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真的是天氣很熱嗎,其實只不過是季節變化

2020-12-05 史家一絕

「現在是幾月了。」一小吏問道周圍的人。「回稟大人,現在是七月了。」七月了,看來天氣該轉涼了,於是就讓周圍的人發下布告,通知各家各戶開始準備換季的衣服。

天氣轉涼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七月流火本意指的是天氣開始轉涼,並不是字面意思天上開始下起了火雨。七月流火的解釋是,流火星.心宿二,在夜空中非常明亮的一顆紅色的星星,其位置在天蠍座的中心,在夏天的夜晚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見。不過現在城市化之後,可以看點星星的次數屈指可數,所以想要一看究竟的話,還是回老家去吧。

流火指的是在古代七月份也就是現代的大概九月份左右的時候,因為地球公轉的原因,那時候心宿二會在位置的最高點。等到九月之後就會慢慢地落下來,看起來就像是一顆紅色的火星降落一般,而這個時候天氣開始轉涼,於是就有了這句詩「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語言應用

因為七月流火看起來實在是太像用來形容天氣炎熱了,所以就有很多人用它來比喻天氣炎熱,仿佛是在下火一般。現在第七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也已經為它備註上天氣炎熱的意思了。不過這並不代表是一種妥協也不是什麼遷就,只不過是語言的一種適應,這種適應是自古而來就已經存在的了。

不過雖然清楚它是怎麼轉變的,但還是要了解清楚它本身的意思,否則容易被人看穿。而且自從詞典中的改變之後立即引起了大眾的反對,反對的原因也是拒絕正統文化對無知大眾的妥協。不過這個也可以看作是像大眾科普的一種方式,雖然不太恰當就是了,但也可以看出我們的民眾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語言是在不斷地發展中的,只要不是刻意的汙名話,其實怎麼被大眾更容易地接受也是一件好事。而且近幾十年來語言也在不斷地變化中,普通話普及之後也可以讓大眾全部聽懂別人說的是什麼,只不過自己能不能說出來就是另一回事了。而且我國的識字率也從剛開始的時候不斷地增加,說明基礎教育做得很好。

意義改變

語言在語境之中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一位醫生對你說:「回去想吃點什麼就吃什麼吧。」和你父母說出來感覺肯定不一樣,前者仿佛是直接把你打入了地獄,但後者確確實實是對你的關心。「七月流火『中的火字到了現在也沒有了星宿名的選項,現在想到火就是燃燒的火焰而不是天上的星星。

我們在閱讀古代的學者留下的作品的時候肯定會有不明白的地方,不過多問一下別人就會得到不同的解釋。例如:逃之夭夭「本意是逃跑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其出自實景中的《桃夭》,裡面的句子是」桃之夭夭。「形容桃花開得十分茂盛的樣子,所以沒有必要糾結於這個詞語現在是什麼樣子,只要正確都可以使用。

但還是要說一下,雖然現在它們已經有了不同的意思,但是千萬不要把它們的本意給忘了。約定俗成是大眾可以接受的,但還是不要偏離它本身的意思。如果因為一些搞不清楚狀況的人在文章中使用了但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後果,這些也都是沒有人想要看到的。

理解文章

在我們這裡每年還有很多的學生,還有很多以此為樂的成年人。他們熱衷於探索古文中的奧秘。也願意去發覺古文中的含義,但是因為一個詞句的更改導致文章的不通順確實會給別人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不管是約定約定俗成還是錯誤使用,但都不要因為這個而改變它的原本的意思。

語言的價值在於其適應力,也因為適應力會增強它的生命力,不能夠被大眾所接受的註定會被遺忘,長此以往下去的話會有很多優秀的作品在我們的遺忘中而丟失。但我們也一定要恪守底線,不僅是因為它的意思,更加是因為不要等到幾百年後的人們看到了這個詞語就真的以為是炎熱的意思了。

