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直腸癌家族史的基因檢測,篩查和預防

2020-11-25 騰訊網

如果您有結直腸息肉或癌症的家族史,您自己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較高,有強陽性結直腸癌家族史的人群的風險甚至更高。父母,兄弟和姐妹等親密(一級)親屬的癌症最值得關注,但更遠親的癌症也很重要。有2個或更多患有結直腸癌的親屬比只有一個親屬患有結腸直腸癌更令人擔憂。如果您的親屬在比普通人更年輕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癌症,那也更值得擔憂。

圖片來源於網絡

若您有結直腸癌家族史,請諮詢醫生。您可能會受益於與遺傳諮詢師或其他接受過遺傳諮詢培訓的健康專業人士交談。他們可以查看您的家族病史,了解您患有家族癌症症候群的可能性。諮詢員還可以幫助您確定基因檢測是否適合您。如果您進行了檢測並發現基因異常,可能需要採取措施來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例如在較早的年齡開始常規檢查或甚至進行手術。

但在進行基因檢測之前,提前知道結果不一定能夠顯示您的風險是很重要的。基因檢測並不完美。這些檢測可能無法為某些人提供明確的答案。這就是為什麼在決定接受檢測之前,與遺傳諮詢師或癌症遺傳專業人士會面非常重要。

基因檢測可以幫助顯示某些家庭的成員是否有遺傳性癌症症候群 (如Lynch症候群(也稱為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或HNPCC)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導致的遺傳性結直腸癌高風險。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已知患有這些遺傳性症候群的家庭中,決定不接受檢測的家庭成員通常仍被建議在早期開始常規篩查結腸直腸癌,並需要更頻繁地接受篩查。經測試且未發現具有突變基因的家庭成員可能能夠在與平均風險人群相同的年齡和以相同的頻率進行篩查。

檢測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通常在結腸和直腸中引起數百個息肉,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導致結腸直腸癌。由於FAP比通常進行結腸直腸癌篩查的年齡更早導致息肉和癌症,因此有時直到有人患有癌症才會被診斷出來。

根據個人或家族病史,可能有FAP的人可以接受遺傳諮詢和檢測。如果在一個人身上發現引起FAP的基因變化,醫生會建議對他或她的近親(兄弟,姐妹和孩子)進行檢測。如果在結腸鏡檢查期間發現由於直腸出血或貧血等問題而導致患有多發性息肉,也可能懷疑FAP。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與FAP相關的基因變化檢測呈陽性的人應該在十幾歲時開始接受結腸鏡檢查。對於患有FAP的人來說,患結直腸癌的終生風險接近100%,並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在50歲之前發展。許多醫生建議患有FAP的人在他們20多歲時,進行結腸移除手術,以防止癌症發展。

檢測其他遺傳性癌症症候群

某些其他遺傳性症候群,如MYH-或MUTYH相關息肉病和Peutz-Jeghers症候群,也可能大大增加患者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如果您有某些標準表明您可能患有某種症候群,那麼您的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遺傳諮詢和檢測,以尋找導致這些症候群的基因變化。

