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種定量研究方法,你會幾種?

2021-01-13 量化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三個層次


下面


給出23種具體定量研究方法的名稱:


01. 社會科學應用統計學原理

02. 社會測量方法

03. 實驗設計方法

04. 抽樣調查方法

05. 應用線性回歸模型

06. 分類數據分析

07. 生存分析(或事件史分析)

08. 空間數據分析

09. 多元數據分析

10. 分層分析

11. 縱向分析

12. 路徑分析

13. 結構方程模型

14. 項目評估方法

15. 系統動態學

16. 貝葉斯方法

17. 隊列分析

18. 隨機過程或馬爾科夫鏈

19. 系統仿真方法

20. 文獻分析方法

21. 內容分析方法

22. 勢分析方法

23. 複雜調查數據分析方法


在一般方法中的定性研究方法中,給出了下面幾種方法:


1. 敘述研究

2. 現象學

3. 紮根理論

4. 民族志

5. 案例研究

6. 焦點組討論


上面所列的研究方法課程,並不是可以隨便想學哪一門課就可以學哪一門課的,它們之間具有內在邏輯聯繫。要想系統學習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需要遵循這種內在的邏輯順序,否則會影響對內容的理解。


學習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第一門課應該是「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學習這門課,可以對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思路、原理、過程、各類方法等有基本的、全面的理解。在這門課中還會介紹一些簡單的、與社會測量有關的內容,包括實驗設計、問卷設計、抽樣設計等。學完這門課以後,有人喜歡繼續學習定量研究方法,也有人可能會喜歡學習定性研究方法,那麼就可以開始學習第二個層次的課程。目前,國內社會科學領域均把定性研究方法作為獨立的一門課。儘管這屬於一類方法,其中還有很多具體的研究方法,但目前還很少有學校把每一種具體方法設置為一門課。學習定性研究方法,通常不需要任何前修課,但最好能夠有過一些研究的經歷,並掌握一定的社會科學理論。


對從來沒有學過定量分析方法特別是統計學方法的人來說,最好從統計學基礎課開始學。「社會科學應用統計學原理」被稱為應用統計學或定量研究方法的第一門課。它將介紹統計學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針對單變量和雙變量的描述、解釋和推斷方法。學完了解決單變量和雙變量問題的方法以後,就將學習多變量問題的方法。針對多變量問題,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門課就是「應用線性回歸模型」。這門課是所有多變量分析模型或回歸分析模型的基礎,換句話說,如果這門課沒有學或沒有學好,會影響後續很多定量研究方法課程的學習。


我們通常認為,「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社會科學應用統計學」和「應用線性回歸模型」這三門課是社會科學研究最基礎性的課程。「基礎」的含義是,它們是社會科學學者必備的常識性的知識和基本的方法,同時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方法的基礎。說得嚴重一些就是,不掌握這些基礎性知識就不具備從事社會科學研究的資格。


然而,要想把研究做得更好,還需要掌握更多的研究方法,並進一步學習後續課程。這些課程一方面介紹如何收集能夠反映客觀實際的數據,比如抽樣調查方法。另一方面介紹不同類型、不同結構數據所使用的不同分析方法,比如針對分類變量用分類數據分析方法,針對縱向數據使用生存分析(也叫事件史分析)或縱向分析方法,針對空間數據使用空間分析方法或地理信息系統方法,針對多變量關係使用多變量分析方法,以及針對複雜因果關係結構通常使用路徑分析或結構方程模型,等等。


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生或學者儘管非常渴望學習研究方法,但經常會擔心自己數學基礎不好,怕學不懂。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一方面是因為我們並不是專門研究方法,而是要應用方法,所以學習的重點是如何使用現成的研究方法。儘管在教學過程中會涉及方法的某些原理,但通常在講解原理時,教師不應該過多地糾纏數學推導,而是要講思路。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國學生的數學基礎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既然其他國家的學生能學,中國人肯定能學而且會學得更好。


實際上,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些課程只要有中學數學基礎就完全沒有問題,比如「研究設計和研究方法」「社會科學應用統計學原理」這兩門基礎課是並不需要太多數學。其他課程,像「社會測量方法」「實驗設計方法」「系統動態學」「內容分析方法」以及所有的定性研究方法只要有一定的高中數學基礎也就夠了。除此之外的其他定量分析方法,只要學過初級微積分、線性代數和概率論,掌握起來也是沒有問題的。即使有些學生確實沒有學過這些大學基礎數學,在學習這些課程前,只要通過設置輔助課,事先做一些補習,也是可以的。


那麼,像學習少林武功那樣,學習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到底學到哪一步算是學到了「伏虎拳」,算是「內功外功有了相當的功底」?學到哪一步算是學到了「散花掌」,別人「就不大敵得過了」?


