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文學作品中的星宿知識,「七月流火」的「火」原來是這個星星

2020-12-15 萬頃之陂

大家好,我是百度百家號作者萬頃之陂。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6個出自文學作品中的星宿知識,看完後不得不感嘆,原來中國古代就對天文學有了很深的研究。

1.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

北鬥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鬥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北極星的位置固定不變,天上其他的星星以北極星和北鬥七星為基準環繞在四周,所以有「天上的星星參北鬥」這個說法。

北鬥七星與北極星位置關係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

魁與

北鬥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

四季中北鬥七星鬥柄的指向

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為貪狼星、天璇為巨門星、天璣為祿存星、天權為文曲星、玉衡為廉貞星、開陽為武曲星、瑤光為破軍星。

七元解厄星君

2.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漢樂府·古詩十九首》

牽牛星,俗稱「牛郎星」,即河鼓三星中的河鼓二;河漢女,即織女星。

牛郎星與織女星

在牛郎星的兩邊有兩個比較暗的星星,這三個星星就是河鼓三星,俗稱「扁擔星」,那兩個暗星就是牛郎織女的孩子。當織女被王母娘娘逼到河西去的時候,牛郎一擔挑起兩個孩子在後面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的時候,王母娘娘用簪子劃出一道天河將牛郎擋了下來,牛郎織女就被天河(即銀河)隔開,在天河對岸,有一顆皎潔明亮的星星,那就是織女星,她孤零零地在天河西岸。在織女星右下方,有四顆小星搭成菱形,形狀像梭子,我國民間叫「梭子星」,那就是織女織布用的工具。

3.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在古代,天狼星一般代指外來入侵之敵。這裡的天狼指北宋時位於北宋西北的西夏政權。北宋在繼澶淵之盟之後又與西夏籤訂和約,每年送銀七萬二千兩,絹十五萬三千匹,茶葉三萬斤給西夏,長期以來造成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所以像蘇東坡這樣的仁人志士更是滿腔壯志,希望能夠早日平定西夏,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天狼星的運行軌跡始終在南天下部,所以在夜晚朝西北方向看是看不到天狼星的,此處蘇東坡的「西北望,射天狼」僅僅是代指入侵大宋的西夏,而並不是蘇東坡的觀測角度。

以獵戶座為參考,很容易能找到天狼星。

天狼星與獵戶座位置關係

4.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詩經》

「七月流火」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裡的「火」即指「心宿二」,就是「大火星」。每年仲夏黃昏,「大火星」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夏曆七月,相當於現在公曆九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七月流火」就是「心宿二」晚上向西天慢慢落下去,預示寒冷的季節就快要來到,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七月流火

5.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王勃《滕王閣序》

滕王閣位於洪州,洪州屬於翼、軫二星所對著的地面的區域。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來區分地面的區域,某個星宿對看地面的某個區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洪州在翼軫兩星宿的分野。

6.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

——王勃《滕王閣序》

這句話用的典故是,晉朝初,天空上牛、鬥二星之間有紫氣照射。張華請教精通天象的雷煥,雷煥說這紫光是因為有寶劍之精氣衝上天。於是張華命雷煥尋劍,後來果然在豐城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內有龍泉、太阿二劍。

