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化融合:求實創新才有深度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21-01-09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導讀:今年4月,工信部、科技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對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工業轉型升級提出了具體的目標和措施。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和9省市日前共同開展了「兩化融合深度行」活動,以促進信息通信技術在工業體系中的充分運用,建立起資訊時代的競爭新優勢。

「茅臺如何打假?今後,所有茅臺酒專賣店都要納入到集團的信息化管理,每瓶酒的生產、流通都將有據可查。」在「兩化融合深度行」貴陽首發站,茅臺集團副總經理高守洪分享了其企業信息化的經驗。

企業信息化的共同目標是實現生產過程的標準化、企業管理的協同化、產品營銷的規範化,而不同企業的信息化需求也各有不同。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共集結了全國600多家兩化融合標杆企業樣本,建立了以上海、重慶、南京、廣州、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青島、唐山為代表的八個實驗區,以示範帶發展,著力推進兩化融合走向深入。正如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所言,要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就要在「引領、求實」這兩個詞上下功夫。其中,求實包括實效、實際和實幹。

創新發展增強實效

通過信息化項目的實施,平均可以為中國重型汽車集團帶來如下的經濟效益:庫存下降10%至20%,延期交貨減少20%,採購提前期縮短20%,製造成本降低5%,管理人員減少10%,生產能力提高10%至15%,生產效率平均提高20%至30%。

從這一系列數據不難看出,信息化給企業帶來的效果實實在在。「信息通信技術與環境技術、資源綜合利用技術和能源節約技術的融合發展,將促進形成低消耗、可循環、低排放、可持續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說。

新時期,智能發展將是兩化融合長期努力的方向。徐愈認為,要推動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應用,促進工業產品、基礎設施、關鍵裝備、流程管理的智能化,推動產業鏈向高端躍升。

依據實際各有側重

在信息化應用的實踐中,不同企業各有側重。比如,國電內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針對新能源企業成長速度快,擁有眾多下屬企業和用戶等特點,利用信息化系統進行流程優化與流程再造,建立起集團層面統一、標準化的運營機制。徐工集團則針對市場競爭激烈和需求趨緩的現狀,利用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提出了由製造型企業轉型為製造服務型企業,再轉型為服務製造型企業的目標。

「不同的地方、行業和企業,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利用的需求基礎也各不相同,千篇一律就無法得到實效。」楊學山如此表示。

為此,工信部正加快建立第三方「兩化」融合評估的工作機制,引導企業開展自評估,充分運用評估結果加強對企業信息化的支持,目前已經組織11個行業協會開展了行業兩化融合水平評估。

據徐愈透露,工信部已經起草了企業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設指南,初步達成了有關部門間協同落實這項政策的聯席協商機制,以建立職責清晰、協調有力、運轉高效的企業信息化推進機制。

顯然,只有建立起良好有效的企業自評估體制,才能將企業信息化建設落在實處。

八項措施落實政策

企業是信息化建設的主體。而除了企業層面,行業層面也應按照細分行業更有針對性地推進兩化融合;區域層面應以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帶動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政策層面則要善於營造環境,推進全局性的關鍵要素和專題領域工作,推進兩化融合綜合性、基礎性和前瞻性重大問題研究。

今年4月,工信部聯合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和國資委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15年,兩化深度融合取得重大突破,信息技術在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的主要領域、主要環節得到充分有效應用,業務流程優化再造和產業鏈協同能力顯著增強,重點骨幹企業實現向綜合集成應用的轉變,研發設計創新能力、生產集約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生產性服務業領域信息技術應用進一步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水平成為領軍企業核心競爭優勢。

對此,徐愈表示,將從8個重點方面推動落實政策,包括:以信息化創新研發設計手段促進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推動生產裝備智能化和生產過程自動化,加快建立現代生產體系;推進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加快建立現代經營管理體系;以信息化推動綠色發展,提高資源利用和安全生產水平;完善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環境,幫助中小企業降本增效創新發展;推動信息化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的現代化;提升信息產業支撐「兩化」深度融合的能力,促進信息產業加快發展;提高行業管理現代化水平,加強標準化基礎工作。

