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關於七月,這些詩詞你都背熟了嗎?

2020-12-05 何不秉燭遊矣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這首出自《國風·豳風·七月》,是《詩經·國風》中最長的一首詩。

豳地在今陝西旬邑、彬縣一帶,公劉時代周之先民還是一個農業部落。《七月》反映了這個部落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以鳥瞰式的手法,一下子把讀者帶進那個悽苦艱辛的歲月。

七月即將離去,八月即將到來,那麼關於七月,還有哪些詩詞是你不熟悉的呢?

《夏晝偶作》柳宗元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几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詩人寫閒逸的生活,寫幽靜的心境,反映了他在沉重壓抑中追求的一種精神寄託。懷才遭謗,處境孤立,久貶不遷,而今是良馬羈於廄內,猛虎囚禁柙中,因此對悠閒自在的生活十分嚮往。

《蘇秀道中》曾幾蘇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蘇,喜而有作。一夕驕陽轉作霖,夢回涼冷潤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溼,且喜溪流岸岸深。千裡稻花應秀色,五更桐葉最佳音。無田似我猶欣舞,何況田間望歲心。

這是一首充滿輕快旋律和酣暢情致的喜雨詩。這年夏秋間,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間止,大雨三日,莊稼得救。久旱遇雨,欣喜若狂,連衣服、床鋪溼了也顧不得,表達了詩人的喜雨之情和對民生的關注。詩人歡欣鼓舞,寫了這首七律。

《謁金門·七月既望湖上雨後作》厲鶚憑畫檻,雨洗秋濃人淡。隔水殘霞明冉冉,小山三四點。艇子幾時同泛?待折荷花臨鑑。日日綠盤疏粉豔,西風無處減。

厲鶚詞以典麗見長,此詞「秋濃人淡」、「綠盤疏粉豔」兩句,尤為穎異尖新。上片是人看景,清遠空靈之極;下片是景中人,遐想綺旎。全詞清雅婉麗,意境幽美。風味在清真、白石之間。

《夏意》蘇舜欽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

此詩作於慶曆四年或之後。詩人被革職削籍為民後,於蘇州修建滄浪亭,隱居不仕。《夏意》作於蘇州隱居之時。

詩中雖寫炎熱盛夏,卻句句顯清涼靜謐、清幽朦朧的氣氛,表現了詩人悠閒曠達,虛懷若谷的心境。

《納涼》秦觀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此詩以納涼為題,詩中著力表現的是一個絕離煩熱之處。詩人首先經過尋訪,發現了這個處所的秘密,其次進行具體布置,置身其間,與外境融而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個「自清涼無汗」的世界。

