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命!他一口氣抽了1866毫升骨髓……

2020-12-04 人民日報

普通人捐髓

一次不能超過1200毫升

而這個爸爸為了救兒子

一次捐髓1866毫升

一瓶純淨水容量為600毫升左右

1866毫升相當於3瓶多礦泉水

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這樣的親恩何以為報

為救兒子小帥,帥爸從身上抽取的骨髓已超過1800毫升,愛子心切的帥爸仍在問醫生,「夠不夠?不夠你們接著採。這令醫護人員動容的一幕,7月16日發生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移植病房。

「兒子,加油!」18日一早,再次採集了198毫升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後,帥爸特意繞道到移植艙外,看了一眼躺在裡面的兒子,用手比劃了一個「V」。

骨髓採集現場,部分採集用具

1

「我要盡到一個做父親的心」

52歲的帥爸是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九組農民,育有一兒一女。家裡以養殖為生。

今年春節剛過,24歲的小帥突然頭痛高燒,在當地醫院輸液治療了幾天不見好轉。一查血,白細胞是正常值的五六十倍。縱膈有包塊,心包有積液,小帥在武漢被確診為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

這是一種高危型白血病,進展快,死亡率極高。化療只能暫時控制病情,必須儘快做骨髓移植,否則很快就會復發。遺憾的是,小帥在中華骨髓庫沒能找到合適的配型。輾轉多家醫院後,6月底,小帥住進了武漢市第一醫院血液內科。

武漢市第一醫院血液內科主任程輝介紹,造血幹細胞移植要求供者和受者的骨髓配對必須完全吻合,也就是「全相合」,否則極易產生排異反應。

在同胞兄妹中,全相合概率有25%,而在沒有血緣關係人群中,全相合的概率只有十萬分之一。小帥和爸爸接受的「單倍型相合骨髓移植」又叫「半相合」移植,只要求供者、受者之間的白細胞抗原一半相同就可以了。

「小帥的姐姐雖然年輕,但是因為生了孩子,並不適合捐贈骨髓。」負責移植的鄒亮醫生告訴記者,懷孕時,孩子相對母親是異體,媽媽的體內會產生針對孩子基因型的抗體。懷孕次數越多,體內抗體就越多,越不利於造血幹細胞的存活,在捐髓中醫生不會選擇母親作為供體。骨髓移植的首選是全相合的同胞兄弟,其次是全相合的同胞未婚姐妹,再次是半相合的父親和堂兄弟表親。

鄒亮透露,相對於在骨髓庫中陌生人捐髓,親人間捐髓成功的機率更大。他解釋,捐髓檢測的是主要組織相容性的位點,陌生人的次要組織相容性的可能性沒有同胞兄弟姐妹的大。不過,半相合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難度大、風險高,國內能開展此項技術的醫院數量十分有限。

已經出嫁的姐姐第一時間趕到醫院,和爸爸一起做了配型。通過基因位點的比對,小帥跟父親和姐姐都是「半相合」。「抽我的!」得知自己可以給兒子捐髓,帥爸露出了半年來的第一次笑容。

主治醫生鄒亮告訴帥爸,骨髓移植前期至少要準備20萬元。這幾年養殖行情不好,做一年虧一年,早些年賺的錢全都賠光了,兒子早幾年在武漢打工也沒有掙到錢。

帥爸深知兒子的病很嚴重,「不管結果如何,我都要盡到一個父親的心。第二天一早,他便趕回老家,借遍了親朋好友。

4天後,帥爸揣著十幾萬元趕回醫院。

2

「只要能救孩子,你們只管抽」

武漢市第一醫院血液內科主任程輝團隊為小帥制定了其父作為供者的「單倍體骨髓+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方案。

24歲的小帥身高1.92米,體重95公斤。按20毫升/公斤的標準,需要1900毫升的骨髓液。52歲的帥爸,身高1.78米,體重76公斤。一般人全身血容量5000毫升左右,捐髓一般一次不能超1200毫升,否則會因失血過多出現休克及生命危險。

