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這個遊戲,你可以幫助NASA拯救瀕危的珊瑚

2020-12-06 遊研社

這個星球最強大的力量,不是超級相機或者計算機,而是人

前幾天,《無主之地3》剛上線了一款用於科研的內置小遊戲,人氣和效果都非常不錯。

這種將一些操作相對機械、但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的科研任務包裝成遊戲,並以此吸引更多年輕人和玩家的做法越來越流行。畢竟如果能做到真正的寓教於樂,人們也不會介意當一回科學家們的「廉價勞動力」。

最近,美國宇航局NASA就開始呼籲玩家和感興趣的人遊玩一款名為《NeMO-Net》的應用程式,以幫助他們對於珊瑚種類和分布的研究。

這個名為《NeMO-Net》的軟體,更接近「功能遊戲」的概念,玩家會駕駛潛水艇在虛擬的海洋中探險,同時需要根據系統所提供的大量3D和2D圖像中,分辨出海洋中珊瑚的外形和特徵,並予以分門別類。

而遊戲也會根據分類的結果給予相應的獎勵,珊瑚分類完成後玩家會得到相應的積分與徽章,另外在遊戲的虛擬研究艇上也能觀看到關於海洋和生命的科普視頻,這些正反饋會反過來提升玩家們的遊戲興趣。

那麼,《NeMO-Net》和科研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個程序的重點在於:遊戲所提供給玩家的,那些需要辨別與分類的珊瑚圖像,並非是作者所虛構而成,裡面的每一張圖片,都來自於現實中真正的珊瑚。

在過去幾年,矽谷的Ames研究中心一直在開發利用「流體透鏡」拍攝技術觀察海洋的新方法。所謂「流體透鏡」,即通過安裝在飛機或無人機上的鏡頭來記錄海面以下的情況和細節。這項技術在應用後從各個國家和地區搜集了大量海洋的3D圖像和數據。

在理想狀態下,這些海洋數據會在名為「Pleiades」的超級計算機的處理下自動分門別類,無需投入人力資源;但需要指出的是,這項技術依舊需要改進和完善,目前機器仍無法給出準確地處理結果,說的更通俗一點就是:它還無法準確地分辨珊瑚的特徵。

在這個時候,「人」就成為了最好的老師。這個遊戲的最終目的正是通過大量玩家提供的分類結果,來間接教會機器識別海洋生物。

據NASA的研究人員表示,玩《NeMO-Net》的人越多,系統的最終的分析結果和圖像就會越精確,最終可以根據這些機器生成的結果繪製出最為精確的世界珊瑚分布地圖,並根據分布和種類開展下一步研究。

一直以來,脆弱的珊瑚都是海洋生態的晴雨表,它不僅為微生物和魚類提供生存環境,珊瑚的衰退通常也會導致海水酸化、水溫上升、汙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這也正是這項研究受到關注的原因。

