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關節回收假體磨損研究:旋轉平臺 vs 固定平臺

2020-11-24 丁香園

相比固定平臺假體設計,旋轉平臺型全膝關節假體儘管理論上具有更為優越的膝關節運動學優勢,但多項臨床研究表明,二者的臨床效果相當。兩種假體設計的在體磨損情況如何,目前少有報導。近日,美國特種外科醫院的Kirsten Stoner通過一項假體回收研究,對此相關問題進行評估,他們的研究論文被發表在近期出版的Clin Orthop Relat Res上。

在該研究中,作者共對25例採用旋轉平臺和17例採用固定平臺全膝關節置換患者的假體進行了回收研究,兩組病例應用的全膝關節假體在髁的幾何學設計上相同,人口統計學數據也基本相似。假體回收後採用雷射掃描獲得其厚度數據,另外採用表面三維掃描評估假體的三維幾何學變化情況,最後通過假體的磨損分級和磨損映像圖對兩組病例的假體磨損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該研究的評價的問題包括(1)更符合股脛關節運動狀態的旋轉平臺假體設計是否磨損的嚴重程度更低;(2)髁幾何學相同的兩種假體設計其股脛表面或背面的損傷狀況是否相似;(3)假體磨損後的厚度變化是否存在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兩種假體具有相似的股脛磨損評分,然而,旋轉平臺假體背面的磨損評分高於固定平臺假體,經磨損映像圖和三維掃描評估表明,這常由於三體顆粒刮劃所致。與更大的股脛匹配程度一致,旋轉平臺假體的表面磨損程度更高。固定平臺假體背面的外形改變取決於膝關節的載荷面積,但兩種假體磨損後的厚度變化無明顯差別。

根據數據結果,作者認為,旋轉平臺設計的總體損傷評分更高,這與其磨損接觸面的面積增加有關,更易出現三體顆粒,表明該活動平臺在假體磨損方面無設計上的優勢。

1.旋轉平臺與固定平臺患者的人口統計學以及影像學評估數據


1.旋轉平臺襯墊的股脛表面(A)和背面(B)的10個磨損分級區域。

2.固定平臺和旋轉平臺襯墊股脛表面和背面7種磨損方式的總體磨損評分

3.固定平臺和旋轉平臺襯墊股脛表面和背面的區域性磨損評分


2.固定與旋轉平臺襯墊每一個股脛分級區域的平均磨損評分表明,後側區域(8、9區)的磨損評分顯著低於其他區域(p<0.001);旋轉平臺後側區域的磨損評分低於固定平臺(p<0.001)。