16日上午,帥爸躺在採集床上。骨穿針每扎一下,只能採集到10多毫升的骨髓。抽到1000毫升後,醫生每扎一次都會問一次帥爸:「有沒有不舒服?還能再堅持嗎?」「我還好,你們多抽點。」帥爸咬著牙堅持著,「我多抽一點,兒子就會多一分移植成功的希望。

兒子小帥在移植倉內,等待父親的造血幹細胞在其體內「激活」

醫生提前10天分3次為帥爸儲存了1200毫升的自體血,一邊採髓,一邊為他進行輸血治療。當採集的骨髓液達到1866毫升時,離兒子小帥所需的骨髓總量只差最後40毫升,帥爸口裡仍在重複,「不夠再採」,醫生果斷結束了採集。

此時的帥爸,因失血過多已嘔吐過一次,渾身冷汗直冒。骨穿針在他的腰窩扎了102針,採髓針管擺滿了整個採集臺。裝滿8個血袋的「生命種子」經過處理後,當天回輸到了兒子小帥體內。

17日,醫生再次從帥爸身上採集了200毫升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小帥的塊頭太大了,經過計算,之前採集的幹細胞勉強夠用,為保證移植效果,18日一早,醫生再次從帥爸身上採集了198毫升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從帥爸身上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記者在病房見到帥爸時,他的面色仍有些蒼白。他說,16日採集完骨髓後,身體疲憊得厲害,經過這兩天的休息和治療,身體已經恢復了不少。「昨天媽媽送進去的飯,小帥全都吃了,這說明他情況還不錯。」一提起兒子,不善言辭的帥爸話語便多了起來。

小帥在移植艙內需要待上半個月,等待愛與醫學的奇蹟,重建正常造血和免疫功能。

從父親身上採集的幹細胞,正在回輸兒子體內。

父母對孩子的愛

是這世上最動人的情感

祝願小帥早日康復

小帥加油!