「NeMO-Net」的帶頭人韋德表示:「NeMO-Net利用了這個星球最強大的力量,不是超級相機或者計算機,而是人。」

無論用什麼形式,想解決這些因人而起的環境問題,依舊要靠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我們的救援》:物種瀕危與我們有何相干?地球需要我們拯救嗎?
    「人類挽救那些瀕危的蝴蝶、雪豹,究竟有什麼用?」「人類該為挽救一個物種而殺死另外一個物種嗎?」「人類應該幹預全世界的生態環境和物種嗎?」如果你想解開這些問題的答案,可以去看看短小精悍的《我們的救援》。在這裡你會看到現代人在如何「保養」地球;如何讓滅絕的冰川、珊瑚,獅子和大猩猩的家族恢復原貌;以及一個土生土長的家族長子,在有了知識武器後,如何組織當地人用和平方式化解人和動物的危機……這是一部普通人和科學家一起「救援瀕危動物」的紀錄片
  • 科學家在珊瑚育種取得的突破有助於拯救瀕臨滅絕的珊瑚礁
    據外媒報導,在繁殖瀕危珊瑚方面的突破,可能會對Florida Reef Track珊瑚礁產生巨大的影響,有助於拯救瀕臨滅絕的珊瑚礁。
  • 巴西通過拯救瀕危靈長類動物計劃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12月5日電(記者趙焱 陳威華)據5日發布的巴西聯邦政府公報,該國環境部通過了一項試圖拯救15種生活在亞馬孫地區的靈長類瀕危動物的行動計劃,即日生效。
  • 拯救珊瑚:珊瑚的日子近20年來異常痛苦
    如果我們把整個地球看成是一個龐大的生命體,珊瑚會在這個生命體中起什麼作用?  科學家們說,沒有珊瑚礁,就不會有一大批海洋生物,而沒有這批數量驚人的海洋生物,天曉得還會不會有我們熟知的地球生態系統。是的,珊瑚礁可以供養包括珊瑚魚和軟體動物在內的大批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
  • 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肯·內迪邁爾和珊瑚修復基金會的故事
    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肯·內迪邁爾和珊瑚修復基金會的故事《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講述了美國珊瑚修復基金會創始人、海洋英雄肯·內迪邁爾的真實故事,集人物傳記和科普知識於一體。肯·內迪邁爾從小喜歡海洋,並且迷上了色彩絢爛、形態各異的珊瑚。
  • 珊瑚沒了難道可以再養?
    我很難將眼前的場景和「珊瑚修復」(Coral Restoration)這個詞組聯繫在一起。然而,巴拿馬珊瑚修復組織(Coral Restoration Panama)的負責人之一Dan像一位雕塑家一樣如數家珍地向我們展示自己製作的這些結構,講著它們將怎麼幫助重建珊瑚礁。
  • 杭州海關查獲瀕危珊瑚標本15件
    杭州海關查獲瀕危珊瑚標本15件 2019年05月28日 14:01:17來源:記者 金建武 通訊員 胡雨丹   日前,經上海野生動植物鑑定中心鑑定,此前,杭州海關隸屬杭州蕭山機場海關查獲的
  • 冰凍樣本能夠拯救瀕危動物嗎?
    編者按       最近,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提出了一項新計劃——收集並冷凍瀕危動物的活體組織。雖然該計劃尚未制定日後克隆這些動物的計劃,但人們不難看出,這是一種未雨綢繆的手段——動物一旦滅絕了,它們的遺傳物質還存在,可以通過克隆,再現這些動物。
  • 拯救物種的努力或面臨致命缺陷!大多數瀕危動物救援項目未將氣候變化納入考慮範圍
    休斯和她的同事馬林·霍珀查看了被用於恢復澳大利亞100種野生動植物的一些計劃,其中只有9項介紹了可以處理關於氣候變化造成威脅的方法,雖然氣候變化被認為對那些物種中的60%是危險的。 「我們發現,一道知識隔閡正橫亙於氣候變化的風險與物種恢復和保護計劃之間。」他們這樣寫道。另一項研究則將眼光看向一些被批准的、用於拯救澳大利亞24個瀕危物種的計劃。
  • 全球瀕危動物:六大可能滅絕的奇特珊瑚
    近日,倫敦動物學會將一些人們最關注熱帶珊瑚物種列入具有獨特進化意義的全球瀕危動物保護項目中。列表中收集了10種對研究珊瑚進化有重大意義珊瑚物種。珊瑚的海底覆蓋面積不足海底的百分之一,但是他卻要支撐超過三分之一的海洋生物的生活。
  • 深海真的是珊瑚的庇護所嗎?
    憑藉正常的潛水技能不會到達那裡;為了研究生活在這個昏暗世界中的陌生動物,潛水員需要特殊的訓練和設備:包括更大的氣罐,幫助潛水員呼吸的循環呼吸器,以及包括氦氣的特殊氣體混合物。氦氣意味著,任何進入中間區域的人,在嘗試通過他們的循環呼吸器進行交流時,都會發出尖銳的吱吱聲。為什麼要忍受這些到那裡去?因為珊瑚礁是地球上最瀕危的生態系統之一。
