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珊瑚礁裡的故事

2021-01-21 趙長發海洋

夜深了,浪濤依舊在海面奔騰,還扯著嗓門發出隆隆的轟鳴聲,嚇得天上的星星直打冷顫。海風也不厭其煩的吹著老調子——嗚嗚,像是在給它伴奏,也像是在加油助威。

浪湧下面的珊瑚礁中,很多精靈都睡了,也有不少精靈還沒睡;海星、海膽、海參、海兔、海葵、海百合和珊瑚精靈,他們都在找夜宵吃。

軟珊瑚伸著小觸手捕捉洋流中的微生物,吃的不亦樂乎;海膽爬到海藻的根莖下面,抓著剛長出來的嫩芽大快朵頤;海參往嘴巴裡塞泥沙,過濾砂礫上的微生海藻……

忽然,礁石縫中竄出一個細長的身影,像一條大蛇,遊得還很快,嗖嗖幾個前竄就到了盤珊瑚身邊。然後,倒退著鑽進一個洞穴中……

一條紅娘魚遊過來,遊到洞穴不遠的地方停下了,警惕地向四周看,沒發現危險,又向前遊了。

可這條小魚兒還不知道,在前面的洞穴裡,有一雙眼睛正盯著他呢。就在他靠近的一瞬間,眼前突然掠過一道黑色閃電,刷的一下,他讓一張可怕的大嘴給咬住了。

「啊!是……海鰻……我完……」紅娘魚的話還沒說完就讓那張大嘴吞噬了。然後,神秘黑影鑽出洞穴現身。

他真是海鰻。圓筒形的身體有一米半長,黃褐色帶斑點,扁尾巴,尖腦瓜;橢圓形的眼睛,大嘴巴,上頜牙齒強大鋒利;背鰭、臀鰭和尾鰭相連,長得和海蛇相似。

「啊呃……」海鰻打著飽嗝自語道,「吃飽了,可以睡覺了。哎呦,塞牙了,麻煩。」聲音戛然而止,他又縮回洞穴中,睡覺了。

夜精靈很快就到了下班時間,黎明使者開啟了東方天際的大門,天亮了。珊瑚礁的精靈們紛紛起床,來到外面找吃的,這個色彩繽紛、風光旖旎的海底世界喧鬧起來了。

「嗨!早上好!我叫豆丁,我的牙齒塞住了,能幫忙清理一下嗎?」那條吃紅娘魚的海鰻也醒了,從洞穴中探出頭和清潔魚打招呼。

嬌小的清潔魚們欣然答應,遊過來,鑽進他的大嘴巴裡,清理口腔和牙縫中殘留的肉渣。遠處的豬齒魚嚇得直冒冷汗,擔心海鰻會把小魚兒吞進肚。

豆丁看到豬齒魚的恐懼表情,晃了一下大腦瓜搭訕道:「你不用擔心啦!海鰻是不會吃幫自己的精靈朋友的。」

豬齒魚放心的點點頭說:「哦,那就好,那就好。」

沒多一會兒,清潔魚們把豆丁的口腔清理乾淨了。可這時候,他的肚子也餓了。搖晃著大腦瓜,對小魚兒們說了聲謝謝,就扭曲著身體朝珊瑚礁深處遊,找早飯吃。

白天,小精靈們都很警惕,豆丁想抓到獵物有難度。因為這個時間,大家既是獵手也是獵物。所以,防範意識和攻擊能力超強。為了早點吃上飯,他決定找夥伴合作捕獵。

「喂!石斑魚老兄們,都在哪兒吶?快出來呀!合夥抓獵物吃飯吧!」豆丁豎起上半截身體,大聲叫喊。

聲音未落,對面就出現一條大石斑魚,他興奮地朝豆丁用力搖頭擺尾,還做頭朝下尾朝上的動作,用肢體語言回答,願意和他協同抓獵物吃早飯。

豆丁認識他,叫糊塗,就彎曲著身體說道:「你在礁石那邊,我在這邊,聯手抓那群小魚吃。」

「好的。」糊塗贊成這個主意,嗖的一下遊到礁石的另一面,和豆丁追趕附近的小魚。

