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拜造價2200萬海上浮動住宅,讓人類水下生活成為了現實

2020-12-05 三分鐘學經營

在杜拜海岸的清澈藍色的海水中,有不少被稱為歐洲之心的人造島嶼,規模非常小,也稱為浮動住宅,即「 浮動海馬「。

在2016年初推出時,首個耗資280萬美元。自那時起,開發公司Kleindienst一直在推出更大的房屋,耗資約330萬美元,約2200萬元人民幣。

1.根據設計公司Kleindienst的報價,浮動海馬價值280萬美元,製造它們需要耗費5000多小時的研究和13,000小時的設計和製造。

2.第一浮動海馬於2015年上市,Kleindienst說,它們在2015年一共出售了約60隻海馬。

由主臥室和浴室組成的水下部分,內部組成約270平方英尺。牆外是一個500平方英尺的珊瑚花園。從家裡,居民將能夠看到真正的海馬通過阿拉伯海灣。

3.浮動的房屋有一個大型浮床以及水面上的觀景臺。

如果你想遊泳,一個方便的梯子提供一個安全出入通道。或者你可以直接潛入。由於這些建築物距離杜拜海岸約兩英裡,居民可以乘船或水上飛機到達他們的海馬。

4.這不是往返於家中的最方便的方式,但一旦它們在那裡,就可以通過浮標在島嶼之間交叉。該公司表示希望可以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創造新的標準。

5.「我們將在豪華住宅之下創造一個人造珊瑚礁,這將是一個保護區,海馬可以安全地生活和繁殖,」Kleindienst甚至在2015年5月的揭幕儀式上說。

該公司在2016年秋季完成了Signature Edition系列別墅的推出。4,000平方英尺浮動住宅售價330萬美元,約2200萬元人民幣。

6.根據Kleindienst的說法,籤名版將有四個指定的臥室和幾間可以轉變為臥室的房間,這意味著海馬最多可容納8名成年人和8名兒童。

這些更大的結構將具有完整的智能家居自動化,甚至是盲人。

水下的景色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海洋生物在主臥室全面展示。在水面下面實際上有兩間臥室,一間衛生間和珊瑚花園的觀景區。

