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馬遜上擁有百萬條產品評論,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雖然大多數賣家無緣體會一番,但從一些頭部賣家的數據上,我們可以分析分析,假裝自己參與了這場盛宴。
比如,主打醫療用品、健康產品、美容及化妝品的Pharmapacks,其亞馬遜店鋪產品總評論數量超過百萬條,達到1007314條,30天內新增評論9263條。
(來源:Marketplace Pulse)
按照其月評論增速來看,Pharmapacks積累這百萬條評論,少說要用十年的時間。
大家熟悉的安克創新,也在這份榜單上。
安克的產品在亞馬遜上的總評論數達到941621條,30天內增加評論數量6419條。
若按照這份數據中的月評論數增長量來算,也需要累積12年2個月的時間。
對於許多賣家來說,這樣的產品評論數量和月產品評論增速,在正常留評的情況下是遙不可及的。
實際上,安克的產品留評數量,確實十分驚人。以亞馬遜上搜索框搜索「anker」出來後,首頁的產品就有5個留評數量超過4萬條的產品。
其中,某個藍牙音箱的留評數量達到了49161個,接近5萬個。而這個藍牙音箱,想必了解過安克社交媒體玩法的賣家都非常熟悉,這是此前跟YouTube上某個網紅合作推廣的一款藍牙音箱。
這樣一款動輒幾萬條評論的產品,背後的銷量如何?
按照業內人士估算,一個正常產品的自然留評率,只有1%-5%左右,按照這個比例來算,安克光是這款藍牙音箱的銷量就近百萬臺。價格27.99美元,相當於光是賣這個藍牙音箱,安克就實現了近2800萬美元的營收。(約人民幣1.9億元)
若按照其招股書中提到的毛利率39.67%計算,也有1110.76萬美元毛利。(約人民幣7553萬元)
這樣的盈利能力,難怪會被跨境電商從業者奉為楷模,不斷觀摩和學習。
問題來了,這些評論數據中,潛藏著多少的「水分」?安克是否有刷單?如果沒有刷單,安克憑什麼累積了這近百萬條的產品評論?
想來,這些問題也是賣家們十分關注,卻一直得不到解答的問題。
從安克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中,我們能計算出其無線音頻類產品營收約25.49億元,總毛利約11.55億元。
如此算來,差不多約等於13到15個上文提到的網紅藍牙音箱的營收和毛利。
總體來說,數據可能偏誇張了一些。但安克創新本身致力於做精品品牌,而且該藍牙音箱算是熱門爆款產品的典型代表,其他產品或許無法跟上這個節奏,也是情有可原的。
安克創新自身在歐美的名氣,也註定了其想要獲得這些數據,並不會太難。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只要是亞馬遜觸及到的歐美國家中,安克的知名度達到30%以上,平均每3-4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知道Anker這個品牌。
而美國擁有3億多人口基數,相當於有1億美國人認識Anker,這就是潛在的客群。想要獲得近百萬個評論,安克需要出售2000萬個左右的產品,對於僅在美國就有億級潛在客戶的安克來說,水分還是相對較少的。
鑑於安克的特殊性,品牌知名度以及其站外引流上諸多「騷操作」,有人堅信安克無需刷單,就可以擁有不錯的產品銷量。當然,也有人「打死不信」安克沒有刷單。
總而言之,安克是否能成為「不刷單就做成大賣」的典型,尚未可知。但關於做亞馬遜不刷單是否能成功,已經是業內探討多年的問題了。
1.不刷單,不能做亞馬遜?可能真的不能
「別再刷單了。」
身為亞馬遜賣家,如果有人這樣奉勸你,你會怎麼回應?