3.固定(A)與旋轉平臺(B)襯墊的磨損評分與假體長度的關係。不用顏色的標記為翻修的原因。


4.經磨損映像圖評估,固定(A)與旋轉平臺(B)襯墊股脛表面和背面不同磨損方式的百分比。


5.旋轉平臺襯墊背面的雷射掃描圖像(A)和相應的磨損圖像(B)。


6.旋轉平臺襯墊背面雷射掃描圖像。


7.固定平臺襯墊背面的雷射掃描圖像。

Rotating-platform Has No Surface Damage Advantage Over Fixed-bearing TKA


相關焦點

  • 【臨床論著】固定平臺與旋轉平臺假體置換治療膝外翻畸形療效的比較研究
    然而,膝外翻畸形患者的關節骨性結構改變或異常及內、外側軟組織失平衡使得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難度明顯增大。其難度主要涉及術中精確的截骨、軟組織平衡重建技術、假體的選擇應用等方面。因此,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治療膝外翻畸形患者已成為關節外科的重要研究項目。儘管相關的臨床研究已較多,但是對於膝外翻畸形患者人工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假體選擇及術中如何進行有效的軟組織平衡重建,目前仍存在爭議[2,3,4]。
  • 旋轉平臺比固定平臺好?看看高科技怎麼說
    全膝關節假體一般可分為固定平臺和旋轉平臺兩種,理論上,旋轉平臺的設計承載了膝關節的軸向運動,減少了脛骨平臺與脛骨之間的相對位移,能夠提高假體的穩定性。但從目前的臨床研究研究分析,並不能看出旋轉平臺假體的明顯優勢。BJR雜誌刊登了一篇關於對比不同平臺膝關節假體穩定性的研究,研究者通過模擬假體在人體內的活動方式,利用高精度數字圖像技術,量化脛骨平臺與脛骨間的相對位移,對比兩種假體的穩定效果。
  • 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骨二科成功完成首例旋轉鉸鏈式人工全膝關節...
    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骨二科成功完成首例旋轉鉸鏈式人工全膝關節置換!  水母網11月24日訊(通訊員 王盛賢)近日,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骨二科順利完成首例旋轉鉸鏈式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
  •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長期效果如何?膝關節置換費用是多少?
    全身和局部關節的任何活動性感染;膝關節周圍肌肉癱瘓;嚴重的下肢血管性病變;骨骼發育未成熟;膝關節周圍軟組織條件差;膝關節已長時間融合固定於功能位(伸直或輕度屈曲位),沒有疼痛和畸形等症狀。 人工膝關節置換的長期效果如何?
  • 人工膝關節置換後如何康復?做到這4點就夠了
    ,間隙變窄,關節就會出現明顯的疼痛,腫脹,關節的功能出現明顯的受限,有時候腿伸不直,走路的時候半佝僂著,蹲不下,這種情況就需要做人工膝關節置換,人工膝關節置換能非常有效的根除晚期什麼是人工膝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分單髁,全膝,鉸鏈膝關節置換,把股骨髁和脛骨平臺表面去掉大概一公分,置換脛骨平臺和股骨髁部這兩部分假體就是
  • 春立醫療(01858):髖關節假體產品及膝關節假體產品獲籤發EC證書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春立醫療(01858)發布公告,公司最近已獲UDEM International Certification Auditing Training Centre Industryand Trade Inc.Co.就公司以下產品類別所籤發的EC設計檢驗證書及全質量保證體系證書
  • 保護膝關節別忽視「預警信號」
    骨骼的「差異性沉降」是致病原因  既往醫學研究認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關節軟骨磨損導致,但為什麼老年人的關節軟骨更容易發生磨損呢?長期以來原因不甚明了。因此,當內側平臺骨骼骨質疏鬆並發生不均勻沉降,高度降低後,兩側不平衡使平臺應力分布發生變化,更加不均衡,使內側軟骨磨損加重,從而誘發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換膝」是唯一選擇嗎  對於中早期膝關節病變的患者,通常可採用保守治療方法。例如服用非甾體類消炎藥或理療、休息等方式緩解疼痛,但病情仍有加重的可能。
  • 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 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在海南完成
    26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博鰲超級醫院,完成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據悉,來自海南的57歲患者吳先生接受了此次手術。  據介紹,膝關節置換術是治療中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黃金標準」,這個手術最重要的就是膝關節假體。
