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月50周年 致敬人類永不停歇的腳步
雖然萬戶登月未能成功,但他卻被認為是人類航天登月的鼻祖。月球上有一座環形山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命名為「萬戶山」,以紀念這位世界航天第一人。時間來到1959年,前蘇聯發射的「月球2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將人造物體降落在月球上面,同時也標誌著人類開始通過探測器對月球進行零距離認識。
-
星辰大海 永不止步
,嫦娥一號在精確控制下準確落於月球的預定撞擊點,完成了作為首個「月球使者」的使命,中國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也是中國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足跡,它一共在月球上工作了972天。2016年7月31日晚,"玉兔"號月球車超額完成任務,停止工作,著陸器狀態良好
-
「中國網評」天問一號將尋訪火星,這是中國向星辰大海的再次進發
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人在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驅使下,再次將目光投向宏大深邃的浩瀚蒼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蒼茫宇宙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屈原用長詩《天問》將這種好奇表達得淋漓盡致。此次火星探測器以這首長詩命名,是2000多年後的中國對華夏先人跨越時空的回應。
-
「央視快評」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7月31日上午,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標誌著歷經數十年拼搏,北鬥終於圓夢蒼穹,從「中國北鬥」成為「世界北鬥」。這一偉大成就,必將為我們再攀世界航天科技高峰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
-
仟葉教育: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要知道,相比於40萬公裡外的月球,火星可遙遠得多得多。· 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遙一火箭雖然二級出了些狀況,但還算順利完成任務,將實踐十七號衛星送入地球靜止軌道。· 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敗,帶著實踐十八號衛星一同葬身太平洋,也直接導致原計劃2017年11月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延期。
-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VR直播見證「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半個世紀以來,中國航天從無到有,從篳路藍縷到星辰大海,我們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在凌晨的四點,整個VR直播間觀看人數高達幾十萬,每個人都在為嫦娥五號加油助威,「中國加油」等評論被刷屏,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心懷強國理想。當發射成功的那一瞬間,為我們的航天技術感到驕傲,吾輩應自強不息,奮力拼搏。
-
「中國網評」天問一號尋訪火星 中國向未知再次進發
,既是哲學家康德內心的驚奇和敬畏,也是千百年來人類夢想開始的地方。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中國人在永不止步探索未知的科學精神驅使下,再次將目光投向宏大深邃的浩瀚蒼穹。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蒼茫宇宙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屈原用長詩《天問》將這種好奇表達得淋漓盡致。此次火星探測器以這首長詩命名,是2000多年後的中國對華夏先人跨越時空的回應。天問一號計劃實現火星環繞和著陸巡視。
-
剛剛,「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啟航
不過直到今年 4 月 24 日,國家航天局宣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火星探測任務才擁有了自己的名字 ——「天問一號」,未來我們還將看到前往土星、木星等行星的「天問 n 號」。」來深入蒼穹,來解答屈原「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
人類月球日丨仰望星空,發現探索創新的力量
阿波羅11號」登月小組成員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第一步,才讓人類了解到月亮的真面目。並留下一句歷史性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從此,嫦娥、玉兔、吳剛和桂樹留在了神話裡,月球落入了現實的書本。每年7月20日成為「人類月球日」。
-
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12周年,朋友圈這樣發,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這很中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發在朋友圈的幾條文案。2、即使人類於浩瀚宇宙生如蜉蝣,我們也不曾停止探索的腳步3、銘記歷史瞬間,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4、"問天"徵途,永不止步,漫步太空,星辰大海
-
人類月球日,探索世界,成就未來
01人類月球日的由來●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荒漠的月球上首次留下人類足跡。為紀念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7月20日就成為「人類月球日」。△月球表面留下的人類第一個腳印02
-
...Hotspot」 近日指出,利用「Google earth(Moon)」看月球,發現...
