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響起警報,氨氣洩漏危機四伏,網友:中國才是未來希望

2020-10-03 烽火營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烽火營】」,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國際空間站再次響起警報聲,美國艙時隔3年再次出現氨氣洩漏事故,幸運的是這次氣體洩漏的規模不大,所以並沒有影響到空間站中的航天員。早在2017年美國國際空間站就曾發生過類似事故,僅僅過了3年時間就再次重演,未來若是再次上演,很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專家預測,這次美國沒有幾百億是搞不定的。很多網友表示,現在的美國正在逐步衰落,未來在很多領域中中國才是希望之星。

【國際空間站是目前在軌運行最大的空間平臺,是一個擁有現代化科研設備、可開展大規模、多學科基礎和應用科學研究的空間實驗室,為在微重力環境下開展科學實驗研究提供了大量實驗載荷和資源,支持人在地球軌道長期駐留。】

國際空間站狀況百出,危機四伏

科技的發展讓人類的很多夢想都變成了現實,在蘇聯首先開啟太空之旅之後,人類就一直在不斷探索太空的奧秘,為了在近地軌道上開展科學研究,美國聯合16個國家打造了現在的國際空間站,空間站的存在給科學研究帶來了巨大的幫助。據了解,此次發生故障的是美國艙的液態氨,具有弱毒性。幸好這次洩漏範圍不大,沒有對太空人造成威脅,但是如果氨氣達到一定濃度,將會危及太空人性命。

事實上目前的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早已經破舊不堪,因此才會一直狀況百出,太空人在其中生活可謂危機四伏。美國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所以他們曾想過讓空間站在2024年退役,不過照目前的狀況來看,這個空間站可能撐不到那個時候就要提前退休了。如果空間站真的提前退休,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在短時間內很難再造一座空間站,到時候,還是要看著中國的了。

中國才是未來的希望

美國聯合其他國家建造空間站時並沒有允許我國加入,所以在其他國家聯手建造空間站時我們只能靠自己,好在中國科研人員都十分優秀,經過幾十年的自主研究,我們的空間站已經初見雛形,預計在2022年左右就能夠建成並開始運營。已經有很多國家向我們提出合作,但是美國卻被排除在外。可以說,在美國空間站即將退役之際,中國已經成為未來的希望。

