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普通研究者想衝擊十分的雜誌(PNAS,Nature Communication),要麼需要大量的數據工作量,要麼需要大量的財力做支撐。所以,一般情況下基本可以用「洗洗睡吧」來安慰。現在,這都不是夢,
BMC旗下的Molecular Cancer近幾年的IF直線上升,破5破7又破10。加之其對國人友好,處理高效,毫無疑問是高性價比的投稿選擇。Molecular Cancer目前的發表文章比較鍾愛LncRNA。這方面的稿件可以多試一試。
發表國別如下:中國發表量還是相當高的。
目前Molecular Cancer的出版量也是穩中有進。2017-2018年均發表約170篇。2019年目前截止已經發表了134篇。雖然2010年,2014年發表文章數量較多,但是可以看出Molecular Cancer走的路線還是精品style。
至於為什麼要重視主題徵稿?
具體請參見這篇文章「容易被忽略的SCI雜誌特刊徵稿(Special issues call for papers)」。它的性質類似雜誌的特刊徵稿,具有
1. 處理高效;2. 接受率一般較高;3.高引用量三大特點。最不濟,用短時間換一個修改意見也是很有性價比的事。此外,之所以公布特定領域的徵稿,也說明了editors手裡有足夠對口的reviewers,規避了大量不必要的match時間耽誤。
這次是Molecular Cancer連續第三年開展主體徵稿。
第一,內容涵蓋範圍涉及非編碼RNA和RNA modifiers。內容主要為:非編碼RNA以及 RNA modifiers 在腫瘤進展和腫瘤細胞抗性、耐藥性中的研究。當然,優先考慮的是來自臨床研究或者動物模型的研究數據。
第二,處理效率高,時間短。Editors承諾所有的投稿將在7天內嚴格評審,如果稿件優質,即送under peerreview。毫不含糊,簡潔明了。實際上,如果是普通投稿,處理時間就比較中規中矩。
從投稿到接受一般121天。所有稿件從投稿到第一個decision時間為49天,
注意是所有稿件,包括未送審就拒稿的。相比較而言,主題徵稿的確是不二選擇。換句話說,Molecular Cancer給足了研究者準備的時間。
截止投稿時間為2019年的12月1日。而預期發表時間將在2020年的2月。也就說,順利的話,2個月見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