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志願者化身動物示威 迎接國際動物權利日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葡萄牙志願者化身動物示威 迎接國際動物權利日 (1/4)

「← →」翻頁

當地時間12月9日,葡萄牙裡斯本,動物權利保護協會成員化妝成各種動物在裡斯本動物園前示威,迎接12月10日「國際動物權利日」的到來。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發布時間:2012-12-10 15:47:24 【編輯:張龍雲】

葡萄牙志願者化身動物示威 迎接國際動物權利日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普遍權利——動物權利宣言
    此為上個世紀70年代由眾多國際動物保護組織籤署通過的動物權利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ANIMAL RIGHTS)
  • 【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線上直播雲講堂 爭當保護野生動物志願者
    珍稀動物(rare animal)是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近些年來,由於環境汙染、人類過度捕獵、棲息地減少等原因,不少動物一度瀕臨滅絕。今天是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請一起守護這些美麗的生靈,留住它們。
  • 為什麼要尊重動物權利?
    此前,全國動物園曾多次發生過類似悲劇,剛剛生產完畢的動物媽媽因為受了人類驚擾性情大變,拒絕哺乳或將孩子咬死、摔死。  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會長吳登明呼籲,眼下野生動物數量越來越少,活動範圍也越來越窄,如果真是愛護野生動物,人類就應該儘量減少對野生動物的幹擾,讓它們跟人類一樣,在相對私密的環境裡繁衍生息。  尊重動物權利意味著什麼?
  • 動物的權利和福利
    動物福利所關注的是,人如何吃,用什麼方式食用肉類。 人權和動物權的邊緣學者認為,人權和動物權的邊緣是不斷變化的。人的權利和動物的權利不可能一樣大。比如,有些動物權利論者認為,人和動物都可以劃分出基本權利和非基本權利兩個範圍,當人和動物的基本權利發生衝突時,人的基本權利是需要優先考慮的;而當人的非基本權利和動物的基本權利衝突時,動物的權利則優先。在某些情況下,動物的權利可以被侵犯。中國的動物福利程度如何呢?國內動物福利還沒有進入立法的程序,一方面公眾的接受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受經濟狀況的限制。但是科學界已經感受到這方面的壓力。
  • 所謂動物權利
    關於動物權利及其保護的必要性,從邏輯上講,似乎有如下三種論證思路:第一,保護動物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以及物種多樣性,進而更好地保護人類;第二,保護動物是人的惻隱之心的必然要求,並且也有利於提升人類社會的道德水準;第三,保護動物就是為了保護動物本身,因為動物與人類一樣,都為天地所化育因而也有同樣的生存、發展之權利。
  • 承認動物權利
    「承認動物成為權利的主體,這就斷難接受了,假如這世上有什麼事情可稱作『大是大非』的話,這就是。」對於見證了近年來許多論戰的我來說,這個論調並不陌生。每當涉及弱勢群體的爭論出現時,總有人會站出來說:「他們只適合關心,不適合擁有權利,我們不應該越過這個邊界。」然而,我們真的有理由設定這個邊界嗎?事實上,近年來改革的基本方向是:給無權利者以權利。
  • 動物權利的問題
    趙南元 清華大學教授1.您反對動物權利的立法,您表示動物權利立法是荒謬的,違反科學的態度,您能為我們簡單解釋一下您的觀點背景麼?趙:「權利」只有屬於有能力主張其權利的主體或其合法代理人才是有意義的,動物並不具有權利主體資格,動物權利論者也沒有動物權利的合法代理資格,所以談論「動物權利」是荒謬的。此外,任何權利都意味著保障他人同等權利的義務,不能履行義務的個體沒有資格被賦予權利。
  • 荒謬的「動物權利」
    ,內容是論證「動物權利」的。 看到作者是人民大學副教授,我不由的想,這還真是「知識越多越反動」啊。 標題本身就透露出了動物保護人士的自以為是。動物就是動物,人就是人。動物不可能是人,人也不可能是動物。如果動物是人,就不能再稱之為動物,而應該稱呼為動物人,比如虎人,獅人,狗人和貓人。
  • 李劍 | 動物為何擁有權利?——兼論強、弱兩種動物權利論
    動物擁有權利的必要前提是動物有屬於它自身的利益,而進一步考察動物擁有權利的理由,讓我們可以主張動物也擁有一定程度的道德權利。對「動物與人是否平等」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可以區分強、弱兩種版本的動物權利論。強的動物權利論主張動物與人平等,這會導致捕食問題等特別的困難和荒謬結論,辛格與雷根對捕食問題的解決都不成功。
  • 國際志願者如何選擇項目,體驗肯亞&坦尚尼亞非洲動物大遷徙!
    Projects Abroad非洲肯亞稀樹草原環保項目>> 項目地點:東非大裂谷-索山布自然保護區>> 抵達機場:奈洛比國際機場(NBO)>> 當地語言我們的駐地工作人員與全球志願者長期對長頸鹿棲息地進行保護,並對其數量、繁衍、遷徙等方面進行研究檢測,我們的研究數據正在被全球環保工作者共享。