《暑旱苦熱》王令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

王令是北宋較有才華的詩人,深受王安石讚賞。這首《暑旱苦熱》是他的代表作。詩馳騁想像,得唐李賀詩神髓。

詩前四句主要是寫暑旱酷熱,反映詩人憎恨「熱」、「天」之情,後面四句重在發抒詩人願與天下共苦難的豪情,顯示其博大的胸襟。

完。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描寫了什麼場面,是什麼意思?
    作者:李大奎先來了解一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出處。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曰觱發,二之曰慄裂;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啥意思?(一)歡快祥和的勞動場面這首歌謠來自於三千多年前西周時期一個叫豳(bīn)的封國。豳國也就是古戎狄,在今天陝西的彬縣、旬邑一帶。
  •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時間:2017-08-14 13:29   來源:愛問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是什麼意思? 看完又漲知識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幾句詩出自《詩經.豳風.七月》。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月離於畢雨滂沱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月離於畢雨滂沱《詩經》這部最古老的民間詩歌總集,創作於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公元前六世紀,反映了那個時代人們的思想感情、生活風貌和對自然現象的認識。「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詩經》中的一篇。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去看看。
  • 七月流火|七月是現在的幾月,火是什麼,你用錯詞了嗎?
    古人淵博的學識和聰明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的詩詞歌賦,還有那些被人們天天掛在口頭,耳熟能詳的經典成語。這些經典中蘊藏的立身處世的學問,天文地理知識,都反映了人們改造自然、探索自然的偉大智慧,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借鑑,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首描寫農事活動的古詩詞賞析
    我國是農業大國,尤其是整個封建時代都是以農業經濟為主體。但因為農民多不是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無法自己記錄農事活動,所有關於農事活動的古詩詞並不多。本文賞析九首農事活動的古詩詞,感受古代的農業生產。《國風·豳風·七月》節選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周頌·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
  • 你知道「七月流火」是指天氣轉涼了嗎?
    「七月流火」這個詞語,因為某位大學校長的致辭,而讓我們不得不注目。某大學校長在一次歡迎外賓來訪的儀式上,致辭道:「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用「七月流火」代指歡迎外賓到來的熱情,這看似很對。公曆七月正值盛夏,赤日炎炎,火熱的天氣比喻火熱的情緒,很是理所應當。然而,事實卻不是這麼的順理成章。「七月流火」一語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大意是說,每到農曆七月黃昏,大火星出現在西邊天空時,暑熱開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添加厚衣裳了。
  • 「七月流火」的本意竟不是七月很熱!
    ▇▇▇▇▇50%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裡 有一個詞叫「七月流火」 很多人用這個詞表示 七月份的天氣像"火"一樣熱 「七月流火」最早出自《詩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氣酷熱嗎?錯!
    「七月流火」是形容天氣酷熱嗎?錯!古人所說的「七月流火」並不是指天熱,而是這個意思。漢語表義非常豐富,有時短短的幾個字,就能說明一個大道理,比如人們所常用的成語。但是,由於成語在形成過程中,都是有其出處的,隨著時光的流逝,有些人會忽視其原本意義,往往會造成誤用。有個成語叫「七月流火」,有人會想當然地以為,這個詞是用來形容盛夏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的,其實,這是犯瞭望文生義的錯誤。「七月流火」絕不是指天熱的。
  • 瘋狂猜成語:「七月流火」是熱還是涼
    「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糖糖考考你,「七月流火」是指天氣很熱的意思嗎?【解釋】:「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至今仍不絕於各種媒體,所以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2.【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
  • 語文天下告訴你「七月流火」是指什麼?
    「七月流火」從字面上看,容易理解成七月驕陽似火,空氣中仿佛流動著火焰一樣,讓人在暑熱中煎熬.其實,這種理解是不對的,這句成語在多數情況下屬於誤傳誤用."七月流火"原先是《詩經》中的一句詩: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大意是:每當農曆七月黃昏,一顆名為「火」的星星出現在西邊天空時,暑熱開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這裡要特別指出的是,這顆名為「火」的星星,不是火星,而是現代天文學中天蠍星座中的三顆星星,屬於東方氣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農曆七月黃昏,已經移到了西邊天空,所以成為「七月流火」.
  • 七月流火到底是什麼意思?
    「七月流火」出自哪裡,原文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成語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到了七月黃昏,它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就是「心宿二」晚上向西天慢慢落下去,預示寒冷的季節就快要來到,天氣逐漸涼爽起來。再來看這句詩就很明白了: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
  • 「七月流火」真的是天氣很熱嗎,其實只不過是季節變化
    「回稟大人,現在是七月了。」七月了,看來天氣該轉涼了,於是就讓周圍的人發下布告,通知各家各戶開始準備換季的衣服。天氣轉涼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 成語知識|「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氣變涼」
    這幾天南方的天氣已經逐漸進入寒冬了,廣東的朋友也已經入冬了,請大家要多多注意添衣保暖呀!前幾天天氣突然升溫,偶然間跟朋友聊天的時候,朋友形容天氣氣溫驟升居然用「七月流火」一詞,聽得小編是一身冷汗。可見,有時候對一些成語的不了解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誤會,所以小編從「七月流火」這個詞入手,開始為大家普及一些常見卻又經常誤會的成語。「七月流火」一語出自《詩經·國風·蝴風》《七月》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句話與參商二星有關——帶你走進28星宿
    《詩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在農曆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黑以後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九月就該準備禦寒的衣服了。現在正是七月天,早晚漸涼,大家不妨找找大火星看一看。參考:部分資料來源網絡。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 成語共賞系列之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qī yuè liú huǒ,出自《詩經》,指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不可以用來形容天氣炎熱。「七月流火」是指:天氣逐漸涼爽起來。這裡所指的「火」不是像火一般的天氣,而是一顆星的名字,即天蠍座α星。它是天蠍座裡最亮的一顆星,發出火紅色的光亮,因此中國古代天文學稱之為「大火」星,又叫心宿二。《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七月流火是天熱還是天涼?哈哈,終於又到笑話沒文化人的大好季節
    七月流火!寫下這幾個字,立感空氣中仿若「噌噌」竄動著無數小火苗,人在酷暑中痛苦煎熬。有人笑了。其實很多年前就有人笑過了,牙都快笑掉了。因為「七月流火」這個詞到底是熱得不行,還是冷要流行,還曾鬧得沸沸揚揚。
  • 【國學解惑】「七月流火」絕不是指天熱
    今年夏天氣溫持續走高,很多媒體在報導酷暑時往往會用到「七月流火」這個成語。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七月都流火了,那天氣該有多熱呀!殊不知,這個成語真正的意思卻恰恰相反。它並不是形容天氣炎熱,而是表示暑熱逐漸減退、天氣開始轉涼。「七月流火」語出《詩經·豳(bīn)風·七月》。詩歌開頭兩句便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 如果有一個人跟你說「七月流火」,你猜是什麼意思?
    以前跟別人討論「七月流火」這個成語的時候,作為看過《詩經·國風·豳風·七月》的人,總會帶著些小得意,告訴別人這並不是指天氣炎熱的意思,而是指天氣逐漸變涼,然後說出什麼是「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解釋,「七月流火」除了可以形容天氣逐漸變涼,也可以形容天氣炎熱。換言之,如果有人跟你說「七月流火」,你將完全不知道,他說的到底是天氣要變涼了,還是天氣很熱。……高手的操作,看不透。
  • 古人所說的「七月流火」並不是指天氣熱,原來是這個意思!
    有些人對「流火」一詞不熟悉,一看有火字,往往就容易望文生義,認為是盛夏暑熱時節,天氣像火般的酷熱。其實,流火不是熱流,意思也不是指天氣炎熱。七月流火出自《詩經》,指大火星西行,天氣轉涼。農曆七月份天氣從最熱開始降溫,但卻是一年中第二熱月份。
  • 《詩經》往事:九月授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從前四個字出發,我們聊了大火歷,從後四個字出發,我們不妨聊聊井田制。所謂「九月授衣」不是某個人覺得天冷了可以做衣服了,而是那個社會有一套「授衣制度」。雖然西周的文獻資料很少,但有兩條文獻可以支持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