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中關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華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班杜,那他們有對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闡述是怎樣的呢?他們對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吧!
華生:刺激——反應學說
華生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建人,他認為心理學應該只研究行為,不應該研究意識。這一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一切學習都是通過條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應R之間建立直接聯結的過程。華生認為兒童是被動的個體,其成長決定於所處的環境。兒童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教育者負有很大的責任。
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刺激的泛化:在一定條件反射形成後,有機體對與條件反射相類似的其他刺激物也做出一定反應的現象。例如:兒童到醫院打完針後,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會害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杯弓蛇影」。
刺激的分化: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某種刺激和與這種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應的過程。
桑代克:聯結主義的試誤學習
桑代克是現代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他提出的「試誤說」是最早的刺激——反應學習理論。他的主要觀點是:
學習的實質在於形成刺激——反應聯結;人和動物遵循同樣的學習律; 學習的過程是嘗試與錯誤的漸進過程。桑代克的這一理論觀點是建立在小貓「迷箱」實驗的基礎上的。桑代克提出三大學習律:
準備律:指學習者對某種刺激是否做出反應與他是否做好準備有關。
練習律:指刺激反應間重複的次數越多,聯結就越牢固;反之,則越弱。
效果律:指當聯結建立時,導致滿意結果的聯結會被加強,而導致煩惱結果的行為則會被削弱或淘汰。這是最重要的學習律。
斯金納:操作條件反射理論
操作條件反射理論是基於斯金納自己發明的「斯金納箱」做的實驗提出的。
① 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反應概率的變化,而強化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
② 操作條件反射與經典條件反射的區別:經典條件反射是S-R的過程,而操作條件反射是R-S-R的過程。
③ 操作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
正強化:通過呈現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例如:適當的表揚、獎勵 、獲得優秀成績等便是正強化。
負強化:通過消除或終止厭惡刺激來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例如:取消討厭的頻繁考試、撤銷批評等便是負強化。
懲罰:通過呈現厭惡刺激來減少反應發生的概率。
消退:是不給予也不撤銷刺激來減少反應發生的概率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① 班杜拉認為學習的實質是觀察學習。他認為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複製和動機四個子過程。
② 班杜拉認為學習者是否會表現出已習得的行為會受到三種強化的影響:
直接強化:學習者因表現出學習行為而受到強化。
替代強化:學習者因看到榜樣被強化而受到強化。
自我強化:學習者自己對自己的強化。
③ 班杜拉提出自律行為養成的三階段歷程理論:
自我觀察:指個人對自己所做行為的觀察。
自我評價:指個人經自我觀察後,按自己所決定的行為標準評判自己的行為。
自我強化:指個人按自定標準評判過自己的行為後,在心理上對自己所做的獎勵或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