幾隻小白魚嚇得驚慌失措的遊到豆丁這面,想甩掉石斑魚。可這邊的獵手更厲害,只見他猛地彈直彎曲的身體,張開的嘴巴產生強大的吸力,把其中一條魚兒吸入口中。

「哈哈,聯合作戰效果真好。」豆丁吞下獵物,開心的說。

另一面,糊塗也有收穫。讓豆丁嚇過來的魚兒跟沒頭蒼蠅似的亂撞,他就張大嘴巴等魚上門;兩隻小魚嗖的一下鑽進來,成了美餐。然後,大聲回應:「沒錯,合作吃飯,收穫多多。」

捕獵也要趁熱打鐵,分秒必爭的把靠近的目標抓到,等獵物緩過神兒來逃跑就很難追上了。於是,一條長長的大海鰻和魁梧的大石斑魚齊頭並進,對獵物進行窮追猛抓。

頃刻間,小魚們就讓獵手一網打盡了,豆丁和糊塗的肚皮都撐的鼓了起來;兩隻不同種族的精靈結束了一次完美的協同捕獵,相互打了招呼就分開了。

然後,豆丁回到那個洞穴中,把頭露在外面,張著嘴巴四處觀望。看到那鋒利的牙齒,附近的小精靈嚇得紛紛遊走,害怕讓他吃了。可清潔魚們不害怕,又遊進來給他做口腔清潔。

海鰻的生活就是這樣,不像其他魚兒吃飽了也在外面遊蕩,他們吃飽了就回到棲身的地方蟄伏,等到肚子餓了再出來。清潔魚們給他清理完口腔就離開了,豆丁開始進入睡眠狀態。

大海中的世界和陸地上一樣,不但喧鬧,還非常複雜,無論你如何強大,如何警惕,都不會有永遠的安逸。因為,麻煩和危險是無處不在的,隨時隨地都會找上門,分分秒秒都可能纏上你。

就在豆丁吃飽喝足,想打個盹兒的時候,一條海蛇出現了。也不知道這條大海蛇哪根筋搭錯位置了,竟然朝豆丁猛衝過來。

「啊呀!有刺客!」豆丁閃電般的衝出來迎戰,猛咬那條來意不明的海蛇。

面前突然冒出一條大海鰻,海蛇也嚇得一哆嗦,剛才那股猛勁兒一下子沒了,趕緊張開嘴巴接招。可就在他哆嗦的剎那間,脖頸就讓豆丁給咬住了。

海蛇疼的呲牙咧嘴的叫喊:「哎呀!沒招沒惹你幹嘛咬我?鬆開,這樣我會沒命的!」

豆丁不信他的話。剛才這傢伙衝過來的樣子有點兇,很可疑,放了他自己就會有危險。心裡這樣想,嘴上就用力咬。可海蛇也有戰鬥力,求饒不管用只好反擊了。

「那我也咬你!」海蛇忍著疼,扭頭咬豆丁的脊背。不過,他脖頸受制,扭過頭來也勉強咬到對方的肉皮而已,做不到能讓他鬆口的有力反制。

可豆丁被咬疼了,也被激怒了,使出了必殺絕技。他把嘴巴張到最大,咽喉處的頜骨撐開,露出藏在裡面的內頜。內頜上的牙齒是倒鉤狀的,猛地彈射出來,勾住口腔裡的肉向肚子裡拖拽。

海蛇本來還有機會從獵手的嘴巴裡逃生,卻想不到他肚子裡還藏著暗器——內頜,能和嘴巴協同作戰,給獵物致命一擊。豆丁用內頜咬住獵物,加快吞咽速度。

「啊……」海蛇沒來得及留下遺言,腦瓜和脖頸就讓對手吞進肚了。豆丁邊吞咽邊用身體纏繞海蛇,把骨頭勒的斷裂開,方便吞咽。

「哼!小樣兒,偷襲我……」吞下海蛇,豆丁自豪地說,「後果是很嚴重的!」

剛才驚心動魄的戰鬥寫起來要好多字,感覺時間很長,其實都發生在電光火石的瞬間。周邊的小精靈們看得目瞪口呆,全是匪夷所思的表情,想不通豆丁是怎麼把和自己一樣大的獵物吞下去的。