現在看來,當初美國為了遏制其他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還專門頒布了禁止航天領域合作的法案,完全就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的空間站已經老化嚴重,而其他國家的空間站正在穩步建造中,一旦空間站提前退役,美國又沒有建成新的空間站,不知他們會不會尷尬。早在他們阻礙其他國家的發展時就應該想到現在的下場。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或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中國才是未來的希望,國際空間站又現氨氣洩漏,少了幾百億搞不定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又現氨氣洩露,慶幸的是這次規模不大,並未對航天員構成威脅,在2017年美國際空間站就曾出現過類似情況,而如今同樣的事情再次上演,看來美國這次少了幾百億輕易搞不定,對此網友表示,美國已在逐漸落後,中國才是未來的希望。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氨氣洩漏,為何美國狀況百出?
    圖為國際空間站近期,據媒體報導,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又現氨氣洩露,慶幸的是這次規模不大,並未對航天員構成威脅,在2017年美國際空間站就曾出現過類似情況,而如今同樣的事情再次上演,看來美國這次少了幾百億輕易搞不定,對此網友表示,美國已在逐漸落後,中國才是未來的希望。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又現氨氣洩漏!未對航天員構成威脅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8日報導,俄羅斯火箭航天消息人士披露,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外部發現氨氣洩漏,規模不大,未對值守太空人構成威脅。據報導,液態氨用於向太空排放美國艙模塊產生的熱量,是一種弱毒性化學物質,但濃度很高時,對人類具有強烈的毒性。
  • 國際空間站警報響起,美國艙段空氣洩露嚴重,緊急時刻要看俄羅斯
    國際空間站是一個國際合作的項目,美國和俄羅斯是其中最為關鍵的兩個合作夥伴,長期以來美國和俄羅斯的太空人主要負責國際空間站的值守。雖然國際空間站冠名「國際」,不過該項目一開始就是把中國撇除在外的,除了美國和俄羅斯的積極參與之外,包括日本和歐洲航天局都是國際空間站的合作夥伴,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的最大的建築,該空間站是由多個艙段構成,主要是美國和俄羅斯的組建,其餘還有日本的艙段等,在8月19日就有一艘日本發射的無人貨運飛船脫離國際空間站進入大氣層焚毀。
  • 國際空間站再次拉響警報,出現弱毒氣體洩露,美國艙段麻煩已不斷
    根據俄羅斯媒體報導,近日國際空間站再次拉響警報,美國的艙段發生了製冷用氨氣的洩露,這個弱毒氣體的洩露立即引起了美國就這次的氨氣的洩露,美國NASA表示對於值守的太空人不會造成危害,不過氨氣濃度高的時候對於人體是有害的,這次洩露的氨氣是用於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的散熱的用途
  • 國際空間站傳出壞消息,或威脅太空人生命,俄網友:未來看中國了
    中國新聞網消息,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火箭航天消息人士向外界披露,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外部出現氨氣洩漏。國際空間站目前,相關人員已經使用了美國專用設備找到了洩漏點不僅如此,國際空間站還出現過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去年11月27日的時候,國際空間站上的兩個廁所就出現了故障,導致國際空間站上值守的太空人不得不使用紙尿布,然而,沒過多久,美國艙裡的廁所再一次發生了故障,最後,值守的太空人不得不使用俄羅斯艙裡的廁所
  • 國際空間站發生氨氣洩露事件
    人民網莫斯科5月10日電(記者謝亞宏)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的公報顯示,國際空間站冷卻系統9日發生氨氣洩露事故。 公報中稱,太空人於莫斯科時間9日19點30分注意到少量白色片狀物在倉體外部漂浮,隨後立即向位於休斯頓的任務控制中心報告。
  • 太空警報再次響起,美軍衛星失控高速逼近,國際空間站險象環生
    國際空間站是目前人類在太空建造的最大規模的太空飛行器,空間站是在1998年開始組建,第一個送入太空的是俄羅斯的「曙光」號艙段,同年美國的「團結」號艙段也進入了太空,從此開始了國際空間站的大規模建造工作,國際空間站主要由俄羅斯和美國所主導,其餘還有歐洲和日本等的參與。
  • 國際空間站警報不斷,俄羅斯放棄洩露檢查,美國飛船就位不再擔心
    國際空間站是人類在太空建造的最大的物體,目前有2名俄羅斯太空人和1名美國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值守,在5月份到8月份還有2名美國太空人,搭乘了SpaceX公司的載人龍飛船進入了國際空間站,這是美國從2011太空梭退役之後,首次使用自己的航天運輸工具實現載人航天發射活動。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日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地面控制人員則在加緊確認解決方案。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正在「制定計劃以隔離、確認和修復洩漏源」,當前洩漏水平仍處在標準範圍內,「不會對太空人或空間站帶來危險」。
  • 被中國拒絕後,美媒開始擔憂國際空間站,美網友:最後的希望破滅
    》的報導,該報導內容表示:國際空間站是獨一無二的,此前,從來沒有任何人能在軌道上建造如此之大的太空飛行器,並且還能夠運行這麼長的時間。,從而結束20年的在軌運行,不僅如此,我們從國際空間站上獲取的大部分價值很可能也會因此而化為烏有,由此可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花費1000億至1500億美元獲得的科研成果將會付之東流,不僅如此,俄羅斯專家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生活在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會面臨哪些危險?
    事實上,國際空間站(ISS)面臨的巨大危險並不多。準確來說,太空人面臨的巨大危險只有三個:發生火災、空間站突然減壓或有毒物質洩漏。如果洩漏很大而剩餘時間很短,太空人就會立即返回各自的聯盟號太空艙,準備脫離太空艙返回地球,放棄國際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早在去年9月就已經出現
    來源:NASA據了解,在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博客上表示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了上升。NASA官員強調,雖然洩漏率比平常高,但仍在空間站的規格範圍內,不會對機組人員造成直接威脅。
  • 昨晚國際空間站又發生了漏氣,上面的漏氣孔是外星人轉的嗎?
    昨天晚上國際空間站(ISS)響起了警報,俄羅斯的儀器記錄到壓力下降。&39;專家說,該站大氣洩漏的可能原因之一是隕石或空間碎片碎片撞入ISS船體。上一次國際空間站(ISS)發生漏氣是在2018年。洩漏是由於聯盟號MS-09太空飛行器中直徑為1.5毫米的微裂紋引起的。用餐巾紙和密封劑將孔密封,孔的起源仍是未知的。
  • 國際空間站運行到2024年希望破滅?中國將成為唯一
    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向媒體表示,:「如果國際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不是國際空間站的某些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
  • 國際空間站壽命將至?中國空間站脫穎而出,網友:真自豪
    告急,中國應聲而出為各個國家的太空人提供長時間在太空滯留的機會,世界首個國際空間站在2010年全面投入使用。然而經歷了數十年的時間,空間站已然"上了年紀",如今"傷痕累累"。光是空氣洩漏事件就發生過很多次,原本這個國際空間站的退役時間是計劃在2028年,但目前看來可能這個空間站堅持不了這麼久。
  • 繼出現漏氣後,國際空間站又出現新情況?緊急規避「不速之客」
    雖然航天科技高速費發展了數十年,但是時至今日也只有3個國家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我們中國、俄羅斯、美國。在載人太空飛行中,空間站可以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太空飛行器,因為可以在外太空中長時間飛行。目前仍在軌運行的空間站是「國際空間站」。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真相遠比想像精彩,總設計師回答令人解氣
    據中國青年網的最新報導稱,近日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申請的消息令不少網友頗為「解氣」,而這也讓不少人開始猜測這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實際上早在去年6月我國空間站就開始對外發布首批科研項目,而這也是中國第一次通過聯合國開展大規模的國際空間合作,目前已有27個國家申請參與中國牽頭的太空項目,有10個國家不幸落選,其中就有美國團隊申報的項目。
  • 國際空間站響起警報,大量易爆氣體注入艙室,俄太空人險遭毒手
    近日,據俄媒報導,美國著名航空公司「太空探索(SpaceX)」發射的『龍飛船二號』在三月三日成功對接國際空間站後釋放出大量『異丙醇』氣體,對國際空間站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脅。根據俄媒的描述,在「龍二號」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空間站太空人立即嗅到了類似於酒精的味道,這引起了工作人員的不安。隨後空間站的監測系統發出警報,艙內「異丙醇」氣體含量嚴重超標,每立方空氣「異丙醇」含量超過6毫克。太空人按照合法程序打開空氣淨化系統,成功將艙室內『異丙醇』含量控制在每立方米2毫克以下。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據了解,在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博客上表示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了上升。NASA官員強調,雖然洩漏率比平常高,但仍在空間站的規格範圍內,不會對機組人員造成直接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