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月離於畢雨滂沱

2020-12-05 百家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月離於畢雨滂沱

《詩經》這部最古老的民間詩歌總集,創作於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六世紀,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感情、生活風貌和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詩經》中的一篇。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去看看。

「火」是指天上的「大火」星,這是一顆紅色的亮星,位於天蠍星座中,是夏夜美麗的星座之一,據說它的名字叫做「閼伯」。他的兄弟叫做「實沈」。雖說他們是親兄弟,可是經常打架鬧氣,吵得一家人不得安寧。嚴峻的父親高辛氏下令把他們分開,讓他們永遠不得見面。閼伯被遷往商丘,實沈被遷往大夏。後來他們都變成星星上了天,「閼伯」就是「大火」也叫商星。「實沈」就是參星,現在冬夜的美麗星座獵戶座。他們一東一四,在天球上正好相對,永遠不會同時看到。唐代大詩人杜甫寫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詩句,就是引用了這個典故。

「大火」是一顆著名顯眼的星星,殷代的先世人民早就學會了觀察它的出沒來決定農時季節,並且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官職,名稱叫做「火正」的來負責這項工作。在殷代雖然有了粗疏的曆法,但根據「大火」星的出沒決定農時的老傳統還繼續傳下來。

據現代天文學理論來推算,約在四千年之前的雨水節氣時,當太陽剛從西方地平線落下,「大火」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人們看到這種天象就得準備春耕播種,爭取這年的好收成。而當盛夏已過,處暑節氣來到時,太陽剛從西方落下,「大火」星也已過了南天,很快向西方流去,不久天氣就要轉涼,得準備冬衣了。《詩經》上「七月」篇中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是描寫的這一情景。

根據「大火」星在黃昏時的位置同季節之間的關係可以排出一個簡單的次序表。根據它就能預告季節的變化,農事的安排,具有類似曆法的性質。

在沒有曆法的日子裡,人們總是想從各種途徑得到啟示,冬季的大風雪何時將要襲擊他們,必須事先準備好燃料,及時找到庇護所;夏天的狂風暴雨會奪去他們可憐的收成,最好事前找到徵兆;連綿的秋雨會使他們無法採集果實,應在陰雨到來之前儘量多摘些回來。這些與他們的生活休戚相關,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犧牲以後,原始人群終於在與大自然的搏鬥中,總結出一些規律,來幫助自己躲過難關。

「月離於畢,俾滂沱矣」,西周初年東徵的戰士們成年累月奔波於荒郊野外。他們在滂沱大雨中行軍,適逢滿月剛剛經過畢宿不久,回憶起古人的語言,唱出了上述的詩歌。十五的月亮,正處於畢宿之中,這該是什麼時候呢?利用簡單的天文知識可以推斷,此時太陽正位於畢宿的對面,即心宿附近,四千年前的秋分時刻正是這種天象,「月離於畢雨滂沱」正是那個時代秋雨來到的寫照。

「月離於箕風揚沙」,這又是古人總結出來的一條經驗規律。滿月在箕宿,正是四千年前春分後一個月左右,春天的大風揚起塵土,表明天氣轉暖,萬物復甦大自然在變換著臉色,它給人類無窮的財富,也給人們帶來不測的災難。

原始人群為了求得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不斷地在認識它,徵服它,並把他們得到的知識傳授給下一代。累代相繼,人們在渡過了漫長的沒有曆法的時代之後,逐漸積累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這些正是曆法得以產生的思想基礎。