  • 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時評:尊重動物權利 實現人類救贖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人民網發布:2016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時評:尊重動物權利 實現人類救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連日天氣晴好,極大地刺激了津城各大景區客流量.天津市動物園也成了遊客最多的景區,2000隻動物每天共「接待」遊客近2萬人次,創歷史同期接待最高紀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10月3日上午,記者在園內看到,許多市民及遊客帶著孩子前來與動物親密接觸,火爆勢頭有增無減.客流量激增,這可忙壞了動物們,每天都進行緊張的表演,多隻動物「明星」更免不了要「加班加點」.
  • 為什麼動物權利論是荒謬的?
    其實歸真堂風波的本質不是一個虐待動物的故事,而是有關動物權利和動物福利的爭辯。這場爭辯可以上溯到17世紀,即人類用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動物?動物是否有類人的權利?所謂動物權利,就是激進的動物倫理學家彼得•辛格強調的「動物是生命,而不是物體」。在他的觀念裡面,貓狗是有自由意志的,它們是有流浪權的,人類應當用同類的情感來看待它們。
  • 中國動物檢疫:以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為視角探討我國動物保護立法
    本文從動物福利與動物權利的關係入手,在客觀分析動物權利和動物福利爭論的基礎上,提議應轉變立法觀念,形成保障動物福利、維護動物基本權利、強調人有動物保護義務的法治理念,並在此理念的指導下,循序漸進進行相關法律變革。本文對於正確認識動物權利與動物福利之爭,積極探索雙方都能接受的契合點,推動我國動物保護立法具有參考意義。近日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對人們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 動物權利倡導者要求在生命權和自由權上,動物和人類享有權利一致
    而物則是與人相對,不具有法律人格,不可以提起訴訟,不享有法律權利的能力。英國和其它普通法系國家,大體將動物分成兩類:馴養動物和野生動物。根據《霍爾茲伯裡英格蘭法律大全》,馴養動物是屬於人的個人財產,這就決定了馴養動物和人們普通的私有財產財物是沒有區別的。
  • 志願者教你保護動物
    本報訊(記者劉軍)「亞洲象數目正在減少有幾個原因,一是環境日益惡化,二是象牙珍貴造成偷獵大象行為屢禁不止,三是大象在其『生活區』內破壞莊稼使得當地群眾對其進行捕殺……」昨日,長沙動物園大象館前,一名保護教育志願者向遊客介紹與亞洲象有關的情況。湖南省首個保護教育志願者工作站昨日在長沙動物園正式掛牌成立。
  • 【關注】聯合志願者 加強野生動物保護
    11月9日 星期一天氣:0/-10℃ 多雲轉晴明日:3/-7℃ 多雲
  • 動物權利論的要害是反人類
    前日北京投放鼠藥,據說為了避免兒童誤食,鼠藥做成苦味的,但老鼠沒有苦的感覺,所以不會失效。由此可知,動物的感覺與我們有很大的差異。有獵人曾經發現,狐狸被捕獸夾夾住一隻腳,無法掙脫時,竟然會自己將腳咬斷逃走,這是人所難以做到的,可能狐狸的痛感沒有人那麼強烈。 痛苦的感覺,作為生物的一種性狀,到底有什麼意義?
  • 青島動物保護志願者在2014中國漁業博覽會抗議加拿大海豹製品
    抗議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4年11月6日,來自青島多所高校的二十多位大學生志願者在2014第十九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展會入口前拉開宣傳橫幅「加拿大 現場的動物保護志願者觀察到,本次加拿大代表團的現場展柜上並未實際展出加拿大海豹製品,也沒有看到任何介紹海豹製品的宣傳品。這或許是近五年來中國動保團體不懈宣傳反對海豹製品的結果。 本次抗議加拿大海豹製品活動結束後,大學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紛紛發表感言。 「此刻,我覺得我和小海豹站在一起了!」。
  • 動物權利運動發源國是如何管理野生動物的?為什麼它們在我國可以興風作浪?
    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深入剖析一下,在這些高大上組織的發源國,在那些產業較為成熟的歐美國家,它們是怎麼對待動物保護和動物保護組織的,同時也解釋一下這些組織能在我國掀起風浪的箇中緣由。隨著1970年代影視技術的普及與發展,發源於英美發達國家的動物權利運動思潮加速傳播。
  • 動物有什麼「權利」? | 鳳凰副刊
    動物權利的主張就算在很開明的圈子也容易引起支持者和反對者的情緒化反應,如之前的女權命題。大家都會指出人是有很多區別於動物的特點,以說明人不同於動物,甚至高於動物,然而反過來的質論是,對喪失這些特點的人,和智力感情還不如動物的人,如痴呆老人、植物人和嬰兒,為什麼大家不把他們困在不能轉身的小空間、殺宰、做疾病試驗品以至當食物來吃?說到底,只因為人是人,動物是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