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百度百家號作者萬頃之陂。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6個出自文學作品中的星宿知識,看完後不得不感嘆,原來中國古代就對天文學有了很深的研究。
1. 天上的星星參北鬥。
北鬥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從天璇通過天樞向外延伸一條直線,大約延長5倍多些,就可見到一顆和北鬥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這就是北極星。北極星的位置固定不變,天上其他的星星以北極星和北鬥七星為基準環繞在四周,所以有「天上的星星參北鬥」這個說法。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

北鬥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

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為貪狼星、天璇為巨門星、天璣為祿存星、天權為文曲星、玉衡為廉貞星、開陽為武曲星、瑤光為破軍星。

2.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漢樂府·古詩十九首》
牽牛星,俗稱「牛郎星」,即河鼓三星中的河鼓二;河漢女,即織女星。

在牛郎星的兩邊有兩個比較暗的星星,這三個星星就是河鼓三星,俗稱「扁擔星」,那兩個暗星就是牛郎織女的孩子。當織女被王母娘娘逼到河西去的時候,牛郎一擔挑起兩個孩子在後面追趕,眼看就要追上的時候,王母娘娘用簪子劃出一道天河將牛郎擋了下來,牛郎織女就被天河(即銀河)隔開,在天河對岸,有一顆皎潔明亮的星星,那就是織女星,她孤零零地在天河西岸。在織女星右下方,有四顆小星搭成菱形,形狀像梭子,我國民間叫「梭子星」,那就是織女織布用的工具。
3.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在古代,天狼星一般代指外來入侵之敵。這裡的天狼指北宋時位於北宋西北的西夏政權。北宋在繼澶淵之盟之後又與西夏籤訂和約,每年送銀七萬二千兩,絹十五萬三千匹,茶葉三萬斤給西夏,長期以來造成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所以像蘇東坡這樣的仁人志士更是滿腔壯志,希望能夠早日平定西夏,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天狼星的運行軌跡始終在南天下部,所以在夜晚朝西北方向看是看不到天狼星的,此處蘇東坡的「西北望,射天狼」僅僅是代指入侵大宋的西夏,而並不是蘇東坡的觀測角度。
以獵戶座為參考,很容易能找到天狼星。

4.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詩經》
「七月流火」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裡的「火」即指「心宿二」,就是「大火星」。每年仲夏黃昏,「大火星」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夏曆七月,相當於現在公曆九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七月流火」就是「心宿二」晚上向西天慢慢落下去,預示寒冷的季節就快要來到,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5.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王勃《滕王閣序》
滕王閣位於洪州,洪州屬於翼、軫二星所對著的地面的區域。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的方位來區分地面的區域,某個星宿對看地面的某個區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洪州在翼軫兩星宿的分野。
6.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鬥之墟。
——王勃《滕王閣序》
這句話用的典故是,晉朝初,天空上牛、鬥二星之間有紫氣照射。張華請教精通天象的雷煥,雷煥說這紫光是因為有寶劍之精氣衝上天。於是張華命雷煥尋劍,後來果然在豐城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內有龍泉、太阿二劍。
這裡的意思就是說洪州自古鐘靈毓秀,人傑地靈,有無數的珍寶。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喜歡的小夥伴們記得點讚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