衝上電商平臺好評第一
    74歲的章丘鐵鍋省級非遺傳承人牛祺聖沒想到,自己當年根據客戶要求進行的一個技法上的創新生產出的魚鱗紋鍋,竟然成了網紅章丘鐵鍋裡的「爆款」,備受用戶好評。來自拼多多平臺數據顯示,目前,由牛祺聖擔任技術顧問的一家章丘鐵鍋店鋪佔據著拼多多烹飪用具店鋪口碑榜和廚房烹飪用品店鋪口碑榜的雙料第一名,而這個店裡最受歡迎的單品就是他發明的魚鱗紋鍋。不用刷塗層,中國鐵匠手工也能打出「不粘鍋」在章丘鐵鍋走紅前,曾經風靡日韓的不粘鍋成了中國廚具市場的新寵。
  • 生鐵鍋、熟鐵鍋、不粘鍋,到底用哪個?喜歡做菜的人,一定要知道
    生鐵鍋、熟鐵鍋、不粘鍋、砂鍋,到底用哪個?喜歡做菜的人,一定要知道。下面小編就結合自己的使用感受,對上面四種鍋做一個大概的講解,大概分為三部分:一是每一種鍋的加工原理、特點以及使用方法,二是教一下大家怎麼去對買來的一口炒鍋,進行開鍋和養護,三是最後的總結。
  • 網上買的名牌鐵鍋 「無塗層」怎掉下來一層東西
    嘉興的徐先生上個月在網上買了一口鐵鍋,產品標註裡寫明「無塗層」,可徐先生炒了幾次菜之後發現,鍋裡有一層東西掉了。-01-天貓超市標明「無塗層」上個月26號,徐先生在天貓超市上買了一口「蘇泊爾」鐵鍋,原價99塊,打完折是84塊1,產品標註裡寫明「無塗層」。一個月用下來,鍋裡多了一圈生鏽發黃的痕跡,而鍋鏟或者鋼絲球沒有碰過的地方,表面依然是銀灰色,徐先生認為,這種情況就是鍋身塗層脫落導致的。
  • 趙忠祥用鐵鍋補血真有道理嗎?你家做菜的鍋是鐵鍋嗎?
    他曬出一口用了40年的鐵鍋引發網友熱議。趙忠祥親自出來給出了標準答案:不少網友說你家那鍋黑乎乎的,別不捨得換呀。聽我說來,這口鍋跟我40年啦。想當年查體血色素低,剛好一哥們到我家,我做飯,他說,你現在用的這鍋漂亮是鋼精鍋(也許是鋁鍋),如果換成鐵鍋,可能對你血色素有好處。我權且一試,幾個月後,一驗血,正常啦。是換了這口鐵鍋的原因嗎?我怎敢肯定。
  • 約2斤重鐵鍋從天而降!南京房主: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一口直徑25公分,重0.9公斤的大鐵鍋從天而降,砸在自己車上,扔鐵鍋的人卻至今都沒找到。01「嘭——」!鐵鍋從天而降!據業主介紹,事發時一位路人聽到了「嘭」的一聲響,但回過頭時並沒看到是誰扔的鍋,只看到一口鍋從車頂上滾了下來。據江蘇新聞廣播報導,這口鐵鍋直徑有25公分,重0.9公斤。業主說,好在鍋在墜落過程中先砸中一棵樹,力量受到了緩衝,車子的損壞程度才不嚴重。萬一這口鍋砸中了行人,後果不堪設想。
  • 如何選購鐵鍋?壹加生活EKALIFE告訴你
    鐵鍋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鍋,它的材質不含其他特殊的化學物質,而且抗氧化的能力比較強,所以在烹飪過程中不會產生一些不宜食用的物質。要想做菜做的好吃,首先得有一口好鍋,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中國菜來說,一道菜的美味程度,是離不開一口好鍋的。那麼鐵鍋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 家裡炒菜買一口什麼鍋好呢?老廚師:幾十塊和幾千塊差距不大
    所有中餐館的後廚都是清一色雙耳熟鐵鍋,標配,幾十塊錢一口,機器壓制。手打的?可拉倒吧!路邊攤的簡易猛火灶會搭配比雙耳鍋小一號帶鍋柄的單把馬勺。中餐切丁切絲沒必要買上千塊錢的雙立人,家裡用,百十塊錢的十八子作就很好。墩子師傅的刀快是因為他天天磨。我不反對為了少磨買把好刀,也不反對為了保溫省火買口好鍋。但一把好刀和一口好鍋對廚藝的提升無限接近於零。
  • 日本鐵流鐵鍋——能用一輩子的傳世之選
    而無塗層的鐵鍋令人困擾的問題往往出現在使用初期,由於鐵鍋表面並沒有化學不粘塗層,初期較容易發生粘鍋情況。拿到手的鐵鍋經過開鍋程序,並在前期使用時多加養護鍋體被油脂充分浸潤後形成油膜,才會漸漸變得好用不粘,這個養護的過程最好要持續半年以上。雖然耗時較長,但養護好的鐵鍋使用壽命也很長,用幾十年都不成問題。
  • 你家的鐵鍋安全嗎?央視曝光黑色產業,「奪命鐵鍋」已遍布各地
    在眾多廚具中,鐵鍋是最常見且使用頻率最高的,任何烹飪方式都能用到鐵鍋,例如蒸、煮、炸、炒等等。因此鐵鍋的安全性在所有廚具中首當其衝。前段時間央視曝光了江西一地區出現了廠家以化工廢桶為原料來製作鐵鍋的內幕,相信知道該新聞的朋友當時內心不禁懷疑,自己家中的鐵鍋到底安不安全?你知道嗎?
  • 高溫鍛打的高純鐵鍋,無塗層不粘鍋,讓你享受爆炒快感
    而中國人慣用鐵鍋,因為這是適合國人的爆炒老習慣。鐵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千多年前的秦朝。熟鐵鍋有多好?煎雞蛋不用油,煎黃花魚不破皮,炒醬汁不糊鍋。說白了,就是因為熟鐵鍋導熱非常快,食物內外都受熱均勻,熟得快,就不會有局部焦糊的情況。很多中國家庭裡,是離不開鐵鍋的。
  • 無塗層鐵鍋怎麼開鍋?怎麼保養?怎麼清洗?
    品牌:日本吉川集團鄉技 吉川是日本知名的鍋具品牌,其出品的雪平鍋號稱日本人手一口,經常出現在各種日劇裡,大家比較熟悉。鐵鍋純度越高,所含雜質就越少,相應的導熱性能和健康係數也更高。 一般來說採用這種正常流程生產出來的純鐵鍋,雜質都是比較少的,不會有什麼對人體有害的物質析出。不過央視曾經報導過「毒鐵鍋」新聞,這種就很難說了。網上有的鐵鍋便宜得離譜,就要小心,有些可能是回收的廢舊鐵桶,對健康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