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空間站響起警報,氨氣洩漏危機四伏,網友:中國才是未來希望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烽火營】」,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消息資訊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國際空間站再次響起警報聲,美國艙時隔3年再次出現氨氣洩漏事故,幸運的是這次氣體洩漏的規模不大,所以並沒有影響到空間站中的航天員。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氨氣洩漏,為何美國狀況百出?
圖為國際空間站近期,據媒體報導,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又現氨氣洩露,慶幸的是這次規模不大,並未對航天員構成威脅,在2017年美國際空間站就曾出現過類似情況,而如今同樣的事情再次上演,看來美國這次少了幾百億輕易搞不定,對此網友表示,美國已在逐漸落後,中國才是未來的希望。
-
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又現氨氣洩漏!未對航天員構成威脅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8日報導,俄羅斯火箭航天消息人士披露,國際空間站美國艙外部發現氨氣洩漏,規模不大,未對值守太空人構成威脅。據報導,液態氨用於向太空排放美國艙模塊產生的熱量,是一種弱毒性化學物質,但濃度很高時,對人類具有強烈的毒性。
-
國際空間站發生氨氣洩露事件
人民網莫斯科5月10日電(記者謝亞宏)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網站的公報顯示,國際空間站冷卻系統9日發生氨氣洩露事故。 公報中稱,太空人於莫斯科時間9日19點30分注意到少量白色片狀物在倉體外部漂浮,隨後立即向位於休斯頓的任務控制中心報告。
-
太空研究項目轉向中國,國際空間站將被廢棄
和國際空間站逐漸衰敗不一樣的卻是中國天宮空間站即將騰飛。前段時間,科技日報就發布了一篇與中國空間站的新聞報導表示: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開始全面進入組建,預計天宮空間站將會在2022年前後,完成在軌建造計劃,未來兩年更是要進行11次發射任務,力爭將所有組建部位在預定時間全部送上太空。
-
國際空間站傳出壞消息,或威脅太空人生命,俄網友:未來看中國了
中國新聞網消息,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火箭航天消息人士向外界披露,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外部出現氨氣洩漏。國際空間站目前,相關人員已經使用了美國專用設備找到了洩漏點不僅如此,國際空間站還出現過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去年11月27日的時候,國際空間站上的兩個廁所就出現了故障,導致國際空間站上值守的太空人不得不使用紙尿布,然而,沒過多久,美國艙裡的廁所再一次發生了故障,最後,值守的太空人不得不使用俄羅斯艙裡的廁所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日在其博客上宣布,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上升,站內3名太空人將暫時進入俄羅斯分區規避,地面控制人員則在加緊確認解決方案。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NASA表示,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天部門正在「制定計劃以隔離、確認和修復洩漏源」,當前洩漏水平仍處在標準範圍內,「不會對太空人或空間站帶來危險」。
-
國際空間站運行到2024年希望破滅?中國將成為唯一
俄羅斯齊奧爾科夫斯基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安德烈·約寧向媒體表示,:「如果國際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可以寄希望於延長使用期。現在,與使用已久有關的毛病開始出現,不是國際空間站的某些大型部件出現故障,而是小問題。舊車擁有者熟悉這種情況,這叫做開始散架。」
-
國際空間站再次拉響警報,出現弱毒氣體洩露,美國艙段麻煩已不斷
為了尋找洩漏點,美國NASA不得不關閉到了美國的艙段進行了仔細的檢查,雖然已經找到了洩漏點,不過還沒有具體的維修方案。在2017年的時候美國太空人曾經使用艙外行走的方式,對一個洩漏點進行了維修。就這次的氨氣的洩露,美國NASA表示對於值守的太空人不會造成危害,不過氨氣濃度高的時候對於人體是有害的,這次洩露的氨氣是用於國際空間站美國艙段的散熱的用途
-
繼出現漏氣後,國際空間站又出現新情況?緊急規避「不速之客」
雖然航天科技高速費發展了數十年,但是時至今日也只有3個國家掌握了載人航天技術,我們中國、俄羅斯、美國。在載人太空飛行中,空間站可以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太空飛行器,因為可以在外太空中長時間飛行。目前仍在軌運行的空間站是「國際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已步入晚年,問題不斷湧現,馬桶破損,又是氧氣洩漏