日前,跨境電商行業內某位知名人物,被這道難題逼著刪文剖心。
作為業界有不小影響力的人物,該前輩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表達刷單是不好的行為,是劣幣驅逐良幣的行為。而正是這番「政治正確」的言論,引來了不少粉絲和賣家的爭議。
有人認為該前輩自己刷單完成了「原始積累」,現在反過頭來抨擊刷單行為,斷了新手賣家的財路。
雖然該評論者的言論有些激進,但卻道出了亞馬遜賣家共同的無奈:
很多時候,賣家並不是不知道刷單不好,也不是真的喜歡刷單。只是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賣家被逼著不得不刷單。《藍海億觀網egainnews》總結業內人士的觀點,大體如下:
●不刷單就是等死
在一個人人都在刷單的大環境底下,一個賣家想要做到不刷單,很大概率上是個「等死」的做法。
因為你不刷單,但是你的競爭對手在刷單,從競爭上賣家就落後了,「落後就要挨打」,就會被搶佔市場份額。
而普通賣家不刷單,大企業刷單,則非常容易形成對整個類目的制霸和壟斷。
因此,賣家被這樣的大勢裹挾著不得不刷單。
●只要亞馬遜review機制在,刷單就沒辦法杜絕
亞馬遜的流量權重機制中,review好評數量佔據至關重要的比重。高效獲得符合銷量比的大量好評,能夠提高亞馬遜的流量分配傾斜概率,獲得更多的流量,從而實現更多的銷量增長和評論增長。
如此一來,能夠形成良性向前驅動的動力。
在暴利面前,多少人能抵擋得住誘惑?
就算能抵擋住誘惑,那麼對於新入局的小賣家來說,不刷單怎麼快速獲得評論,怎麼高效成長,在頭部賣家的狙擊中生存下來?
因此,只要亞馬遜的review機制沒有做出調整和改變,賣家就無法杜絕刷單現象。
●亞馬遜也需要「適量」刷單
另外,亞馬遜自身對於review機制的依賴,以及刷單給亞馬遜帶來的利益,也決定了刷單的存在,某種程度上是被「默許」的。
一方面,亞馬遜需要收集用戶數據,因此對於review的數量要求不小,而現今的review機制,正是亞馬遜形成內部算法的重要依據,亞馬遜短期內不可能對這個機製做出重大調整。評論的權重,仍將極大地影響流量分發機制。
另一方面,亞馬遜也是一家數據驅動的上市公司,刷單表面上破壞市場規則,破壞亞馬遜生態,但實際上也能讓亞馬遜的營收數據、用戶數據顯得更漂亮,亞馬遜短期內能夠從賣家刷單這件事情上獲利的。
因此,亞馬遜也需要「適量」刷單,來維持他目前的高股價。
總結下來,亞馬遜需要review機制,而review機制決定了好評數量對流量的影響力,好評對流量分發機制的影響,又促使賣家往評論獲取方面挖掘,刷單行為作為伴生品,一旦被一個人使用,就會形成整個行業都在使用的大環境,又裹挾著一部分原本不刷單的人,迫使他們不得不刷單。
這是一環扣一環的惡性循環套,稍微觸碰一下,影響的就是整個生態圈的整體利益。想要解決刷單問題,「暴力摧毀」顯然是行不通的,需要循序漸進地慢慢拔除,才能連根拔起。
2.刷單困局:不刷單「等死」,刷單卻是「找死」
但是,這樣的「急病緩治」適合平臺,乃至整個行業和生態,卻不適合已經面臨危險的賣家。
梁生今年6月份,店鋪剛剛因為「操控評論」被亞馬遜封過一次,好不容易解封了。到了9月份,為了推新品,梁生遞進安排了一個月的單量,結果操作半個月,剛剛上了3個評價,立馬又收到亞馬遜的郵件,同樣是告知因為操控評論被封號。
浩萬的情況更直接,今年4月份店鋪因為刷單被亞馬遜封號,直接一次封殺,連申訴機會都沒有給浩萬。據浩萬推測,大概率是因為自己刷得太過分,超過75%,導致亞馬遜直接按照二犯處理,不給申訴。
●亞馬遜嚴抓刷單,已成趨勢
資深業內人士福爾分析,如今刷單賣家的「小命」正被亞馬遜攥在手心裡。
作為全球最大的購物網站,亞馬遜擁有龐大的數據系統,跟谷歌、Facebook等公司有著深度競爭和合作關係,只要想完全清算刷單行為,沒有一個賣家能逃脫其掌控,成為「漏網之魚」。
抱著這樣僥倖心理的賣家,顯然很天真。沒被「抓到」,並不是因為手段「高明」,只是因為亞馬遜還不想大舉屠刀。
