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的人工金屬酶組裝——人工金屬酶的回收利用

2020-1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人工金屬酶的發展是一個迅速擴大的領域,其設計策略為從天然金屬酶的改性到完全從頭設計。其中,將合成催化劑附著在蛋白質支架上的錨定策略已引起廣泛關注,因為它能夠在生物相容和選擇性蛋白質環境中發揮有機金屬催化劑的活性。為使模塊化設計的人工酶發揮最大應用潛力,需要強而可逆的錨定過程,該錨定過程能夠控制組件的組裝和拆卸。控制可逆性將允許蛋白質支架和人工金屬輔因子的回收。為此,人們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利用生物素衍生物和替代品或(鏈球菌)親和素突變體的實現可逆性。

    英國約克大學Wilson和Duhme-Klair教授最近的一項研究不僅能讓人工金屬酶發揮功能,還能讓蛋白質等高價值成分實現回收再利用。該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子刊上,它是人工金屬酶領域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為人工金屬酶的回收利用帶來了希望。

    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可切換鐵載體錨定系統。鐵載體是由微生物攝取必需三價鐵產生的(H5-bisDHBSH和 5-AZOTO),在三價鐵存在下,鄰苯二酚型鐵載體與周質結合蛋白CeuE結合牢固,當鐵被還原為二價鐵引發其與蛋白質的分離。因此,可以通過鐵氧化還原狀態控制人工酶的組裝,從而實現了人工氫轉移酶的組裝和還原性觸發的拆卸。

    研究團隊設計、合成和表徵了人工轉移氫化酶 [FeIII(11)Cp*IrIII]⊂CeuE。通過將三價鐵結合的鄰苯二酚型鐵載體與含銥亞胺還原催化劑連接,該催化劑在沒有連接CeuE蛋白的情況下催化產生外消旋產物。但是,結合蛋白,產物具有選擇性。可以利用轉移氫化反應判斷區分鐵載體-催化劑綴合物與CeuE結合和未結合的狀態。這表明,通過鐵的氧化狀態可以控制綴合物插入到蛋白質支架中。在鐵(III)存在下,鄰苯二酚型鐵載體錨與CeuE結合牢固,但可以通過將鐵(III)還原為鐵(II)釋放錨,從而實現蛋白的回收利用。

    作者認為,如果結合酶設計的模塊化方法,鐵載體結合錨定氧化還原系統可以擴大人工酶的應用範圍。例如,如果CeuE被固定在表面上,則可以用電化學或化學可控的氧化還原開關來可逆地結合所選催化劑,在需要時,允許開發生物傳感器陣列或發現流動系統。通過氧化還原開關的催化劑交換將允許對給定平臺進行重新圖案化和重新編程。