用內頜助力嘴巴,快速消滅獵物是海鰻的超級秘密,海洋精靈界沒誰知道。可就在精靈們費心琢磨時, 一條礁鯊突然冒了出來,瞪著眼睛四處踅摸。

「喂!誰看見我追趕的海蛇啦?告訴我就不吃他。」礁鯊兇巴巴的叫喊,梭子蟹嚇得瑟瑟發抖,慌亂的用剪刀手指了一下豆丁。

豆丁剛把海蛇吞下去,身體撐得像根木棒,遊泳變得不靈活了。看到礁鯊就知到大禍臨頭,想逃已經來不及了。沒等梭子蟹說完,礁鯊就衝過來,把他一口吞下。

「哼!搶我的獵物就得還給我!」礁鯊吃了豆丁,翻著白眼兒走了。

珊瑚礁中,很快就恢復了寧靜,跟什麼都沒發生過似的。

溫馨科普小貼士:

海鰻,兇猛肉食性海洋魚類。體長圓筒形,尾部側扁。尾長大於頭和軀幹長度之和。頭尖長。 眼橢圓形。口大。分布於非洲東部、印度洋及西北太平洋。由於過度捕撈,數量正在嚴重減少,種群面臨消失的危機。

相關焦點

  • 好書推薦 | 珊瑚礁裡的秘密科普叢書
    全套定價:149元分類:海洋科普出版日期:2020年1月叢書簡介:本叢書將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珊瑚礁裡的世界這些聯繫在《珊瑚礁裡的食物鏈》一書中得以呈現。無論是微小的藻類,還是兇猛的肉食魚類,它們都被一張無形的大網網羅在這片珊瑚礁海域,各種生物的命運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生命之間的碰撞讓這裡精彩紛呈。作者介紹:李秀保,男,中國太平洋學會珊瑚礁分會理事,海南大學教授、博導。從事珊瑚礁生態學與珊瑚養殖研究。
  • 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肯·內迪邁爾和珊瑚修復基金會的故事
    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肯·內迪邁爾和珊瑚修復基金會的故事《深海璀璨——拯救世界珊瑚礁》講述了美國珊瑚修復基金會創始人、海洋英雄肯·內迪邁爾的真實故事,集人物傳記和科普知識於一體。肯·內迪邁爾從小喜歡海洋,並且迷上了色彩絢爛、形態各異的珊瑚。
  • 就因為少了一些鳥屎,珊瑚礁就要遭殃!
    有一個動畫片叫《海底總動員》,講了一條小丑魚爸爸尋找丟失的小丑魚兒子的故事。小丑魚,是一種生活在熱帶海洋裡的魚,身上有彩色的條紋,看著很可愛,有很多人把它寵物養。在自然界中,這種魚生活在珊瑚礁裡。珊瑚礁是熱帶海洋裡特有的一種石頭,顏色鮮豔,形狀也很美。不過,珊瑚礁不是天然的,而是靠一種叫珊瑚蟲的動物一點點「修建」出來的。
  • 帶你探尋奇怪而美麗的珊瑚礁動物
    侏儒海馬在隱藏方面非常成功,直到它的家在實驗室裡被研究才發現它。人們對這種神秘生物知之甚少,因為它對它的主要威脅是未知的。然而,可能的威脅是將侏儒海馬從其棲息地移除以供水族館使用。因此,像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正在謹慎行事,並要求出口許可證以保護這種害羞的生物。這條裸鰓亞目後面的羽毛狀股線身體不僅僅是裝飾:它們是它的鰓!
  • 「我們的海洋 我們的未來」線上圖片展之珊瑚礁
    Ian Donato/TNC Photo Contest 2019即使很扎手,海膽依舊是加拿大西海岸大熊雨林裡原住民的傳統食物。Jason Houston/Courtesy TNC在索羅門群島,一隻看似在淺海海底安靜睡著的硨磲,其實是在過濾海水。Tim Calver/Courtesy TNC在巴哈馬的埃克薩馬群島海洋公園,水下抓拍到了一隻紅礁寄居蟹。
  • 珊瑚礁裡怎麼開出了藍藍綠綠的花?那是大貝殼