但顯而易見的事情是,今年的疫情,其實正在加劇刷單現象的泛濫。越來越多美國消費者自覺參與進這場大型「消費欺詐」行動中。無他,免費的東西人人都喜歡,尤其是在沒錢的時候。
這樣的現象,已經泛濫到國內來了。就在《藍海億觀網egainnews》的交流社群中,已有部分美國消費者混入,想要獲取免費產品。
這樣的情況發生,也導致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買家帳號成批成批成為「廢號」,具有嚴重的誠信問題;同時,對於亞馬遜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購物生態將造成極大的破壞,也將加速亞馬遜對於刷單行為的整治,加大整治力度。
近年來,亞馬遜對刷單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也是公認的事實。
對賣家來說,刷單意味著要麼現在「死」,要麼晚點「死」的局面。生殺予奪,全看亞馬遜心情。刷單不死?除非做到亞馬遜都捨不得的體量。
然而近年來眾多大企業店鋪被亞馬遜肆意封殺,似乎也昭示著亞馬遜的底氣,對中小賣家來說,日子更艱難。有人戲言,沒被亞馬遜封過一兩個帳號,都不敢自稱合格的亞馬遜運營人員。
●產業鏈升級受限
更可怕的是,刷單一旦「上癮」,會帶來不小的後遺症。
福爾作為資深業內人士,就經歷過這樣的陣痛:團隊剛開始習慣了刷單帶來的高投資高回報,短平快的做法,以致對於產品線沒有做太大的鑽研,在供應鏈深耕上完全沒有積累。
等到亞馬遜開始步入精品時代,對產品質量、差異化要求越來越嚴格,此前的暴力刷單打法就顯得力不從心,成本日漸升高。
這時候,團隊要鑽研產品開發,先天已經慢人一步;而新品即便開發出來,團隊還是習慣性地想要用刷單思維主導產品流量增長趨勢。
為了徹底扭轉運營思路,福爾的團隊不得不經歷十分劇烈的陣痛,才轉型成功。
如果說,一二店鋪的封殺對賣家來說是「小痛」,那麼打破企業天花板難度的增加,就足夠磨死一大批賣家。
對賣家來說,刷單與否,已經成為了一個尷尬的困局:不刷單等死,刷單就是主動找死。能怎麼辦?
3.折中:金盆洗手,需徐徐圖之
對於「泥足深陷」的賣家來說,如今要做的就是如何從刷單的泥坑裡一步步走出來。
戒掉「刷癮」,是最終的必走之路,但想要一步到位,可能性不大。《藍海億觀網egainnews》綜合業內多方觀點,有些建議供賣家朋友們參考:
●做好社交品牌引導
還是以安克為例,安克在亞馬遜上的產品流量,60%來自站外。
其社交媒體粉絲,為其帶來了足夠多的流量,一方面杜絕了安克對亞馬遜流量的絕對依賴,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充足的評論數量,能夠對其在亞馬遜上的銷售形成良性循環。
關於如何做社交媒體引流,打造社交品牌,《藍海億觀網egainnews》還會有專門文章介紹,歡迎賣家朋友們關注。
●控制好節奏和量
在現有的「安全」節奏上,慢慢減少量,延長刷單周期。讓時間慢慢彌合習慣養成的傷口。
至於店鋪安全問題,需要賣家上心,同時也要看清楚,與店鋪生死相比,治療「刷癮」,提升個人運營能力,才是賣家最該關注的問題。
賣家要清醒認識到:好產品,好運營,刷單只是錦上添花。
●學會打造產品差異化
沉入某個產品領域,是根治刷單最根本的手段。
一方面,要挖掘消費痛點,讓千篇一律的同質化產品,突出某個他人不在意的特質。
另一方面,要有迭代和創新精神,保證一定的產品升級率,讓新創意和新需求,來拉開與競爭對手之間的腳步,從而沉澱屬於自己真實的品牌粉絲。
惟其如此,才能擁有徹底擺脫刷單的底氣。
做亞馬遜要不要刷單,已經困擾了賣家許多年。相信,接下來還會在困擾賣家不短的時日。但我們對刷單持保留態度,祝願越來越多的賣家朋友,能夠如同安克那樣,用實力擺脫刷單怪圈。(註:文章中所提及賣家稱呼,均為化名)(跨境電商媒體-藍海億觀網egain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