    原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929-018-0124-3

相關焦點

  • 高學雲/趙麗娜建立人工金屬酶靶向癌細胞DNA的高效腫瘤診療新方法
    近日,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高學雲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研究中心研究員趙麗娜課題組合作,完成銅團簇人工金屬酶高效穩定催化活性的機制剖析,並建立人工金屬酶以癌細胞DNA為靶點的高效腫瘤診療新方法。
  • 【科技前沿】基於人工金屬酶的原位動態觀測腫瘤治療效果的分析方法
    該工作利用精準構築的人工金屬酶作為生物分析探針,建立了原位動態監測腫瘤治療效果的分析新方法。本文通訊作者是北京工業大學高學雲教授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趙麗娜研究員。本文第一作者是北京工業大學高靚副教授和碩士研究生張雅。文章簡介多功能時空分辨分子影像技術拓展了人類對關鍵生命活動的認知,加深了對生理或病理進程的了解。
  • 利用短肽分子多級組裝模擬天然酶研究取得進展
    生物分子組裝的多級有序結構是生命體單元的本質特徵之一,實現了能量轉化、物質輸運和信號傳遞等重要生物功能。精準調控生物分子組裝條件,深入探究生物分子組裝體結構與功能關係,有助於在分子層面認識生物活動的分子機制、指導功能生物材料的研發。
  • 化學所在利用短肽分子多級組裝模擬天然酶研究中取得進展
    生物分子組裝的多級有序結構是生命體單元的本質特徵之一,實現了能量轉化、物質輸運和信號傳遞等重要生物功能。精準調控生物分子組裝條件,深入探究生物分子組裝體結構與功能關係,有助於在分子層面認識生物活動的分子機制、指導功能生物材料的研發。
  • 科學家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2019年,團隊直接仿照天然過氧化物酶中金屬卟啉環的配位結構,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ZIF-8為前驅體,設計合成了一種含有Zn卟啉結構的高活性單原子碳納米酶。構效關係分析表明該碳納米酶中的單Zn原子及其類卟啉的配位結構是其發揮高效類酶活性的關鍵。以上研究證實了模擬天然酶活性中心及其周圍微環境的結構特點來設計和優化納米酶的是一種切實可行的策略。本研究工作是上述研究的延伸和拓展。
  • 研究人員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peroxisome),並將其用於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血性中風的治療。
  • 在MOFs中合理構建人工雙核銅單加氧酶
    美國芝加哥大學Wenbin Lin團隊報導了一種在MOFs中合理構建人工雙核銅單加氧酶的策略。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1月7日出版的《美國化學會志》。
  • 生物物理所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高利增、範克龍和中科院院士閻錫蘊團隊通過整合納米酶的結構和功能特點,仿照天然酶的活性中心和輔因子的協同作用,設計了一種能夠模擬過氧化物酶體內多種天然酶活性的納米酶,並基於此納米酶構建了一種可在生理條件下工作的人工過氧化物酶體(artificial peroxisome),並將其用於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缺血性中風的治療
  • 我國科學家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隨後,通過模擬卟啉環結構,設計合成了一種氮元素摻雜的碳球納米酶,並發現該納米酶具有氧化酶、過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四種類酶活性。2019年,團隊直接仿照天然過氧化物酶中金屬卟啉環的配位結構,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ZIF-8為前驅體,設計合成了一種含有Zn卟啉結構的高活性單原子碳納米酶。構效關係分析表明該碳納米酶中的單Zn原子及其類卟啉的配位結構是其發揮高效類酶活性的關鍵。
  • 吳驪珠Chem綜述:固氮酶激發的人工光合固氮作用
    本文要點要點1. 對化學家來說,利用固N2的化學作用是最刺激但最具挑戰性的目標之一。
  • MOFs中合理構建人工雙核銅單加氧酶
    MOFs中合理構建人工雙核銅單加氧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0 19:45:40 美國芝加哥大學Wenbin Lin團隊報導了一種在MOFs中合理構建人工雙核銅單加氧酶的策略。
  • 金屬酶及模擬配合物催化分子氧活化的反應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自然界中存在一系列金屬酶,能夠高效地活化分子氧進而將底物功能化,即使在室溫條件下該反應也表現出很高的效率。目前被廣泛接受的反應歷程是分子氧與金屬酶的活性位點結合,使其進行單電子還原形成金屬超氧配合物中間體,並逐步還原為金屬過氧配合物、金屬端基氧配合物。儘管過去已有報導,如何實現金屬超氧配合物到過氧配合物的轉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這增加了對分子氧活化的反應機理的研究難度。
  • ...閻錫蘊、高利增、範克龍團隊基於納米酶仿生設計人工過氧化物酶體
    緊接著,在2019年直接仿照天然過氧化物酶中金屬卟啉環的配位結構,利用金屬有機框架(MOF)材料ZIF-8為前驅體,設計合成了一種含有Zn卟啉結構的高活性單原子碳納米酶(Angew. Chem. Int. Ed., 2019)。構效關係分析表明該碳納米酶中的單Zn原子及其類卟啉的配位結構是其發揮高效類酶活性的關鍵。
  • ...分子人工受體的設計合成與分子識別、核酸酶模型設計和酶模擬...
    所在院校: 南京大學       所在院系: 化學化工學院 職稱: 教授       招生專業: 有機化學 研究領域: 生物有機化學和超分子化學,涉及生物分子人工受體的設計合成與分子識別
  • 科學家們喚醒休眠酶 為人工光合作用提供動力
    在研究人員通過改變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成功地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之後,尋求利用太陽能的新方法,又向前邁出了一步。據外媒報導: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光電化學電池。他們將一套吸收紅光和藍光的系統,與一種特殊的酶(氫化酶 / Hydrogenase)聯繫了起來。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有望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型人工納米酶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no Toda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人工酶類,其能阻斷錯誤摺疊的α突觸核蛋白在大腦中的擴散,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帕金森疾病的新型療法。研究人員所開發的人工酶類擁有較強大的抗氧化特性,該酶是鉑和稱之為PtCu的銅的納米級組合產物,其抗氧化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金屬組合的組成。
  • ...開創性地開發出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方法---基於PfAgo的人工限制酶
    Zhao說,「利用我們的技術,我們能夠構建出高度活性的人工限制酶(artificial restriction enzymes, AREs),這些AREs幾乎對任何一種序列產生特異性,而且能夠產生確定的長度可變的粘性末端。這是生物技術領域的一個罕見的例子,在這個領域裡,人們能夠以一種理性的方式輕鬆地和準確地設計一種想要的生物學功能或試劑。」
  • 酶工程技術用於降解與回收塑料垃圾
    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有效的方法回收廢棄的塑料以解決塑料垃圾的汙染問題,PET的主要回收手段是熱機械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容易導致塑料機械性能的損失。因此,工業上優選從頭合成PET而不是再回收利用,最終導致PET廢物的持續積累。此外,PET具有高比例的芳族對苯二甲酸酯單元(會降低鏈遷移率),這種聚酯很難水解。
  • 華東理工大學人工構建自組裝多酶體—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記者從華東理工大學獲悉,該校生工學院魯華生物技術研究所教授魏東芝和任宇紅研究團隊,在自組裝超分子多酶體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 化學所李峻柏課題組在利用短肽分子多級組裝模擬天然...
    11-21 19:48:46 來源: 化學加網 舉報   導讀  1生物分子組裝的多級有序結構是生命體單元的本質特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