這裡的意思就是說洪州自古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有無數的珍寶。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喜歡的小夥伴們記得點讚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七月流火|七月是現在的幾月,火是什麼,你用錯詞了嗎?
    這些經典中蘊藏的立身處世的學問,天文地理知識,都反映了人們改造自然、探索自然的偉大智慧,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借鑑,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七月流火」這個成語中蘊含的智慧就不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①「七月流火」出自哪裡?
  • 「七月流火」的本意竟不是七月很熱!
    」 很多人用這個詞表示 七月份的天氣像"火"一樣熱 「七月流火」最早出自《詩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這裡的"火",是星座名,即星宿,也就是"大火星"。這裡的"流",是"西沉"的意思。每年仲夏午月黃昏,「大火」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 "七月流火"表達的真正意思是:到七月後,大火星西移,天氣將漸漸轉涼。到了九月,婦女們就開始縫製寒衣了。
  • 成語知識|「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氣變涼」
    前幾天天氣突然升溫,偶然間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形容天氣氣溫驟升居然用「七月流火」一詞,聽得小編是一身冷汗。可見,有時候對一些成語的不了解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誤會,所以小編從「七月流火」這個詞入手,開始為大家普及一些常見卻又經常誤會的成語。
  • 語文天下告訴你「七月流火」是指什麼?
    「七月流火」從字面上看,容易理解成七月驕陽似火,空氣中仿佛流動著火焰一樣,讓人在暑熱中煎熬.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對的,這句成語在多數情況下屬於誤傳誤用."七月流火"原先是《詩經》中的一句詩: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大意是:每當農曆七月黃昏,一顆名為「火」的星星出現在西邊天空時,暑熱開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這顆名為「火」的星星,不是火星,而是現代天文學中天蠍星座中的三顆星星,屬於東方氣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農曆七月黃昏,已經移到了西邊天空,所以成為「七月流火」.
  • 「七月流火」真的是天氣很熱嗎,其實只不過是季節變化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七月流火本意指的是天氣開始轉涼,並不是字面意思天上開始下起了火雨。七月流火的解釋是,流火星.心宿二,在夜空中非常明亮的一顆紅色的星星,其位置在天蠍座的中心,在夏天的夜晚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見。
  • 古人所說的「七月流火」並不是指天氣熱,原來是這個意思!
    有些人對「流火」一詞不熟悉,一看有火字,往往就容易望文生義,認為是盛夏暑熱時節,天氣像火般的酷熱。其實,流火不是熱流,意思也不是指天氣炎熱。七月流火出自《詩經》,指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農曆七月份天氣從最熱開始降溫,但卻是一年中第二熱月份。
  • 七月流火到底是什麼意思?
    這是個由來已久的知識錯用問題。因為用的人多了,用的時間久了,錯誤逐漸變成了正確的。這種現象在文化流傳上時有發生。「七月流火」出自哪裡,原文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這裡面「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都是指十月之後開始記日子,即「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
  • 瘋狂猜成語:「七月流火」是熱還是涼
    「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糖糖考考你,「七月流火」是指天氣很熱的意思嗎?實際上這個「火」甚至都不讀「huǒ」,古讀huǐ,是天蠍座裡最亮的一顆星:阿爾法(α)星的名字,即天蠍座的主星——心宿二。七月後大火星的位置就會逐漸偏西下沉,這個時候,夏去秋來,暑熱就漸漸消退了,古人把這種天文現象稱作「七月流火」。"七月流火"表達的真正意思是:到七月後,大火星西移,天氣將漸漸轉涼。到了九月,婦女們就開始縫製寒衣了。所以,"七月流火"可不像字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
  • 夜晚天空中的二十八星宿,你能認識幾個?
    每當夜晚仰望天空,有時夜空繁星似錦,數不清的星星看得人眼花繚亂,這些看似無章的分布,實則它們都有固定的排列,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金、木、水、火、土等天體運行而將天空劃分為二十八個星區,這就是二十八星宿。
  • 周末學成語 | 明日黃花、七月流火
    B項錯誤,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東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叫做月相。C項正確,「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出自《詩經‧豳風‧七月》,《毛傳》中記載:「火,大火也。流,下也。」其中「大火」是星名,故「火」是指「大火」星,「流」是指星宿西沉,故七月流火意指大火星西沉,天氣將寒。「大火」星是指我國古代星宿體系中的「心宿二」,「心宿」是古代東方蒼龍七宿之一,包含三顆星,「心宿二」是中間的一顆,是亮度很高的一等星,對應西方星座體系中天蠍座α星(天蠍座主星)。
  • 你知道「七月流火」是指天氣轉涼了嗎?