語言的變化是必然的,是無法阻止的。但是在文化的衝擊中不斷地交流與融合才造就了現在的文字,與時俱進很好,但也要注意不要被帶偏。

七月流火告訴了古時候人們天氣開始轉涼了,告訴了現在的人們天氣太熱了,不過哪種意思都沒有絕對的對錯,只要能夠使用正確都可以。不知道您生活中有哪些被人理解錯誤的成語,您又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請在評論區留下您獨到的見解。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七月流火」是指天氣轉涼了嗎?
    「七月流火」這個詞語,因為某位大學校長的致辭,而讓我們不得不注目。某大學校長在一次歡迎外賓來訪的儀式上,致辭道:「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用「七月流火」代指歡迎外賓到來的熱情,這看似很對。公曆七月正值盛夏,赤日炎炎,火熱的天氣比喻火熱的情緒,很是理所應當。然而,事實卻不是這麼的順理成章。「七月流火」一語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意是說,每到農曆七月黃昏,大火星出現在西邊天空時,暑熱開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添加厚衣裳了。
  • 「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氣酷熱嗎?錯!
    「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氣酷熱嗎?錯!古人所說的「七月流火」並不是指天熱,而是這個意思。漢語表義非常豐富,有時短短的幾個字,就能說明一個大道理,比如人們所常用的成語。有個成語叫「七月流火」,有人會想當然地以為,這個詞是用來形容盛夏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的,其實,這是犯瞭望文生義的錯誤。「七月流火」絕不是指天熱的。如果單從字面上看,「七月流火」似乎說的是盛夏熾熱的氣溫的,但是,它的本義卻與此正好相反。
  • 瘋狂猜成語:「七月流火」是熱還是涼
    「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糖糖考考你,「七月流火」是指天氣很熱的意思嗎?【解釋】:「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至今仍不絕於各種媒體,所以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2.【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 七月流火是天熱還是天涼?哈哈,終於又到笑話沒文化人的大好季節
    七月流火!寫下這幾個字,立感空氣中仿若「噌噌」竄動著無數小火苗,人在酷暑中痛苦煎熬。有人笑了。其實很多年前就有人笑過了,牙都快笑掉了。因為「七月流火」這個詞到底是熱得不行,還是冷要流行,還曾鬧得沸沸揚揚。
  • 七月流火到底是什麼意思?
    「七月流火」出自哪裡,原文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到了七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就是「心宿二」晚上向西天慢慢落下去,預示寒冷的季節就快要來到,天氣逐漸涼爽起來。再來看這句詩就很明白了: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
  • 古人所說的「七月流火」並不是指天氣熱,原來是這個意思!
    有些人對「流火」一詞不熟悉,一看有火字,往往就容易望文生義,認為是盛夏暑熱時節,天氣像火般的酷熱。其實,流火不是熱流,意思也不是指天氣炎熱。七月流火出自《詩經》,指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農曆七月份天氣從最熱開始降溫,但卻是一年中第二熱月份。
  • 【國學解惑】「七月流火」絕不是指天熱
    今年夏天氣溫持續走高,很多媒體在報導酷暑時往往會用到「七月流火」這個成語。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七月都流火了,那天氣該有多熱呀!殊不知,這個成語真正的意思卻恰恰相反。它並不是形容天氣炎熱,而是表示暑熱逐漸減退、天氣開始轉涼。「七月流火」語出《詩經·豳(bīn)風·七月》。詩歌開頭兩句便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成語知識|「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氣變涼」
    這幾天南方的天氣已經逐漸進入寒冬了,廣東的朋友也已經入冬了,請大家要多多注意添衣保暖呀!前幾天天氣突然升溫,偶然間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形容天氣氣溫驟升居然用「七月流火」一詞,聽得小編是一身冷汗。可見,有時候對一些成語的不了解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誤會,所以小編從「七月流火」這個詞入手,開始為大家普及一些常見卻又經常誤會的成語。「七月流火」一語出自《詩經·國風·蝴風》《七月》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七月流火|七月是現在的幾月,火是什麼,你用錯詞了嗎?
    「七月流火」這個成語中蘊含的智慧就不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①「七月流火」出自哪裡?歷來對「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的出處並無爭議,其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由於全文較長,只節選第一章來讀。「七月流火」中的「火」並非指熱火,也不是指天氣炎熱,「火」是一顆星宿的名字,因其是一顆巨大的紅色星宿,所以人們稱它為大火星,或叫星宿二。它是天蠍座的主星,也叫天蠍座α。學過地理知識的朋友,或者天文、觀星愛好者對此星應該不陌生。所以單從字面意思理解,將「火」認為是熱火或天氣炎熱是片面的,不正確的。
  • 「七月流火」的本意竟不是七月很熱!
    ▇▇▇▇▇50%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裡 有一個詞叫「七月流火」 很多人用這個詞表示 七月份的天氣像"火"一樣熱 「七月流火」最早出自《詩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語文天下告訴你「七月流火」是指什麼?
