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代表人物?

2020-12-05 學得在線

心理學中關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華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納、班杜,那他們有對於行為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闡述是怎樣的呢?他們對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吧!

華生:刺激——反應學說

華生是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建人,他認為心理學應該只研究行為,不應該研究意識。這一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一切學習都是通過條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應R之間建立直接聯結的過程。華生認為兒童是被動的個體,其成長決定於所處的環境。兒童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教育者負有很大的責任。

巴甫洛夫:經典條件反射理論

刺激的泛化:在一定條件反射形成後,有機體對與條件反射相類似的其他刺激物也做出一定反應的現象。例如:兒童到醫院打完針後,在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會害怕;「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杯弓蛇影」。

刺激的分化:通過選擇性強化和消退使有機體學會對某種刺激和與這種刺激相類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應的過程。

桑代克:聯結主義的試誤學習

桑代克是現代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他提出的「試誤說」是最早的刺激——反應學習理論。他的主要觀點是:

學習的實質在於形成刺激——反應聯結;人和動物遵循同樣的學習律; 學習的過程是嘗試與錯誤的漸進過程。桑代克的這一理論觀點是建立在小貓「迷箱」實驗的基礎上的。桑代克提出三大學習律:

準備律:指學習者對某種刺激是否做出反應與他是否做好準備有關。

練習律:指刺激反應間重複的次數越多,聯結就越牢固;反之,則越弱。

效果律:指當聯結建立時,導致滿意結果的聯結會被加強,而導致煩惱結果的行為則會被削弱或淘汰。這是最重要的學習律。

斯金納:操作條件反射理論

操作條件反射理論是基於斯金納自己發明的「斯金納箱」做的實驗提出的。

① 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反應概率的變化,而強化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

② 操作條件反射與經典條件反射的區別:經典條件反射是S-R的過程,而操作條件反射是R-S-R的過程。

③ 操作條件反射的基本規律

正強化:通過呈現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例如:適當的表揚、獎勵 、獲得優秀成績等便是正強化。

負強化:通過消除或終止厭惡刺激來增強反應發生的概率。例如:取消討厭的頻繁考試、撤銷批評等便是負強化。

懲罰:通過呈現厭惡刺激來減少反應發生的概率。

消退:是不給予也不撤銷刺激來減少反應發生的概率

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

① 班杜拉認為學習的實質是觀察學習。他認為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複製和動機四個子過程。

② 班杜拉認為學習者是否會表現出已習得的行為會受到三種強化的影響:

直接強化:學習者因表現出學習行為而受到強化。

替代強化:學習者因看到榜樣被強化而受到強化。

自我強化:學習者自己對自己的強化。

③ 班杜拉提出自律行為養成的三階段歷程理論:

