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科技興國這個觀點,如今世界各國的發展,不單純依靠人力和資源,還得具備相當強大的技術。若是技術落後的話,即便是擁有大量的勞動力和資源,也會遭到限制。前些年,中國便因為部分技術問題,在國際上吃了一些虧,甚至還對西方國家進行了部分妥協。
深知技術重要性的中國,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大力培養人才,希望儘快擺脫技術落後的局面,真正意義上讓整個國家強大起來,不再被西方國家用技術進行限制和打壓。在眾多科研人才中,有一個叫楊振寧的人,他是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經常會引起大家的討論。
楊振寧20歲的時候,就去了美國留學。35歲那年,他跟李政道先生一起提出「宇稱不守恆」,因此他獲得諾貝爾獎,在國際上有了很高的名氣。後來,楊振寧又提出了一個楊·米爾斯理論,它解釋了一些特定的物理現象,給其他人的研究提供很多幫助。
因為楊·米爾斯理論的啟發,至少5個物理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國外有些機構因此將楊振寧和牛頓以及愛因斯坦等人相提並論。楊振寧在物理學界那麼厲害,美國為什麼不讓他去研究核武器呢?楊振寧後來在一次採訪中,談到這些事情,並且給出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
韓戰爆發後,中美兩國的關係越來越糟糕,生活在美國的華人留學生和科學家,遭到極大的限制。美國總統不僅禁止他們回國,甚至還派情報人員對他們進行監視。當時喲很多人因為不願意惹麻煩,儘可能不跟家裡人聯繫。1964年,楊振寧被迫放棄國籍加入美國。
單論科研能力的話,楊振寧有能力進入機構,與其他人一起研發核武器,他是主動跟這些東西保持距離。若是他幫助美國研究核武器,無形中會成為美國欺負中國的幫兇,一旦他做了這種事情,將來想要回歸的話,肯定會遭到種種限制,甚至是惡意扣留。中美兩國關係有所好轉後,楊振寧迅速回國探親,為祖國提供了很多必要的幫助。