相關焦點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描寫了什麼場面,是什麼意思?
    作者:李大奎先來了解一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出處。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曰觱發,二之曰慄裂;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啥意思?(一)歡快祥和的勞動場面這首歌謠來自於三千多年前西周時期一個叫豳(bīn)的封國。豳國也就是古戎狄,在今天陝西的彬縣、旬邑一帶。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時間:2017-08-14 13:29   來源:愛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幾句詩出自《詩經.豳風.七月》。
  • 七月流火是天熱還是天涼?哈哈,終於又到笑話沒文化人的大好季節
    七月流火!寫下這幾個字,立感空氣中仿若「噌噌」竄動著無數小火苗,人在酷暑中痛苦煎熬。有人笑了。其實很多年前就有人笑過了,牙都快笑掉了。因為「七月流火」這個詞到底是熱得不行,還是冷要流行,還曾鬧得沸沸揚揚。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首描寫農事活動的古詩詞賞析
    《國風·豳風·七月》節選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周頌·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關於七月,這些詩詞你都背熟了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這首出自《國風·豳風·七月》,是《詩經·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豳地在今陝西旬邑、彬縣一帶,公劉時代周之先民還是一個農業部落。《七月》反映了這個部落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以鳥瞰式的手法,一下子把讀者帶進那個悽苦艱辛的歲月。七月即將離去,八月即將到來,那麼關於七月,還有哪些詩詞是你不熟悉的呢?《夏晝偶作》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几熟眠開北牖。
  • 《詩經》往事: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從前四個字出發,我們聊了大火歷,從後四個字出發,我們不妨聊聊井田制。所謂「九月授衣」不是某個人覺得天冷了可以做衣服了,而是那個社會有一套「授衣制度」。雖然西周的文獻資料很少,但有兩條文獻可以支持這個說法。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句話與參商二星有關——帶你走進28星宿
    《詩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在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黑以後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九月就該準備禦寒的衣服了。現在正是七月天,早晚漸涼,大家不妨找找大火星看一看。參考:部分資料來源網絡。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七月流火」的本意竟不是七月很熱!
    」 很多人用這個詞表示 七月份的天氣像"火"一樣熱 「七月流火」最早出自《詩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每年仲夏午月黃昏,「大火」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 "七月流火"表達的真正意思是:到七月後,大火星西移,天氣將漸漸轉涼。到了九月,婦女們就開始縫製寒衣了。
  • 七月流火|七月是現在的幾月,火是什麼,你用錯詞了嗎?
    「七月流火」這個成語中蘊含的智慧就不少,一起來學習學習吧!①「七月流火」出自哪裡?歷來對「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的出處並無爭議,其語出《詩經·國風·豳風·七月》,由於全文較長,只節選第一章來讀。原文如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 瘋狂猜成語:「七月流火」是熱還是涼
    「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糖糖考考你,「七月流火」是指天氣很熱的意思嗎?【解釋】:「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至今仍不絕於各種媒體,所以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2.【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 語文天下告訴你「七月流火」是指什麼?
    「七月流火」從字面上看,容易理解成七月驕陽似火,空氣中仿佛流動著火焰一樣,讓人在暑熱中煎熬.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對的,這句成語在多數情況下屬於誤傳誤用."七月流火"原先是《詩經》中的一句詩: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大意是:每當農曆七月黃昏,一顆名為「火」的星星出現在西邊天空時,暑熱開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這顆名為「火」的星星,不是火星,而是現代天文學中天蠍星座中的三顆星星,屬於東方氣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農曆七月黃昏,已經移到了西邊天空,所以成為「七月流火」.
  • 七月流火到底是什麼意思?
    「七月流火」出自哪裡,原文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到了七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就是「心宿二」晚上向西天慢慢落下去,預示寒冷的季節就快要來到,天氣逐漸涼爽起來。再來看這句詩就很明白了: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
  • 「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氣酷熱嗎?錯!
    「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氣酷熱嗎?錯!古人所說的「七月流火」並不是指天熱,而是這個意思。漢語表義非常豐富,有時短短的幾個字,就能說明一個大道理,比如人們所常用的成語。有個成語叫「七月流火」,有人會想當然地以為,這個詞是用來形容盛夏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的,其實,這是犯瞭望文生義的錯誤。「七月流火」絕不是指天熱的。如果單從字面上看,「七月流火」似乎說的是盛夏熾熱的氣溫的,但是,它的本義卻與此正好相反。
  • 成語共賞系列之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qī yuè liú huǒ,出自《詩經》,指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不可以用來形容天氣炎熱。「七月流火」是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這裡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氣,而是一顆星的名字,即天蠍座α星。它是天蠍座裡最亮的一顆星,發出火紅色的光亮,因此中國古代天文學稱之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成語知識|「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氣變涼」
    這幾天南方的天氣已經逐漸進入寒冬了,廣東的朋友也已經入冬了,請大家要多多注意添衣保暖呀!前幾天天氣突然升溫,偶然間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形容天氣氣溫驟升居然用「七月流火」一詞,聽得小編是一身冷汗。可見,有時候對一些成語的不了解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誤會,所以小編從「七月流火」這個詞入手,開始為大家普及一些常見卻又經常誤會的成語。「七月流火」一語出自《詩經·國風·蝴風》《七月》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你知道「七月流火」是指天氣轉涼了嗎?
    「七月流火」這個詞語,因為某位大學校長的致辭,而讓我們不得不注目。某大學校長在一次歡迎外賓來訪的儀式上,致辭道:「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用「七月流火」代指歡迎外賓到來的熱情,這看似很對。公曆七月正值盛夏,赤日炎炎,火熱的天氣比喻火熱的情緒,很是理所應當。然而,事實卻不是這麼的順理成章。「七月流火」一語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意是說,每到農曆七月黃昏,大火星出現在西邊天空時,暑熱開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添加厚衣裳了。
  • 「七月流火」真的是天氣很熱嗎,其實只不過是季節變化
    「現在是幾月了。」一小吏問道周圍的人。「回稟大人,現在是七月了。」七月了,看來天氣該轉涼了,於是就讓周圍的人發下布告,通知各家各戶開始準備換季的衣服。天氣轉涼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七月流火本意指的是天氣開始轉涼,並不是字面意思天上開始下起了火雨。七月流火的解釋是,流火星.心宿二,在夜空中非常明亮的一顆紅色的星星,其位置在天蠍座的中心,在夏天的夜晚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見。
  • 【國學解惑】「七月流火」絕不是指天熱
    今年夏天氣溫持續走高,很多媒體在報導酷暑時往往會用到「七月流火」這個成語。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七月都流火了,那天氣該有多熱呀!殊不知,這個成語真正的意思卻恰恰相反。它並不是形容天氣炎熱,而是表示暑熱逐漸減退、天氣開始轉涼。「七月流火」語出《詩經·豳(bīn)風·七月》。詩歌開頭兩句便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古人所說的「七月流火」並不是指天氣熱,原來是這個意思!
    有些人對「流火」一詞不熟悉,一看有火字,往往就容易望文生義,認為是盛夏暑熱時節,天氣像火般的酷熱。其實,流火不是熱流,意思也不是指天氣炎熱。七月流火出自《詩經》,指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農曆七月份天氣從最熱開始降溫,但卻是一年中第二熱月份。
  • 6個文學作品中的星宿知識,「七月流火」的「火」原來是這個星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七月流火」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每年仲夏黃昏,「大火星」位於正南方,位置最高,而到了七月(夏曆七月,相當於現在公曆九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七月流火」就是「心宿二」晚上向西天慢慢落下去,預示寒冷的季節就快要來到,天氣逐漸涼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