    「七月流火」從字面上看,容易理解成七月驕陽似火,空氣中仿佛流動著火焰一樣,讓人在暑熱中煎熬.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對的,這句成語在多數情況下屬於誤傳誤用."七月流火"原先是《詩經》中的一句詩: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大意是:每當農曆七月黃昏,一顆名為「火」的星星出現在西邊天空時,暑熱開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這顆名為「火」的星星,不是火星,而是現代天文學中天蠍星座中的三顆星星,屬於東方氣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農曆七月黃昏,已經移到了西邊天空,所以成為「七月流火」.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描寫了什麼場面,是什麼意思?
    (二)"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啥意思"七月流火",其實是一個成語,不是單純字面上的意思,不能簡單理解為:七月份的天氣像"火"一樣熱。這裡的"火",指的是"星宿二",也就是"大火星"。這裡的"流",是"西沉"的意思。
  • 成語系列之冷門成語,「七月流火」不是炎熱的意思,而是天氣轉涼
    其實和棟梁之材是一個意思, 就是形容一個人有才華、有擔當,可以成為國之棟梁,委以重任。一燈如豆「一燈如豆」這個成語第一看到時感覺很好玩,它沒有特別的意思,就和字面一樣,形容古代燈芯的火苗和豆子一樣大小,表示光線特別的昏暗。
  • 如果有一個人跟你說「七月流火」,你猜是什麼意思?
    以前跟別人討論「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的時候,作為看過《詩經·國風·豳風·七月》的人,總會帶著些小得意,告訴別人這並不是指天氣炎熱的意思,而是指天氣逐漸變涼,然後說出什麼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過,想不到的是,這個成語的意思說變就變,以前還說別人,天氣熱的時候不要用這個詞,那是不對的。現在,別人再問這個詞的時候,已經是完全不知道怎麼解釋了。因為,它有了兩個完全相反的意思。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解釋,「七月流火」除了可以形容天氣逐漸變涼,也可以形容天氣炎熱。
  • 成語小總結之七月流火、差強人意
    今天跟大家分享是七月流火這個成語,記憶中這個成語是經常出現在考卷上的,因為這個成語的意思跟人看到這個成語的第一眼理解意思不同,很容易造成誤解。七月流火的拼音在此不再重複,都是常用字,讀字識義,看到這個成語的第一瞬間,相信很多人的反應可能是七月裡的流火,形容7月炙熱的天氣,炭烤大地。
  • 成語共賞系列之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qī yuè liú huǒ,出自《詩經》,指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不可以用來形容天氣炎熱。「七月流火」是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這裡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氣,而是一顆星的名字,即天蠍座α星。它是天蠍座裡最亮的一顆星,發出火紅色的光亮,因此中國古代天文學稱之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月離於畢雨滂沱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月離於畢雨滂沱《詩經》這部最古老的民間詩歌總集,創作於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六世紀,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感情、生活風貌和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詩經》中的一篇。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去看看。
  • 「七月流火」到底是啥意思?
    《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七月流火,這裡的「火」,代表大火星,即是西方星座天蠍座的主星——心宿二;「流」,水流之下也,就是說「大火」星開始向西下墜。《詩經》所編撰的西周時期,五六月份的黃昏,「大火」星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到了七月,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天氣也開始轉涼了。「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天氣轉涼的現象稱作「七月流火」。但這個成語卻常被中國的官方媒體表示天氣炎熱,還是多次誤用:2006年7月10日,《市場報》一篇《夏季市場被世界盃攪火了?攪慘了?》
  • 6個文學作品中的星宿知識,「七月流火」的「火」原來是這個星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七月流火」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每年仲夏黃昏,「大火星」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夏曆七月,相當於現在公曆九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七月流火」就是「心宿二」晚上向西天慢慢落下去,預示寒冷的季節就快要來到,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 「七月流火」一說或被誤解 實指能看到大火星
    「七月流火」一說或被誤解 實指能看到大火星 2014-08-11 10:29:46  農曆的七月一般對應公曆的8月。七月流火什麼意思?這個問題似乎和天文有點關係,畢竟七月嘛,曆法,天文的範疇。從語文基礎上,這個成語常常被誤解為七月,很熱。流火兩個字,望文生義,會有很多誤解。比如理解為火流星,夏天流星多;比如理解為熱浪像火一樣流動,似乎也有道理……總之,七月流火,就是熱啦!  可惜,這個理解是錯的,流火的火字,代表的是大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