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月球日,探索世界,成就未來

2020-09-05 美國開心果樂園


01

人類月球日的由來


● 1969年7月20日,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荒漠的月球上首次留下人類足跡。為紀念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7月20日就成為「人類月球日」。

△月球表面留下的人類第一個腳印


02

個人一小步 人類一大步


● 就是這小小的一步,背後蘊含了無數人夜以繼日的辛苦和努力。太空人的勇氣和魄力,無疑不在彰顯著一種精神:勇於突破。勇於突破,才有進步的空間。勇於突破,才能看見更美麗的風景。阿姆斯特朗用實際行動為我們詮釋突破之真諦。


● 而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一步一步的積累,不斷的技術創新,不斷的技術突破。科技一步一步的創新,我們的生活才隨之不斷的改善。


03

探索世界,成就未來


● 美國太空梭上的太空人吃飯時,先把標有第幾天第幾頓字樣的塑膠袋從食品櫃中取出。每個塑膠袋裡裝有7種食品,供一名太空人食用。


● 太空人的身體素質尤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蛋白質的補充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 開心果是蛋白質的來源,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將完全蛋白質定義為含有「足夠數量的所有必需胺基酸」的食物。基於開心果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PDCAAS),烘烤過的開心果中含有充足的9種必需胺基酸,該評分於2019年10月17日在愛爾蘭都柏林召開的歐洲營養學會聯合會(FENS)會議上提出。