  • 細胞療法工具用於老年人膝關節骨關節炎的軟骨修復
    東京--(美國商業資訊)--江戶川病院院長加藤正二郎博士領導的骨科醫師們和細胞培養專家們報導稱,從受累於骨關節炎(OA)的老年人膝關節軟骨組織培養多能表達細胞取得了突破。OA累及全球數百萬膝關節和其他嚴重疾病患者,他們接受了全膝關節置換術(TKA),其受損的軟骨被人工膝關節假體替換。
  • 冰敷的妙用——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後冰敷的打開方式
    「冰敷」一詞好懂,顧名思義,就是用冰的東西敷在腫痛的人體部位上,但冰敷卻不能為廣大患者所理解,特別是接受過人工全膝關節術的患者。對於絕大多數罹患膝關節疾病的患者,在術前常常接受的是要注意膝關節保暖,避免著涼的建議,怎麼術後就變成冰敷了呢?
  •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否有後遺症?如果有,可能會有什麼後遺症?
    人工關節置換術是指用一定的金屬、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據人體關節的需要,來重新構造人工假體,通過外科技術將假體植入體內,替換掉嚴重患病的關節,並替其完成相應的功能。目前,人工關節置換術最常見的兩個方向主要集中於膝關節置換和髖關節置換,其他關節的人工置換也提上日程。若問到人工關節置換術是否存在後遺症,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人工關節只是作為人體關節的一種替代物,當然不能和原來的人體關節相匹敵,人工關節在活動過程中必然會存在著一定的磨損和碰撞,導致人工關節假體出現不同程度的併發症,也可以理解為後遺症。
  • 3D列印假體在脊柱腫瘤切除後脊柱重建中的應用
    基於患者解剖形態特徵的設計可以使個體化的人工椎體與鄰近椎體之間的接觸面積最大化,從而最大程度地提供穩定性。假體和前方固定螺釘通道整合在一起,實現了「自穩」固定。同時在前期動物實驗的基礎上設定的微結構參數可以較好實現骨整合,避免了植骨的必要以及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由於3D列印人工椎體良好的穩定性,患者術後僅需佩戴無創支具,而無需頭環背心固定,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護理難度。
  • 可逆的人工金屬酶組裝——人工金屬酶的回收利用
    為使模塊化設計的人工酶發揮最大應用潛力,需要強而可逆的錨定過程,該錨定過程能夠控制組件的組裝和拆卸。控制可逆性將允許蛋白質支架和人工金屬輔因子的回收。為此,人們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利用生物素衍生物和替代品或(鏈球菌)親和素突變體的實現可逆性。    英國約克大學Wilson和Duhme-Klair教授最近的一項研究不僅能讓人工金屬酶發揮功能,還能讓蛋白質等高價值成分實現回收再利用。
  • 池州廢棄家電上門回收-回收平臺
    池州廢棄家電上門回收-回收平臺,廢銅其實是在各種工藝範疇的重要來歷。各種銅製品大部分都是從廢銅中提取的質料,是大部分的精煉銅主要質料之一,其中都包含廢銅以及新廢銅。舊廢銅是來自舊設備以及舊機器,一些拋棄物品公共設施等等,都是廢銅的很多來歷。廢舊金屬回收中的廢銅回收有什麼意。
  • 膝關節韌帶正常解剖與損傷的MRI表現
    ACL 起於脛骨平臺內側髁間嵴前方、近內側半月板前角附近關節面,向外、上、後方走行,止於股骨外髁內側面,韌帶在進入脛骨髁間嵴之前該韌帶從上至下呈扇形散開。ACL 主要作用是防止脛骨前移,前交叉韌帶的次要作用是防止脛骨過度內旋、維持膝關節內外翻角度以及防止膝關節伸展過度。
  • 人工關節置換後能否做核磁共振?
    隨著關節置換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患者由於不同病因接受了該手術,其中膝關節置換和髖關節置換是人工關節置換術中最常見的兩類手術,其十年的成功率已經超過90%,更有80%以上的患者可以正常使用植入的假體長達20年以上,甚至伴隨其終生。除此以外,肩關節、肘關節、踝關節等關節置換也在不斷發展,取得了良好的中、長期結果。
  • 省醫成功完成西南地區首例3D列印髖臼假體人工髖關節翻修術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程曦)4月22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悉,省醫19日成功完成了西南地區首例3D列印的個體化定製髖臼假體人工髖關節翻修術。據悉,該手術使患者髖關節置換翻修後的髖臼骨缺損得到精細化及個體化的完美重建,恢復髖關節功能,解決了複雜人工髖關節置換翻修後骨缺損個體化重建的臨床難題。
  • 常見的人工關節材料總結
    人工關節是用來代替病變或損傷的關節並恢復其功能的植入性假體。由於人工關節在人體內長期存在,所以對材料有很高的要求。
  • 二手交易平臺現回收共享單車,平臺方:嚴禁買賣,發現將報警
    不過,近期有人發現在二手車的交易平臺上,有人公開叫價2000元回收摩拜單車,另外在二手平臺上ofo只賣99元。昨天(12月18日)北京晨報記者在相關二手平臺上已經查詢不到買賣信息,記者採訪了幾家二手車交易平臺,均表示嚴禁共享單車在平臺上買賣,如果發現將立即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