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這個世界太複雜了,但我們不能想得太複雜。要知道,越是大的系統越是有核心的規律可循,商業和企業經營也是這樣。
實際上,商業競爭並不像影視劇中演得那麼曲折繁複,從根本上,企業在市場上的博弈說到底不過是「常識」的比拼,就看誰理解的更深刻,看誰執行的更堅決。
商場如戰場,戰場上都是殘酷的,實力就是實力,不是所謂「出奇制勝」可以逆轉的。比如我們看《三國演義》,智深如海的諸葛亮伐曹魏為什麼不成功?
因為智力有時而窮,對手哪怕不如他聰明,但只要不犯低級錯誤,哪怕諸葛亮也是無可奈何。
對企業來說,賺錢不但是能力,還是實力,企業要利潤,賺錢是本分,但錢、利潤到底是從哪裡來呢?
我見一些很大的老闆都沒有深思過這個問題,他們覺得錢都是自己努力賺來的,哪怕他們會在公開場合說什麼客戶是上帝,為社會做貢獻之類,但都是一些漂亮話,他們心裡根本不當一回事。
事實上,我們都是更關心自己的利益,我們的智力資源都集中在了「把錢搞得多多」的上面了,沒有多少心思分配給別人。
說這麼多,我其實就想強調一點:發心。
任正非為什麼能夠把華為做到這麼大的成就,是因為他比別人更聰明更能幹嗎,還是他有上面特殊的資源?
1987年華為創辦時候,就是個「無技術、無資金、無背景」的「三無企業」,個體戶一樣啊。
當時任正非因為在就職單位做生意被騙,他自己苦讀法律,研究市場經濟,最終得出結論:
一個就是客戶,一個就是貨源,中間的交易就是法律。
從某種意義上,任正非的這個認知就是華為崛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