月球出現人型生物?國外網站「UFO Sightings Hotspot」 近日指出,利用「Google earth(Moon)」看月球,發現坐標「27°34'26.35"N 19°36'4.75"W」,有一個像人形般的巨大物體,看起來像走在月球上,甚至還有影子,消息一出,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但多數人都不相信地虧說「那人 肯定很巨大」。
-
中國航天日|目標星辰大海,出發!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悠揚的曲調第一次在寂靜的宇宙中響起,拉開了中國人進入太空、探索宇宙奧秘的序幕,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因此,中國航天日被定在4月24日。今天,2020年4月24日,讓我們一起致敬可愛的中國航天人,祝福偉大的中國航天事業。未來,我們的徵途依舊是星辰大海,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
NASA「重返月球計劃」細節公開!繼阿姆斯特朗之後,人類下一個「一大步」何時邁出?
文 | 付靜 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邁出的一小步,是人類邁出的一大步。1969 年 7 月 20 日,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一是「月球越野車」(LTV)。同年 12 月 15 日 4 時 35 分,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釋放無人駕駛月球車玉兔號,使其駛抵月球表面。玉兔號共在月球上工作了 972 天,作為中國在月球上留下的第一個足跡,意義深遠。科學家對月球車在月面實地考察後帶回的寶貴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無疑大大深化了人類對月球的認識。
-
NASA不願說出的秘密 科幻影片曝月球背面現代戰爭時的碉堡!
就連當今NBA紅得發紫的球星史蒂芬庫裡(Stephen Curry)上電視節目也表示自己從不相信人類登陸月過,而在這位「小學生」此話一出,竟然引起了NASA的高度關注及回應!「請你來太空實驗室我證明給你看!」,並且透露「目前正準備要在未來幾年內再度重返月球」等等的消息。但就在全球等美國再次返回月球之前,我們中國的「嫦娥四號」搶先於美國航天局NASA登陸月球背面,震驚了全世界!
-
100+文娛作者,18位首批嘉賓,「娛刺兒」年度盛典來了
十天前,我們發布了《「娛刺兒」2020年度盛典|跨越山河大海,我們就要見第一面了》,向所有人公布了我們即將舉辦的年度文娛大會。2020年充滿意外,我們在不確定性中忐忑前行。但也發現,在這個複雜危險的時代裡,仍有一批探索者,於內容的長河裡發出微光。
-
賽默飛ISQ 7000和TSQ 9000 GC-MS/MS,「永不停歇」的氣質系列全新...
賽默飛在PITTCON 2018 上正式推出全新「永不停歇」的氣質系列ISQ 7000 GC-MS 和TSQ 9000 GC-MS/MS。 「永不停歇」的 ISQ 7000 GC-MS 和TSQ 9000 GC-MS/MS氣質聯用系列產品,是諸多領先技術的傳承和「永不停歇」的投資、設計帶來的技術革新的綜合體現。
-
亞馬遜科幻神劇《蒼穹浩瀚》第五季即將回歸!本劇必看的四大理由
太空科幻類的影視作品,不要錯過被粉絲譽為「當今最佳科幻劇」的美劇《蒼穹浩瀚 》(The Expanse),實在很可惜。它有非常大眾且引人入勝的面向,如今第五季即將上線,希望你看過本文之後,給這部劇一個機會!
-
處於「隱生狀態」的「水熊蟲」會成為首批實現星際移民的物種嗎?
其實月球上早已經有了地球的生命,比如說2019年的4月12日,以色列「SpaceIL」公司的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不幸就在月球登陸的過程中墜毀與地面失去了聯繫。一方面,「創世紀號」月球探測器是第1個由私人贊助的航空探測計劃,一旦成功,以色列也將成繼美國、前蘇聯和中國後,第4個成功實現在月球軟著陸的國家。
-
星際榮耀姚博文:探索「星辰大海」,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價值?
原本政府和科研機構才能做的事情,憑什麼民營的創業公司也可以去「搞定」?當火箭不再只是國之重器,民營運載火箭能否打破國內「有星無箭,多星少箭,廉星貴箭」的情況?中國還需要多少年才能出現比肩 SpaceX 的商業航天公司?去年 7 月,中國民營商業航天企業星際榮耀,成功入軌發射了中國首枚商業運載火箭——雙曲線一號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