 我們這裡把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大體歸為三級:初級、中級和高級(見表9.1)。

相關焦點

  • 定性分析or定量分析的7種研究方法
    今天繼續教大家寫留學論文,選擇定性分析還是定量分析?1什麼是定性分析?分析方向:---定義---得出的數據方向---如何採集---是否具有目的性---研究類型---主客觀---數據類型2什麼是定量分析?
  • 流式細胞術定量檢測細胞凋亡的3種方法研究比較
    使用碘化丙啶(PI)染色檢測DNA含量是最早出現的凋亡定量檢測方法[1]。進入90年代,檢測DNA斷裂點的TUNEL(Terminal deoxyl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dUTP nick end labeling)技術成為凋亡定量檢測的主流。
  • 環境領域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的幾種常用技術
    環境領域研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螢光定量PCR (qPCR)高通量-qPCR螢光雜交晶片宏基因組接下來我們分別來介紹因為是最基本的技術,所以我一般都默認研究環境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人員已經能夠數量掌握qPCR技術了。如果你還不會qPCR,那請一定先學會了再來做後續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研究,不然直接用其它方法也會遇到很多問題。
  • 數據分析的幾種常用方法概覽(之二)
    數據分析常用方法概覽(之二)上一篇,我們了解了數據分析時常用的對比分析法、分組分析法、結構分析法、交叉分析法、漏鬥圖分析法、矩陣分析法、綜合評價分析法等八種分析方法,今天我們繼續了解下上文提到的另外八種常見數據分析方法。
  • 晶型研究 | 晶型定量分析方法介紹
    當前晶型定量應用廣泛的研究方法有X射線衍射法(XRD)、拉曼光譜法(Raman)、動態水吸附法(DVS)以及差示掃描量熱法(DSC)、紅外光譜法(IR)等。本文主要就這幾類分析方法進行匯總介紹。現代拉曼光譜儀使用簡單,分析速度快(幾秒到幾分鐘),性能可靠。因此,拉曼光譜與其他分析技術聯用比其他光譜聯用技術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加簡便(可以使用單變量和多變量方法以及校準)。
  • 幾種加熱水的方法
    第一種事人們最經常用的方法,那就是燒火煮燒水。這樣難控制水的溫度。但是是加熱水的最佳途徑。第二種是,利用電  可以把水放入電水壺中,接通電源,打開電水壺開關 達到將水加熱的目的;第五種是利核能加熱水。比如核電公司就是利用利用核能加熱水。
  •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定量蛋白質組學分析方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1:45:11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Joshua J. Coon、Jesse G.
  • 8種市場調研中的數據分析方法你知道幾個?
    數據分析是市場調研中重要組成部分,在分析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統計分析方法。今天SPSSAU就來介紹8種市場調研中常用的數據統計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在SPSSAU使用這些方法。註:多選題統計頻數或比例用【問卷研究->多選題】。02 描述分析:定量數據對比描述分析適用於分析對比定量數據。
  • 大化所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王方軍博士、鄒漢法研究員等人在高通量多重蛋白質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展了一級質譜(MS1)譜圖中六種不同蛋白質樣品同時規模化定量分析的同位素標記方法,並將該方法應用於細胞蛋白質合成-降解周轉更新分析,分析通量是常規同位素標記方法的三倍,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出版社新創立的綜合性刊物《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
  • 定量研究方法和質性研究方法的區別何在?
    研究方法作為知識生產的工具,其實跟背後的本體論是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完全可以不關注研究方法背後的本體論。很多人認為不需要關注,但是如果不關注的話,會導致研究方法的使用上會有很大的一個誤差。那麼定量研究方法和質性研究方法的區別何在?表面上看,一個是用數學,一個不用數學。
  • 大蒜的儲存方法有很多,這4種方法很常見,你知道幾種?