    圖片:珊瑚俠其一是為了隱藏自己。硨磲一生中只有很短暫的自由生活階段,之後便會將自己緊緊地附著在其他物體上生長。不同於牡蠣單純將自己粘在礁石上,硨磲尤其喜歡附著在珊瑚礁等海底的硬物上;不單如此,它們在生長過程中還會不斷分泌出物質將珊瑚礁腐蝕,讓自己能往更深處附著,以至於我們在野外看到很多硨磲像是被擠在了珊瑚縫隙之中——這時,外套膜上豐富多彩的顏色就能讓它們更融入到珊瑚礁中,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
  • 珊瑚礁下好「色」的魚 一條魚有兩張「身份證」
    在島嶼東南邊的一片海域裡,成千上萬條色彩繽紛的魚在珊瑚礁附近遊動,仿佛海水中一大片湧動的雲霞。這片雲霞中的顏色和圖案實在是過於豐富,因此沒有哪一種魚看起來比其他魚類更加搶眼。這些魚大膽暴露自己的色彩,它們真的不怕捕食者嗎?最近的研究發現,這是另一種避開襲擊的方式。
  • 是誰殺死了珊瑚礁
    原標題:是誰殺死了珊瑚礁  珊瑚礁,眾多海洋生物繁衍棲息之地,歷史上無數生命的進化源泉,得天獨厚的科學研究寶庫,被稱為「海底森林」。但全球變暖引起的海水溫度上升,已導致珊瑚礁發生了嚴重的白化,這種破壞對其生態系統產生了致命性影響。 然而,威脅還不僅於此。
  • 三沙地理·珊瑚礁——三沙珊瑚礁:海底熱帶雨林
    三沙的珊瑚礁六成以上是環礁,圖為西沙鴨公島。 宋國強 攝  三沙地理·珊瑚礁 三沙市的島礁,幾乎都是珊瑚島礁,換句話說,三沙市就是珊瑚礁市。 巨大的珊瑚礁塊也會固結形成珊瑚石灰巖,新的珊瑚又在它的上面生長。這樣,經過幾百年、幾千年甚至更長時間,這些珊瑚礁就可以由淺水區生長到海面附近,甚至低潮時還可以露出海面,形成淺礁、暗礁,甚至成為低平的小島。  但是海盆是不斷下沉的,如果珊瑚向上的生長量不能超過海盆的下沉量,珊瑚蟲就會因得不到陽光和浮遊生物食料而逐漸死亡,這時珊瑚礁就成為沉沒的海底隆起高地。
  • 澳大利亞世界最大活珊瑚礁正走向「死亡」
    世界上最大的活珊瑚礁群,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觀」之一的大堡礁宛如一塊奇麗的瑰寶閃耀在澳洲東北部海岸,作為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旅遊景觀。然而,近年來,這塊瑰寶卻逐漸消退了她美麗的顏色,而且正一步步走向「死亡」。  路透社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最近發現,今年夏天,由於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大堡礁所在的海域的海水溫度達到了歷史上最高點,大片的珊瑚礁正面臨不斷升級的「白化」危機。
  • 珊瑚礁與珊瑚蟲有什麼關係?珊瑚礁有什麼作用呢?
    珊瑚蟲的石灰質骨骼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珊瑚,珊瑚多了就形成了珊瑚礁。在熱帶和亞熱帶淺海中生長著許多珊瑚。珊瑚蟲們喜歡生活在一起,珊瑚蟲與珊瑚蟲之間以一種叫共生的結構彼此連接,共生部分能分泌石灰質的骨骼。在珊瑚蟲死亡之後,石灰質骨骼就慢慢地積累下來了,而它們的後代又在這些骨骼上繁殖、生長,如此長年累月地堆積,珊瑚礁就形成了。
  • 託福聽力生生物學重要考點梳理——珊瑚礁(Coral Reef)
    其中,珊瑚礁Coral Reef是最常見的考點之一,在TPO27、TPO31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主要圍繞近年來珊瑚礁數目不斷減少的問題而引發的社會討論。今天小雅來幫大家梳理一下,有關珊瑚礁可能涉及的一些背景介紹。