    「七月流火」這個詞語,因為某位大學校長的致辭,而讓我們不得不注目。某大學校長在一次歡迎外賓來訪的儀式上,致辭道:「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用「七月流火」代指歡迎外賓到來的熱情,這看似很對。公曆七月正值盛夏,赤日炎炎,火熱的天氣比喻火熱的情緒,很是理所應當。然而,事實卻不是這麼的順理成章。「七月流火」一語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意是說,每到農曆七月黃昏,大火星出現在西邊天空時,暑熱開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添加厚衣裳了。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時間:2017-08-14 13:29   來源:愛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幾句詩出自《詩經.豳風.七月》。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月離於畢雨滂沱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月離於畢雨滂沱《詩經》這部最古老的民間詩歌總集,創作於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六世紀,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感情、生活風貌和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詩經》中的一篇。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去看看。
  • 「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氣酷熱嗎?錯!
    「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氣酷熱嗎?錯!古人所說的「七月流火」並不是指天熱,而是這個意思。漢語表義非常豐富,有時短短的幾個字,就能說明一個大道理,比如人們所常用的成語。但是,由於成語在形成過程中,都是有其出處的,隨著時光的流逝,有些人會忽視其原本意義,往往會造成誤用。有個成語叫「七月流火」,有人會想當然地以為,這個詞是用來形容盛夏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的,其實,這是犯瞭望文生義的錯誤。「七月流火」絕不是指天熱的。
  • 七月流火是天熱還是天涼?哈哈,終於又到笑話沒文化人的大好季節
    七月流火!寫下這幾個字,立感空氣中仿若「噌噌」竄動著無數小火苗,人在酷暑中痛苦煎熬。有人笑了。其實很多年前就有人笑過了,牙都快笑掉了。因為「七月流火」這個詞到底是熱得不行,還是冷要流行,還曾鬧得沸沸揚揚。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描寫了什麼場面,是什麼意思?
    作者:李大奎先來了解一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出處。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曰觱發,二之曰慄裂;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啥意思"七月流火",其實是一個成語,不是單純字面上的意思,不能簡單理解為:七月份的天氣像"火"一樣熱。這裡的"火",指的是"星宿二",也就是"大火星"。這裡的"流",是"西沉"的意思。
  • 【國學解惑】「七月流火」絕不是指天熱
    今年夏天氣溫持續走高,很多媒體在報導酷暑時往往會用到「七月流火」這個成語。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七月都流火了,那天氣該有多熱呀!殊不知,這個成語真正的意思卻恰恰相反。它並不是形容天氣炎熱,而是表示暑熱逐漸減退、天氣開始轉涼。「七月流火」語出《詩經·豳(bīn)風·七月》。詩歌開頭兩句便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成語共賞系列之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qī yuè liú huǒ,出自《詩經》,指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不可以用來形容天氣炎熱。火是指的一顆行星,不是暑氣的意思。「七月流火」是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這裡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氣,而是一顆星的名字,即天蠍座α星。它是天蠍座裡最亮的一顆星,發出火紅色的光亮,因此中國古代天文學稱之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
  • 「七月流火」到底是啥意思?
    《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七月流火,這裡的「火」,代表大火星,即是西方星座天蠍座的主星——心宿二;「流」,水流之下也,就是說「大火」星開始向西下墜。《詩經》所編撰的西周時期,五六月份的黃昏,「大火」星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到了七月,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天氣也開始轉涼了。「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天氣轉涼的現象稱作「七月流火」。但這個成語卻常被中國的官方媒體表示天氣炎熱,還是多次誤用:2006年7月10日,《市場報》一篇《夏季市場被世界盃攪火了?攪慘了?》
  • 成語系列之冷門成語,「七月流火」不是炎熱的意思,而是天氣轉涼
    我們中華文化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成語是我國漢語文化的精華,用區區幾個字就可以代表一件事情或者是對某件事情的比喻。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冷門的成語,平時很少有人用,但是這些成語代表的意義,我們在日常中經常能用到。廊廟之器「廊廟之器」出自《三國志》中,原文是這樣說話的:「雖行事舉動,未悉允當,蔣濟以為大較有廊廟之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