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口鐵鍋救活了一家老廠
近年來,國內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鋼鐵價格一跌再跌,讓許多鋼鐵企業大面積虧損。以生鐵冶煉為主的金昌鐵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鐵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賣不了鐵,就把生鐵壓成鍋,鑄成壺!一個創新不但救活了面臨淘汰的企業,而且開拓出一片新的發展天地。
金鐵集團的華麗轉身,給我省其它工業企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啟示!
煉鐵爐遭遇「滑鐵盧」
永昌縣河西堡鎮,有河西走廊「工業第一鎮」之稱。
「老牌國企」金鐵集團就坐落於此,並輝煌了很久。從1958年發現鐵礦建立東大山鐵礦,到1966年成立東方紅鐵廠,再到組建金鐵集團,這個60年的「明星企業」在2010年以前長期躋身「甘肅工業100強」行列,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世事難料!近年來,國內鋼鐵行業產能嚴重過剩,有效需求急劇縮減,鋼鐵價格深度下跌,鋼鐵企業大面積虧損。
金鐵集團董事長王偉告訴記者,2016年全國的鋼材產量11億噸,而需求僅7億噸,過剩產能的壓力自然未能讓「單純冶煉生鐵」的金鐵集團倖免。
「2013年以來,生鐵價格斷崖式下跌,最便宜時每噸不到1200元,不到盈虧平衡點的一半。」王偉說,當時真的到了「一斤生鐵換不來半斤白菜」的地步。從2013年到2015年,金鐵集團累計虧損2.5億元,企業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生產一噸鐵倒賠1000多元」的金鐵集團只能「瘦身經營」,2016年關閉了520立方米高爐,壓減了60萬噸煉鋼鐵產能,僅保留10萬噸產量。金鐵集團想通過維持小規模生產,減少流動資金需求,暫時保住企業生存的「元氣」。
然而,誰都明白,在國家化解過剩產能的情況下,過去那種只滿足於低產出、高消耗、浪費資源的發展方式已經走不通了,企業轉型是唯一出路。
「人參鐵」變身鍋與壺
被逼入死角的金鐵集團開始思變。
在深入調研後他們發現,生鐵賣不到白菜價,鑄鐵鍋卻價格高企需求旺盛。一口進口好鍋售價幾千元,國內高端品牌也在七八百元,而原料不到5元錢。
這說明,市場的消費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市場需要多樣化、高品質、綠色健康等更高品質的終端產品。
「我們手裡有別人沒有的優質礦產資源,卻端著金碗討飯吃,優質的資源沒有派上大用場。」王偉說。
金鐵集團擁有東大山和芨嶺兩個鐵礦,探明地質鐵礦保有儲量500萬噸以上。這裡的鐵礦硫、磷等有害元素含量低,屬於國內鐵礦中難得的高品質,素有「人參鐵」美譽。
2015年11月,金鐵集團註冊成立了金昌鎰康科技鑄業有限公司,並啟動了精品鍋具項目,立志讓「養在深閨」的「人參鐵」煥發新活力!
金鐵集團煉鐵是一把好手,鑄鍋卻是門外漢。他們只好嘗試邊合作邊學藝。然而,在與省外一家鑄鐵鍋具生產企業的接觸中,對方提出了高額的技術轉讓費和苛刻條件;在向相關企業考察學習中,這些企業對關鍵生產工藝和技術諱莫如深,項目考察人員連生產現場都進不去。
「買技術沒錢,學技術無門,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金昌鎰康科技鑄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藺得松說,從設備安裝調試,到打通壓鑄、打磨、滲氮、氧化等16道工序的所有技術瓶頸,金鐵人用了短短兩個多月。
在兩個月內砸了2萬多口鍋之後,第一批合格產品正式出爐,金鐵生產出了與市場同類產品質量相當的鑄鐵鍋和鑄鐵壺。之後,金鐵集團加大研發力度,又相繼開發生產出了具有西北地區、中亞、歐洲等地域特色的鑄鐵煎盤、搪瓷燉鍋、湯鍋、燒烤爐等幾十種鑄鐵廚具產品,設計製造出了做工精細、造型考究的多款鑄鐵工藝壺具。
但是金鐵人並沒有滿足已經取得的技術突破。為了讓產品品質不斷升級,從集團公司領導到基層職工,在壓鑄、打磨、滲氮、氧化等環節開展多項試驗,精益求精,最終研發出了多個技術秘密和專有技術,使鍋具、壺具的外在形象和內在品質達到了市場最好水平。
看著自己手中黑亮光潔的鑄鐵鍋,包裝線上的職工常常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
老國企謀劃「新遠足」
隨著各種產品的成功開發,金鐵集團也打消了最初「貼牌生產」的想法,為自己的精品鑄鐵鍋具註冊了「金鎰康」商標。
因「金鎰康」產品生鐵品質優良、有害雜質少、延展性好等優點,深受消費者青睞,短期內便打開了市場銷路。2016年8月到年底,金鐵集團已生產銷售精品鍋具5000多口、鑄鐵工藝壺具500多套,銷售收入達到50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銷售額更是達到1100萬元。
「金鎰康」鑄鐵鍋具定價在300-500元,鑄鐵工藝壺具定價2000-3000元不等。「按平均每口鍋400元計算,折算到生鐵上面,我們可以把每噸生鐵賣到20萬元!若按工藝壺具折算,效益更高。」藺得松說。
靠著這些鍋與壺,今年3月,金鐵集團收支已經持平!預計2017年底,企業將形成年產50萬口鍋具的能力,徹底扭虧為盈指日可待。
藺得松說,當初沒想那麼遠,「只想把賣不出去的生鐵變成賣得出去的鍋具」。而如今,他們則有了更大的「企圖」。
鑄鐵原料在自己手裡,研發的智慧成本也掌握在自己手裡,金昌鎰康科技鑄業有限公司正謀劃著新建高端鑄鐵產品生產線,引進國際先進自動造型機組,專注於鑄鐵廚具生產研發。
「曾經,金鐵集團是甘肅鋼鐵企業『五朵金花』之一。如今,我們將抓住國家實施供給側改革的機遇,誓將這裡打造成中國重要鑄鐵廚具生產基地!」藺得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