自我觀察:指個人對自己所做行為的觀察。

自我評價:指個人經自我觀察後,按自己所決定的行為標準評判自己的行為。

自我強化:指個人按自定標準評判過自己的行為後,在心理上對自己所做的獎勵或懲罰。

相關焦點

  • 提出「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心理學中關於「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馬斯洛、康布斯、羅傑斯 ,那他們有對於「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具體闡述是怎樣的呢?他們對「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呢,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吧!馬斯洛的學習理論馬斯洛是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被譽為「人本心理學之父」。他認為,學生本身生而就有內發的成長潛力。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知識,而是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自由選擇,並給學生提供輔導。教師輔導得當,學生會因學習而成長,輔導不當,學生反倒因輔導兒萎縮。
  • 認知主義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一、認知主義學習理論主要代表人物: 託爾曼(E.C.Tolman,1866—1959)、皮亞傑(J.Piaget,1896—1980)、布魯納(J.S.Bruner,1915一 )和奧蘇伯爾等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內部心理結構的形成和改組
  • 行為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行為主義是教育心理學當中的一個重要考點,主要考查代表人物及其觀點,通常以單選、簡答和案例分析來考查,此部分知識點內容比較多,比較雜,今天中公老師就來給大家做一個梳理和總結,方便大家進行識記。):①正強化②負強化消退(減少行為)懲罰(減少行為)(2)程序性教學4、班杜拉:打布娃娃實驗(1)交互決定論(行為、認知和環境)(2)觀察學習(注意、保持、再現、動機)(3)強化①直接強化(我認真學習,老師表揚我)②替代強化(小明認真學習,老師表揚他
  • 學習理論—行為主義主要觀點
    學習理論—行為主義主要觀點行為主義理論又稱刺激——反應(S—R)理論,是當今學習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思維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刺激——反應」,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叫做強化,通過環境的改變和對行為的強化,任何行為都能被創造、設計、塑造和改變。
  • ​教師招聘考試考點之行為主義理論主要的代表人物及觀點
    行為主義理論主要的代表人物及觀點行為主義認為學習是刺激反應的聯結,有機體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後作出與此對應的反應,這種刺激與反應間的聯接就是所謂的學習,即S-R。華生認為應該把行為而不是意識作為研究的客觀對象,摒棄有關心智的內容。學習是塑造外顯的行為,而內部的心理狀態是不可知的;學習是刺激-反應的聯結,人的反應完全由客觀刺激決定的。
  • 行為主義流派人物梳理
    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一直都是相對困難的部分,尤其是十分重要又容易混淆的各種不同流派的人物觀點,時常讓同學們感覺難以把握,因此在這裡就為同學們梳理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流派——行為主義的人物及其觀點。行為主義作為整個學習理論中較早也流傳較廣的理論,主要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經驗的過程,故而有時也被稱之為聯結主義。
  • 學習理論之行為主義
    在各類教師招聘考試之中,教育綜合知識是主要的考查科目,其中心理學部分是較為難以理解的,尤其是學習理論相關內容,那麼接下來將介紹的是教育心理學的第一次革命——行為主義。對於這一塊知識點我們需要能將人物、實驗、理論及規律對應,更重要的是掌握每個規律的內涵。在眾多考試之中,這一模塊考試主要是以單選題及多選題的形式出現,主要考察的是例子類的選擇題。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內容梳理
    在教師招聘及教師資格科目二的考試當中,四大主義學習理論是一個必考重點內容,特別是行為主義理論中各人物對應實驗及基本規律極容易混淆。一方面考察較為簡單的具體知識點,例如:桑代克的定律中最重要的一條定律為____;另一方面考察對各規律含義的區別理解,例如:條件刺激中第一信號系統和第二信號系統的區別等。
  • 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發展,學習,行為主義重點人物總結
    整篇文章的主線跟隨教育心理學和聯結派學習理論的人物來寫,內容難度適中,眼看著教招的日子就要到了,跟我一起查漏補缺吧。:布魯納——課程改革運動;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加涅——將學習進行分類;人本主義:羅傑斯——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
  • 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內容主要是刺激S和反應R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強化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桑代克的聯結主義學習理論他的基本觀點是嘗試-錯誤說。學習過程是一種漸進的、盲目的、嘗試錯誤的過程。他的理論是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桑代克也是第一個用動物作實驗的心理學家。嘗試-錯誤說學習規律有: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2.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無條件刺激對應無條件作用,條件刺激對應條件作用。食物引起唾液分泌這是無條件作用;狗聽到搖鈴引起唾液分泌是條件作用。
  • 人本主義代表人物馬斯洛
    人本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50-60年代興起於美國,是美國當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以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分道揚鑣,形成心理學的第三思潮。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人本主義考察的客觀題較多,我們今天重點掌握馬斯洛這個人物。其常見的出題形式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
  • 幼兒心理發展理論流派——行為主義學派
    一、考查形式:行為主義學派多以客觀題備考,主要考察人物名字以及他們所對應的學說,有時候還會考察到學說的關鍵詞。例如,強化是誰提出來的()?A.班杜拉 B。桑代克 C.華生 D.斯金納簡答題:請你簡述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
  • 教育心理學——四大學習理論代表人物詳析
    四大學習理論歷年來都是教師資格考試與教師招聘考試的重點內容與難點內容,四大理論分別是行為主義理論、認知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在每一個理論流派中都有其典型的代表人物與主義觀點,不僅是對有基礎學員而言是學習的難點,同樣對於沒有教育學、心理學基礎的學員而言,基本上是盲點。
  • 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簡介
    認知學習理論是通過研究人的認知過程來探索學習規律的學習理論,它源自于格式塔學派的認知主義學習論。主要流派有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各流派的在探討學習時側重點不一樣,格式塔完型學習理論,託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強調的有機體的全域學習,而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和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則是強調在校生的學習。
  • 中公專項輔導:建構主義和認知主義學習理論的區分
    學習理論是各地區教育心理學的一大。學習理論包括行為主義理論,認知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等。考生在複習中除了要對最基礎的行為主義理論有深度了解,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也是一大重點,因為這兩個理論是我們開展新課程改革的依據和理論基礎。單方面理解建構主義並不難,包括書上的學習觀,學生觀,教師觀。代表人物有皮亞傑等。
  • 格諾威知識課堂丨關於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是什麼?
    而基本的教學理論就如同導航系統,可以給我們的教學和培訓工作以最基本的指導。而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關於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那麼,什麼是行為主義呢?一、行為主義(Behaviorism)概論行為主義形成於20 世紀初期,其主要觀點是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把行為與意識完全對立起來。
  • 教師招聘-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學習的基本理論有四大流派: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是我國新課改的理論基礎,是考試中重要考點,因此幫助大家梳理一下主要內容,從而輕鬆應對考題。一、建構主義的產生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從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後,在吸取認知等理論觀點後,朝著與客觀主義更為對立的方向發展起來的。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
    一、華生華生是行為主義心理的創始人。華生所謂的行為,是指有機體所說的或所做的,是能直接觀察到的。所謂的刺激,指的是外界環境中的任何東西以及各組織所起的種種變化。所謂的反應,指的是有機體(動物和人)所做的任何動作。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是的,不存在心理、意識的中介。主張用條件反射來解釋習慣養成的問題,認為學習的實質在於形成習慣。
  •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中的「四大實驗」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又稱刺激—反應理論,是當今學習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該理論的核心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新經驗的過程。強化在刺激——反應連結的建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巴甫洛夫的狗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進食行為時發現,狗吃到食物時,會分泌唾液。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教育學》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內容梳理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教育學》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內容梳理,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教育學》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師招聘考試一直以來都是常考點,一方面考察較為簡單的具體知識點,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