,成為世界上首批入住國際空間站的人,從那時開始,截至2020年,人類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了3000項科學實驗,蔬菜種植,動物微重力反應,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實驗等。,國際空間站使用次數也變得越來越頻繁,在過去的6個月時間裡,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已經進行了200多項太空實驗,跟20年前的實驗次數比起來,整整增加了10倍。
-
國際空間站發生壓力洩漏的地方找到了:由俄羅斯建造
在連續發生了一系列神秘的壓力洩漏事件之後,國際空間站決定對這起壓力洩漏事件進行調查,以確定具體位置,從而找出解決辦法,確保空間站和太空人的人身安全。目前,在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連續工作之後,發生壓力洩漏的模塊已經被找到:位於國際空間站的Zvezda服務模塊,該模塊由俄羅斯複雜建造,但是具體位置目前仍然未能最終確定。
-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
國際空間站出現空氣洩漏。據了解,在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博客上表示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水平出現了上升。NASA官員強調,雖然洩漏率比平常高,但仍在空間站的規格範圍內,不會對機組人員造成直接威脅。
-
中國空間站建成後,未來將成為國際空間站,美國也要「討好」我們
在1986年蘇聯成功發射了全球第一個空間站,並且在2003完成使命最終墜毀在南太平洋。可以說這是蘇聯高科技的最好體現。為了展示自己強大的實力,美國在1993年聯合俄羅斯、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16個國家,共同打造國際空間站。
-
NASA 開始查找國際空間站的空氣洩漏
NASA 正在查找國際空間站上小的空氣洩漏點。儘管短期內不會有危險,但63 徵程站裡面的工作人員還是會在空間站的俄羅斯分站模塊裡面度過周末。少量的空氣總是會洩漏出去,時常需要氮氣和氧氣罐的再增壓。而這是通過補給任務運送到空間站的。空間站的氣體洩漏是在2019年9月份首先發現的,但它並不影響空間站的正常操作。空氣的洩漏這幾個月來,既沒有加速,也沒有觸發報警,所以NASA科學家一直在監控洩漏的同時,處理著優先級更高更緊急的任務。近幾個月,空間站裡的科學家非常忙。
-
國際空間站發生輕微空氣洩漏 洩漏點或在美國艙段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1日報導,知情人士稱,國際空間站上發生輕微空氣洩漏,洩漏點可能在美國艙段,但太空人安全不受威脅。資料圖:美國太空人克里斯多福·卡西迪(左)和羅伯特·本肯在國際空間站,準備太空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據報導,這名知情人士還稱:「國際空間站上發現輕微空氣洩漏。
-
國際空間站突發意外事故,各艙門被緊急關閉,洩漏點或在美國分艙
航天科技不僅是現代科技的最耀眼的一顆明珠,同時也是未來科技的制高點,所以各航天大國在這一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儘管如此,在競爭中卻也不乏的合作,國際空間站就是多國開展航天合作的最主要成果。在國際空間站建成的這幾十年間,人類在裡面進行過多次極具意義的科研活動。然而在最近,國際空間站卻出現了一些問題,發生了一起突發事故。
-
中國空間站即將建成,美國要求共享,總設計師直接回復了一句話
然而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2020年9月18日,國際空間站的美國艙出現氨氣洩漏;俄羅斯艙在9月30日也出現了氨氣洩漏事故,種種跡象表明,國際空間站在環繞地球運行了近70000圈後,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設備老化與裝置脫落問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初步決定,將於2024年正式廢棄國際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再漏氣,比預想還要糟糕,西方將目光看向中國
根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發言人表示,國際空間站俄羅斯「星辰」艙再次被發現漏氣,發言人表示,目前情況對於國際空間站內的太空人的生命健康並不構成威脅。然而這個從1998年開始服役的空間站近期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博士向媒體表示:「如果國際空間站技術條件正常,本來是很有希望延長使用期。
-
國際空間站上空氣洩漏點終於被找到
國際空間站上空氣洩漏點終於被找到本周一晚上,美國宇航局的飛行控制人員叫醒了國際空間站上的三名太空人。空間站的這個空氣洩漏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國際空間站總是會漏出一點空氣。通常情況下,它失去的空氣會被充滿氧氣和氮氣混合物所取代。這些是在再補給任務中送上來的,旨在模仿地球的可呼吸空氣。但在2019年9月,地面監控人員們注意到空氣流失的常規速度增加了。這個變化並不大,但今年夏天,他們又看到那個已經高於常規的速率又有了新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