在加大財政資金和金融支持力度方面,工信部正積極推動各類現有資源的整合使用,並公布了首批兩化融合中關鍵共性技術的目錄。面向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支持。在組織廣泛開展典型示範工作方面,正在加緊研究提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信息化水平的新標準。

相關焦點

  • 謝少鋒:三方面推動兩化融合邁向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7日訊 今日,國新辦就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在發布會上透露,將搶抓新工業革命機遇,從三方面推動兩化融合邁向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
  • 超級計算機能算「天地人」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天津濱海新區從來不缺少創新平臺。在近年來從外部引進的科技創新平臺中,天津濱海新區軍民融合創新研究院、中英生物醫藥技術轉化與產業化基地等8個科研機所被譽為「八大金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 「最初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找到了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談技術合作,沒想到的是,竟然開啟了一段不尋常的研發之路。」中昇創舉(天津)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 「兩化」融合升級版形成促進企業可持續性發展
    襄陽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倩 通訊員 陳建軍 李豔)領域擴展、融合深化、能力提高……「十三五」期間,襄陽市的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簡稱『兩化』融合)步伐不斷加快,信息化在工業領域的影響力和支撐力持續增強,特別是「兩化」融合類試點示範工作已進入深入推進階段,襄陽市的「兩化」融合升級版正在加速形成,為襄陽市的產業機構轉型升級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 中航工業榮獲兩化融合推進工作突出貢獻單位獎
    中國航空報訊:日前,由中國兩化融合諮詢服務聯盟主辦的2015年中國兩化融合突出貢獻評選活動落下帷幕,中航工業榮獲2015年中國兩化融合推進工作突出貢獻單位獎。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他多次到部隊和醫院看望慰問官兵,為部隊捐款、購買書籍、訂閱報刊、購買慰問品等。自1995年至今,他沒有在家過過一次完整的春節,經常是和戰士們一起過年,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過之後才回家。42年來,他無償做宣講報告1000多場次,還資助病危青年和孤兒姐妹,為丟失錢包的旅客買回家車票,資助家境貧困患者,把自己的情和愛全部傾注在擁軍愛軍、關心青少年成長和學雷鋒志願服務行動中。
  • 我國正編制兩化融合「十四五」規劃
    「相關部門正在進一步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的頂層設計,兩化融合『十四五』規劃正在抓緊編制。」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兩化融合推進處處長馮偉近日透露。9月16日,在重慶舉行的2020工業網際網路高質量發展高峰論壇暨「融合發展 平臺賦能」深度行上,馮偉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標誌著兩化融合進入到新階段。
  • 騰訊專家獲首屆中國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 受邀分享數字經濟時代...
    騰訊作為數字經濟的代表受邀參會,並分享了通過標準化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實踐經驗。騰訊多媒體實驗室專家許曉中博士獲得首屆中國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個人獎。論壇開幕式上,為8家單位和17位個人頒發了「2020年中國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獎」,該獎項旨在表彰以科技創新、科學技術方法,運用標準化手段助力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突出貢獻單位與個人。騰訊多媒體實驗室專家許曉中博士憑藉其在多媒體相關國際國內標準的持續耕耘和積累,尤其是在H.266/VVC國際標準和AVS國家標準的專業投入和取得的豐碩成果獲得「個人獎」。
  • 發揮區域創新的輻射帶動作用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充分發揮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的龍頭示範作用,按照高端引領、產業提升、先行先試、輻射帶動的要求,廣泛集聚各類創新要素,努力多出科技成果、產業成果、改革成果和人才成果,走出一條以應用開發為主的創新之路。「十二五」時期,全社會研發投入、專利授權量、省級以上創新型(試點)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創新對經濟社會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 2019武漢電子通信行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引導培訓在光迅科技公司...
    2019年6月26日,由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指導,武漢市工業信息化中心、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企業服務局主辦,中國兩化融合服務聯盟武漢市分聯盟、武漢市企業信息化促進會承辦,武漢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制信科技有限公司(e-works)、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武漢分公司、武漢•中國光谷製造業信息化技術創新產業聯盟協辦的「2019武漢市企業兩化深度融合行業行暨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電子通信行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引導培育培訓活動