7.花園旁邊的海馬將有近900平方英尺的生活空間和600平方英尺的海面。

8.克萊因德斯特表示,最新的版本是在聖彼得堡島嶼的「茲扎爾版」。

9.來自25個國家的200多名設計師,工程師和建築師一直在努力使人類水下生活幻想成為現實。

一旦房屋沉入到水面,他們將產生一個驚人的景象,人類和海洋生物一樣。

相關焦點

  • 這棟漂浮在海上的別墅,坐擁魅力海景,臥室竟在水下,你敢住嗎?
    而像這樣的建築物早已變的平平無奇,但是在住宅上還真沒什麼奇葩可言。聽一小夥伴講述她在杜拜的旅遊經歷時,真的想說:心動了,超級精彩。各種新奇事物,簡直可以寫成一本書了。說到杜拜,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土豪」,尤其是在建築物方面,更是一貫保持著如痴如狂狀態。由於地理環境十分優越,當地人們追求舒適的基礎上,對建築物形狀的要求更是千奇百怪。
  • 海上生活越來越近了,浮動城市會是未來形態嗎?
    但因為它以浮橋結構為基礎,因此只能建設在較淺的水域,作為沿海城市空間的延伸,或成為被水域淹沒地區的「救生筏」。這是屬於浮動城市中的一種——浮橋式結構,阿姆斯特丹 Ijburg 的浮動房屋也類似這種。還有一種稱為半潛式結構,幾近於石油鑽井平臺的設計,能夠建造在深水區上。
  • 揭秘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這也太誇張了
    眼下這個國際公認的「海洋世紀」裡,海洋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盛宴。沉睡在海底的戰略性資源,其分布之廣、品位之高、儲量之大,遠遠超乎人類現今的需求與想像。對於擁有18000多公里海岸線和300萬平方公裡管轄海域、多年蟬聯能源消費總量世界第一的中國而言,「藍色國土」的開發、利用與安全,與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息息相關。
  • 杜拜十大瘋狂建築,每一座都讓人瞠目結舌!
    在杜拜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杜拜是設計家的天堂,只要你有好的理念和創意,都有可能變成現實。哈利法塔總共使用33萬立方米混凝土、6.2萬噸強化鋼筋,14.2萬平方米玻璃。
  • 在海上漂浮的別墅,臥室在水下,你願意居住嗎?
    在土豪遍地的杜拜,總是有很多能夠打破我們想像力的建築,在前面的節目中我們給大家介紹了杜拜之門,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座更加奇葩的漂流別墅,一半在水面上和正常的房子一樣,一半在水下可以欣賞海底的美麗風光!這座別墅有著一個非常特別的名字叫漂浮海馬,是杜拜著名的開發商克萊因丁斯特集團建設的,之所以將別墅命名為海馬一方面是因為別墅的水陸兩用正好象徵著海馬的生活習性,另一方面希望人們多多關注這一種已經列入瀕危物種的動物!
  • 解密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為偏遠島嶼供應能源
    這種小型的、可移動式的核電站將陸上核電站的縮小版安裝在船舶上,既可為偏遠島嶼供應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為遠洋作業的海上石油、天然氣開採平臺提供電力、熱力和淡水資源,有用電需求時將電站拉過來,不需要便可用船將電站拉走。  眼下這個國際公認的「海洋世紀」裡,海洋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盛宴。沉睡在海底的戰略性資源,其分布之廣、品位之高、儲量之大,遠遠超乎人類現今的需求與想像。
  • 解密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可為偏遠島嶼供應能源
    這種小型的、可移動式的核電站將陸上核電站的縮小版安裝在船舶上,既可為偏遠島嶼供應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為遠洋作業的海上石油、天然氣開採平臺提供電力、熱力和淡水資源,有用電需求時將電站拉過來,不需要便可用船將電站拉走。眼下這個國際公認的「海洋世紀」裡,海洋經濟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盛宴。沉睡在海底的戰略性資源,其分布之廣、品位之高、儲量之大,遠遠超乎人類現今的需求與想像。
  • 中國首座海上核電站開建:反應堆位於水下安全性極高!
    這意味著,廣受關注的中廣核海上小型堆ACPR50S建設正式啟動,這也是我國第一座海上核電站開工建設。中國首座海上核電站開建:反應堆位於水下安全性極高!中廣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小型堆總設計師芮旻介紹,ACPR50S是中廣核開發的海上浮動核電站,與其他清潔分布式能源結合,可以有效緩解海洋能源供給矛盾,為海洋資源開採、海島居民生活、生產活動提供充足電力和熱力能源及淡水供應,為周邊海域開發活動奠定堅實的能源基礎。
  • 俄將修復全球唯一海上浮動發射臺
    導語:8月24日,俄羅斯副總理鮑裡索夫在「軍隊-2020」論壇上表示,俄羅斯將修復全球唯一海上浮動發射臺——「海上發射」項目的海上浮動發射臺,經初步估算,修復工作需花費350億盧布。鮑裡索夫在「軍隊-2020」論壇上表示,他本人於一周前視察了系泊於符拉迪沃斯託克附近的海上浮動發射臺。
