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兒子小帥,醫生從帥爸身上採集的骨髓液已超過1800毫升,愛子心切的爸爸仍在說:「夠不夠?不夠接著採。」令醫護人員也為之動容的一幕,16日發生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移植病房。 醫護人員口中的「帥爸」,今年52歲,是一位來自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九組的地道農民。他的寶貝兒子小帥年僅24歲,春節後確診為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屬高危型白血病,進展快,生存期短,死亡率高。輾轉幾家醫院後,打聽到武漢市第一醫院,是武漢市屬醫院中目前唯一一家可以開展最高難度的單倍體移植的醫院,近期轉入該院血液內科病房。
眾所周知,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唯一途徑,能達到臨床治癒。小帥在中華骨髓庫,沒找到合適的配型。通過基因位點的比對,醫生發現小帥跟父親有一條基因鏈是相同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半相合」,已具備了開展單倍體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基礎條件。
武漢市第一醫院血液內科主任程輝團隊,為小帥制定了其父作為供者的單倍體骨髓+外周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方案。 24歲的兒子小帥,身高1.92米,體重95公斤,按20毫升每公斤的標準,得1900毫升的骨髓液。52歲的帥爸,身高178,體重76公斤,一般人全身血容量5000毫升左右,捐髓一般一次不能超1200毫升,否則會因失血過多出現休克及生命危險。 16日,在無菌層流移植病房內,骨髓採集開始。骨穿針每扎一下,只能採集到10多毫升的骨髓,抽到1000毫升後,醫生每扎一次都問一次帥爸:「有無不舒服?能否再堅持?」。「還好。你們多抽點。」帥爸為了兒子堅持再堅持。 當採集的骨髓液達到1866毫升時,離兒子小帥所需的骨髓總量1900毫升只差最後幾十毫升,帥爸口裡仍在重複:「不夠再採」,但醫生結束了採集。此時的帥爸,因失血過多已嘔吐過一次,身上直冒冷汗。骨穿針已在其身上扎了100多針,留下了100多個針眼。 骨髓採集中,醫生給帥爸進行了輸血治療。捐髓之前,醫生已分三次為帥爸儲存了總量1200毫升的自體血。從他身上採集的1866毫升骨髓液,裝滿8個血袋,經特殊處理,於當天回輸到了兒子小帥體內。
17日,醫生又從帥爸身上採集了200ml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輸入。小帥將在移植倉內再呆上12-14天,等待愛與醫學的奇蹟,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 連結—— 名詞解釋:「全相合」與「半相合」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唯一途徑,能達到臨床治癒。武漢市第一醫院血液內科主任程輝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均要求供者和受者的骨髓配對必須完全吻合(即「全相合」),否則極易產生排異反應。在同胞兄妹中,全相合概率也僅有25%,而沒有血緣關係人群,全相合的概率只有十萬分之一。
「半相合」移植,被醫學上叫做「單倍型相合骨髓移植」,只要求供者、受者之間的白細胞抗原一半相同就可以了,即意味著有親緣關係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甚至堂表親之間的骨髓都可進行「半相合」移植。因單倍體相合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難度大、風險高,國內能開展此項技術的醫院數量十分有限。
(湖北廣電融媒體記者 謝青 通訊員 譙玲玲 張婷 代雨朦 責任編輯 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