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西昌11月30日電(趙竹青 魏青成)「嫦娥三號」任務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姜傑今天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向記者透露,嫦娥三號任務對火箭系統在運載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箭系統也實現了六大改進來應對新的挑戰。
此次嫦娥三號將使用長徵三號乙增強型火箭發射升空。此次嫦娥三號任務是多窗口、窄寬度發射。「3天6個發射窗口,每個窗口的發射時間間隔非常短。」姜傑介紹,相比嫦娥二號任務,嫦娥三號任務對運載火箭系統的運載能力、入軌精度、發射窗口、適應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姜傑透露,為適應任務要求,火箭系統實現了「六大改進」。不僅對火箭的運載能力、高精度導航制導能力、可靠性、適應性、多窗口發射能力等方面作了改進,火箭的箭身上還加裝了一組攝像頭,可以看到飛行過程中的重要分離動作。
比如,由於此次嫦娥三號探測器與此前的嫦娥一號、二號在外形結構上有較大變化,因此火箭設計了新的探測器支架,也就是火箭與探測器之間的機械連接機構,以提高火箭的適應性。「這一全新的支架結構可以保證在飛行過程中,探測器『坐』在火箭上能夠可靠、舒適、安全」,姜傑說。
據了解,此次嫦娥三號發射任務,是自1994年首飛以來,長三甲家族的第58次發射任務,同時也是長三乙這一型號的第25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