● 美國開心果在營養的研究上,不斷探求,不斷突破。研究的一小步,健康的一大步。


相關焦點

  • 人類宇宙探索 哪些成就應載入史冊?
    自從50年前尤裡·加加林駕駛「東方」號飛船實現人類首次太空之旅以來,在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已經取得了飛速發展。好奇號火星車、克卜勒望遠鏡、載人航天飛船……在人類探索浩瀚宇宙奧秘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載入史冊的成就?
  • 人類月球日丨仰望星空,發現探索創新的力量
    人類對未知的探索總抱有無窮的想像力。夜幕降臨,明月當空。月亮從哪裡來?月亮上有什麼?人們總想揭開這個謎。阿波羅11號」登月小組成員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第一步,才讓人類了解到月亮的真面目。並留下一句歷史性名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從此,嫦娥、玉兔、吳剛和桂樹留在了神話裡,月球落入了現實的書本。每年7月20日成為「人類月球日」。
  • 人類月球日:人類的月球旅行還有多遠
    但月在青天,「可望不可即」,1969年7月20日,美國借阿波羅11號飛船成功實現第一次載人登月,這一日期也被確定為「人類月球日」。但1972年載人登月即告結束,直到50年後的今天,月球旅行一度停滯,美好的未來僅存在於幻想之中。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爆發給全球旅遊業造成了巨大損失,太空旅行項目也仍在開發之中。
  • 人類即將重返月球,NASA公布月球持續探索和發展計劃
    4月2日,NASA發布了一篇題為《NASA的月球持續探索和發展計劃》的報告,概括描繪了圍繞「阿爾忒彌斯」計劃展開的探月思路,介紹了大致的任務日程,提出要在月球南極建一座「大本營」,組織一個四人小組前往深空「門戶」,重點發展機器人和人類任務的結合、建立關鍵架構、發展硬體元件等。本文為報告翻譯全文。
  • 人類與月球的故事如何續寫?月球兩極將成為未來登月落腳點
    兩極將成為未來登月落腳點1969年7月20日世界時20時17分,阿波羅11號飛船降落在月球靜海地區,位置在北緯0度40分26.69秒,東經23度28分22.69秒。靜海位於月面中央的寧靜盆地內,面積約為42萬平方公裡。此後,阿波羅16號、17號飛船也在該地區登陸。
  • 登月工程花費巨額,為什麼人類依然如此熱衷於探索月球?
    星辰大海將是人類的宿命,而月球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星球,人類文明若是不想被限制在地球這樣的「一畝三分地」,就必須走出探索月球的第一步。如果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科學探索精神,把精力都花在改善生活上,是非常悲哀的。
  • 人類一直熱衷於探索月球,有什麼發現嗎?
    如果過遠的話,那麼地球的自轉軸就會慢慢偏離原來的傾斜角度,傾斜到一定程度,寒帶與熱帶的地區將徹底反轉無論哪一種情況 都會造成地球上大面積生物將會滅絕,包括我們人類自己月球與地球的關係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地球剛誕生的時候,自轉速度很快,一天只有5小時
  • TAG Heuer泰格豪雅《探索》致敬「人類探月」
    TAG Heuer泰格豪雅助力中國探月工程 彰顯人類航天史上屬於中國的裡程碑泰格豪雅發布《探索》影像短片致敬人類探月曆程中的重大突破!2019年1月3日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經歷了26天8小時3分鐘的飛行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月球,人類太空探索交匯之地 - 西寧晚報·數字報刊
    從20 世紀中葉美蘇爭霸時期超級大國之間的太空競爭,到如今,人類探索太空的方式在發生著改變。一方面,諸多私營公司加入了探索太空領域,他們有短期目標,也有長期期許;另一方面,一些太空探索領域的大國、強國,則繼續著深空探索之夢。而月球,則成了許多太空探索目標的交匯之地。
  • 預測人類未來的成就:2114年能與外星人交流
    北京時間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俄羅斯科幻小說家弗拉基米爾·斯特萊特斯基(Vladimir Streletsky)編撰出了一份人類未來成就名單,預言人類在不久的將來會吃人造肉,飲脫鹽水,能活到120歲。在這一名單中,斯特萊特斯基選取了最為著名的未來學家、預言家和科學家的預測。
  • 「人類月球日」星辰大海,圓夢蒼穹,永不停歇
    到「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背,人類對月亮的探索從未停止。從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到鮮豔的五星紅旗閃耀於月球背面,那片從未有人類涉足的亙古之地,中國的探月工程,實現了「五戰五捷」的輝煌成就。
  • 自然禮讚|人類月球日
    月球是我們地球家園的衛星,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正因為和地球如此「親密」,它的每個變化都能引起人類的關注。無論是陰晴圓缺還是月食日食,以及各種大氣現象,都揭示著月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月亮同時還作為一種傳說或象徵的符號融入到人類文化的血脈中。
  • 2019,預見未來!一起見證人類科技探索「高光」時刻
    中新網12月20日電(李弘宇) 還有不到兩周,我們就要告別2019年,開啟本世紀的20年代。這一年來,科技界閃耀過太多激動人心的「高光」時刻,嫦娥四號登陸月球、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數字人類將誕生…… 時光流轉,回望這些重大而美好的瞬間,會讓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人類探索未知的勇氣和努力。
  • 一本人類宇宙探索的百科全書 《DK太空之旅》
    「孩子從小應該多去了解世界、探索世界,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才能慢慢了解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你可以搭乘火箭飛入太空,可以和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漫步,還可以在國際空間站裡飄來飄去……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不止這些,越來越多的人正投身到這項事業中來。
  • 今天是人類月球日,一起回顧「奔月夢」的實現之旅!
    從第一次登上月球 到「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背 人類對月亮的探索從未停止 從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發射 到鮮豔的五星紅旗閃耀於月球背面 那片從未有人類涉足的亙古之地
  • 月球明明沒有生命,為何人類還要探索,嫦娥四號發現了什麼?
    月球明明沒有生命,為何人類還要探索,嫦娥四號發現了什麼?從古至今人類對於月亮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從各種的古詩詞中抑或是神話故事總少不了月亮的身影,自從人類進入近代社會以來,我們也不甘於停留在地球表面,我們也把目光放到了遙遠的宇宙。
  • 人類再現太空探索繁榮景象,這一次,中國不會缺席
    冷戰之後,人類又一次進入太空探索繁榮期 航天產業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無論國家自己的發展定位多麼高大上,反正沒錢沒技術玩不了,沒有產業配套基礎更是玩不了,只有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工業體系、科學技術、文化教育等達到一定程度才會去考慮有沒有必要、有沒有能力去尋求探索宇宙太空,去發展自己的航天產業
  • 人類月球探索:誰將擁有月球資源的開採權?
    很多國家不斷研究從月球表面開採出珍貴礦藏的可能性。那麼人類在月球上的開採權,又有些什麼樣的規則?眾所周知,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並且,他還在月球上說出了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在1969年7月的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之後,月球很少再有人類踏足。而在1972年之後,就再也沒有其它人登陸過月球。
  • 人類月球日 | 跟著國廣子行傳媒一起離開地球表面,探尋星光奧秘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是1969年,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時說的一句話。人類第一次登月成功,每年的7月20日就被定為「人類月球日」。未來,中國在探尋星光、揭秘宇宙這條路上,永遠不會停止腳步。
  • 人類月球日 | 站在月球看地球,能看到什麼樣的景象?
    1969年的今天,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首次在月球留下人類足跡。"這是我個人一小步,卻是人類一大步",從此7月20日被定為"人類月球日"。在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中,月球始終佔據不可或缺的地位。它也是地球唯一的自然衛星,或許因為這樣的聯繫,月球也成為與人類感情最貼近的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