    雖然說我們現在可以買到任何生活當中需要的東西,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保留了存儲食物的習慣,就比如很多人會在冬天的時候存一些大白菜留著過冬食用。而大蒜作為我們生活當中的一種主要調味品,他在我們生活當中也有著不低的地位,所以很多人會買很多大蒜儲存起來,那麼如何才能使它們更好地儲存?其實這裡有4種方法可以供大家選擇。你知道幾種?
  • 定量研究方法真的比定性研究複雜難懂嗎?
    定量研究其實沒那麼難,本文筆者通過對量化研究方法的一些最常見用例的介紹,以及對每個實例的成本和難度進行估計,來幫大家更好地去找我定量研究的方法。你是否需要有關產品用戶體驗的數字數據, 但卻不確定應該如何做?許多從事用戶體驗及研究的專業人士傾向於定性方法論, 而這也這被廣泛認為比定量 (量化) 研究更容易。
  • 水分測定方法你知道幾種?揭秘5種水分測定儀原理
    費休法是測定物質水分的各類化學方法中,對水最為專一、最為準確的方法。雖屬經典方法但經過近年改進,提高了準確度,擴大了測量範圍,已被列為許多物質中水分測定的標準方法。  費休法屬碘量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時,需要—定量的水參加反應: I2十SO2十2H2O=2HI十H2SO4  上述反應是可逆的。為了使反應向正方向移動並定量進行,須加入鹼性物質。
  • 定量調查和定性調查共同使用就是「混合研究方法」?
    許多學者主張定量調查與定性調查應該結合起來,他們提出了種種具體的方法來印證這一觀點。對此可以從兩個層次來討論:一個是在調查的具體操作過程中兩種方法如何共同使用,例如「混合研究方法」;另一個則是如何把分別獲得的資料結合起來進行分析。
  • 謝宇:漫談定量與定性研究方法
    他長期以來在方法論、中國研究,在各方面都有很多建樹,他也希望進一步了解我們學生的想法、學生對社會學方法的一些理解,以及未來學習的一些打算。好,那我們開始,請。  謝宇:有方法方面的可以問,其他方面的也可以問,美國的教學,美國的學科發展啊,等等。隨便吧。我先問一下,你們有多少人上過我的網站?沒人上過吧?
  • 想要做好用戶調研,你要學會這九種定量用戶研究的方法
    當你需要關於自己產品的用戶體驗數據時,然而,你卻不知道從哪裡獲取?那麼首先,你需要選擇正確的研究方法。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這些當下最流行的定量研究方法。許多用戶體驗專家傾向於採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原因在於他們認為:定性的研究方法要比定量的研究方法更容易操作和節約成本。其實,他們忽略了與定量分析聯繫緊密的大樣本量以及數據統計的巨大前景。
  • 信息處理方法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UX研究
    比如說之前有一個人說喜歡智能手錶,他會告訴你一些使用的場景,但是你發現他說得話和使用的場景根本不匹配。你可能更加感興趣的想知道他為什麼這樣做,或者是你想知道其他的改善,比如說可以更好地提升流暢度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比如說有多少人或者是有多少時間在用手錶等等,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更好地影響到你所選擇的研究方法。這裡是其他的研究方法,我們可以看到有幾種顏色對應在坐標圖上。
  • 運用好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得益彰的方法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或者說定性的方法與定量的方法,一直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隨影而行。人類早期,科學整體發展水平不高,沒有達到系統的程度,不能非常確定未知世界,圖畫簡化、記號改造和文字描述,成為人們認知世界的主要方法;同時,手指計數、石子計數、結繩計數和刻痕計數等也運用在社會活動之中,成為人類早期將定性方法與定量方法相結合認識世界的雛形。
  • 科學研究中的定性與定量
    於是一些自然科學家對定量研究大加推崇,而輕視定性的方法,他們認為定性是定量化不夠。另一方面,定性描述和定性分析又是傳統社會科學的主要研究手段。一些社會科學家認為社會現象是不可計量的,任何定量方法得到的結論都不能讓人相信,從而對定量方法大加排斥。這兩種對立的觀點是很有代表性的,它說明人們在定性與定量的問題上還存在偏見。
  • 個案與定量研究的關係辨析
    比如 變量 x 的變化總是一貫地、明顯地伴有 y 的變化,如能肯定變量 x 的變化是引起變量 y 變化的直接 原因,那麼這個研究就具有高內部效度。相反,任何其他可能引起變量 y 變化的因素都是對其內部效度的威脅①。換言之,內部效度衡量的是研究提出的觀點的可靠性: 你提出的觀點確實存在,不是 由於各種誤差或者你沒有考慮到的其他因素造成的。顯然,內部效度高的研究,其質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