本期編輯:胡洪江、蔣川

相關焦點

  • 賭命!52歲老爸一口氣抽了1866毫升骨髓,「夠不夠,不夠再採」
    普通人捐髓一次不能超過1200毫升而這個爸爸為了救兒子一次捐髓1866毫升一瓶純淨水容量為600毫升左右1866毫升相當於3瓶多礦泉水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樣的親恩何以為報採集的幹細胞為救兒子小帥,帥爸從身上抽取的骨髓已超過1800毫升,愛子心切的帥爸仍在問醫生,「夠不夠?
  • 為救白血病兒子 父親扎100多針捐1866毫升骨髓
    他的寶貝兒子小帥年僅24歲,春節後確診為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屬高危型白血病,進展快,生存期短,死亡率高。輾轉幾家醫院後,帥爸打聽到,武漢市第一醫院是武漢市屬醫院中目前唯一一家可以開展最高難度的單倍體移植的醫院。於是,小帥近期轉入該院血液內科病房。眾所周知,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唯一途徑,能達到臨床治癒。小帥在中華骨髓庫,沒找到合適的配型。
  • 52歲父親為救兒子,連抽三瓶多礦泉水的骨髓!表示:不夠再採!
    抽取骨髓救人的事時常會發生在電視上或者網絡上,有人認為抽取骨髓會影響人的健康,但醫生也表示只要抽取定量的骨髓是不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的,並且還會促進人體內骨髓組織的新陳代謝。醫生表示,正常人一次性抽取骨髓不得超過1200毫升,否則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
  • 為給白血病兒子輸「救命稻草」父親扎100多針捐1866ml骨髓
    他的寶貝兒子小帥年僅24歲,春節後確診為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屬高危型白血病,進展快,生存期短,死亡率高。輾轉幾家醫院後,打聽到武漢市第一醫院,是武漢市屬醫院中目前唯一一家可以開展最高難度的單倍體移植的醫院,近期轉入該院血液內科病房。
  • 把我抽乾都行!白血病兒子生命垂危,父親扎100多針捐1866ml骨髓
    在武漢市第一醫院,最近,有位患者家屬,卻給醫護人員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他住院的兒子身高像姚明,而這位老爸也很高,勞苦功高。被醫護人員稱作「帥爸」的朱江紅,今年52歲,是仙桃市張溝鎮一位農民。他兒子小帥年僅24歲,春節後確診為急性T淋巴細胞白血病,屬高危型白血病。
  • 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8歲男童為救父親捐獻骨髓 稱抽多少都行(圖)   2013年12月29日和30日,年僅8歲的男孩小峰,接受兩天的造血幹細胞採集,也就是俗稱的捐骨髓,他身體裡的355毫升,相當於一可樂瓶的幹細胞懸液
  • 母親突患白血病四處求醫 女兒捐獻骨髓為母續命「只要能救媽媽,抽...
    恩施晚報訊(記者楊亞玲 實習生張海清)「只要能救媽媽,抽多少骨髓我都願意。」家住鹹豐縣高樂山鎮杉樹園村的21歲女孩張譽靚,以超乎尋常的勇氣抽骨髓,捐造血幹細胞,為苦苦與白血病抗爭的母親帶去生命的希望。張譽靚是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近日,她在網上發起了滴水籌,只為救自己48歲的媽媽李秋香。
  • 捐獻骨髓卻為何抽的是血液
    10年前,骨髓移植用的還是老辦法——骨髓移植。由於造血幹細胞通常存在於人體的扁骨、不規則骨和長骨兩端的紅骨髓中,只有極少數會到血液中「旅行」,所以只能通過抽取骨髓的辦法獲得造血幹細胞。因此稱之為「骨髓移植」。
  • 弟弟得了重病,姐姐放棄高考捐骨髓給他,第一次抽血時還暈過去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李姿毫不猶豫,堅定了放棄這次高考給弟弟捐獻骨髓的決心。她說:「高考可以再來,但弟弟只有一個。」其實在配型時,李姿就希望自己能夠配型成功,她覺得父母年紀也大了,細胞活躍度也不高,並且進行骨髓移植的話,對他們的身體也會造成比較大的傷害,自己還年輕才18歲,一方面移植效果可能更好,另一方面對身體的傷害比起父母來說也會更小。
  • 少年患白血病父親要捐骨髓 救兒子抽多少都行
    幾天前,飛飛(化名)的病床罩起了防菌罩,這意味著他的身體很虛昨天上午,他帶著口罩,眼睛盯著輸液瓶的點滴,偶爾長嘆一口氣。「爸,該放暑假了吧。」他轉過頭,和坐在旁邊凳子上的父親說話。父親戴著口罩,無精打採地點了點頭。飛飛是何冬冬夫婦的獨子,13歲,如果沒有這場病,此時的他,應該坐在乾縣陽峪鎮中學初三的教室。和很多白血病患者一樣,飛飛被診斷前也是毫無徵兆。