  • 珊瑚礁:潛水員自願充當「園丁」,修復泰國瀕臨滅絕的珊瑚
    儘管珊瑚有石相的吸引力,但形成珊瑚礁的珊瑚——也就是所謂的硬珊瑚——實際上是活的生物體,它們分泌碳酸鈣形成保護性骨骼。和許多瀕危物種一樣,珊瑚是緩慢繁殖首領,和增長率從幾毫米到10釐米,每年根據物種,可以滋養,和水溫度、鹽度和動蕩。一個成熟的珊瑚礁的形成可能需要1萬年的時間。世界媒體對珊瑚礁的破壞主要歸咎於旅遊業,報導集中在遊客人群上,他們踩著珊瑚,汙染周圍水域。
  • 儘量減少物種在我們的時代滅絕 幫助瀕危物種在自然界繁衍
    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橫跨兩頁,可見這是作者最希望我們通過本書能夠思考的問題。書裡有很多極其罕見,只能通過影像觀賞的生物,它們有些現存數量極少難覓蹤跡,有些甚至已經滅絕。還有一些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生物,看過後才知道原來這些看似很常見很普通的生物也岌岌可危。
  • 有益的閱讀:還有人在遊戲裡沒見過珊瑚的嗎?
    珊瑚算是最近才加入遊戲的新事物,不過它其實已經策劃了很久了。追溯到 2009 年,在開發的初始階段,遊戲開發者就對加入這一方塊有了興趣。之後是在 2012 年的一個假快照中,它和「魚塊」作為一個玩笑一同出現。一直到了 2018 年 6 月,水域更新發布,珊瑚終於加入到了 Minecraft 那深邃的海洋當中。
  • 人類已失去超世界半數的珊瑚礁,誰來拯救珊瑚?
    珊瑚退化影響的是整個生物圈:珊瑚沒了小魚就難以苟存,然後就是大魚,至於人類,你可以看作是最大的魚。珊瑚的活體單元是珊瑚蟲,珊瑚蟲像個可伸縮的小花,只在頂端有一個開口,食物由這個開口進。口的周圍環繞著一圈或數圈觸手,用於捕食小動物。口底下是一個囊袋狀的腔腸。珊瑚利用觸手過濾海水雜質,並從中獲取食物。海水中的鈣、鎂,還有一些懸浮微生物等都是珊瑚的食物。
  • 「海洋保護小課堂」之5分鐘搞懂什麼是「種珊瑚」
    世界資源協會(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發出警告稱,超過75%的珊瑚礁都處於瀕危之中。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要去種珊瑚的原因之一,因為種珊瑚能夠幫助恢復珊瑚礁啊喂!在美國佛羅裡達和美屬維京群島,TNC的科學家和合作夥伴就正在通過「種珊瑚」來拯救生存受到威脅的麋角珊瑚和鹿角珊瑚!他們還給這個項目起了一個很可愛的名字「珊瑚保育計劃」!重點來了啊!那麼珊瑚要怎麼種呢?答案就在這裡!
  • 可以培育新品種,拯救瀕危生物的育種方式,為什麼人們會反對?
    瀕危動物的挽救 很多人會說,當某個物體只剩下一個個體時,可以採用克隆的方式再複製一個。但其實,克隆的成功率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而且克隆還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克隆需要該生物的卵細胞。
  • 世界地球日,與NASA一起探索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
    你還可以在「宅家NASA」的首頁(https://www.nasa.gov/specials/nasaathome/index.html)、「宅家NASA 理工科學主頁」(https://www.nasa.gov/stem)找到各種資源,包括專門為世界地球日創建的視頻、在線遊戲、手機應用、社交媒體的活動,甚至還有樂高挑戰。
  • 日本火山島海水中或存在拯救珊瑚礁秘方
    一支由法國科學家帶領的國際科考團隊專程前往該島,希望能夠找到挽救瀕危珊瑚礁的線索,從而幫助珊瑚礁免受氣候變化的侵害。雖然珊瑚礁僅僅覆蓋了全球海洋0.2%的表面,但是這些珊瑚礁卻是大約30%的海洋動植物物種的生存家園,它們既充當了動植物們的食物來源,又可以為這些生物提供保護。
  • Science: 促進基因多樣性可以拯救瀕危生物麼,也許會適得其反!
    幾十年來,環保人士一直在提議通過從更多的人口中引進新的血液來振興這些頑固分子。但他們想知道這是否真的有效,以及如何在不破壞處於危險中的群體的基因特性和獨特適應性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上個月舉行的2019年進化大會上,研究人員描述了基因組工具是如何改進所謂的基因拯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