  • 新材料:業績源於科技和產業融合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 本報記者 王 璐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代表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方向,新材料行業尤為如此。  隨著上半年業績的相繼披露,新材料行業的上市公司備受矚目。受益於政策傾斜和市場需求,行業的「科技」和「產業」融合正在加速,這也成為行業高速發展的「助推器」,今年上半年多家公司實現了業績翻番。
  • 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 Trias,萬企上雲的基礎,兩化融合的粘合劑
    11月16日, 2018(第三屆)福建省兩化融合大會暨產業數位化轉型峰會在福建會堂隆重舉行。會議力求推動福建省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轉型、萬企上雲、智能製造等相關產業的部署與發展。依託新一代信息技術,結合實體經濟現狀,逐步實現企業數位化轉型,引導產業升級,最大程度的保障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此次大會的主會場聚焦「產業數位化轉型峰會「,以「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實現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以全新的視角解讀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探索數位化轉型的重點和路徑。
  • 中海油:創新驅動勘探前行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中國海油總地質師、中海油執行副總裁朱偉林告訴記者,中海油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績,秘訣就在於創新,「油就存在於地質家的腦袋裡。」朱偉林坦言,如果沒有創新就不可能發現新油田。 長期以來,傳統的勘探思維認為中國的近海已經沒有大中型油氣田,但中海油並沒有遵循這樣的思維慣性。「我們改變了思路,利用三維地震勘探技術全面測定近海情況,並從全局的觀念部署,成就了渤海勘探的成功。」
  • 德耀中華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他多次到部隊和醫院看望慰問官兵,為部隊捐款、購買書籍、訂閱報刊、購買慰問品等。自1995年至今,他沒有在家過過一次完整的春節,經常是和戰士們一起過年,直到新年的鐘聲敲過之後才回家。42年來,他無償做宣講報告1000多場次,還資助病危青年和孤兒姐妹,為丟失錢包的旅客買回家車票,資助家境貧困患者,把自己的情和愛全部傾注在擁軍愛軍、關心青少年成長和學雷鋒志願服務行動中。
  • 世界屋脊上的「吉祥天路」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雪域高原見證了4年來的非凡歷程,青藏高原各族人民見證了4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青藏鐵路告訴世界,一流高原鐵路實現了「安全持續穩定、運輸暢通無阻、服務優質高效、環保全面達標」的目標,為青藏兩省區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運力保證,被沿線各族人民譽為「經濟路、團結路、生態路、幸福路」。
  • 漢陽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將變身數字經濟品牌園區
    漢陽造文化創意產業園和黃金口產業園將變身數字經濟品牌園區,前者將引入龍頭企業,打造數字設計產業園與數字新媒體產業園;後者將致力建設5G園區,用數字經濟為製造企業賦能。11日,漢陽區在突破性發展數字經濟動員大會上確定了兩大重點數字經濟品牌園區。
  • 解開伊波拉病毒感染的密碼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這一天,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發表了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團隊的文章,從分子水平闡釋了伊波拉病毒的膜融合激發機制,該機制與此前病毒學家們熟知的四種病毒膜融合激發機制都大為不同,成為第五種病毒膜融合激發機制,這是近年來國際病毒學領域的重大突破。 目前伊波拉治療沒有特異性藥物,只有輔助藥物。
  • 找準兩化融合「突破點」 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原標題:找準兩化融合「突破點」 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以「大雲物移智鏈」等為代表的數位技術與電網技術加速融合,迫切需要電網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帶動
  • 在「城市礦山」中尋珍覓寶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這是記者在深圳市格林美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武漢市陽邏經濟開發區生產基地看到的情形。 「從你丟棄的垃圾中,我們看見一座永不枯竭的城市礦山。」近日,在武漢市陽邏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的「格林美武漢市電子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投產慶典上,這一橫幅特別醒目。據了解,該項目是武漢市首個電子廢棄物循環利用項目,設計年處理3萬噸電子廢棄物,循環再造3萬噸塑木型材,同時實現無廢水、廢渣和廢氣排放。
  • 編織科技和產業的「連體衣」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12年間,作為我國有色金屬行業技術創新的「搖籃」,有研總院完成了從科研事業單位到科技企業的變身,經歷了走向市場的「陣痛」,同時也在不斷探索研發和產業相互促進、良性循環的發展路徑。在這一探求過程中,稀土材料業務板塊成為有研總院改革發展的「急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