相關焦點

  • 結腸直腸癌無創篩查的新工具_結腸直腸癌無創篩查_癌症檢測_醫脈通
    Schloss表示:「我們發現,腸道微生物的組成讓我們能夠鑑定誰有著癌前腺瘤性息肉,而誰又有著結腸直腸癌。如果我們的結果能在更大的人群中得到證實,則在糞便檢測中添加腸道微生物組分析有望帶來一種非侵入性的改良方法,來篩查結腸直腸癌。」結腸直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
  • 45歲,結直腸癌篩查年齡要提前了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建議所有無症狀,年齡在50-75歲的成年人應該根據檢查的需要接受不同時間間隔的結直腸癌篩查。對於年齡76-85歲的成年人來說,是否繼續篩查應根據個體的整體健康狀況和之前篩查史決定。
  • 別等到「有感覺」再做腸道篩查|結直腸癌|大腸癌|腸道|檢查|檢測|...
    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給疾病可乘之機,有些息肉根本不會有形成的機會,從而實現真真正正的科學預防!那麼,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篩查大腸癌呢?我們來看看各種篩查手段的優缺點:1.  大便潛血檢測(FOBT)是用單克隆免疫試劑檢測出大便中有無微量出血,進而間接判斷腸內有無出血性病變。
  • 不同人群該如何進行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看這裡
    (2)有一級親屬家族史的高危對象(僅 1 位,且發病年齡高於 60 歲): 40 歲開始篩查,每年 1 次 FOBT 檢測 , 每十年一次腸鏡檢查。3符合 7 的「遺傳性大腸癌」家族成員篩查:對 FAP 和 HNPCC 患者家族成員,當家族中先發病例基因突變明確時, 建議行基因突變檢測。
  • Septin 9 基因甲基化大腸癌檢測適合哪些人群?
    腸癌包括了結腸癌和直腸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腸癌從正常腸上皮過渡增生上皮早期腺瘤中期腺瘤晚期腺瘤癌的演變過程已較清晰,一般需10年以上。根據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腸癌的發生與環境、飲食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
  • 出現結直腸癌症狀或篩查發現異常,還可以做哪些檢查進行診斷?
    診斷性結腸鏡檢查 診斷性結腸鏡檢查就像篩查性結腸鏡檢查一樣,但這樣做是因為一個人有症狀,或者因為在另一種類型的篩查測試中發現了異常。 對於這項檢查,醫生用結腸鏡觀察結腸和直腸的全程,結腸鏡是一個薄而柔韌的發光管,末端帶有一個小型攝像機。
  • 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
    3.符合 7 的「遺傳性大腸癌」家族成員篩查:對 FAP 和 HNPCC 患者家族成員,當家族中先發病例基因突變明確時, 建議行基因突變檢測。(1) 基因突變檢測陽性者,20 歲以後,每 1~2 年進行 1 次腸鏡檢查 ;(2) 基因突變檢測陰性者,按照一般人群進行篩查。
  • 有家族史的人要小心了……
    乳腺癌上世紀90年代,乳腺癌的易感基因brca1、brca2被發現,但僅有5%~10%的乳腺癌與基因遺傳有關。一般情況下,家族中母親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兒或姐妹患乳腺癌的機率比一般女性高3倍左右。結直腸癌家族性結腸息肉易發展成結直腸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導致的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高達50%。
  • 結直腸癌篩查(Hb+Tf)開啟聯檢+定量檢測新時代
    結直腸癌的現狀結直腸癌(CRC)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過去幾十年裡,由於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變化,我國城鄉居民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呈持續性升高。CRC目前已成為我國發病率前5的惡性腫瘤[1]。CRC的症狀常表現為腹痛、便血、黑便,大便習慣改變及貧血等。
  • 健康| 20種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方法發布!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部主任、上海市抗癌協會癌症預防與篩查專委會主任委員鄭瑩教授表示,癌症是人體細胞在外界因素長期作用下,基因損傷和改變長期積累的結果,是一個多因素、多階段、複雜漸進的過程,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通常需要十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這給了我們很多的時間,來預防腫瘤的發生,來早期發現腫瘤,將腫瘤扼殺在搖籃裡。
  • 篩查大腸癌,只能做腸鏡嗎?有沒有無創的篩查方法?
    ; 85%的患者 不知道怎麼篩查結直腸癌; 97%的結直腸癌患病前未做過腸鏡; 85.8%的被調查患者首次就診原因是發現便血、嚴重腹瀉或腹痛等進展期症狀;
  • 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涉及20種癌症
    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7. 診斷為遺傳性大腸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患者的直系親屬,年齡超過 20 歲。篩查建議1.符合 7 的「遺傳性大腸癌」家族成員篩查:對 FAP 和 HNPCC 患者家族成員,當家族中先發病例基因突變明確時, 建議行基因突變檢測。(1) 基因突變檢測陽性者,20 歲以後,每 1~2 年進行 1 次腸鏡檢查 ;(2) 基因突變檢測陰性者,按照一般人群進行篩查。4.
  • 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涉及20種癌症 |惡性腫瘤|...
    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7. 診斷為遺傳性大腸癌(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HNPCC))患者的直系親屬,年齡超過 20 歲。篩查建議1.符合 7 的「遺傳性大腸癌」家族成員篩查:對 FAP 和 HNPCC 患者家族成員,當家族中先發病例基因突變明確時, 建議行基因突變檢測。(1) 基因突變檢測陽性者,20 歲以後,每 1~2 年進行 1 次腸鏡檢查 ;(2) 基因突變檢測陰性者,按照一般人群進行篩查。4.
  • 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或有遺傳突變,基因檢測可幫助親人預防癌症
    識別種系易感性對治療決策、降低風險幹預、癌症篩查和受影響患者及其近親的種系檢測具有重要意義。基因檢測可以發現遺傳的遺傳突變,並可以個性化癌症治療,提高生存率,在親人中控制癌症並突破精密醫學的界限。多名被診斷患有癌症的患者進行了基因檢測。
  • 結直腸癌篩查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篩查是在沒有症狀的人中尋找癌症的過程。可以使用幾種檢查來篩選結直腸癌。這些檢查可分為兩大類: · 基於糞便的檢測:這些檢測檢查糞便是否有癌症跡象。這些測試的侵入性更小,更容易完成,但需要更頻繁地完成。
  • 別等到「有感覺」再做腸道篩查
    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給疾病可乘之機,有些息肉根本不會有形成的機會,從而實現真真正正的科學預防! 那麼,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篩查大腸癌呢?我們來看看各種篩查手段的優缺點: 1. 大便潛血檢測(FOBT) 是用單克隆免疫試劑檢測出大便中有無微量出血,進而間接判斷腸內有無出血性病變。
  • 14個癌種科普信息:高危對象、篩查建議和預防建議。
    我們可以通過三級預防來進行癌症的防控,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減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損害;二級預防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級預防是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國際先進經驗表明,採取積極預防(如健康教育、控煙限酒、早期篩查等)、規範治療等措施,對於降低癌症的發病和死亡具有顯著效果。我國實施癌症綜合防治策略較早的一些地區,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現下降趨勢。
  • 吸菸與結直腸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教你兩招防腸癌
    那麼,吸菸與結直腸癌會不會也有關係?預防結直腸癌要不要戒菸?近期,一篇發表在《美國胃腸病學雜誌》的最新研究為我們解答了這一問題。圖1:研究在線發表於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吸菸:結直腸癌的元兇之一該研究對吸菸與結直腸癌的關係進行了系統回顧和薈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