  • 世界上最大的活珊瑚礁群,由於嚴重的海洋汙染使一些珊瑚白化而死
    大堡礁是一場藍色世界裡的視覺盛宴。它在澳大利亞東海大岸的昆士蘭州,是一個可以讓人忘記憂愁的地方。2900多個大大小小的礁島散落在這片藍色海域裡,與迷人的昆士蘭溼熱帶雨林緊緊相偎。這些礁島平時大都隱藏在海水下面,只在退潮時才露出來。
  • 氣候不是珊瑚礁變白的唯一因素,漂白的珊瑚意味著死亡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在地球的海洋裡,石珊瑚是一類海生多細胞的無脊椎動物,它們的骨骼組成了一種大型的水下結構,被稱作珊瑚礁。它們需要從海水中提取碳酸鈣,形成堅硬耐用的外骨骼,以保護其柔軟的囊狀體。
  • 另一個「伊甸園」,五彩斑斕的珊瑚礁和動植物,太讓人驚嘆了
    在巴布內紐幾內亞的東部海岸,隱藏著一片美麗的淨土。這裡是五彩斑斕的珊瑚礁和動植物的世界。如果上帝要再造一個伊甸園,也許就會選在這裡。要論世界上珊瑚礁最密集的地方在哪裡,答案一定是北起菲律賓群島,南至澳洲大堡礁,西起印度尼西亞群島,東至索羅門群島的一片區域。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珊瑚礁就位居其中心位置,可謂得天獨厚。
  • 海底綠洲——珊瑚礁--中國數字科技館
    它和珊瑚礁之間又有著怎樣的聯繫?  海洋中的熱帶雨林  珊瑚其實是人們對珊瑚蟲的習稱,它並非植物,而是一種叫珊瑚蟲的微小腔腸動物,有很高的經濟和生態價值。珊瑚蟲以群體為主,它們是海洋裡的「吉普賽」人,喜歡到處漂遊,四海為家。
  • 海底世界最美的景點是珊瑚礁 珊瑚礁生態科普小知識
    3、珊瑚礁維護了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財富,在所有的海洋生態系統中,珊瑚礁的生物多樣性是最豐富的,其豐富的程度只有熱帶雨林可以比擬。 4、珊瑚礁保護海岸線。珊瑚礁對於保護脆弱的海岸線免於被海浪侵蝕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海南啟動珊瑚礁保護行動 放生45塊活珊瑚礁
    新華網海南頻道7月7日消息(記者董昕 王慶欽)海南省珊瑚礁保護聯合大行動6日在海口市假日海灘啟動,同時宣告「保護珊瑚礁志願者宣傳監護隊」成立。海南省領導和學生代表現場放歸了查獲的珊瑚礁。      保護珊瑚礁是海南省生態省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 珊瑚礁:潛水員自願充當「園丁」,修復泰國瀕臨滅絕的珊瑚
    人們擔心,到2050年,世界上大多數的珊瑚將會消失,而希望能以環保的修復技術的形式出現,就像在Koh Ha島看到的那樣與泰國許多最受歡迎的島嶼不同的是,哇哈島的魅力完全隱藏在水下。圍繞著這個多巖石群島的船隻每天大約上午10點開始瘋狂活動,潛水員和潛水者抵達這裡,準備驚嘆這個位於斐斐島東南約35公裡(22英裡)處的地區的珊瑚。
  • 拯救珊瑚礁
    到今年4月,破壞已經很明顯了:珊瑚礁已經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廣泛的白化事件,因為珊瑚驅逐了作為它們食物來源的共生藻類,而共生藻類為它們提供了顏色有四分之一的海洋魚類在它們的生命周期中依賴於珊瑚礁,科學家說我們迫切需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來保護這些重要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