  • 人類將要建造水下城市,你要去哪裡買房子嗎?
    人類將來人口越來越多,生活在水底城市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設計跟規劃中的海底城市海底生物圈2號「海底生物圈2號」完全自給自足,可沉入海底也可漂浮於海上,只要有海洋的地方,就可以去。一個水下城市概念,八個生活工作與農場的場所,圍繞著一個大型生物群落而建。漂浮的摩天大樓——「旋轉城」從技術上講,「旋轉城」(Gyre)不是漂浮的摩天大樓,更像是「海底刮刀」。「旋轉城」是從一個浮動平臺下降至海面400米處。這個浮動平臺有四個「臂膀」,為整座城市提供浮力,為大型船隻提供停靠的港灣。
  • 未來有可能建造「水下城市」,將海洋利用起來,供人類生活嗎?
    自古以來,海洋中總是充滿了很多神話,我們在看很多科幻作品的時候,也總能看到海底下建造著宮殿,生活著各類海底精靈。比方說,在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海底有龍宮,龍宮裡住著龍王。而在科幻電影《海王》中,海底則有著一個各類體制健全的海底王國。那麼,在如今世界人口越來越多的今天,人類有可能在未來建造「水下城市」,從陸地上移居到海洋中生活嗎?
  • 荷蘭工程師設計出浮動大城市,來對抗海平面上升
    畫家印象中的浮動大城市。很少有國家能說他們對洪水和水的管理做得比荷蘭人好。
  • 「水下杜拜」和它的建築師們
    仿佛水下花園的秘境中到處盛開的一叢叢、一束束顏色各異的「花叢」,還有奇形怪狀的「樹枝」,其實這些就是珊瑚。珊瑚「花園」(來源:Gui)那麼,「珊瑚」究竟是個啥?它們看起來有花有枝,是一種植物嗎?但它們看起來又硬邦邦的,難道是石頭?有人稱其為「珊瑚蟲」,難道是動物?01珊瑚其實是「蟲」?
  • 一群沒國籍的人,為適應水下環境,自幼戳破耳膜,一生生活在海上
    神秘來源巴瑤族現在的居住地是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的海域中,到2007年統計時,巴瑤族已經共計有40萬族人。他們以部落聚居的形式生活在各個島嶼周邊的淺海,除了取用淡水之外,很少會上陸地。而現在最主要的兩種說法,一種是他們源自於廖內群島的維達人,因為他們之間的生活傳統最為相近。而另一種更受認可的說法是,巴瑤族的祖先是陸上的人,發源於蘇祿群島,而蘇祿族從8世紀便開始了不斷地壯大擴張,而在13世紀就有一支遷徙到當地,慢慢發展成為了現在的巴瑤族。
  • ...地球將成現實,SpaceX海上太空港開工建設,馬斯剋星艦計劃提上日程
    而目前,馬斯克稱SpaceX正在為火星、月球和高超音速環繞地球旅行建造浮動的海上太空港。馬斯克的想法是建造「浮動太空港」,為其超重型運載火箭提供發射場和著陸點。鑑於這個高達120米的火箭是個「巨無霸」,它的海上平臺也將是巨型的。據悉,預計「浮動太空港」最少有300米長、100米寬,重量在數萬噸甚至數十萬噸,其面積比「獵鷹9號」著名的海上無人回收平臺要大10倍以上。
  • 浮動核電站工程首次曝光,中俄領先,為何我國卻只有2%來自核電?
    世界核電站建設排行榜隨著我國近些年來經濟的突飛猛進,對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旦一個國家失去了電力,那麼不僅民眾的生活就會變得非常不便,整個國家的各個部門也會陷於癱瘓,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能也成為一種新的綠色環保能源。
  • 不同地區海上風電項目造價及成本構成!
    這就意味著在所謂的平價時代,海上風電的所需達成的目標不僅僅是達到此前「煤電上網電價」,而是要與,目前已經具備平價能力的陸上風電、集中式光伏乃至特高壓傳輸而來的電源,以及更為廉價的分布式光伏來競爭。顯然,步入純市場競爭階段,如何擺脫補貼依賴,實現單位造價成本逐步下降,成為當前海上風電面臨的最大挑戰。
  • 高清:豪華地球村杜拜
    公元前3世紀,杜拜等地就有人類活動;公元7世紀,阿聯隸屬阿拉伯帝國;從16世紀起,法、葡、荷、英相繼入侵;19世紀初,已淪為被英國「保護」的國家。在阿拉伯民族獨立熱潮驅使下,1971年3月,英國宣布當年12月1日終止同各酋長國籤訂的條約,同年12月2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宣告成立。現在它是唯一以酋長國名稱參加聯合國的國家。 「豪華地球村」杜拜。
  • [生活家]情迷杜拜亞特蘭蒂斯
    旅遊頻道《城市生活家》欄目定期邀請名家開欄,帶你見識城中人氣新館,試住最酷酒店,探訪當紅明星大廚,嘗鮮時令美味榜單,分享健康有質感的城市生活方式。本期生活家楚鵬,將會帶來一段杜拜棕櫚島上亞特蘭蒂斯酒店的奢華迷情。
  • 裝機量奪冠全球 海上風電造價成本大漲
    據江蘇省電力行業協會統計,截至目前,江蘇海上風電項目平均造價較去年上漲了1000-2000元/千瓦,部分設備及施工費用漲幅高達30%以上,推動開發成本驟增。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的數字:截至去年,全國海上風電累計併網裝機7.026吉瓦,約佔全球的1/4,居全球第三,僅次於英、德。去年我國新增2.493吉瓦,連續兩年奪全球年增長量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