  • 幹細胞捐獻者手術前反悔 母親抽骨髓救兒
    大一學生吳志輝身患白血病,幸運地與中華骨髓庫兩名捐獻者配型成功,就在他已經做完預處理(經化療摧毀自身免疫力和造血功能)準備手術時,兩位捐獻者一個反悔一個未同意捐獻。為了挽救命懸一線的吳志輝,醫院決定抽取他母親的骨髓和造血幹細胞進行手術,但由於兩人配型屬半相合,隨之帶來的風險和康 復費用大幅增加。
  • 廣西100毫升骨髓昨赴南京「救命」 移植手術成功
    新桂網-南國早報特派記者 唐正芳 《揚子晚報》記者 劉小卉昨天下午,載著趙柳林100毫升「救命骨髓」的飛機從南寧騰空而起,晚上8時37分,「救命骨髓」終於注入南京患者的體內。
  •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廣東呼籲市民捐骨髓
    昨日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呼籲市民「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 八成患者急待骨髓救命  時報訊 (記者 王道斌 實習生 楊小粵 通訊員 宋忠雷 林豔芬) 昨日上午,廣東省紅十字會、廣州青年志願者協會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聯合舉辦「用獻血的方式捐骨髓」採集活動。
  • 女子患病遭父母拒絕捐獻,7歲女兒為救媽媽,忍痛抽骨髓血
    女子患病遭父母拒絕捐獻,7歲女兒為救媽媽,忍痛抽骨髓血父母在孩子病了之後總會義無反顧的進行救治,甚至有一些母親則一度認為,如果發生在孩子身上的病情能夠轉移在自己身上就好了的想法。但是李月夜自從生病了之後,由於治療的需求,醫生要求其直系親屬捐獻骨髓血,但是李月的父母卻無情的拒絕了。李月夜在很小的時候就被親生父母所拋棄,而她不慎被染上了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這種病情只要一發病起來就很是急,而且很容易一下子就發展成骨髓衰竭性疾病,常常會出現內臟出血,嚴重感染等,嚴重的還會危急到生命危險。
  • 捐獻骨髓是從骨骼把骨髓抽出來?醫生:真實過程其實跟獻血差不多
    什麼情況下需要捐獻骨髓?小編想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白血病吧,不管是影視還是生活中,都或多或少聽過誰誰誰白血病了,必須要有骨髓才能治療。那骨髓捐獻到底是怎麼一個過程,你知道嗎?
  • 「抽我點血,姐姐就能活命了!」8歲男孩捐骨髓,只為救25歲姐姐
    N海都記者 陳燕燕/文 肖春道/圖5月20日,諧音「我愛你」,當大家忙著說愛的時候,8歲的龍巖男孩小翔,靜靜地躺在福建協和醫院的病床上,過去兩天,他一共捐出360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送到一牆之隔的移植倉
  • 我的骨髓和一個病人配上了 我捐還是不捐?
    雷偉鋒,23歲,浙江科技學院大三學生,他是浙江省捐獻造血幹細胞第32人。昨天上午,小李和媽媽要現場看的,就是雷偉鋒的造血幹細胞採集過程。  上午10:00,省中醫院血液科12病區幹細胞採集室,小李和媽媽如約而至。   不用在腰上抽骨髓?
  • 耗時6天完成骨髓捐獻!獅山人李景雄,好樣的!
    共捐獻了220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的他,成為了全國第9824名造血幹細胞匹配成功捐獻者。據了解,非血緣關係之間的造血幹細胞適配概率只有四百至一萬分之一,配對成功率極低,因此每一例成功配對都被視為「生命奇蹟」。
  • 男子查出白血病 妹妹獻2000毫升骨髓救哥哥(圖)
    上個月16日,在蘇州大學附屬醫院內,妹妹陸倩將體內2000毫升的造血幹細胞捐獻給了哥哥陸軍。本周日晚10點38分,央視綜合頻道《為了你》節目,將講述這對80後揚州兄妹的感人故事。昨天,本報記者電話連線陸軍,他動情地表示,是妹妹及家人支撐著他一路走下去。
  • 輟學陪床抽七小時血 15歲男孩為姐姐捐獻骨髓
    10月21日,他與爸爸在病房裡為姐姐治病的費用發愁。兩年前,他的媽媽去世,扔下了他們一家三口,去年,大伯又遭遇車禍癱瘓在床,因為大伯一直未婚,他們一家人擔起照顧大伯的責任。今年,一直疼愛他的姐姐突然被查出患了白血病,身為弟弟,他為姐姐捐獻了骨髓。     家裡接二連三出事     10月21日,記者來到海慈醫院病房樓B座的13病區,見到了李新龍和他生病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